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39

烧卖吃饱了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讲催眠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出格范儿

已采纳

首先保持心情平静,在此先决条件下,再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个性擅长可以唱唱催眠小区;可以念念熟悉的佛经;可以数数习以为常的个数;可以听听钟表的滴答......总归之能使自己安静的适合自己的催眠术,轮换尝试,为我所用。

心理咨询师讲催眠

295 评论(13)

修中圈儿

催眠术的标准程序一门技艺刚开始学习时,会从观念、技巧着手,慢慢累积实务经验,也慢慢有了自己的体验与心得,直到有一天忽然融会贯通,信手拈来皆文章,就臻入艺术之境,从此挥洒自在,从心所欲不逾矩了。 催眠也是一样,刚开始必须按照标准程序来进行,确保安全,也确保催眠的有效,等催师技艺娴熟后,掌握到催眠之道是活的,人也是活的,就可以千变万化,神奇的疗效不求自来。让我先介绍催眠的标准程序,也期待有一天读者你也抵达一花一叶皆如来的层次。我们大致可将催眠分成五个步骤,分别是: 一、询问解疑(Diagnosis):了解被催眠者的动机与需求,询问他对催眠既有的看法,答他有关催眠的疑惑,确定他知道等一下催眠时哪些事情会发生而没有不合理的期待。很多时候,催眠师可能要花点时间做个催眠简介,因为大多数人对催眠的了解很少,这很少的了解中又大部份是误解。 二、诱导阶段(Induction):催眠师运用语言引导,让对方进入催眠状态。一般而言,常用的诱导技巧有渐进放松法(progressive relaxation)、眼睛凝视法(eye fixation)、深呼吸法、想象引导、数数法、手臂上浮法,及其它变形与伪装的方法。 三、深化阶段(Deepening):引导被催眠者从轻度催眠状态,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常用的深化技巧有手臂下降法、数数法、下楼梯法、搭电梯法、过隧道法等等,除了这些常用技巧,这个阶段常常随机应变,即席创制新招。催眠师有多少想象力,就有多少新的技巧问世。 四、治疗阶段(Healing):视被催眠者的需求来治疗,催眠师需要相当好的心理治疗与精神病理学背景,最好在宗教、哲学层面也有所涉猎。我认为这个阶段是催眠治疗最迷人的地方,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个案会抛出什么球给你,而当你巧妙地击出一支全垒打时,真的会让你快乐好几天。 五、解除催眠(Ending):让被催眠者从催眠状态回到平常的意识状态,确保他对整个治疗过程保有清楚的记忆,适切给予催眠后暗示,帮助他在结束催眠后,感觉很好,并且强化疗效,通常以数数法为主。

122 评论(8)

么里斯古

先看看这几步你是否做了1,解释催眠,最好让受术者观看已经被你催眠了的人,没有的话至少解释清楚催眠是怎么回事2,催眠前试,就是受暗示性检测,书里可能没有提到它的必要性,只是介绍了一些方法,这个很重要。一方面可以检测受术者是否容易被催眠(有些人天生就不被催眠,而像律师等批判性很强的职业也基本没什么可能),另一方面,如果受术者容易被催眠,那催眠在这个阶段已经开始了,对后面正式开始施术很有帮助3,施术,不解释4,催眠后暗示5,唤醒 如果都做了还不能将其催眠,那你得重新学了催眠不是照葫芦画瓢就能行的,第一,催眠的本质是注意力的集中,意识活动的相对抑制与潜意识活动的相对亢奋。第二,必须很专注于受术者,拿个稿子读是肯定不行的,必须做到注意力共情(这与咨询里的共情不是一个概念)与受术者的注意力保持一致。 “我说数123他就睁不开眼睛,可是他那眼瞪得比碗都大。根本不管用。” 这个明显是故意为难你的,那你的施术策略就需要改变为反抗者施术法,比如出现了上述情况,你可以说,“我注意到你的眼睛越来越大,这也是正常现象,你的眼睛确实会越来越大,随着眼睛变大,你会越来越放松”,最终目的是使他的注意力与你单线联系,只要围绕着这个目的,怎么说怎么好使。 在成为一个催眠师之前,我建议你先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最好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否则把一个人导入了催眠之后,做出了一些出于自己好意但却没意义甚至伤人的话,造成不良后果就不好了。

