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闪乐途
第一,看轻事情的重要性。比方说,你的好朋友明天要去考驾照。他感觉很焦虑,因为之前的两次考试他都挂了。在考试前一天,他过来向你寻求安慰。你张口就给他一句:“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次小小的驾照考试吗?放松心态去考吧,明天一定过关。”这种安慰人的方式,根本就起不到安慰人的效果。因为这种安慰的潜台词就是——“你太容易焦虑了,你的心理素质太差了。”从本质上说,这种安慰人的方式所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看轻事情的重要性。第二,火上浇油式的评判。当你的朋友感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再火上浇油的去提醒对方的错误了,尤其是在对方已经感到比较自责的时候了。例如,你的朋友不小心把钱包给弄丢了,正在难受。这时你来了一句:“你也太不小心了吧!钱包这种重要的东西应当贴身保管好,怎么能随便塞到一个口袋里呢?”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安慰方式,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点都不真诚、一点都没用、一点都不暖心。你的朋友本来就因为丢钱包的事情感到够难受的了,还要再挨你一顿训。这种火上浇油式的评判,只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难受。第三,自恋式的提建议。当一个人感觉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听他倾诉,而不是给他提各种各样的建议。所谓自恋式的提建议,就是指有些人在安慰别人的时候,不仅喜欢提建议,还喜欢顺便夸耀一下自己。而夸耀自己的方式就是,滔滔不绝的讲自己在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是如何轻松解决问题的。例如,你的好朋友六级考试没有通过。你这样安慰他说:“六级考试真的很难吗?我当时裸考一次性就通过了。只要英语基础好一点,考前熟悉一下题型就OK了。”这种提建议的方式,散发着一股浓烈的自恋气息,只会让你想要去安慰的那个人,心情变得更加糟糕。好了,在列举了三种无效的安慰人的方式之后,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如何安慰人才最有效。第一,静静的听对方把话说完,不要急着提建议。对于一名心理咨询师来说,倾听是一项很重要的沟通技术。如果心理咨询师能够运用好这一项技术,那么就能快速让来访者从心理上感到安慰,心情上得到舒缓。前些日子,在读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倾听”在安慰别人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书中讲到,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不仅可以帮助对方更好的宣泄情绪,更重要的是,倾听者在认真倾听的同时,也向对方传达了“我很尊重你”的信号。当一个人的“受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在心理上的痛苦症状也会得到减轻。如果你在谈话的时候很容易插话、不擅长倾听,我可以提供一个倾听的模板作为参考。请确保除了这个模板上的话之外,尽量不要再去多说其他的话了,只要不断的循环往复就可以了:“哦,哦。是吗?还有呢?原来是这样啊!哦,哦。”第二,运用同理心去安慰对方。在心理咨询的专业书籍当中,“同理心”是一个被人反复念叨的名词。可是,到底什么才是同理心呢?在《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中,我读到了一个关于同理心的定义,觉得解释的非常清楚:同理心(empathy)是指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体验世界,重新创造个人观点的能力。“同理心”这个词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把自己的观点放一边,试着了解对方真正的观点是什么。其次,更加贴近的去了解别人的感受,感受他的恐惧、伤心等等。最后,真诚的关心对方的福祉,真的想要去帮助对方解决问题。例如,“是啊,你感觉处理婆媳关系很头疼,这种纠结的感觉我好熟悉啊,当时兄弟我也是为这件事而大伤脑筋啊!”第三,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所谓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其实就是提醒你的朋友,要善于看到挫折当中的积极意义。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因为工作上的事情不顺心而经常失眠。后来,我就安慰他说,“失眠的背后,往往是大范围未解决的问题。说不定你的身体正在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提醒你,是时候重新梳理一下你的工作,甚至是考虑是否要换一份工作了。”后来,我的那位朋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换了一份自己更加感兴趣的工作,从而很少失眠了。第四,提供真心实意的帮助。安慰别人最有效的方式除了“说”之外,还有“做”。英语中有一句谚语,“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请允许我适当的意译一下这句话:当朋友需要安慰的时候,说那么多有什么用,不如撸起袖子来真正帮他做点什么。
