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侠3
国内催眠师很多,台湾:陈一德、廖阅鹏、黄大一、蔡仲淮;香港:连峻;北京:马春树、刘晨、罗晓捷、郝滨;上海:徐毅强、曹子策、黄新、黄雄斌;广州:林建雄;深圳:蒋平、房子墨、刘强德、唐喜明;杭州:吕承谕;苏州:马维祥;青岛:宫晓斐;山东:李慎旺;武汉:徐云;成都:格桑泽仁、谢泓瑶…催眠师的证书国内目前还没什么权威机构认证,据说马维祥的经络催眠是获得国家认证的,劳动部签发。
pony080808
截至2021年12月9日,女心理师没有在电视平台播出,仅在优酷播出。
《女心理师》由宇乐乐影业、优酷出品,杨紫、井柏然、王嘉、菅纫姿等领衔主演,聚焦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与不同社会话题相关联,以单元案例的形式探讨当代人的心理困境,呼吁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就题材而言,心理题材在国产剧集中的呈现较少。作为一部心理题材的影视作品,《女心理师》并未仅仅停留于具体案例的展示,而是深入剖析问题成因,在解惑的过程中衍生出公共的社会议题。
为确保剧中涉及心理学内容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多位主创多次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进行实地体验,力求真实还原心理咨询场景。心理咨询师史佩绮观剧后说,“该剧的实质是以心理师的视角剖析社会问题。单元情节中对于青少年关系、原生家庭等问题的挖掘和面向大众的普及,增强了该剧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高文斌等业内专家表示,这部作品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关注与内容贴近现实,符合当下实际。
candyfloss365
没错意思就是你管不了,别人先把自己做好。任何事都是自我最好才有资格去说别人,评价别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希望自己能时刻有幸运女神眷顾,生活和事业能尽在掌握之中;也希望自己能不为俗事所扰,活得自由洒脱一些…然而总会受挫,也经常惶惑无助,疲惫不堪——其实这一切问题在于你不会发现自己、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而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做好自己,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才能在职场、生活、社会等各种关系中自由角逐,游刃有余。做好自己,就是超越自己。[1]作者简介婉航,现任天津某出版机构策划总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理学“双学士”,现为多家媒体撰稿人。读者评论生活中往往有诸多的不满意,很多人常常抱怨,实则是我们自己不够强大。《做好自己就是超越自己》从生活的细节出发,深入浅出,用心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如何实现自我,而所谓成功的人生就是做最好的你自己!——罗铭(心理咨询师)其实人最难的不是去面对外在的充满变数的这个世界,而是自我。《做好自己就是超越自己》不但让我有了一些实现自我的启发和方法,也给了我直面自我和生活的勇气。——子羽(媒体人)很喜欢这本《做好自己就是超越自己》,既有实操的知识,也有浅显易懂却被我们经常忽略的心理学常识,对我这样刚步入职场的人很有用。——薄荷(豆瓣网友)平常生活难免都会有点庸常,有时候这种情况会很严重地影响我们的内心,让你对自己产生怀疑,进而迷茫、无助。这个时候如果有谁在旁边点拨一下,就会迷雾散去,柳暗花明。这本《做好自己就是超越自己》的很多句子都这样,能像金子一般点醒我。谢谢作者。——Huberry(高级编程师)那个封面海滩上的金色贝克就很有意思哦,有时候在你郁闷的时候就像个灯塔,让人看着走出郁闷的黑暗。别的就不说啦,总之很喜欢,很多话很启发、很哲理哦。
