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玉米粒
“当我们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时。不论这些应该或者不应该是外界环境强加给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内心对自己的要求,我们都会感觉无比压抑不和疲惫。我们会被这些应该和不应该圈定在一个狭小的框框里无法动弹。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试着把应该和不应该替换成可以和也可以不,试着体会下内心的感受……”这是对昨天柴老师《心理咨询师成长课》上一个现场体验引导语的整理和摘录。当老师描述我们被应该和不应该束缚在原地不能动弹,无法喘气的时候,我脑海里出现了“套中人”三个字,因此就自行把这种状况下的我们简称为“套中人”了。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画冰山。在通过案例学员们现场画冰山,解读冰山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女人是否必须或者应该家庭事业两圈”的两难问题。 当大家的讨论偏离主题,一张张疑惑的脸把期待的目光投向老师时,老师带领我们做了这样一个体验。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应该”和“不应该”。家族沿袭的规条也好,父母的期望和要求也罢,或者我们自己内心偏执的认知也好,社会环境给予我们的默认“规则”也罢。在它们面前我们总一不留神就被捆绑住手脚,陷入纠结无助的境地;或者因为没有做了那些“应该”和“不应该”而整天心神不宁,神情恍惚…… 比如,有人明明想要为自己买个新车,当时正好有亲戚遇到困难需要援助。出于家族习惯,当其中一人或者一家遇到困境时整个家族的人都必须伸出援手。有能力而不帮的人会被家族其他成员责怪和唾弃。但新车已经预定而且内心一百个喜欢和不舍,这个时候是拒绝帮忙满足自己的欲望,还是放弃买车去帮助关系并不算非常亲的族人便陷入了两难…… 又如,小时候父母要求我们必须放学回家就做作业,必须吃完晚饭就洗澡,必须把玩具让给弟弟妹妹,必须听他们的话不许有意义;长大后他们又要求我们必须按他们的期望找工作,必须嫁给或者娶他们觉得合适的人,必须按照他们的设想结婚生子过平淡的生活……而我们的内心却有蠢蠢欲动的念头在不停地跳动…… 再如,有人跟自己说长大后必须靠自己的一己之力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有人要求自己必须每天晚上起来喝杯白开水、晚上睡前喝杯蜂蜜水。有人要求自己男儿有泪不轻弹。有人认为男人必须有担当,再艰难的事也必须扛得住。有人认为女人就必须温柔贤惠、为家庭牺牲付出…… 还如,有一种默认的声音叫“女人三十岁前必须把自己嫁出去”,地球人的共同认知中有一个是男人就必须顶天立地、事业有成,所有的妈妈都认为自家的孩子必须比别家的优秀才叫好孩子。所有的婆婆认为儿媳妇必须要勤劳善良,任劳任怨,伺候好夫家的老老小小才算合格…… 这里面处处包含着“应该”和“不应该”,他们不仅偷偷的消磨了我们的个性,还让我们的每一步行动举步维艰。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别人眼中的“坏小孩”或者“不好的人”。而我们内心始终想保持一个“完美”的自己,无论是面对外界环境还是面对自己的内心。事实上,所谓的完美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在完美的苛求下,我们把自己的,别人的,社会的,精神的……各种“套子”往自己的脖子上套,不管自己是否承受得了。于是渐渐地我们失去了继续往前走的能力,不断地在痛苦中挣扎。 记得高一时有一次数学单元测试,我考了70多分。当年轻的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打算帮我做辅导时,我看到试卷右上角的分数泣不成声。那时候我只觉得自己是羞愧难当,并没有想太多,哭完后又继续努力看书刷题去了。 当柴老师让我们做“应该”“可以”替换体验时,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当时的心理。原来那时候我几乎每门功课都是班级甚至年段第一,我觉得自己就应该每一门,每一次都是最优秀的,我不应该有考试“失手”的时候,做不到就是我的失败,我的耻辱! 当时的泪,想必是无地自容和恼羞成怒吧…… 大学毕业后,我背着“我是个好孩子,是个乖女儿”的口号,扛着长辈们“一定要争气”的枷锁,投入到工作中去。一年,两年,三年……我不断地努力。不知是什么时候,也不知是谁给我灌输的一个思想——我必须要赚足够的钱,必须要有能力养活全家人,让他们从此后不用再为生活辛苦奔波,我才算是成功,才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很努力很努力,付出比别人多不知道多少倍的努力。虽然做出些小成绩,但终究因为职业的不适合和目标太大而没能实现。有那么两三年,甚至包括深圳回来后的我内心都是满满的内疚和自责,因为我没有做好我应该做的事。 相信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这样那样的小故事,我们在不断的给自己或者对方按上“应该”或者“不应该”的套子,用这种必须怎样,才算怎样的方式和思维去要求和评价。