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针坊丶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感谢信,感谢信跟其他书信一样,也是表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如何写出一个充满真情实感的感谢信?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写给医生的感谢信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敬的院领导:
您们好!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到了,每年,我把第一缕春光和贺年卡一起寄给您;我亲爱的老师,愿春天永远与您同在!
首先我代表全家送上对贵院最真挚的祝愿。祝贵院事业蒸蒸日上,在医学、科学、领域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为一个患儿的家长,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表达对贵院的无限感激,尤其是对儿科的李红医生提出衷心的感谢!从去年开始认识儿科李红医生,她用无私的爱心和高尚的医德为孩子解除了中耳炎的痛苦,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着当代医生的职责、操守和医道本色。
高考终于结束了,在三年里感谢老师、感谢一起陪伴的同学们,感谢你们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千言万语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感想,仅此献上一封信,表达我最真诚的感谢。
就在去年的冬天,我儿子因急性中耳炎去了郑州人民医院,幸运的是我们认识了李红医生。当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心里特别急,面对着我们,李红医生耐心、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孩子的情况,并对我们家属进行了心理疏导。听了李红医生的精辟讲解,看着她细致耐心、认真负责的表情,我们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大半,对患儿家长来讲,医生就是最后的心理支柱,她的言行举止影响着患儿全家,是李红医生热情的服务,为我们解除了心理顾虑,决定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了治疗。
在孩子治疗期间,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由于我们对医学的一知半解,没少给医护人员出难题、添麻烦,可是李红医生从来不恼不烦,总是耐心讲解,尽力满足我们的要求。看着孩子病情一天天的好转,我们从心里是说不出的感激。根据道听途说所谓的经验,我们为李红医生准备了红包,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我把红包递到李红医生面前时,原本满面笑容的她立刻变的严肃起来,她说:“请您尊重我李红,请您相信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有着极强的责任心照顾好孩子。”听了李红医生的话,我感到无地自容,同时更被李红医生高尚的医德所感动。
最近我们家可爱的小家伙又开始咳嗽起来,听说李红医生调到了贵院,我们又专门找到了儿科李红医生为我们孩子看病,就是有了李红医生默默无闻的.奉献、高尚的医德,使我们作为家长的心里才有了支柱。同时,我还要感谢医院的领导,感谢你们培养出像李红这样优秀的医生队伍。最后,让我发自肺腑地说一句,祝愿李红医生和贵院的全体医护人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全家幸福!
家长:XXX
20xx年2月26日
尊敬的医生及护士们:
我叫徐沛沛,今年21岁,患有乳-房纤维瘤两年多了,20xx年2月8日,经好心的刘护士介绍,说西安市中心医院袁医生看这病看的好,所以就在贵医院看病。
在看病期间,袁医生每天都和蔼可亲,耐心地询问、安抚,而且在做手术时,医生安抚我的情绪,让我放心,让我家里人也放心,在这样负责又热情的医生手里,我真是一百个放心。
虽然我在医院住了两天,就这仅仅的两天,可让戚蕾护士长也忙坏了,她待人亲切、细心,待我像亲生女儿一样照顾,让我有什么不舒服的就告诉她,随时见她都是一张笑盈盈的脸,不愧是白衣天使,让人不由得在心里升起一股暖流。
希望贵医院接受我的这片敬意与谢意,让刘护士、齐护士长、袁医生把他们那救死扶伤、待病人如待亲人一样的精神永远发扬光大!最后,让我向医生、护士们深深地鞠上一躬,说声谢谢!向贵医院深深地鞠上一躬!道声谢谢!
此致
省立医院领导及骨科的医务人员:
本人因突发意外导致受伤,后来贵院就诊,住院前后达数周,住院期间,与贵院医务人员建立浓厚情感,也受到贵院护理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颇为感动,7月21日医师建议离院,与贵院医护人员分别之时,方知感情之深。现在家中,回忆起在贵院的愉快记忆,感情难以释怀,借此机会,自执笔感谢信一封,以感谢一下优秀的护理人员。
首先感谢张和杨老师,在两位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带领下,其他护理人员无一不展现专业专注、悉心呵护的职业品质,张老师及杨老师,也体现出和蔼亲切、关怀认真的工作态度,如贵院的护理组都如张群和杨晓君老师一样的话,相信这也将成为省立医院名声远播的原因之一。
再次特别提到该组护理人员杨护士,在我住院期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专业、熟练的操作手法,让我不再惧怕针头、纱布,她态度极为亲切,当病人有不懂的问题请教时,她总是耐心回答,不厌其烦且个性直爽活泼,在为我们悉心护理之余,还常说两句幽默的笑话,逗我们开心,让我们忘掉病痛的折磨、扎针的痛苦,病房中无人不对杨护士喜爱有加。
最后,感谢骨科所有医护人员对我的治疗和护理
此致
敬礼!
