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jiefox
去年的十月,李子勋走了。在那个离别的秋天,也带走了金庸和李咏。 好一个令人悲伤的秋。 只能说,天妒英才。 如果,金庸终止了几代人的江湖梦,李咏带走了他留给观众的最后的笑声,那么,李子勋,则令国人骤然失去了一个可以走进心灵的大师。 那个五官清秀为人谦和的李子勋,也许还没有像金庸和李咏那样被观众所热爱,可是,在如今的时代,他和他的心理学专业却越来越被人们所需要。他是中国第一批心理治疗师、心理督导师、精神科医生,也是中日友好医院专职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在业内,他不是最有资历的心理咨询师,然而,他的专业能力以及他在业内的影响力却是最有权威的。 他在央视的《心理访谈》,是午夜里为那些心灵失所的人带来的温暖光亮,也是受困于心又难以言喻的人的心灵知音。 有多少人,从他儒雅的微笑和温和的语言中感受到自己的生命被他所懂得,他如春风化雨般的力量,感动着点化着迷路人。 又有多少人,投师他的门下,经他孜孜不倦地教导,最后也跟他一样成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服务着成千上万的心理治疗需求者。并非他善施魔法,而是他比谁都具备专业能力,也比谁都愿意和有能力帮助每一个生命的改变。广博、深远、人性、智慧、柔和,是他的人格特质,也是他始终不变的执业宗旨。 他以最快的时间、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将心理学带到国人身边。并且,以他的人格魅力改写了心理学领域的格局。如今,心理咨询师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心理咨询师也越来越专业。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节目中,他总是不疾不徐地娓娓道来。完全没有业界大咖的高谈阔论,也没有满口的专业术语。他用平易近人的态度和生活化的语言去诠释心理学专业,用一颗热情、接纳的心和严谨的专业态度去帮助每一位来访者、求助者。除了受邀央视《心理访谈》,他同时也是《实话实说》、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世界》的特邀心理专家,健康与时尚杂志《父母必读》《女友》《时尚健康》等杂志的专栏作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忙于在节目中为大众解析案例,也忙于在诊室里为患者做疗愈,还要忙于对心理咨询师专业队伍的培训。 早在十几年前,他的名字被我所熟悉。那是在一本叫做《心理月刊》的杂志上。这是我当年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对心理学的亲密接触。 杂志里,每一期都有李子勋老师的专栏。专栏中,除了对来访者的案例解析,还有一些由浅入深的心理学知识。他的文字浅显易懂,就像他本人一样平易近人。原本对我来说讳莫如深的心理学,却令我一点点喜欢上了它,并在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也因此记住了他的名字——李子勋。人称李子勋老师。后来,他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些知名杂志上,他的身影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央视节目中。 李子勋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李子勋就是心理学,心理学就是李子勋。这是很多人对心理学和李子勋的认知。 曾是文学青年的李子勋老师,凭着深厚的文学功力和丰富的专业经验,他写出了一部部深受读者喜欢的疗愈系作品。 他写有的《人生困境整理术》《早教的秘密》《婚姻的烦恼:李子勋解读婚姻心理密码》《心灵飞舞》等多部作品,成为读者的心灵教科书,给人以心灵的启迪。作品中,他的文字像佛性文字充满智慧,也有着专业的理性和通俗易懂的特点。他对生命本身的诠释,客观,真实,又能给人带来积极阳光的正能量。以下是李子勋老师作品中的经典语录: 其实人的一辈子都在完成自己,你经历得越多越丰满。不要为经历过的东西而后悔,经历的东西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都是生命中灿烂的东西,把任何体验当作资源来看,那将是无比丰盛的生命盛宴。 ——《人生困境整理术》 不管我们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都是应当且自然的,不要为做了什么而后悔,也不要为没做什么而遗憾。 ——《为自己而活》 学校只有一把尺子,就是用分数来鉴定优生、差生,如果家长被学校的“价值观”绑架,那孩子就完蛋了。家长必须有不同的价值观,发现自己孩子的独特之处。 ——《家庭塑造孩子》 当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会后悔自己做过什么,因为做过就是生命的获得,他只会后悔那些该做而未曾去做的事情,因为已经没有机会再去获得了。—— 《你在为谁而活》 你不曾拥有他,也就谈不上要放弃他。你要放弃的是你内心的一个影子。——《你在为谁而活》 相信所有的过去你都做了正确的选择,相信所有的今天你都在珍惜,还要相信所有的明天你都会竭尽全力去努力,那么你的生命就会一直是充实而愉悦的。 ——《人生困境整理术》 饱满的爱情离不开痛苦。 ——李子勋 关于生命与死亡,记得李子勋曾经这样说:生命一定会来,又一定会走,从不停止亦不重复。它存在着,同时亦不存在。他来了,又走了。 他来时,微笑着奉献自己。如一把燃烧的火种,以星星之火 燎原大地。 他走时,一个人安静地离开。他朴素地上路,像极了他干干净净的一生。 我猜他走时,一如既往地保留着他儒雅的笑容。 ———谢谢你,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谨以此文缅怀李子勋老师。 .