318 评论(13)

豆大王zz

学习催眠最初的动机一般是来自兴趣爱好或自己身心问题调理的需要,以及专业工作的需要,在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下从书籍视频网络资料自学开始模仿,揣摩,练习。在这个幼苗期,如果发展顺利,会茁壮成长,发展不利会因催眠的失败而打击信心,觉得催眠难学,从此放弃此念。不过为了更好的发展,建议最好是参加有经验老师的催眠培训班,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快速掌握技巧,走向成功。

304 评论(8)

traveler0723

在很多人眼中,催眠是很神秘的,而催眠也是很神奇的,并且很多人想学好催眠术,但从不知从何下手,这里就自己的经验,分享一下如何学催眠术。 步骤/方法 多看书,目前催眠有一些流派的,如:标准派、艾瑞克森派,都去了解一下。然后看一本比较系统的书,精学它,在标准派中,我比较推荐邰启扬老师的《催眠术教程》,这是目前很好的教材,这老师,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实。 多看视频。现在网上很多催眠的教学视频,都看看,看多了,催眠那种神秘,就自然慢慢的没了,自己就会有多一些信心了。也可以从中学到,人家催眠是怎么做的。 多练习。练习,永远成为真正的催眠师最重要的关键。而一般人,一开始都比较难找人来练习,最好就是形成小组,相互对练。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是伙伴,容易开玩笑,这是应该避免的,要认识对待练习。 要灵活。学习催眠,要理解教材中,那些催眠的关键的部分,不要光知道背催眠稿,那样永远真不了真正的催眠师。而应该理解教材中催眠词为何要那样设计,理解了那些设计的原则,就可以自己设计催眠词了,再多加练习,这样学会催眠,就很容易了。 注意事项 关于催眠培训。建议参加一些比较有催眠临床经验的、有理论功底的、灵活的。而市场上,那些广告做得凶的,往往为名为利的,不见催眠水平很好,更不见得会教。我见过些教催眠的培训师,自己从来没真正给个案做个辅导,这是悲哀。这需要好学者明眼看清楚了。

202 评论(15)