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关系乌烟瘴气,一团紧张。 女孩子对男朋友说,你就应该要懂我的心思,不然就是不爱我 妈妈对儿子说,你就应该要听话,不然留不是好孩子。 老公对老婆说,你就应该把家里打扫干净,不然就是不贤惠。 儿媳对婆婆说,你就应该帮我们把孩子带好,不然就是不称职。 …… 可是是谁规定了这些应该?又是谁被这些应该绑架坑害? 我们一个个都有一万种能力和办法把自己,把身边的人丢进“套子”里,却不知道如何把自己把对方解救出来,在“套子”里过着憋屈的生活,把绝望两个字一刀一刀刻上脑门,再刻上心头,然后人生一片混乱…… 幸好,这次柴老师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教会了我们拯救“套中人”的秘诀。她给的灵丹妙药就是每次遇到“应该”和“不应该”时自动切换成,我可以这样也可以不这样的模式,告诉自己,我是自由的,我可以选择我的处事方式和生活方式,我才是我自己的主人。 然后这种“可以”就会化作一种生命的力量支撑我们继续走下去。 今天,我下意识地用这种方式化解了自己的几个小纠结。 早上7点闹钟响了,因为要备考,我给自己设定的是每个休息天必须看一天书。但由于最近长期睡眠不足,早上实在起不来,我内心开始难处“应该”模式,痛苦就蔓延了开来。 这时候我跟自己说,昨天柴老师说了可以试着用“可以”模式解救自己。我在心里默念其实我也可以给自己一个例外,给自己放个假。然后,很神奇的,胸口就不那么闷了。最后睡到了中午才心满意足地起床。 下午的时候,有朋友知道我在阮市家里,就问我可不可以帮忙去亲戚家买牛板筋,她家小孩想吃。因为忙着看书刷题,而且外面下着大雨,去生产牛板筋的姐姐家的路实在不好走,我不太愿意去。可是,心里那个想做“好人”的渴望走跑出来跟我说:“你不答应,就是不乐意助人,就不是个好朋友,不是个好人……”,我顿时有陷入了恐慌和烦躁。 第二次用“应该”“可以”替换模式,熟练了不少,我跟自己说,以前每一次我都有求必应了,今天就允许自己例外一次吧,我也可以这一次不帮忙的,下次再给带酒好了。 于是,半分钟后,我鼓起勇气跟朋友说了不能匆忙的理由,朋友回复说:“没事的,是我考虑不周,等你下次方便的时候外带吧” 傍晚四点半,该是准备晚饭的时间,爸妈五点下班,如果我这个时候去做饭炒菜,那么爸妈回来的时候就可以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我就会是一个称职的好女儿。然而,我这个时候正刷题其他的起劲,根本不想停下来。 又是一个矛盾的情绪涌上心头,这时我娴熟地“服用”了柴老师赐予的“灵丹妙药”。安心地继续刷题。 爸妈回来后,轮番上楼叫我起床吃饭,饭桌上我跟爸妈分享了刚才考虑做不做饭的心理历程,他们笑开了怀,并约定以后没有特殊情况不需要我帮忙做饭,除非我实在很空。 我得到了特赦,三口两口把饭菜扒拉下肚走回到房间继续刷题…… 心里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各种各样的负担和杂念,因此,今天还能敢在凌晨12点前把这些记录下来和大家做个分享。 感谢柴老师,为我们带来如此有效的“神药”;感谢我们自己愿意敞开心扉去感受去体验去解救困兽般的自己;更感谢那些曾经的“应该”“不应该”的魔咒和给我们带上“套子”的人们,让我们在解开魔咒,走出套子后有能力成为更通透更美好的自己。 美好的祝福,给每一位正在套中且努力走出来的“套中人”。
ace922apple
一般心理咨询师都要通过三个阶段的技能学习。 一是心理咨询技能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社会 心理学等。 二是实操技能的学习,包括咨询的伦理、基本技术、心理评估的学习与实践。只有具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心理咨询才不会成为普通的谈心,而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恢复或增进心理 健康 ,促进其个人成长的过程。 三是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技能提升,需要学习多种心理咨询治疗理论和方法,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运用这些方法,比如危机干预技术、认知行为疗法等等。 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各类知识,现在流行基于生物-心理- 社会 的整合式治疗模式,所以要求咨询师对这三类知识要有所掌握。除了要爱学习,还要具备乐于助人的人格条件,要明确个人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他的知识和技术才会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还需要真诚的对待来访者,交流中,咨询师具有真诚如一的品质,表明他可以对你,对外界敞开自己,他用自己生命的开阔和流动,来唤醒你生命本有开阔和流动,这样,问题和障碍就会逐步化解,方向清晰,力量上升。 你好,作为一个咨询师,我愿意和你分享我的体会。 要做好一个心理咨询师,大概需要这么几个条件: 1、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包括:①心理学基础理论,其中对咨询特别有帮助的有,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 社会 心理学、心理测量等。 