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8

汐汐蘑菇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爱的语言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请叫我癸小亥

已采纳

心理师谈“情”说“爱”爱情,是人间最复杂,最高级,最神圣,最美好的情感现象。 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我试着从心理学角度,说说爱情。 一,爱情的概念: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为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二,爱情的特点:      1.相异性。 按照自然界同性相排斥异性相吸引的法则,这里所说的爱情是指异性间产生的吸引,同性恋不是其列,虽然不必歧视同性恋者,但从爱情意义上讲,同性相恋,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具备一般普遍性。更没有对大众的指导意义。所以说,爱情中的主体应该是相异的的男女,当然也不包括不男不女的两性人。因为从易经角度,它不符合阴阳相生相伴的规律。而且从吸引的相互性来说,一定还要符合等级匹配原则。比如,极阳之男匹配极阴之女,中性男女相匹配,两者都较弱者也可相融。狭义的爱情,理想化的爱情,在生活中还会符合对待原则,如极品男人聚极品女人,普通女人嫁给普通男人,次等男人要么娶最差的女人要么就得打光棍了。当然,理想化的爱情,在生活中并不多见,最常见的却是:好汉无好妻,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现象。这些现象并不是爱情的常态,而是变异形式。      2.成熟性。 从爱情的概念中,可以看出,爱情的主体是生理和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这就说明不是什么人都会产生爱情的,哺乳中的婴儿看见穿着祼露的美女会两眼注视,身体前倾,但那是出于饥饿,不是爱情。同样,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的情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因为他们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成熟的程度,当代社会中的娃娃夫妻中,也很少有真正的爱情,因为他们虽然有了生育功能,但心理还不成熟。初恋时,我们不懂得爱情。这句经典的台词,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初恋只是一种或甜蜜或青涩的回忆而已,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在心理还不够成熟的时候,产生的所谓爱情,最多只是一种爱情萌芽,是一种青春的躁动,是一性本能的低级需求表现。至于爱情会在什么时候发生,要因人而异了,早熟者可在少年时萌动,晚育者进入青年仍不思春心,更有甚者,一辈子都与爱情无缘的,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毕竟,爱情不是必需品,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爱情是奢侈品,是人生最美丽的瞬间和永恒。      3.高级性。 爱情的高级性,是相对的。不能理解为只有高级的人才会有爱情,它是相对于低级情绪来说的。爱情是神圣和美丽的,它容不得亵渎,不是每一种男女之间的感情都可以称得上为爱情。它必须是最高级的情感活动,原始部落里的男女,生活中贫民窟的男女,不知道有情人节不会向心爱的人送花,但不等于他们没有爱情的体验。而在豪华高雅之室内进行的所在权色钱色交易,无论形式上多么高贵,也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爱情。高级性还体现在境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理解爱情的境界的,既然是高级的,也就是崇高的,神圣的,不可以随意亵渎的,对所爱的对象,从内心上是尊重的,不能当成仅仅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需要的玩物,必须设法让对方也感到尊重感和满足感。      4.生理性。 这和相异性是一致的,所谓生理性,是指异性间强烈的相互吸引,表现在身体上的亲密要求,其中性爱因素是不可或缺的,真正的爱情绝不会拒绝性爱,那种纯精神意义上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都是不可取的。当然性爱不是爱情的全部,但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性爱的基础的爱情是虚伪的,只有性爱的爱情是庸俗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爱情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开放,爱情也需要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出来。