大懒虫杰

作者 | 萧语禾 (案例均取得当事人的同意授权引用,为保护隐私,采用化名,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大家好,上次我们透过作者宋涵”生育对话录”一书中的噩梦,探索潜意识中的创伤,于是许多人问关于潜意识的问题。于是这次,我们将分享什么是潜意识,并透过一些催眠案例探索潜意识对我们的意义。 潜意识到底是什么? 潜意识科学吗? 了解潜意识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这里先上一张冰山图, 心理学大师佛洛伊德用冰山比喻我们的意识,在水平面以上的是表意识层,水平面以下是潜意识层,表意识就是我们已觉察到的想法感受, 例如”我知道这是桌子”、”我知道现在在听千聊”。潜意识层是我们没有觉察到的想法感受,我们没有觉察到,不代表不存在,只是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不够深,意识觉察停留在比较表层而已。 而往往,影响我们各种行为与选择的,除了表意识层的想法感受,还有潜意识层。 所以如果在表意识层的想法和潜意识层的想法不一致,两者互相矛盾的时候会怎样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经验过,就是我明明认为应该选择这条路,这件事应该这么做,可是我就是会选择那条路;或是我明明知道选择这个有车有房的男人比较可靠,可是我就是爱那个到处旅行的浪子, 就是我们感受下面有更深层次的想法,就需要去潜意识层挖掘探索,这也是了解自己的途径。 那么,催眠是什么呢?催眠就是由催眠师带领进入潜意识层去探索了解更深层的缘由。 我想以一个咨询故事来说明: 主人公我们叫他小静好了,小静初中时是尖子,高中时进了重点高中,成绩排名没有以前那么好。 “一切都好像是从高中开始变糟了!” 她说。这一切似乎成了梦魇的起始,高中读书成绩不如以往,加上自己是记忆背诵型的,对数理的理解不佳,成绩一直不理想,大学没有考上名牌大学,毕业之后工作,工作的单位很重视学历,是否是名牌大学成为晋升的标竿,这样的环境,让她觉得一切从高中开始,自己就一直在走下坡路,然后好像一直活在这种 “考试考不好就很影响未来” 的这种梦魇里面,于是她决定来做催眠试试看,探索一下她的潜意识可以怎样帮助她。 当她进入催眠之后,在引导之下,她首先来到一扇门前,在门的这边很灰暗、沉重;当门打开的时候,她可以看到那边的世界好像是童话世界一般,蓝天白云、阳光明媚,但是她无法迈步伐,于是我引导她去感受为什么没有办法迈开步伐,她的脚想要告诉她什么,传递什么讯息给她?之后,她终于迈开步伐,进到门之后的世界了。门之后的世界就像潜意识的世界一般,它所呈现出来的是像小朋友的那种蜡笔画所呈现的一个像童话世界的场景,可是当她一进到这个童话般的场景,她却只能背对着这个场景,面向着那个门。 她觉得她需要一直看着那个门,因为那个门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她很恐惧如果不盯着那个门,那个不好的东西会影响她。 于是,我引导让她的潜意识带领她看看怎么办 ,她想把门关上,关上后她用画笔去修饰这个门,让它看起来跟周围的景致一样,甚至她还移了一棵树过去挡住门,但是,她发现这样太刻意了,根本没有必要,她想也许存在过的就是存在过了,其实只要现在关上就可以了,于是,她又把树移开。然后在潜意识的带领之下,她骑上了单车,沿着一条路一直往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她看到右手边也出现了一个造型很奇特的门,她知道那个门之后会有更可怕的东西,于是,她决定继续往前走,不开这个门。她继续骑着车,突然,天下黑雨,她停下来,等黑色的雨停了,她再继续地开, 突然,她撞到了一只戴宇航员帽子的猪 ,这个猪像一个纸片一样黏在车轮上。 她说这一切的场景都像一个卡通片一样,所以就算撞到了这只猪,这只像纸片一样的猪,也丝毫没有什么愧疚感。然后,她把猪背在背上想要带猪去医院,当她终于背着猪来到了医院,医院竟然空无一人,她看看这个猪,把猪放下,她发现这个猪不能用死来形容,但是也没有任何的声息,于是,她把猪放在这里,离开了医院,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她发现在道路的旁边有一片大草原,走进这个田野,走进这个草原,非常地舒服,这个田野草原里面有一栋大房子,她走进房子里,房子里面有四张床,她选了第二张床躺下来,内心充满了平静。 