2、广泛的 社会 视觉和文化视觉。要熟悉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特质和 社会 特质。这是开展有效心理咨询的重要功底。如果照搬西方的咨询技术,往往很难适合中国人的特点和需要。 3、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生活体验对于做好咨询的意义不言而喻。 4、要有自我完善的动力和较为完善的人格。咨询师要时刻成长,时刻完善自身。只有幸福的人才能带给别人幸福,只有心中有爱,才能把爱传递,并给他人力量。 知识结构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有必备的理论知识。 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困扰着他们的真正原因,改正或放弃不良的行为,咨询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心理学知识。按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心理咨询师必须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社会 心理学、咨询心理 学、心理 健康 与心理障碍、心理测量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正规的心理测验、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培训中掌握相关的操作知识。 技能结构 技能与知识一样重要。 其次,才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协助求助者分析问题 ,并引导求助者走出困境,促进其人格的成长。心理咨询师的助人技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咨访关系的技巧。任何咨询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咨询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功能。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亲近、可靠感是使咨询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咨访关系的建立既与咨询师有关,会谈技巧。谈话法是心理咨询最主要最重要的方法。咨询师应当能够在与求助者的平等交谈中,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求助者感到困惑的处境或事件,问题出现的时间及其发展变化,能适时地、机敏地提出问题,发现求助者不自觉的掩饰和阻抗,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内心深处的症结,设计一些相应的方法来矫正某些不良行为,适时地向求助者进行某些解释等等。影响与干预技巧。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应尽量保持价值中立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咨询师不影响或干预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每个人都有价值观,不同价值观的人相处,除非有一颗开放聆听的心,否则必定困难重重。咨询师在和求助者谈话时,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评论性意见,只能持一种非评判性态度。 罗杰斯曾经说过: “当看着日落时 ,我们不会想去控制日落,不会命令太阳右侧的 天空呈桔黄色 ,也不会命令云朵的粉红色更浓些, 我们只是满怀敬畏的心情观望而已。”对求助者的非评判性态度,就好比望着日落那样。这种态度是使求助者感到轻松的重要因素,它可使求助者无 所顾虑,从而把内心世界完全展示出来。 人格结构 并非学习了心理学理论知识 ,掌握了心理咨询基本技能就能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研究发现,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 健康 教育的人,只有具备与心理咨询职业相匹配的人格特点才能持久地把工作进行下去,按照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 社会 型的人最适合当一名心理咨询师。 社会 型的人富于同情心、领悟力、亲和力、影响力,热情、耐心、真诚、认真,把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把默默地帮助不幸的人视为无比快乐,喜欢并愿意与人交往,交往中不注重追求功利而很看重价值感。因此,很难想象没有耐心、爱心的人能够做好心理咨询。每个人的人格发展、个性形成都与其过去的生活经验有关。心理咨询师越了解自己的过去,就越能自我成长;自己能不断地成长,也就越能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帮助他们成长。