两个精神相恋的人的性爱是神圣的,那是激情的自然绽放,一切都水到渠成,浑然天成。而当爱情没有性的激情时,爱情就会枯萎了,离死亡的时期也不远了。      5.利他性。 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衡量一个人对异性有无爱情,强度如何,可以通过“是否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在事情”这个指标来衡量。这就是爱情的利他性。所谓快乐着你的快乐,痛苦着你的痛苦,就是从对方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爱他,就是让他感到快乐和满足,帮助他实现价值。极端的自私和贪婪的人都不会得到爱情,因为他们做任何事都是从自身作为出发点和标尺的。符合自己要求的就去爱,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就不爱。这样的感情也不是真正的爱情。 三,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很多人认为爱情与喜欢是分不清的,把爱情当成喜欢的一种特殊形式,还有人认为,喜欢是爱情的前提,爱情是喜欢的最高层次,喜欢就是淡淡的爱,爱就是深深地喜欢等。但社会心理学家鲁宾经地系统的研究发现,爱情与喜欢是两种不同的情感。生活中我喜欢他,但不爱他的现象经常发生。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有三个方面: 1.依恋。 卷入爱情的双方在感到孤独时,会高度特异性去寻求对方来伴同和宽慰,而喜欢的对象不会有同样的作用。这就是近在咫尺的两个人也会对对方说:我想你。远在天涯时也会希望对方能立刻出现在自己的身旁。每时每刻都会想着对方在做什么,打不完的电话,发不完的信息,有说不完的话,总感到在一起时时间过的太快。而仅仅是喜欢的人,只是在一起时有些兴奋,不在一起时,这种感觉也就消失了。 2.亲密。 恋爱的双方,不仅对对方有高度的情感依赖,而且会有身体接触地需求,不在一起时,渴望在一起,在一起时除了会说些甜蜜的话语外,还会自然而然地对视,拉手,拥抱和亲吻,开始是男方会主动,但之后,女方在身体接触方面的要求会持久些,女人更需要心爱之人的拥抱和亲吻,那是她千年的等候与期盼。如果爱她,就大大方方地去拥抱她吧,那是她最幸福的时刻。 3.利他。 恋爱中的人会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对方有不足时,也会表现高度的宽容。就连最自我中心,最自私自利的人,在热恋中也会表现出某种理解,宽容和无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恋爱中的女人都是弱智,恋爱者中的男人都是瞎子,一旦结婚后,对方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就格外显露出来了。如果双方感情基础比较坚实,他们彼此就能够接受双方的缺点和不足,爱屋及乌,爱一个人,就要连同她身上的不足也要一起爱,不能只爱她可爱的一面。 四,爱情的发展阶段 社会交换论视求爱者为理性主义者,人们总是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和幸福的人做伴侣,而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利益和价值两者都既有物质的,经济的因素,也包括社会的,心理的因素。 1.取样与评估。 男女 双方在某一群体中选择愿意交往的对象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往的收益与成本及其相抵消后的盈余。如果收益及盈余超过自己的期待值,则对主成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2.互惠。 在些阶段,双方尽可能交换收益,既为对方提供收益,也从对方获益,同时力求降低成本。如一起聊天,互赠礼品,共同讨论有兴趣的话题等,但避免进入对方的私密性领域。在交换中,双方互惠,两个人亲密感随之增强。 3.承诺。 双方认为得到的收益大于从其他异性那里得到 的,因此停止与其他异性的交往,双方关系相对固定,开始一对一的频繁交往。 4.制度化。 随着亲密感的不断加强,双方都觉得离不开对方,又担心对方离开自己,希望能通过契约形式将双方关系制度化,如订婚,办理结婚手续等,契约使双方的关系具有排他性,彼此忠诚。 以上这种专业术语式的表达,确实让人觉得生硬。不妨用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来说明这个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五,爱情的三角理论 斯坦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激情、和承诺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三个因素点和三条边的三角形内共有七种类型的爱情。分别是:   1.喜欢爱(只有亲密)   2.浪漫爱(亲密+激情)   3迷恋爱(只有激情)   4.愚蠢爱(激情+承诺)   5.空洞爱(只有承诺)   6.伙伴爱(亲密+承诺)   7.完美爱情(亲密+激情+承诺) 六,爱情的变异形式 1.浪漫式 2.朋友式 3.游戏式 4.占有式 5.实用式 6.利他式

