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3

橘子的新生命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签协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你的小恶魔

已采纳

我觉得应该签署这样的同意书,因为这样才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才可以保证学生安全。

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签协议

139 评论(11)

秀之美--艳梅

会对自己的权益造成损害。我们都知道心理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有伤害自身或他人的严重危险时,常常不知道是应该严格遵守与来访者签订的心理咨询协议,保护来访者的隐私,还是应突破协议中的保密条款,立即向主管部门和上级报告。当来访者后续真的采取自伤、自杀或伤害他人行为时,来访者家属或受害者可能会要求心理咨询师承担法律责任;而如来访者在咨询后并未真正采取危险行为,心理咨询师却已经向主管部门或第三方透露来访者的咨询信息,这可能会破坏咨询关系,心理咨询师还可能被来访者要求承担法律责任。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尊重接受咨询人员的隐私,并为其保守秘密。

233 评论(13)

舜井街的猫

还是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的。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值得关注。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因各种原因拒绝治疗,继续上学,给校园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陷入被动。签署知情同意书使学校和教师能够在充分行使学生监护人知情同意权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责任。通过策略的运用,他们可以充分利用家校沟通来处理问题,化解危机,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尽快康复。

知情同意原本是指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来访者有权知道心理咨询师对他们做了什么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来访者有权反对或同意这些操作。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实施是基于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达成的干预目标,需要双方的参与和相互配合。因此,只有充分尊重来访者的知情权并征得他们的同意,心理咨询师才能在双方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中小学还需要尊重来访学生的知情同意权。

保密例外是知情同意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法定监护人往往是父母。根据《精神卫生法》,当中小学生的精神健康状况可能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健康时,中小学校应当以学生的安全或健康为首要考虑,通知其法定监护人,充分告知未成年学生的心理状况、建议咨询的方式、拒绝治疗的后果,协助监护人做好安全监护和家校合作育人方案,使有心理危机的学生重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中逐步恢复心理平衡,调整生活和学习安排,或转介到更专业的心理治疗机构。

一些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中小学生不愿意将真实情况告知监护人,或拒绝接受专业心理学家的医疗建议。部分监护人在与班主任或心理老师通过电话、微信反复沟通劝说后,仍因不了解或经济原因拒绝与子女合作治疗,此时需使用书面知情同意书。家长和学生在充分行使知情同意权时,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一般来说,以下情况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中重度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等心理问题需要医疗、药物治疗,甚至住院治疗,但拒绝治疗;有强烈的自杀、自残思想、严重的自残行为或者强烈的自残思想;经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医生评估后不适合重返学校但仍希望重返学校的学生。

338 评论(10)

镜SHOW公主

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 科技 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隐私权是我们个人基础的一种人格权力,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我们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关于自己的私人信息的保密。“滴滴出行”APP,此次被爆违法收集个人信息,就是非常严重的犯法行为,侵害的还不仅仅是一个人个人的权益,被APP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的人数绝对不是成千上万这么简单。 被非法收集信息的人数未知?被收集什么私人信息也未知? 现在国家让“滴滴出行”进行整改调查,应该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应该还有其他的举措。还记得好几年之前,快递签收单被被快递公司非法买卖的事件吗? 我们私人的电话和家庭住址,被别人以一条3毛5毛的价格买出去。简单的私人电话的暴露,以至于我们就常常会接到一些骚扰电话,不仅仅耽搁我们的时间,还会导致我们心情变差。 这次“滴滴出行”APP被爆非法收集信息,和当年的快递单事件多么类似?都是我们的私人信息,被人非法利用,侵害了我们自身的隐私权。在我们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保护来访者的隐私。比其他各行各业都注重对客户隐私的保密。 来访者的心理困惑,往往是涉及到自身私密的往事,不想对他人提起,不想被他人谈及。但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需将自己内心种种的心事都吐露出来,咨询师才能更好的帮助来访者。 为了保障来访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放心说心事,作为心理咨询师必须严格遵守心理咨询师保密协议。 在开始咨询前,和来访者签订有关保密协议的书面文件。如:未经来访者允许,甲方不得泄露来访者的个人资料及咨询内容。如确因学术交流、个案分析等因素需要征求来访者的同意,必须隐去个人可识别信息。未经乙方同意,或因操作不当,发生资料外泄情况,导致的不良后果由甲方承担。 咨询室的设置也非常关键,必须要保障良好的隔音效果;在做咨询中发出的一些声音,不会室外的人员听见。让来访者的心事、隐私得到保护,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完整的表达出来。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不遵守保密协议?那对来访者的伤害会有多大?这样的伤害是难以估计的,但绝对不是简单的秘密被他人知道这么简单。 做为象爸爸的家心理咨询师,我们严格遵守心理咨询师伦理道德,严格保护来访者的隐私。这是我们作为心理咨询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31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