咨询师需要真实体验自己的人格倾向,咨询师对自己的认知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帮助心理上有问题的人。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就像一面镜子要反照出来访者的矛盾、盲点、期待,或是需求、渴望 ,或是困惑、挫折、痛苦等,然后帮助来访者恢复其内心的平衡、行为的协调。只有来访者也“看到”了自我的问题所在,他才可能真正从困境中走出来,不断地战胜自我并最终体验到“登天的感觉”。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中科院心理所开发的标准课程体系与考核技术规范,是开启心理学的系统学习,促进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必修课程。 1、学会观察,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捕获来访者一切信息的同时也能做好自我观察;2、学会倾听,不光要听来访者的故事,还要能听出弦外之音,不要被故事迷惑,看她内部的反应模式;3、学会同理,能体会来访者的心境,理解来访者的框架、态度和处境,能穿着她的鞋体会她的感受;4、学会笃定,在咨询现场不要被来访者的反应所影响,也不能被卷入,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和立场,同时能忍受、包容来访者的一切移情反应;5、学会澄清,当来访者所陈述的内容对咨询有重大意义时,要及时澄清,让来访者将以往模式中自己不自觉的一些无意识行为有所觉察;6、学会面质,将来访者互相矛盾的关键点及时呈现,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矛盾和自我冲突,从而为来访者的自我发现和改变做好铺垫;7、学会反思,每次咨询完毕都要做好反思,总结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场能力。 做一名“合格”咨询师,前提是已经有心理咨询师证书,且有意愿从事这个职业或者已经在这个行业实践者,那么,再围绕着“合格与否”谈谈看法: 目前行业内,没有一个官方的什么“合格”的标准来统一衡量,但是,有一些行业内的声音和看法: 1.要有自我体验,也就是自己被资深的咨询师咨询 2.要被督导,定期被资深咨询师督导 3.要遵守行业伦理规则 4.要长期自我学习和提升(涵盖1和2点) 最后,谈一些实践经验:自己的情绪稳定和调控能力、人格特点、人际关系质量等都影响咨询工作。一句行业内的话,大意是:你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有多远,决定了带领来访者的内心走多远。所以,想做一个合格咨询师是一条很长的路,有了证书,是这条道路的零起步,需要5到10年的临床积累,才能走在合格的路上 站在来访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帮来访者分析问题,听他(她)的倾诉并做及时回应,对有待解决的问题与来访者一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合格,基本等于及格,学生的及格分数,是最低的要求,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达到。 现在全国有主管部门注册的心理咨询师130万人,但真正从事这一职业的,靠咨询维持生活的人只占5%左右,绝大多数心理咨询师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就是说,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很少,更不用说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了。 做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该有以下几点,一是高效快捷的咨询技术技能,尽可能用短的时候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衍生出的各类问题,如调整情绪,消除躯体症状,恢复 社会 功能,优化个性等。二是耐心细致,不要其烦的服务,及时跟踪来访者的情况,给出合理的解释。三是品性方面,为人诚实,让来访者觉得踏实,愿意倾述自己的内心想法。 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很难,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更难。 简单说:心理咨询师自己心理 健康 度要相对好过一般人,要尊重热爱这个行业,自己咨询中要有正确角色定位,伦理规范。并且要有乐于助人,助人自助的情怀。其次要有扎实过硬的理论基础和灵活丰富的技术技巧。谦虚好学。 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有专业的咨询水平,繁事究个为什么?事实求实,换位思考为民排扰解难,敬业,精准帮助顾客解开生活凝问,消除心里迷湖,逃出困境。 来叫法师讲大乘妙法莲华经。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