心理咨询师爱的语言

348 评论(11)

popo小婷婷

作为婚姻情感咨询师,很早以前就知道“爱的五种语言”,书也是读了有2-3遍,在咨询中也经常启发来访者去反思自己爱的表达方式。 正巧周末参加两天静心禅修课,老师也教爱的五种语言,却第一次让我对自己的爱的表达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先说哪五种爱的五种语言:1、赞美的语言2、高品质的时间3、服务的行动4、礼物5、碰触 1、赞美的语言:我的理解:1)所有正向反馈都算赞美语言:比如:你真漂亮!你真细心!你真好!你有进步了!你让我感觉温暖!你唱歌真好听! 扩展开去 2)所有表达情感的语言也算:你好吗?我想你!我爱你!和你在一起很快乐! 再扩展开去 3)所有关心体贴嘘寒问暖也算:你饿了吗?你冷吗?你伤心了? 再扩展开去:有些人善用的溜须拍马、奉承话、花言巧语也该算(因为同样达到了让对方可能听得很舒服很受用) 2、高品质的时间:我印象书上是指“静心策划的二人时间”,比如为对方和两人特殊的纪念日策划活动。老师讲的高品质时间是“在和对方在一起时,全神贯注的投入,去倾听,去理解,不是一边玩手机一边交流,不是一边看电视看书一边听对方说话,不是和对方在一起时心里脑子里还满是工作的事、孩子的事情。 3、服务的行为:为对方提供务实的服务。我原来的理解是包括:承担家务,让对方体力上轻松一点;还包括给对方她需要的帮助。老师的解释则比较具体:当你的爱人刷完时,你递上盘子;给桌上的每个人倒水;在填满自己的盘子时限填满别人的盘子。 4、礼物:不是指需要买多昂贵的钻石,豪车,只要是你用心的,带着爱的,哪怕是路边的一朵小花,也同样能够表达爱。 5、碰触:当然不是仅仅指“性”(SEX),也包括牵手、拥抱、挽着对方的胳膊,搂着对方的肩膀,轻抚对方的后背,在对方疲惫时给他按摩,帮对方搓背。 课堂活动中,老师让每个人谈自己最常用的爱的表达模式,最喜欢的被爱的表达模式。认识自己永远是第一步。然后是去反思你给的是对方需要的,真的需要吗?(你确认过吗?你一定需要确认,而不是自己想当然,更不是凭经验猜测)还是你给的仅仅是你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是你自己最渴望得到的方式?是你有的方式? 先去和对方首先讨论,清楚了解和确认。然后去给对方TA喜欢的,TA需要的爱的表达方式。给错了,是白给,对方不领情,甚至觉得是负担,你还觉得困惑和委屈。 就像大家很熟悉的职场,不少默默奋斗的老黄牛(服务型表达)以为自己努力工作,帮助上司完成业绩指标,解决TA的压力是自己爱的表达方式;却困恼的发现KPI绩效考评时成绩总不如整天和上司同吃同玩,勾肩搭背,溜须拍马(赞美的语言+触碰的表达方式)同事得分高。这是同理。因为也许那上司就吃、就喜欢后者的“爱”的表达方式。 就像我自己也曾经对老公服务型承包所有家务劳动的爱的表达方式很不以为然,甚至生气他为了服务我花了太多本可以“高品质”在一起的时间;也一直要求他经常用语言表达爱,经常要求拥抱和勾肩搭背。 课程上我也第一次反观自己常用的爱的表达方式,是不是对方所要的呢?对老公女儿,我最常给的一直是“拥抱”(触碰),其实这只是我自己想要的,擅长的。我从来没有问过他们想要什么、需要什么爱的表达方式。对好朋友,我最常给的一直是“高品质的时间”,这其实只是我的心理咨询师职业优势和擅长,我从来没有问过我的好朋友:你们希望得到我怎样的爱的表达方式? 学习结束以后,回家第一件事,我就分别找女儿和老公谈心。先给他们介绍了有哪5种爱的语言,这对他们也是一种学习。然后对自己原来的单一的表达,站在自己需求角度上给出的表达做了诚恳的道歉,也虚心的真诚地询问他们每个人对我的需求。 女儿说期待的是:和妈妈在一起高品质的时间,因为我和老公有时会在她眉飞色舞讲同学趣事时,突然就谈别的事情去了;我会在她推荐她喜欢的音乐给我听时,听一半就刷手机去了。当然,作为金牛女生,她也很希望经常得到小礼物,而不只是在生日和圣诞的时候才有礼物。 老公的期待更简单:他只需要我能也给他一些“服务的行动”,能分担一些他的家务活动,这样他可以更有时间和精力创造两人一起的“高品质的时间”。当然,我也同样表达了我的需求。 谈话快结束的时候,女儿告诉我自己还没有给出父亲节礼物,因为当她问爸爸想要什么礼物时,爸爸回答“你期末考试的好成绩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我对老公表达了我的观念:孩子的成绩与我们对孩子的爱,孩子对我们的爱毫无关系,并不是说如果考试成绩不好了,我们就不爱她了;也不是如果她考试成绩不好,就是不爱我们。成绩和金钱一样,是数值,是身外之物,爱是不应该用数值,用身外之物来衡量的。爱是由心发出的。你这样的定义礼物,就是在培养女儿长大以后用物质和金钱来衡量爱的多少,这是危险的。 在我的倡导下,女儿在父亲节快要结束的晚上,在我的见证下,给出了一个父亲节的礼物:一个大大的深深的拥抱,以及对爸爸给自己无微不至关爱的一份感恩。 这才是爱的礼物。

28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