爱吃豆包
和心理咨询师谈恋爱这件事,从来都是两极化的看法。对于认同心理学的人来说,和心理咨询师谈恋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儿。但在不认同心理学的人眼里,心理咨询师是高危职业,学心理的不都是变态吗?
天天接收那么多负面情绪,不是作死是什么?和心理咨询师谈恋爱,是凶是吉?我的回答是:都是。如果你和“半瓶子醋”式的心理咨询师谈恋爱,很有可能遭遇这样的风险:发现自己像小白鼠,每天都要遭遇对方“抽筋扒皮”式地分析。
一个朋友则这么跟我说:“你们学心理的,是不是都是心机婊?”“为什么?”他说:“我的前任就是心理咨询师,和她在一起不到1年,我就被父母彻底拉黑。这要归功于她给我洗脑,每次我们深谈,都要以我痛哭失声为终结,之前我还觉得和父母关系挺好的。
经她分析,原来我是在自欺,然后我就和父母撕逼,我爸气得心脏病发作,我都不为动。”直到有一天无意中听到她和朋友炫耀是如何给我洗脑的,我才真正醒悟过来!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和心理咨询师谈恋爱,没好下场?错了。为什么?
第一,任何情感的悲剧,都源于这三个字:占便宜。“你想要更好的,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幸福,不扒层皮去努力争取,是不会真正拥有的。”“找个懂你的男人嫁了,找个真正爱你的人……”这些说法,都是有毒的。有毒就在于,它只有单方面的权利,但却回避了责任。换句话说:“巨婴思维”是人性弱点,但如果把它当真理,就会出事儿。
第二,学心理,就像是学佛一样,有高配版和低配版之分。什么是低配版的学佛:就算黑道去杀人前也会给佛上香——把佛当成精神安慰。而高配版的学佛,是要进入内心修炼的,要追求大彻大悟的境界。
学心理也是一样,低配版的玩心理,“一瓶不满,半瓶子咣当”,学了皮毛,就用来攻击他人,控制感情,麻醉自己。高配版的“修心理”,就是四个字:“反求诸己”,不是在保护层的世界里回避情结和伤痛,而是成为直面内心深渊的勇士。

我豆是我
继续这样打扰你,那手机在下班后把她电话号码设置一下就好了。同时告诉她你的做法,不为别的,也不是针对她,就是自己下班后的清静。个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开悟:说有个男人开了一家理发店,生意很红火的,每过几天就有一个年轻人来,说要理发,问老板还需要等多长时间?老板说:前面还有六个人。然后年轻人就走了,每次来都是这样
方便而她又无聊她就又想跟在你身边享受跟你在一起的安乐时光。拒绝她其实很简单,你告诉她跟朋友或家人谈事,方便时再找她就可以了,但不要伤害她,毕竞她是认可你、欣赏你,所以才依赖你的。圈.熟悉你的朋友.如果对她有用.是未婚的想目测个恋人.是已婚的想找个情人.是想做生意的.想找个搭裆做投资人.全部混走你的人脉关系.还有更可怕的是.如果你结婚了.可能是看上你家男人了.见了一面.没机会留下联糸电话.跟你就是为接近你男人或者是你的恋人.恳请注意⚠️不要只防男人丑恶嘴脸.
为什么想要拒绝对方的关注?还把对方视为监视?这说明您可能存在社交恐惧,或您内心安全感严重不足。所以才会把别人认为正常的朋友交往看成是监视。我想要试问一下近,让人误以为你们很要好。既然内心是拒绝的,那么上班时也对她保持距离就好,表现的冷漠一些,久而久之,人家自然明白你什么意思
题主应该跟这个同事关系蛮好的吧,至少这个同事应该还是蛮喜欢你的,只是她这样的方式,不得你心啊。反而给你带来了一些困扰这部分人不是坏人,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人,没考虑那么多,所以你不要紧张,不要害怕。不想见她们的时候,随便一个理由都可以拒绝 。有时候自己也寂寞孤独,真正和她们没有来往之后,一时半会儿还不适应的。
碗碗小公主
这是严重违反伦理的。
除此之外,我想到两个案例。
案例一:我在读书的时候台湾发生的一个事件。一个年轻的咨商师(女)在咨询的时候遇上了一个帅气的男孩子,女咨商师爱上了这个男生。同时给这个男生租房子和给他钱。最后的最后,这个女咨商师被这个男生杀害了。
案例二:韩国一个咨询师在咨询的接触中爱上了他的来访者。于是他离开了咨询这个行业,和自己的来访者结婚了。
在这里我要讲两个点,首先,在咨询中的确会遇到你心目中合适的或者怦然心动的那一个人。这是肯定会发生的。我个人觉得这还是挺美好的事情。可以作为咨询师帮助和陪伴自己很欣赏的人走一段也是挺好的。但是也仅限于此。
其次,很多有人格问题的人是非常有人格魅力和与众不同的。他们有的非常吸引人,甚至还特别容易操控人。例如我自己在临床中遇到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都展现出非常优秀的特质和能力,很聪明。
如果没有办法把持好自己作为咨询师的角色,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他/她们的身边,失去自己的中立和判断,对于你来说,是一件非常有负面影响的事情。也让人很担心。请大家务必坐住。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