luclmars明尼苏达
看来你是真的难过了,你是在索求谁抱抱你吗?如果是的话就直接告诉他现在的感受,让他安慰你吧,如果不是的话,你是需要隔着屏幕的我们来抱抱你吗?还安慰你吗?这些都是虚的,还是需要你自己调节自己的心情,尽早走出这个糟糕的心情。听听音乐,自己比较喜欢的。让自己放松,告诉自己不开心都过去了,你还要面对明天呢,还要面对爱你的人,不要为了一件事伤了自己的身体。找个知心朋友,出去逛街,消费一下,转移一下注意力,实在不行就去大吃一顿,然后洗个澡好好睡觉,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打个电话给父母,告诉他们你很好。没有什么事情比爱自己的父母更重要了,如果还是缓解不了你难过的心情,就去买瓶酒吧,自己把自己灌醉了,好好睡觉。什么都不要想了。真替你担心,采纳一下我的意见,你就会很开心了。
无敌花花Nancy
近日,教育家尹建莉老师,在视频中讲述这样的一件事情:
圣诞节在他们家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日子,等同于女儿圆圆的另一个“儿童节”,每一年,他们都会以圣诞老人的名义,为女儿精心准备她想要的礼物。
尹建莉老师告诉女儿,每年的这个时候,有一个很可爱的老爷爷,会给小圆圆送礼物。
女儿还很奇怪地问她:“为什么我想要的礼物,圣诞老人就知道,还恰好给我送来这个(礼物)呢?”
尹建莉老师笑着告诉女儿:“你跟爸爸妈妈说这个愿望的时候,让圣诞老人给听到了,所以他就正好给你送来了这个(礼物)。”
在女儿圆圆上小学前后,她就已经知道这个(礼物),不是圣诞老人送的,而是爸爸妈妈送的,但是她也愿意配合我们这个“ 游戏 ”。
孩子总要长大童话总要消失。圣诞老人虽然和童年一起慢慢远去,但父母愿意用爱延续这份快乐。
而这份爱,让女儿圆圆愈来愈优秀:学习成绩优异,曾连跳两级,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学生。
16岁时参加高考,语文分数高达140分,更以超清华录取线22分的成绩同时被内地和香港的两所名校录取,后从美国常青藤盟校硕士毕业。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父母的爱所培育出来的人,往往都是有缺陷的人。”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主人公松子有一个长期卧病在床的妹妹,正因为如此,在松子整个成长过程中,父母把所有的爱和关注都给了妹妹。
可怜的松子从童年时就一直被忽视,缺少关爱。所以,在她小的时候,就学会扮鬼脸逗父亲,也是从那时起,松子逐渐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她的一生都在各种亲密关系里寻找爱和接纳,哪怕是被虐待、被欺骗,也不愿意离开对方,最终孤老终生。
曾经看到一句这样的话:童年时缺爱的孩子,将终其一生在各种关系中寻找爱,弥补过去的创伤。
松子把几乎全部的能量都用来寻找爱和自我怀疑上,总是会觉得自己不配被爱,内在的消耗过多。
于是,她用了自己的一生,来找寻童年失去的爱,而忘记用足够的精力和能量去 探索 和成长。
著名心理咨询师说过:“小时候被好好地爱过,用爱养大的孩子,是很幸福的。”
前段时间,河南郑州的一名小女孩羡煞了无数网友,原来在她的生日,爸爸为了给他一个惊喜,在 汽车 的后备箱准备了一份仪式感的生日礼物。
他在里面拉了横幅,放满了气球、蜡烛以及准备好的鲜花和生日礼物。爸爸化身为王子,很绅士地打开后备箱,单手拿出一束鲜花,在女儿面前鞠了一个超大的躬,送给女儿。
看到爸爸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女儿幸福极了,开心地给了爸爸一个吻,随后在爸爸怀中傻笑。
很多网友看到这一幕,羡慕不已,纷纷表示:好浪漫的爸爸,羡慕。更有网友说:被爱养大的孩子,太幸福了。
俄罗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干的事,关键是怎样用爱教育孩子。”那么,父母该怎么做呢?