chongyanyuan
生活在香港的曾文通,
是一名颂钵演奏者,
每次演出一票难求。
他的演出非常特别:
欢迎听众在音乐会上睡觉。
因为这种音乐,十分“助眠”。
曾文通
颂钵,其实就是一种“碗”,
不同材质、音色各异,
敲打出的音乐十分极简,舒缓人心。
有人专门听它帮助自己深度睡眠,
更有听众感叹:
这个声音听一次,如睡十年。
点击视频,亲测试听。
自述 曾文通 编辑 莫竣威
我们的采访在曾文通的家里进行。他和太太住在香港大埔的梧桐寨村里。这里远离市区,群山环抱,空气格外清新。与我们印象当中那个车水马龙、高楼耸立的香港,似乎一点也没有关系。
曾文通的家
曾文通的家面积较小,但空间显得很大。客厅的陈设简单,甚至简陋:一张木桌、一把木椅、一个木柜,已是全部的家具,其他地方空空如也。
平时,他和太太习惯席地而坐,家里没有音响、电视:“我不需要电视机,因为我这里有很多东西可以看。” 文通指了指窗外,他最喜欢就是呆在阳台,看远处的群山。
曾文通的舞台设计作品
剧场是曾文通的另一个家。他在香港舞台剧界很有名气,作为舞台和服装设计师,曾参与200多部舞台剧的设计工作,并在2009年获得世界剧场设计大赛“舞台设计荣誉奖”。
机缘巧合下,他把自己的喜好——颂钵演奏,也带到了幕前。在香港,他的小型音乐会和工作坊,往往开票几分钟就爆满,甚至有听众等了两年,才有机会面对面地听他演奏。
一条摄制组在曾文通的家中,亲身体验了一次颂钵演奏。颂钵到了他的手里,似乎有一种魔力,每一次敲击,都能让人头脑舒缓,安静下来。当时就连正在工作的摄影师,也忍不住悄悄地闭上了眼睛。
以下是曾文通的自述。
吃透生活的苦后,发现颂钵
我和颂钵结缘,很大原因是因为我妈妈。
她以前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爱旅行,爱下厨。但自从被确诊糖尿病后,20多年来,我是看着她从能走能站的人,变成需要坐轮椅,再到后来基本只能卧床。一切都历历在目。
之前我会帮她脚底按摩、舒缓病情,但后来因为她的身体、四肢开始肿胀,我一按她的脚,肌肉就会陷下去。
看到她很无力,我也很无力。我工作忙也不能常陪在她身边,心有愧疚。
直到2010年有一次,我在台湾策划一个演出,和一个老同学重遇,他把颂钵推荐给我。一听完,我整个人马上放松下来,不知不觉都在他家睡着了。这一觉,好像让我补回了10年来,我所缺失的睡眠一样。
我立马就爱上了这个声音,开始不断地去研究它。
当时我拿到美国耶鲁大学的奖学金,到纽约进修舞台艺术。大概有3万美金,让我去重新学习一些新东西。课余期间,我就跟随尼泊尔籍的颂钵大师Suren Shrestha学习。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操作方式。
课程完结后,我回到香港,第一个听众就是我妈妈。
当时她大部分的时间只能卧床,对于许多长期病患者,最痛苦和煎熬的莫过于睡不着。我就尝试把刚学到的颂钵乐,敲给她听。
我拿着一个颂钵,在她旁边敲。第一次敲完后,我发现她的身体变得柔软,渐渐地能睡上一觉。
2011年,在妈妈离开前的最后阶段,我每次去探望她,都会随身带着颂钵。有时候我会在医院敲颂钵给她听,有时候会把她推到附近的公园,在那儿大家都不说话,听着风声和树叶摇曳的声音。两个人都很珍惜那一刻。
可以说是妈妈带我去认识颂钵的世界,也是她让我知道,这个声音能够帮助到别人。
颂钵:从食器到乐器
颂钵作为真正的乐器进行演奏,只有近二十年的时间。
所谓颂钵,两个字而已——食器。它原来是喜马拉雅地区的僧侣和居民,用来盛放食物的器皿。不过颂钵成为乐器,也是人的天性使然。你看小时候我们在家吃饭,饭菜还没上,前面有碗、有筷子,会很自然地敲打几下,这时候的饭碗,也可以称为颂钵了。
颂钵的声音,我形容它是时间的延伸、空间的扩展。因为只要敲一下,它产生的声响和共振会延续很久。让听者好像被一个空间包围,“噔——”的声音,就像一条路,引你进入另一个环境。