陆陆1234
【本节主题】支持与接纳【本节简介】 支持和接纳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非常重要,它会给予我们力量,给予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在这节课中,我们将会去感受弥漫在书中人物间的那些温暖的支持和接纳,同时也会去了解支持的不同形式,以及接纳在心理咨询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都会帮助我们更好的感受别人给予的温暖,同时也向别人提供自己的支持与接纳。【你将听到】【思考作业】 在生活中你得到了来自哪些人的支持和接纳?这些支持和接纳帮助你克服了什么样的困难?以及你又给别人提供了哪些支持呢?你曾经有过真正接纳一个人的经历吗? 1 大家好,我是吴立敏。上节课跟大家一起讨论了“禁锢和自由”这个议题,我们分析了书中人物所受到的禁锢,以及对自由渴望,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透过解读,将思考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看看自己受到了哪些禁锢,又渴望获得哪些自由。那么今天我们将来分享关于本书的最后一个议题——支持和接纳。为什么我会特意挑选这样的一个议题来跟大家分享呢?因为一个人无论长多大,都需要一个“安全基地”来安放自己的委屈、恐慌和挫败。所谓的安全基地在这里我主要指的是,那些会给你提供无条件支持和接纳的人或关系。其实无条件的支持和接纳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行为,它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鼓励,一句简单的问候,一种默默的关心,但是却会让你在不经意间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度。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温暖是什么?温暖就是在我哭泣时,旁边递过来的手帕;也是在我饥饿时,一碗热腾腾的面。”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议题的探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发觉,自己身边的人,一直以来对自己默默的支持和接纳,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给予的温暖,同时,也让我们在生活中能更有意识地给他人提供自己的支持和接纳。那么,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分享,我们了解到了书中人物之间的竞争、嫉妒、孤独和禁锢,我们看到的似乎都是人性中不太好的一面,但实际上,如果通读全本书,你就会感受到,其实人物间弥漫的更多是温暖的支持。首先,我们来看下布雷尔和弗洛伊德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那个时候,弗洛伊德这位精神分析大师还很年轻,但他和布雷尔之间已经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布雷尔作为一个名震维也纳的医生,他在医学上给了弗洛伊德很多的鞭策和指导,同时也很乐意跟弗洛伊德分享自己的典型案例。而每当布雷尔陷入困境时,弗洛伊德也会给予布雷尔很多的支持和建议,他们一起有边界地讨论尼采的病痛,一起讨论贝莎。弗洛伊德还帮助布雷尔解梦,甚至给布雷尔做催眠,帮助他打破所谓追求自由的幻想,找到内心深处对妻子的爱,帮他真正回归家庭。你想,布雷尔是有多信任弗洛伊德,才会放心让他做这些事,而弗洛伊德也没有让布雷尔失望,在这个过程中确实给到了他能给的支持和帮助。当然,这种来自朋友或知己的支持,在书中还讲到了很多,比如,莎乐美和尼采,我们知道,莎乐美最初找到布雷尔寻求帮助,是源于她对好朋友尼采的担忧,她先是花了不少心思说服布雷尔答应治疗尼采,然后又想方设法让尼采愿意找布雷尔求诊。虽然莎乐美和尼采之间的关系可能有些复杂,但这份对朋友的重视和背后默默的支持,不得不说,还是让人挺感动的。说完来自朋友的支持,我们再来看看亲人间的支持。玛蒂尔德作为布雷尔的妻子,不仅为布雷尔生了五个孩子,还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用心为布雷尔营造了一个温馨舒服的家。书中曾经几次细致地刻画过,玛蒂尔德为布雷尔准备餐食的情景:清晨的时光在布雷尔家中是一成不变的,街角的面包师父在六点钟送来刚出炉的面包卷,玛蒂尔德摆设餐桌,调制肉桂咖啡,并且放好松脆的三角形面包卷与甜奶油,还有蜜渍黑樱桃。读到这里,不知你们有没有感觉到家的那种温馨?在我看来,丰富的早餐里其实饱含着玛蒂尔德对布雷尔深厚的情感。所以在最后,布雷尔在催眠状态下也募然发现,自己最爱的女人就是自己的太太,自己再也找不到一个像她那样的女人。所以,他在醒来后,忍不住端详自己的妻子,并对她说:“我决定要娶你”,玛蒂尔德还以为自己的丈夫喝醉了,在胡言乱语。但只有布雷尔自己知道,这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告白,是真正的想娶,而不是十四年前因为利益交换的娶。我想,玛蒂尔德能最终走进布雷尔的内心深处,跟她在日常生活中所给予的润物细无声的温暖和支持是有很大关系的。