首先,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对于孩子来说, 父母的陪伴与关爱是他们需要的全部,而且他们所有 情感 的萌芽也都始于父母。 所以,不管多忙,都要留些时间给孩子,停下忙碌的脚步。
最近,泰国有个视频广告非常火,一对父母带着5岁的孩子去买IPA,售货员却说:“IPA适合12岁以上的孩童使用,他年纪还小,应该跟您享受家庭时光,好好的去了解温柔与爱,享受父母的陪伴,在他变得太冷漠之前。”
陪伴是让孩子产生安全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多少言语,哪怕是静静地陪着孩子,他们就能体会到父母的爱。
其次,让孩子生活得有仪式感
村上春树说:“仪式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仪式感带给孩子的是父母满满的爱,在仪式感的瞬间孩子的内心无比的笃定自信。仪式感,是对孩子精神的富养。
朋友马姐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儿子也是活泼开朗。每次下班、放学的时候他们都会对家人说声“我回来了”;遇到各种节日、生日时,没有特殊的情况,全家都会一起过节,或出去游玩、也会相互送礼物。
有人说仪式感高大上、假大空,其实不然,仪式感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仪式感其实无处不在。比如早起说“早安”,睡前到“晚安”,出门前给彼此大大的拥抱,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辜负美好的每一天。
第三,多引导、多鼓励孩子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段时间里,父母要做的是多引导、多鼓励,允许他们慢慢成大,慢慢进步。
一个叫大熊的男孩,成绩十分优异,美中不足的是他有点口吃。因为口吃,大熊很少在课堂举手发言,妈妈更是担心孩子会因为自己的这点缺陷,自信心受到打击。
于是,妈妈每天陪伴大熊练习,在朗读或者对话的过程中,即使儿子有意扳着,但还是磕磕巴巴,而她丝毫没有表现出愤怒,依然耐心地鼓励儿子。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熊的口吃改变了好多,也敢于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了。
有这样的一句话:“只有爱才能培养孩子 ”,正是大熊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加上耐心的引导与鼓励,让大熊重新找到了自信。
《圣经》上有句话说得很好:“儿女与父母之间的一切都是为了彼此成全,使彼此成为更懂爱、更有爱,更会爱,更善于传播爱的人。”
前一阵,是等等10岁的生日,孙俪晒了给等等庆生的照片,并感慨地表达了对等等的感谢。孙俪写到:谢谢你等等。
看完孙俪的微博,让我明白,原来在有了等等的这些年,不仅让她感受到为人母的喜悦,更是在等等身上看到了爱。
等等在意父母的 健康 ,为妈妈泡茶,还用零花钱给妈妈买礼物,并时常赞美妈妈。这些都让妈妈感受到了爱和温暖。
这样一个有爱的孩子,令人羡慕不已,但其实能养出这样的孩子,邓超夫妇功不可没。他们经常陪着等等,陪他打篮球,陪他画画,冬天陪等等去滑雪,周末带等等去看图片展。
正是因为父母用爱养育着等等,等等才会成为一个更有爱的孩子。正如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说:“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抚养。”
而心灵上的抚养,就是给孩子足够的爱,让孩子在爱中成长。 而这样的爱才是有营养的爱,才能让孩子变得更自信,更有爱。
写在最后,我想告诉每一位父母,请不要吝啬于对孩子表达爱,让孩子从小感受到父母的爱,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