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cyqiezi
唐朝诗人王维有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千古传诵。人们常用来自勉或勉励他人,遇到逆境绝境时,把得失放下,也许会有新的局面产生。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他的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的是什麽?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於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是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乾涸了。这个登山者走者走者,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巅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的过程中,不论是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等,你勇往直前,到后来竟然发现那是一条绝路,没法走下去了,山穷水尽悲哀失落的心境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有路可走了,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还可以很自在、很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再也不会觉得自己穷途末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两种境界在其中。第一种,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的是身体的障碍,有的是心理的障碍,有的是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初发心时什麽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修行的观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
bigbig米米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思是:走到水流穷尽的地方就坐下来,看风云起伏。这句诗通过“水流穷尽”暗示人生的种种际遇,而“坐看云起”则表达了一种豁达,顺势而为的心境。出自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诗歌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大背景中,诗人又描写了与“叟”偶遇而笑谈的细节。其中这个“谈笑”,不但表现课诗人自由惬意之态,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美想空间。再次,注重时空交错。在诗歌中,特别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联,上句中的“处”字,下句中的“时”字,不但将行到水源的时间过程给空间化,而且也把人看云起时的空间关系给时间化,从而使诗歌的境界更加开阔高远。
pinkyoyo0403
《终南别业》 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情怀是独到的,不仅仅是一般的闲适,而是一种深刻的禅理境界。水穷则无路,在常理看来,已然山穷水尽,意味着终结,在王维这里,「行」却是在终结之处才现出生机。「云起」则视界模糊,一切乌有,景致不再,应该是背离了游者的初衷,但心意随缘的话,坐看云起恰是领会自然变迁之趣的过程。 水穷处,就是水的源头,一切归于本源,这是在暗喻,彻底穷尽世间尘劳,才能回到真实,回到我们的「自性」的源头。云起是自然现象,不必在意,也不必苛责,外在的蒙蔽无损于内心的光明,内心不动,云卷云舒一般惬意。 "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 这就是王维的高妙之处;“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 简单的说:就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
薇宝儿521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是,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然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来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天空中的风起云涌。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实则是深有禅意的。在佛家眼里,云象征“无常心”“无住心”,坐看云起时,分明就蕴藏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通俗的说法就是一个“空”字。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做到像云那样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以大自在了。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有“诗佛”之称的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全文如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闲逸生活,他就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不问世事,视山野为乐土,随时随地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王维,别名王右丞,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被称为诗佛,诗歌中带有浓郁的佛教意味和宗教倾向,他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苏轼对其诗文评价颇高,称之“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