感谢人:
20x年x月x日
今天我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向旗卫计局反映并衷心表达对旗蒙医中医医院鲁国志医生和优秀医护团队最崇高的敬意!他们以高尚的医德医风、妙手回春的精湛医技和亲如家人的贴心护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责任和大爱情怀,给我的孩子带来了生的希望。
10月末,我儿子王迎新因高烧,病情严重,并多次抽搐惊厥转到赤峰市的医院治疗,在治疗期间,病情不但没有好转,昏迷不醒七八天,医院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并告之我儿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全家人也都认为孩子没救了,由于赤峰市的医院重症监护室每天需要花费1万多元的治疗费,我们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实在拿不出治疗费,在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带着病儿抱着一丝丝希望回到了旗蒙中医院,找到了蒙中医院的主任医师鲁国志主任。鲁大夫和他的团队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重度昏迷了七天七夜的孩子竟然奇迹般的醒了过来,经过诊断、治疗、会诊,入院的第三天鲁大夫确定我儿子得了“格林巴利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是由病毒感染或感染后其他原因导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经过两周的救治,孩子能下床走路,能吃东西啦,鲁大夫说再过几天就能出院了,这真是奇迹,真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结果。
现在孩子已经出院,处于恢复阶段,而且每天的恢复进度令人感受到奇迹般的兴奋。鲁国志医生认真踏实地对待工作、亲切和蔼地对待患者,为我们家属解除了很多顾虑,而且会根据我们患者和家属的真实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这让我想到了四个字:大医精诚,鲁大夫真是位难得的会为我们百姓切身利益着想的好医生,
看到鲁大夫没日没夜地为我儿子的病情操劳,为了感谢他,我们家人包了一个两千元的红包给他,可他说什么也不收,硬是逼着我们把红包拿回来了。这封感谢信,首先要感谢鲁国志医生的的救命之恩,有这样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对患者负责的好大夫是我们患者和家属的幸事!再次,感谢蒙中医院内二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是她们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们家属的内心热乎乎。旗蒙中医院有这样的好大夫和优秀的医护队伍,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让更多绝望中的患者看到了希望。
此致
敬礼!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
20xx年11月
尊敬的x医院领导:
首先我代表全家送上对贵院最真挚的祝愿,祝贵院事业蒸蒸日上,在医学科学领域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此刻,作为x病的家长,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表达对贵院的无限感激,尤其是对x医生、x护士及全体医护人员的衷心感谢。在住院的近一周时间里,她们用无私的爱心和高尚的医德为病人解除了痛苦,她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着当代医生的医道本色。
在病人住院期间,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由于我们对医学的一知半解,没少给医护人员出难题、添麻烦,可是x医生、x护士和全体医护人员从来不愠不恼,总是耐心讲解,尽力满足我们的要求。
现在,没有了病痛的折磨,马上就要出院了。在此,我代表全体家属对x医生、x护士及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最衷心地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医院的领导,感谢你们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医生和优秀的医护队伍。最后,让我发自肺腑地说一句:祝愿x医生、x护士及全体医护人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全家幸福!
此致
敬礼!