催眠醒来之后,这种平静感充满了她, 我从她的面部表情都可以感受到她的平静与柔和。 接下来我们讨论潜意识想要告诉她的。 她提到妈妈很爱她, 但是妈妈一直是那种打击式的教育 。妈妈总是告诉她不要得意,就算她考了98分,妈妈会说:“你看,还差2分,你并没有满分,所以你不能得意。” 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她总是觉得自己其实笨的像猪一样, 妈妈也总是跟她说,你就是一只笨鸟,所以你要先飞,你要比别人更加地努力才行。于是,她就觉得自己笨的像只猪,只能非常努力拼命,就算考这些证照会带给自己很大压力,也要拚了命的读才行。 而潜意识在告诉她,其实对于过去影响我们的负面经验,我们是有策略可以运用的 ,比如,关上门或离开它,所以潜意识带着她骑着车就离开了,远远的离开。然后,有时候遇到困难,比如说下起了黑雨,她所采取的策略就是,停下来等一等,等到黑雨过去。而撞到这只猪,这只猪没有声息了,代表潜意识在告诉她,其实在我们内心为自己贴上的像猪一样笨的标签,可以撕下来了,可以放下了。而当我们放下了这些,自然就会找到内心的平静。 很久以后他都告诉我, 这次的催眠之后,他的心理好像往上了一个层次,这就是从内心得到真正的改变。 成长过程中妈妈的”笨鸟要比别人更努力”其实就是催眠,他没有刻意意识到,但就在他的潜意识层一直影响他,我们说,潜意识很聪明也很笨,潜意识是没有逻辑的,他没有办法区分这个魔咒已经过时了不合时宜, 但是潜意识也自有”智慧”,会透过一些意象来帮助我们该怎么做。 所以我常常说要了解潜意识说话的方式,梦就是潜意识说话的方式,梦常常没有任何逻辑,却会透过许多意象来告诉我们一些内心深处的讯息。现在,我邀请你闭上眼睛,深深的深呼吸,吸气、呼气、吸气、呼气,请你在内心中和自己说:请告诉我,我成长中被父母师长催眠而我到现在深信不已的话。那么,浮现上来的会是甚么呢? 潜意识往往透过意象表达。 例如我一个朋友,他有点反社会人格倾向,任何人靠近他都会受大大小小的伤,不是外在的伤,而是会被他利用或中伤,一次大家在练习冥想催眠,引导大家把自己想成一种动物, 他就选择了螃蟹,硬硬的壳、大大的螯 ,原来他的成长过程残破又艰辛,一路挣扎着长大,没有人去唤醒他心中的爱,于是他只能武装起自己,学会用伤害别人的方式保护自己,是这种方式让他活到现在四十几岁,长成一个个头高大的”硬汉”! 潜意识就用这个螃蟹来比喻他的自我保护方式 ,而我们都知道,他的内在有一处柔软的地方渴望被爱,但是他的壳太厚、螯太大,让大家都无法接近他。 重要的是, 潜意识透过这些意象比喻,也在提醒我们,疗愈与转化的机会也在这里。 我们曾有一篇文章,题目是《生活像一摊死水!潜意识令人恶心的大老鼠原来是带领走出死水的领路者?》 故事主人公我们叫他H, H觉得生活很”无感”,像一摊死水,他总想通过一些外在的“刺激” , 如越野摩托车、滑翔伞、过山车、攀岩等等,才能感受自己的存在,觉得生命才有活力。但这种“刺激”感,不仅仅表现在玩一些极限项目上,在亲密关系中,似乎也喜欢通过“争吵”来达到“刺激”的效果。可能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容易引起轩然大波。他也意识到这点,但却不知该从何改变? 在与H的催眠治疗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哪一个场景,都会出现令人厌恶的“大老鼠”, 原来这个大老鼠是比喻“别人家的孩子”的比较。 小时候,爸爸总喜欢拿自己跟别人比较,考试没有考好,就会说,“为什么考这么差,没有比那个‘谁谁谁’考的好?”。长大了,爸爸还是喜欢拿自己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两个多月前爸爸对H说,“你看,别人每个月能赚三万,你那是什么工作?为什么没有那个‘谁谁谁’赚得多?”。当爸爸看到别人家的房子很豪华的时候,又会说,“你看看,那个‘谁谁谁’的房子好大,几百平像天堂那样。” 无论以前还是现在,每每听到爸爸这样说自己,这样对比的时候,心里都非常难受。 好像,无论怎样都没有办法得到父亲的认同,永远有一个不可能打败的劲敌“别人家的孩子” 。 