2 生活中,我们得到的支持可能来自不同的对象,比如,像刚刚说的,有来自朋友的支持,有来自爱人的支持等等,但是,除此之外,人际间支持其实也分为很多种不同的形式,我在这里大致归纳了三种:一种是现实的支持,一种是情感的支持,还有一种我管它叫深度的支持。1) 现实的支持所谓现实的支持,通常指的是物质方面的满足。比如,你渴的要命的时候,有人给你递水过来,冻的要死的时候,有人给你送来棉衣。当然,这种支持也经常发生在挚友之间,我举两个明星的例子,因为明星大家都比较熟悉嘛。很多人都知道,郑爽和马天宇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那么有一次郑爽在接受采访时,就说到一件让她很感动的事情,她之前在上海买房,但是还差一些钱,马天宇得知以后,二话不说就把钱转给她,转完以后还又幽默又实在地回应说,搞得我家好像有矿一样,其实都已经把家底掏空了。还有,在很多年前,屠红刚还很年轻的时候,他正在追一个女孩,想买辆车,但是同样手里钱不够,于是好朋友那英就把攒的三万块全都借给了他。那么这些都属于现实的支持,它可以帮助人度过现实的难关,解决当下即刻的需求,这种支持是多样而复杂的,有的也许来自亲朋,有的来自社会,有的甚至是来自陌生人。但这种现实支持的下面,蕴含的都是人际间温暖的情感传递。2) 情感的支持那么第二类常见的支持是情感支持,情感支持里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看见对方的情绪,或者说自己的情绪能够被对方所理解。人其实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被看见,当自己感觉到被看见的时候,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会被激活。但是,在生活中,当我们遭受某些挫折,内心很难过时,身边的人通常是这样激励我们的:“你行的,你是坚强的,一切都会过去的”等等。你知道对方是好意,想尽快帮我们走出来,但是实际上每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话语,内心其实很失望,或者毫无波澜,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的情绪没有真正被看见,所以对方提供的就不是有效的情感支持。除此之外,有效的情感支持还要做到包容对方的情绪。心理学家比昂提出了“容器”这个概念,他认为,如果我们能作为一个比较大的容器去容纳另一个人的情绪,接住TA的眼泪、悲伤、无力、甚至是攻击。当我们能够去感受TA的感受,承受住TA的情绪带给你的焦虑,而不是抽身离开,或是攻击回去,那么,这对TA来说,就是一种难得的情感支持了。还有,情感支持也包括和对方探讨和给予鼓励。当然这个探讨是建立在理解和包容之上的,而不是干喊口号。如果两个人可以真诚地谈一谈自己的困扰和感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指责、不控制,只是更多地去发现和理解对方的心理需要,以及看看自己有没有办法可以满足TA的需要,或者向对方提出,自己可能需要哪方面的帮助等等,这些都是情感支持很重要的部分。有效的情感支持可以帮助一个人度过某个脆弱的阶段,因为当一个人的情绪被看见、被理解、感到被支持时,自己就有复原的力量,就能够更有勇气去面对这个世界。3) 深度的支持第三种支持是深度的支持。什么是深度的支持呢?这其实是一种很难用言语来形容的感觉,比如,在书中,像尼采和布雷尔之间,他们就给彼此提供了深度的支持,他们两个人的思维能够同频,在某个点上可能会互相碰撞、冲击,但又不会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反而更多的是互相启发和成长。普通的支持有时候也许会给人一些高低之分,比如,你有一个需求,你需要被支持,那你无形中可能就站在了需求者的位置,而支持者就处于在帮助者的位置,这在我们的感觉上,会有一种好像帮助者总是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深度的支持则是更加平等,彼此更能够深深的被看见,语言可以直击对方的盲点,但关系并不会因此而破裂。所谓灵魂深处的相遇,便是如此啊。八年前,宋丹丹在微博上转发过一段话,这段话说的是,如果有一天,六十年婚龄的父母说他们要离婚,在美国的女儿宣布她是同性恋,老公告诉我他得了艾滋病,儿子抱回了他的私生子。那一天,我依然会拉着他们的手,搂住他们的肩,对他们说,我还在这儿,因为我是真的爱你,所以你有真自由,人生很短,你的人生你做主。这段话发出来以后,底下就有很多网友留言说,连老公得艾滋病也能接受吗?这也太扯了。但是在我看来,这段话透过语言的表层意思,表达的更多是一种接纳的态度。3 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如果一个人被接纳,完全的接纳,而且这种接纳中没有评判,只有共情与了解,这个人就能够直接面对他自己,发展出撤除防御心与面对真实自我的勇气。”所以,接纳是人际关系沟通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关系能否保持和谐的基础。那到底什么是接纳呢?其实,说到底,接纳的核心就是我们常喊的那几个字: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的意思就是:我爱你,没有任何条件,不是因为你聪明、漂亮、可爱、听话而爱你,而仅仅是因为你是你,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原因。这句话说起来非常容易,但实际上却没几个人能真正做得到。不仅做不到,在人际关系中,最常见的现象反而是,假借爱的名义,干着控制和剥削对方的事。