感谢人:
20x年x月x日
康昱装饰
2003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近20年,先后担任《外语教学概论》、《社会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语言学》等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曾从事英语教学、语言测试、教师培训与发展等方向的研究;主持过省部级研究课题三项。独立完成了2002年重庆大学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第二语言词汇知识对双语心理词典概念处理的效果”的研究;作为第四主研人完成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岗培训系统研究与实践”课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2年获宝钢奖教金优秀教师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和心理语言学, 正在主研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中国学生英汉双语心理词典对比研究”(OIJC740001)。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英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法、语言测试和教师发展等。先后担任《外语教学概论》、《社会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语言学》、《综合英语》、《课程设置》、《教材评估》、《英语教学法》、《英语演讲技能》、《商务英语》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教学。 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完成了国家级大学英语试题库《现代英语分库》(第二副主编)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中国学生英汉双语心理词典对比研究”(项目编号OIJC740001),主持并完成了重庆市社科基金项目“专业英语合作教学模式研究”和部级课题“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系统研究”;独立承担并完成了2002年重庆大学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第二语言词汇知识对双语心理词典概念处理的效果”。作为第四主研人完成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岗培训系统研究与实践”课题于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第二主研人完成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 于1993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获2002年宝钢奖教金优秀教师奖。目前负责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外语学习环境下年龄因素与语音习得研究”(08JA740048)和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英汉双语心理词汇研究”(07SK159);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历时研究”。 主要成果如下:1、“Toward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 ATTC Syllabus” 论文/李红第一作者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第21期,19902、“Teaching Practice in a Realistic Context”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Teachsing English in China,第26期,19943、《新概念英语词汇双解手册》(2、3册)教辅/李红参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4、“采用阅读材料促进综合技能任务的开展”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Developing Learners? Autonomy Using Project Work ”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外语教学与研究论文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年6、“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测试框架” 研究课题/李红 赵成平 黄萍 黄云琳主研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立项,19977、“Factors Which Hinder Students? Listening ” 论文/李红第一作者 《外语教学与研究论文集》,19988、“学习自主性和中国英语” 教学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10期9、“文化教学的目标与英语教学”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外国语言研究第二辑》,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8年8月10、《第五届全国系统功能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集/李红第二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11、“Teacher Development Project in Chongqing University”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英国文化委员会主办,1998年,第31期 重庆大学研究项目“英语教师发展框架研究”,项目负责人,结题时间:1998年12月12、中专英语听力训练(第一册,第二册) 教材/李红主审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13、中专英语听力训练(教师用书) 教材/李红主审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14、语言测试开发与大学英语四级口语测试研究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10期15、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Teachers’Beliefs about Roles in the 21st Century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16、双语词典与课堂教学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词典学与双语词典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17、教师发展教师:一种新的尝试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当代英语百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18、中国人与英国人礼貌策略比较研究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期19、浅析“关注语言形式”的理论和争论的焦点问题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1,1期20、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 教学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外语教学》,2001,1期21、可理解输出假设的认知基础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期22、第二语言词汇能力和词汇知识的测量方法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2,1期23、中国英语学习者反身代词习得的迁移作用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期24、第二语言语义提取中的词汇知识效应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现代外语》,2003,4期25、论修正后的分层表征模型的不对称性及实验问题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期26、初探工作记忆与第二语言词汇知识水平的相关性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3,2期27、第二语言语义提取中的工作记忆效应 论文/李红唯一作者 《心理科学》,2004,3期近期出版的专著和专集:1. 李红,2007,《语义提取:基于第二语言词汇能力角度的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李红,2007,《双语心理词汇与英语学习实证研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3. 李红,2007, 《语言·认知·信息处理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一主编。
花开旭航
朋友关系。袁立,中国内地女演员,1972年7月12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李红,女,汉族,1978年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毕业于吉林大学,二人在2017年有过合作,成为朋友,截止到2022年8月12日,经常有往来。
julielovecat
好的习惯能够助人成功,好的习惯可以改变命运,那么,怎样才能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日常生活中及时引导,反复练习;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三、顺应天性,科学施教;四、严格要求,坚持不懈;五、多方配合,正面强化。 【分类号】G611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 既然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一、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引导,反复练习 良好的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养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父母应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适时地培养孩子的各种习惯。如:在人来送往中,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对不起、不客气”等,孩子就能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中,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就能养成勤快的好习惯;在公共场所中,教孩子自觉遵守规则,孩子就能养成有公德心的好习惯等等。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环境是家庭,家庭教育的好环直接影响孩子习惯的形成。幼儿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中国有句古语叫“上行下效”,如果父母有不好的行为习惯,要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是不可能的。例如有个小朋友,他爷爷来接他,他对老师说“老师,老头子来接我了。”事后经了解才知道,他妈妈背后就是这样喊他爷爷的。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所以,做家长的要有健康向上的人格,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我们张口要说粗话时,当我们在公共汽车上给人让座时……请记住有双小眼睛在看着你。你遇到困难时的态度无意中被孩子效仿,你与人交往的原则被孩子借鉴,¨¨¨ 马卡连柯说得好:“你们(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孩子谈话,或教导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孩子。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孩子。” 三、顺应天性,科学施教 教育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家长或老师很想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例如有的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爱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钱任孩子花,结果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