其实父亲是非常爱H的,小时候下课都会去接她,然后一手拿过自己肩上沉重的书包。只是中国式父母的方式,都倾向于“比较”,总是对子女有很高的期待。 H一直活在父母的期待里,活在跟别人比较的期待里,也活在“完美小孩”的外壳里。 完美小孩为了证明自己总能满足大人的期许,满足别人的期待。 H所有出现大老鼠的场景,都是父母在指责自己、打骂自己的场景,而这不愿意触碰、感觉令人生厌恶心的毛绒绒的大老鼠,正正是内心自己不愿直面的“阴影”,代表了父母强权压制、没有同理心、不能理解她的部分。 H懂得,不是去指责归咎于父母,因为父母其实已尽力做好了, 他知道真正的问题是,自己究竟要怎么面对这个阴影?要如何活出自我的价值,而不只是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潜意识在提醒H学会陪伴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不再需要”做别人家的孩子”。 为什么H要一直寻求刺激?其实是因为她跟真实的自我断开了,唯有透过这些高频的刺激,才让她的心有感觉;而他拥有陪伴温暖别人的能力,却忘了陪伴自己。所以在咨询中,我们一起探索找出他寻求刺激的原因,帮助他逐渐突破各种期许的外壳,将视角转回到自己身上,与自己联结,陪伴自己,终于找回自己,内心也逐渐有了生命的力量!自然催眠大师MiltonErickson很强调每个人内在都有自己所需要的资源。 探索潜意识真的很有趣,潜意识也蕴含丰富的内在宝藏,因为当了解这一点之后,我真的爱上它,这是为何我会做一个催眠师的原因。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芳的故事: 有一段时间,小芳做梦时常都会梦到虫。 有一次,是一个盒子里面塞满了虫子,盒子的口被打开,虽然盒子口是可以被关上的,但是好像坏掉了,于是,这些虫子塞满了整个盒子,好像要掉下来一样。我问她的感觉,因为梦里很重要的是感觉。她说感觉就是好可怕好恶心,而且觉得一切都要失控了,然后觉得自己跑不掉。另外一次,是她梦到她妹妹在房间,她和妹妹都躺在床上,床在两边,中间却有一条很长很长的虫子,她觉得很害怕很恶心,觉得很恐怖,所以她就不断的叫妹妹,可是妹妹都没有反应,于是,她就拿手电筒照着虫子,然后虫子的头就升起来,她觉得太恐怖太恐怖了,就大叫妈妈,然后就被吓醒了。以上就是她的关于虫子的两个梦。 在这些梦里面同样出现的感觉都是好可怕、恶心、失控,还有就是觉得自己好像跑不掉了。 梦境中的情绪和感受对解梦而言比较重要,潜意识透过梦要告诉她什么呢? 这次催眠时我先带她到一个很轻松、让她觉得很安心的地方,因为在梦里面她有太多的恐惧、恶心,好像觉得逃不掉的感觉,所以,我先带她到一个她觉得很放松很安心的地方,这样她才能够比较安心地进入到催眠中去探索一下来自潜意识的讯号。 她来到一个有草地,有森林,还有从山上流下的的清澈溪流的地方。我接着引导她去吸收来自草地、森林还有溪水的能量,让自己逐渐的放松沉淀下来。然后,就交给她的潜意识带领她,她提到以前在做催眠时有碰到她自己内心的小女孩,她说这次小女孩也一起来,但是不知道小女孩在哪里,没有看见,于是,我引导她看见这个小女孩,她和小女孩就一起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嬉戏、游玩,然后小女孩还把花给她,小女孩很信任她。当她们跳累了、玩累了,就一起躺在草地上休息。 刚躺着时,她觉得很舒服,突然之间她露出很害怕的表情,“好像会有虫子”,她说。然后,她突然觉得草地上一定都是虫子,她很怕这些虫子会吃掉森林里面的树叶, ”虫子太多会破坏森林” 。我引导她去看看小女孩,她说,小女孩并不害怕,反而在跟虫子玩,她说,那是因为在小女孩的脑袋里完全没有虫子会破坏森林的概念,所以她才能够很信任可以跟虫子玩。“但是我不行呀!”她说自己已经有这样的概念了,所以要想办法把虫子杀光,她找了很多办法,拿杀虫剂,或者是用许多其它的方式。可是,她逐渐发现,这样一来草地和森林也会死掉。逐渐地,她领悟到其实一部分的虫子会死掉变成养分,一部分的虫子会变成蝴蝶,还有一部分可能会变成其它的生物其它的昆虫,突然,她领悟到是虫子让这个森林生机盎然。 “可是,要如何让虫子和这个森林达到平衡?” 这是她的下一个问题。 然后她决定要进入这个森林。这个森林就像一个原始的森林,她之前不敢进去,因为她害怕不知道会不会从哪里突然就掉下来虫子,她觉得很恐惧。 