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jing99
爱情和面包该怎样选择? 有人说,在你谈恋爱时,爱情一定比面包重要;在你结婚时,面包理所当然的重于爱情。 还有人说,爱情与面包如同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而我认为,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 你都要清楚的知道,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你绝对不能接受的是什么? 这让我想起春节期间的一个热门事件:上海姑娘陪男友回农村过年,见到男友家第一顿饭后立刻分手。 又过不了心里的坎,姑娘把这件事情发布到网上求助时,一片哗然,有支招的,也有责骂的。 有网友说:当然门当户对的好,姑娘支持你。 也有网友说:男方并没有隐瞒自己的家庭情况,姑娘你自己的问题还好意思发帖抱怨。 我看到这样的新闻时,只是觉得这个女孩实在是太不聪明。 姑娘,你好歹吃完饭在分手嘛。 表层来看,这似乎是爱情和面包的选择。 女孩因为一顿饭选择了离开,确实折射了两个家庭后的差距。 而在我看来是她的价值观流露:没有面包的爱情是不成立的。 分手,对于她是最好的选择,与其说姑娘现实,不如说这个姑娘是选择了安全的生活方式,完全没有必要背上道德的包袱。 朋友晓晓与相恋3年的男友,双方家长正式见面了。 结果并不顺利,是常见的父母反对宝贝女儿和穷小子在一起的话题。 还是个离异家庭的穷小子。 晓晓哭丧的说:“男朋友家里条件本就不太好,他父母今年还离了婚。 父母和亲戚都反对我们在一起,可是他对我又很好,处处包容体贴, 分手实在舍不得。 可是不分手,就会和父母长辈闹翻,二十几年的养育之恩于心不忍。 爱情和面包要怎么选,我太难了。” 我问她:“你觉得你的男友怎么样?” 晓晓的说:“对我很细心,很体贴。总之就是难得一遇的好男人。” 我摇了摇头:“不光问对你嘘寒问暖的爱,还有他这个人的本质” 我始终认为一个已经独立的成年人是很难改变的,他的三观,心胸,习惯这些东西早以在你们相遇时就成型。 一个男人可以现在没有面包,但是他要拥有未来赚取面包的可能。 雕琢后的美玉会美的让人惊叹,因为美玉本身就美。 你选对了人,比抉择面包更重要。 晓晓的男友如果是一块还未雕琢的美玉,那么放弃将会是晓晓一生的遗憾。 如果晓晓非男友不可,将会面临的是柴米油盐,将会面临和男友一起在出租房里打拼,也会面临他原生家庭的繁杂琐事。 这些是晓晓该认真思索的事情。 从晓晓的父母角度,没房没车没存款,就是没有保障,没有安全感。 爱女心切的父母,他们只愿意去相信看到的结论,一心希望女儿可以过的好。 便用自己走过的人生经验附加在儿女身上。 那么对方的品性、彼此的感情与宝贝女儿的终身幸福对比。 这样的豪赌,他们做不到! 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都是不同的。 当你举棋不定时,何不问问内心深处的自己:你需要什么,你绝对不能接受的又是什么? 雨彤经常在朋友圈里晒垂涎三尺的美食,晒美轮美奂的景色,晒家人的合影,照片里的笑容幸福的都快溢出屏幕。 底下一堆的点赞评论,都在说她上辈子一定拯救了银河系,太幸福了...... 当初面临爱情和面包时,她不假思索的选择了爱情。 那时,很多人都在嘲笑这个傻姑娘。 他老公是农村出身,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 他自己做了两份兼职打了两个月的暑假工,凑齐了大学的学费。 人穷志不穷的他,勤奋好学,每年学院的奖学金都是他拿。 校内的各种活动他老公也积极参加,阳光帅气全无寒酸穷困的窘态。 雨彤被他深深吸引,他也对雨彤心生爱意。 当知道人美心善的雨彤,家庭条件也很好时,这个男孩却退缩了。 他是一个骄傲的男人,他不怕自己吃苦,却不能忍心让自己所爱的女人跟着自己吃苦。 雨彤说:“我当时就认定,这辈子就是他了。” 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他们结婚了。 父母一边责怪她的不听话,一边哭得像个泪人。 雨彤告诉妈妈:“我一定会幸福的。” 婚后,雨彤和老公一起拼搏,她老公铆足了劲要给一个配得上雨彤的生活。 然而,没有人的感情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也有夫妻间的摩擦和争吵,也有一个屋檐下与婆婆不一致的生活习惯。 