因为大小、材质的关系,每一个颂钵所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较大的颂钵,发出的声音较低沉,听者仿佛走进一个山洞,声音在你的身体周围环绕。头脑、肩膀能迅速放松下来,甚至可能听几分钟,慢慢就睡着了。
敲打一些小的颂钵,能发出高音。声音很集中,可以使听者提神,更加专注。加上听觉会影响视觉,进而影响整个头部共振,耳朵、眼睛、鼻子都会被唤醒。
演奏颂钵时,当你用粗暴方法敲打它,声音会变得很难听。但如果你轻轻地敲,它又会很“乖”地,将声音表达出来。掌握技法、懂得如何敲打它,声音才会悦耳。
曾文通在尼泊尔的沙弥学院
在纽约学习了基本功之后,我走遍了全世界:去法国、英国,在当地的博物馆,了解铜器的发展;去颂钵的发源地比如印度、尼泊尔一带,理解和学习颂钵文化;也去了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去收集各种各样的钵。
我现在收藏的钵大概有1000个,自己常用的就100个。它们都是我从世界各地淘来的,铜钵、铁钵、铝钵、锡钵……材质、音色各异。
我收藏的大部分都是铜钵,之前在马来西亚的一家小店,我看到有一些钵是用锡做的,当时拿起就开始敲,噔、噔、噔,声音非常好。我记得店员都傻了眼,在他们眼中这只是一个装饰品,没想到还有人拿来作乐器。
有些钵的价格,也从几万至十几万不等。比如一些百年历史的古董钵,它的声音就像一个很有智慧的老人家,我认为它音色独特,就是值这个价钱。
一场欢迎所有人睡觉的音乐会
演奏颂钵,以前更多是我自己的兴趣爱好,直到2012年才开始正式演出。
当时我在香港负责一个音乐剧的舞台设计,和剧中的音乐总监开会。他那天状态很紧绷,我便停下来,为他敲了一段颂钵,帮助他放松下。
听完后他说,“这个音乐是可以放到舞台上。”于是便邀请我,当音乐会的表演嘉宾,在剧中加入了颂钵的演奏环节,这是我第一次把颂钵演出带到幕前。
这七八年间,除了香港,我也去各地演出过:马来西亚、英国、秘鲁、北京、深圳、台湾。听过我演奏的人,有上万人了吧。
我的音乐会有一个特色,就是很欢迎大家睡觉。观众进来后,很快就安静下来。有一些人听着听着,就会进入一个朦朦胧胧的状态,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徘徊,之后就渐渐睡着。有些人听了会哭、会流泪,就像是情绪的排毒。
曾文通与颂钵演奏者们
音乐会结束后,很多观众都说变得更精神了,可能是因为感官“垃圾”都被音乐清空了。还有人跟我说,这个声音听一次,好像睡了十年一样。
虽然有一些人把颂钵看成一种疗法,把敲击颂钵的人叫做“颂钵治疗师”,但我担不起这个称号。我就是一名颂钵的演奏者,如果我的音乐能给人带去平静,就满足了。
香港大埔梧桐寨村
生活是做减法
7年前,我和太太从香港市中心红磡,搬到现在的郊外大埔梧桐寨村。这里四面环山,离市区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附近的梧桐寨瀑布,30多米高,是香港最高的瀑布之一。我会经常一个人走45分钟的山路,到瀑布和溪边,敲打我的颂钵。
在这里演奏时,四周的环境会和我产生共鸣。别以为没有听众,其实很多蚂蚁、蜻蜓,都会停在石头上聆听。这里也给我创作上的灵感:鸟的叫声,蝴蝶拍动翅膀的动作,都对我有很大启发。
平时生活很简单,每天吃得清淡:一碗粥、一个馒头、一个番薯。我家也很“空旷”,没有沙发、没有电视、没有音响……因为我不需要它们。
我现在不出去社交,也很少用社交软件,要联系我就只能用电话和邮件。每一天专注在工作,以及颂钵的研究上。
现代人太容易焦虑,每天各种资讯不断地向你涌来,甚至让你很难拒绝接收。很多人可能去坐车,都不愿意看一下风景,还是继续盯着手机。也许每个人,每天最低限度都应该留5分钟给自己,放空、发呆,什么都不做,容许我们的脑袋清空一下。
我经常会比喻说,其实人的心就像颂钵一样。当里面有杂物的时候,声音就会刺耳。只有纯净的颂钵发出的声音,才能打动别人。
人也是一样。学会清减,生活才自在。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