在催眠中我们了解到,这是对未知的恐惧。 后来,她自己想到她可以披上一件东西,有点像是外套、雨衣之类的走入森林,她可以探险。在探险的过程中,她发现只要她准备好了,只要她能够披上这个外套,这种探险反而会让自己的细胞都活起来。她觉得,整个人变得很鲜活! 她说,在生活里面也不能一直都待在同一个地方,对未知的探险会对生活有一些刺激,其实很好玩,所以她也不再恐惧。 她重新找到面对这个森林的方法,她说在还没有办法完全了解这个森林的时候,她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到草地上补充装备。原本她进这个森林的时候没有带小女孩,是因为她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她怕森林太危险了,现在,她也不怕了,她觉得小女孩如果跑进森林的话,她有自信能够把她找出来。 在催眠结束之后,我们聊到这次的催眠她自己的领悟,她说这个小女孩反而是她探险的带领者,因为,在小女孩的概念里面,并没有害怕的概念。 森林其实就像是这个生命一样,而她以前因为对于未来是未知的,所以有很多的恐惧,在这一次的潜意识探索之中,帮助她处理了对未来未知的恐惧,而且还为她指引了道路: 只要我们能够有所准备(穿上装备),那么适度的探险反而会让我们的生命更鲜活。她惊喜的笑着说,原来自己的生命是这么地丰富这么地富有,“原来我拥有一大片森林,而且还是原始森林!”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其实都有一大片森林,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如此的富有。只是我们好像常常被恐惧挡在了中间,这个恐惧可能是生存的恐惧,可能是对未知的恐惧,零零种种,好像总有些什么恐惧挡在中间一样,于是我们就跟真实的生命—那个生命的本质隔得很远。我们也没有办法接受到来自生命本身的能量,生命本身的力量。对小芳而言,对未来未知的恐惧就像一再梦到的虫,让人恶心又害怕,更逃不掉。 而这一次的催眠帮助她联结到她生命内在丰富的力量,丰富的那片森林,内心小女孩因为没有恐惧的概念,反而能够全然的信任生命,她的潜意识就在告诉她,用一颗探险的心,面对未知的未来,反而能超越恐惧,让生命更加生动与鲜活! 她,终于连结上她内在的真实力量了! 是不是很有趣呢? 艾瑞克森催眠学派假设,人们拥有的能力和资源远远超出我们所能意识到的数倍。事实上,一个人所有拥有的资源足以让我们过的幸福美满。遗憾的是,许多资源都与我们的当下体验分离。因此,艾瑞克森学派催眠师通常不会试图给催眠者强加任何东西,相反的,是帮助对方探索内心深处的资源,学会运用自己已经拥有的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不是通过治疗师或催眠者的概念理解,而是通过催眠者自己体验性的探索而实现与领悟的。 我的催眠也深受他观念的影响,在催眠治疗过程中,帮助对方如何跟内在已有的资源连结,“唤醒”对方与生俱来的生命资源和力量。 好啦!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不知道听了今天的几个故事,你是不是也对自己的潜意识感到好奇? 读懂自己的潜意识,不只是疗愈创伤,更有助于激发我们活出这个生命的潜能,祝福大家都能活出自己这个生命的美好! 萧语禾,1972生于台湾,资深心理咨询师、催眠师,心灵深刻的探索者。 因为童年失怙与母亲带着她录自杀遗言的经历,她曾长期被禁锢在抑郁深渊,蚀心却又屡闯无门的梦魇,带着她历经算命、哲学、宗教等,却都无法逃脱,一次自杀未遂,她发愿要找到美好活着的方法。她从心理学入口,到内观禅修,深入意识深处,找回”自己”,再一层层脱下”自我”外衣,终于,她”看见”了”生命”,清晰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在领路,带领我们安住”生命”之中,于是她整理所学与领悟,分享”生命心法”,陪伴大家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 图:来源网络。

261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