我想是因为有爱,便没有难么难吧。 后来他们渐渐过上了别人眼里的羡慕的生活。 雨彤说:“这份执着不是一开始就有,可是这个世界除了他便没有人能给我这样的勇气。 这样想,你就什么都不怕了。” 这次,面包败给了爱情。 但我觉得会败给面包的从来不是爱情,而是你的盲目、你的不知所措。 明确自己在婚姻中需要的是什么,绝对不能接受的是什么,选择对的人为之奋斗。 当然,面包很重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这不是你完全放弃爱情的原因。 我们缺失的不是面包,而是选择对的人的勇气和信心。 面包可以维持婚姻的生命周期,但是爱情的感觉让我们选择与谁共度一生,以及人生的深度。 好的婚姻和爱情可以披荆斩棘,抵御世间的艰难。 这便是爱情教会我们的事情。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小贤心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体会爱的老灵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重要的是:一个认真热爱生活的心理师。 以有限文字,写无限可能! 倡导以爱为本质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意!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实用心理学 如需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达达1110
一、OH卡概念: OH(欧)卡叫“潜意识投射卡”,是由德国的人本心理学家莫里兹·艾格迈尔(Moritz Egetmeyer)与墨西哥裔的艺术家伊利·拉曼(Ely Raman)在80年代初共同创作的心灵图卡。目前常用的有十多种。 OH卡是一面镜子,玩卡的人可以借由这面镜子来觉察、理清自己内在的信念和固有模式,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与直觉力,最终实现“自我觉察、自我疗愈”。二、为什么叫OH卡?(读“欧卡”) 玩过OH卡的朋友就会发现,每次抽出一张OH卡的时候,内心不由得发出"Oh,My God""Oh,怎么这么准""Oh,这不就是我吗"这样的惊叹,这也是为什么把它叫作Oh卡的缘由。其实我们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自己。OH卡不同于塔罗牌,塔罗牌有固定的牌意,而OH卡没有。塔罗牌是用来占卜和预测,而OH卡则是用于觉察当下。什么意思呢?比如一个女生想看姻缘,如果用塔罗牌,可以帮她预测什么时候会觅得如意郎君;而如果用OH卡,就会帮她看,是什么原因让她现在还没有遇到如意郎君。三、什么情况下需要玩OH卡? 有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一种,就说明卡住了,就可以通过OH卡进行探索: 第一种,知道做不到。比如知道多喝水对身体好,可是经常忘了喝;比如知道多个朋友多条路,应该多社交,可是做不到;比如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可就是动不起来;知道拖延不好,工作应该早点启动才会时间充裕,能完成得更好,可是做不到等等。第2种,各种忍不住。比如没钱了还是忍不住刷信用卡买买买,比如很爱孩子,可是有时候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比如长得很胖了,可是却忍不住狂吃各种甜品,比如知道该信任对方,却忍不住偷看伴侣手机等等。 第3种,活得不痛快。有的人衣食无忧,但就是不快乐。有的人需要刺激性的消费,才能够快乐一阵子,比如买一双新高跟鞋,可以高兴几天,出去旅个游可以高兴半个月,可是一过这个时间又变得不快乐了。总之是活得不痛快。心理学大师荣格说过:当你开始探索潜意识之前,它一直导控着你的生活,而你却管它叫命。通常,我们所知道的自己的想法,一般是冰山上的那5%,只是冰山一角,而冰山下的95%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正是这些我们不知道的潜意识里的想法在导控着我们的生活。 四、玩OH卡几种形式1.可以自己一个人玩(也可以和家人一起玩)。当自己遇到困惑时,抽出相应种类的卡牌,然后凭直觉看卡进行自我觉察。