所以,如果一个人能被人无条件地爱,那绝对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在这里我想说一下的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接纳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咨询师做到了真正的接纳,才会让来访者的情绪安放在咨空间里。所以,当咨询师一旦进入咨询的状态,就需要放下自带的三观帽子,以及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用一种全然清零与包容的心态面对来访者,你可以不认同,但是要接纳,这是作为一名咨询师的职业要求、更是职业操守。同时,咨询师的接纳不是被动选择,而是一种主动选择。在关系中,当你能够接纳来访者时,就意味着我们放下了防御和成见,而这种善意是可以被对方敏锐的感知到的。这在书中也有很强烈的体现,如果你细致地读这本书,就会发现,这本精彩的心理治疗小说,其实穿插了非常多的咨询情景,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关于心理咨询的饕餮大餐,从两个人的初始访谈,到目标确立,建立联盟,再到中间各种疗法的尝试。其中如何做到全然接纳就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挖的一个内容。在本书的最后,布雷尔和尼采的对话,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接纳的力量。当从来不哭泣的尼采留下眼泪之后,布雷尔温和地为他打气,并问尼采,如果你的泪水有声音,它们会说些什么?尼采说,它们会说,终于自由了,以往我从没有流过眼泪,四十年困在一潭死水当中,我以前是多么想要逃出来啊!但是无路可逃,直到你这位维也纳医生打开了腐朽的大门为止。尼采之所以能够打开封锁已经的心门,释放自己长久以来压抑的情感,这中间离不开布雷尔对他的全然的接纳,人只有当自己感到被理解、被接纳时,才能逐渐放下防备,种下信任的种子,打开情感的闸门。当两个人都治愈了自己内心的绝望之后,布雷尔真诚的邀请尼采留下来,但是尼采拒绝了,他说,我的宿命是在孤寂遥远的彼端去追寻真理。但是你也不要低估了咱们这份友情的价值,是你让我有了选择权。虽然我将一直保持孤独,但这和以前的孤独是一个美妙的差别,我会选择我的命运,并且热爱它。于是,两人分别向对方张开双臂。每当看到这里,我都会忍不住深深的感动,不知你的感受如何呢?后来,布雷尔回到了他的办公室,回到了助理和等候他的病人身边。此后他继续愉快地行医了三十多年。与此同时,尼采也独自一个人往南旅行到意大利,前往一个会合点,与一位名叫查拉图斯特拉的波斯预言家碰头。孕育了我们大家现在看到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这样的情景,这样的画面,不知道大家没有感受到一种沉贵的厚重感?虽然彼此的方向和命运不同,但是彼此接纳、彼此祝福、隽永留长、永存心间。最后,我想借用电影《无问西东》的一段台词来结束我们整本书的讲解: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会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却丧失了真实,什么是真实?即,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都会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溢出来的不懊恼、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亲爱的伙伴们,不知道你是否整日在奔波、忙碌,生活是否已经变成一个传送带,拉扯着你机械性地运转,如果是,在此我邀请你停一停,读一本慰藉灵魂的书,去感受感受生命的真实,思考思考人生的真谛!好,《当尼采哭泣》这本书我们就先解读到这里,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和倾听!我们下本书见!
爱生活的哒哒
1、 请记住,不是所有人都是真心,所以,不要那么轻易的就去相信;请记住,不是所有人值得你付出,所以,不要那么傻的就去给予;请记住,不是伤心就一定要哭泣,所以,不要那么吝啬你的微笑;请记住,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所以,不要轻易的就放弃。请记住,不管今天多痛苦,终究会过去。2、 如果你不相信努力和时光,那么时光第一个就会辜负你。不要去否定你的过去,也不要用你的过去牵扯你的未来。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3、 当你说累的时候,或许是心累了,或许是人累了,便很想安静,试着除去一天的浮躁,找一块安静的净土,给心灵放一个假,来静静地聆听净化心灵的音乐。佛家说,净化心灵,贵在自我。只有敞开心扉,才能看见污垢,有效地清理污垢。若总是用双手遮住自己的心灵深处,那么,污垢是永远也洗涤不净的。4、 心情不好的时候,看柳柳不绿,看云云不白。正所谓:物随心转,境由心生。看看四周,身边就那么多人,聚散皆是缘,相伴须珍惜,不必相处时常伤害,走远后长叹息。每个故事都有一个无法忘却的人。所谓勇敢,就是,即便没有人陪同,也可以将这场生命旅程,走得光灿明亮,自由怅惘。5、 伤痛使你更加坚强,眼泪使你更加勇敢,我们都应感谢那些受伤的时光。人间困苦历尽,还未泯灭希望。最深的孤独不是长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人生路上,首须看远,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真正的痛苦,没有人能与你分担。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