遇到亲密关系困惑,可以抽伴侣卡;遇到金钱或性的困惑,可以抽克服卡;想找到一个原因,可以抽经典卡、土著卡等;想解梦,可以抽东方神话卡或复原卡;想帮助小朋友缓解对黑夜的恐惧,可以抽1001神话卡让小朋友看卡讲故事,也可以为小朋解卡。也可以通过OH卡进行艺术创作,比如绘画、写作等。 2.参加团体OH卡沙龙。由OH卡咨询师带领,8-12人围坐在一起,抽卡后互相分享,咨询师适当进行引导。OH卡沙龙适合团建活动,主题探讨。比如为大学生开展的“职业方向”的沙龙、为职场人士开展的“金钱关系”的沙龙、为宝妈们开展的“亲子关系”沙龙等,参与者可以互相交流各自观点,互相学习,拓宽思路,增进感情。3.预约OH卡个案,一对一解卡。案主带着想解决的困惑预约咨询,OH卡咨询师针对案主的困惑,选择适合的卡牌或牌阵,为案主梳理混乱纠结的思绪,找寻深层的原因和解决办法。这种一对一玩卡的方式,会比自己玩卡和OH卡沙龙的解卡程度更深。一对一咨询,可以面询,也可以在线咨询。不需要你有OH卡,咨询师会带着卡跟你互动。在线咨询是语音实时通话加发图片的形式,咨询师会按照你的报数抽卡,然后拍照发给你。五、典型OH卡案例分享 以下是我的OH卡咨询典型案例。当我们改变了自己潜意识里的想法,我们的现实生活就能发生改变。金钱困扰 案主:云飞(化名),男,35岁,讲师 困扰:赚钱慢、费劲 通过OH卡个案探索到他在潜意识里有两个信念“谈钱伤感情!舍弃金钱才能有良好的朋友关系。”他觉察到这样的信念阻碍了他赚钱,没有任何好处。 个案后,敢于跟朋友谈钱,收入明显增加。 亲密关系困扰 案主:娟子(化名),女,42岁,化妆品代理 困扰:结婚十几年,夫妻感情越来越淡,她一直做全职太太,用钱找老公要,有时老公不给,觉得很不爽,想离婚,也想找工作,但又走不出去,纠结痛苦。 通过OH卡咨询看到她潜意识里有个信念:女人赚钱养家很可怜!意识与潜意识沟通后,她觉得有这样的想法挺可笑的。 个案后:找了份喜欢的工作,和老公的关系也变好,不打算离婚了。 亲子关系困扰 案主:晓晓(化名),女,41岁,事业单位 困扰:跟儿子沟通不畅,儿子状态不好(儿子的爸爸已去世,她再婚,儿子跟继父关系可以) 通过OH卡咨询让她看到,原来她还没放下“亡夫”,潜意识里把儿子当作了他,而儿子又特别懂事,总是照顾她的情绪,顺着她,不表达真实感受。这样的“角色错位”,让儿子、现任丈夫、自己,都不舒服。 个案后:跟现任丈夫关系更好,儿子笑容变多,沟通也更顺畅。 情绪困扰 案主:小鹿(化名),女,29岁,公司职员 困扰:离婚后,与父母同住,开始感觉不错,然后感觉工作中和生活中莫名烦躁,经常失眠。 通过OH卡咨询,她看到小时候的愿望:我什么都不要,只要爸爸和妈妈!她发现离婚也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可是,她现在不是几岁的小孩子了,而是一个成年人。儿时的“愿望”是实现了,可她并不快乐。 个案后,不再烦躁、失眠,工作状态有改善。解梦 案主:依萍(化名),女,45岁,自由职业 困扰:总做同一个梦,梦见已去世的妈妈,哭醒 通过OH卡咨询让她看到,她总做这个梦的原因是,她潜意识里一直认为妈妈爱哥哥和弟弟,不爱自己,跟自己最不亲近。直到妈妈去世,她都跟妈妈不亲,感到遗憾。在咨询中也让她看到,实际上,妈妈就是那样的性格,为了保持家长威严跟孩子们都不亲近,但并不是不爱,其实在三个孩子中,她跟妈妈最亲近。 个案后,梦的次数减少,生活状态变好,心情更容易愉悦了。 职业困扰 案主:珍珍(化名),女,38岁,国企职工 困扰:不喜欢目前工作,想辞职,想发展副业,但特别纠结 通过OH卡咨询输理后,她清楚看到目前工作的利弊与她向往的副业(心理咨询)的利弊和需要的准备工作,她明白自己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和自己可以承受的最坏结果。 个案后:方向明确,不再纠结,边继续目前工作,边为喜欢的心理咨询作准备,开始各种学习。六、OH卡体验--用人像卡进行自我觉察完形大师波尔斯曾说过,觉察就是疗愈。你可以通过以下这张OH卡来进行自我觉察,体验一下!#玩卡不卡·每日一抽# 每一位都可以通过这张卡片觉察自己:1、直觉ta叫什么名字?2、ta几岁了?3、ta现在是什么状态?4、ta有什么愿望吗?5、ta有话跟你讲吗?6、如果有,讲什么?7、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ta,你会说ta什么?8、这张牌和你有什么联系?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