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3

pisces850318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刘先生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白淼淼

已采纳

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这个答案是每一个深陷感情的人都想要知道的,难道说付出一切,奋不顾身了就是爱的最高境界了吗?答案恐怕要让很多人失望了。

都说男人稳重自持,爱一个人也绝对会有所保留,但面对感情,又怎么可能有真正理智的人呢?

一段感情里,女人所求的其实不多,男人只需要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和爱就好。若是男人真正地深爱一个女人了,陪伴和关心是自然的,但男人爱一个女人的最高境界,其实是这两个字:习惯。

马先生说,男人爱一个女人的最高境界,是言语无法表达的,比如说他和他的妻子。马先生对于妻子的爱是无声地,在他看来,最好体现这种感觉的就是习惯。

马先生习惯了妻子的陪伴,有一次妻子因为有事回老家一趟,这一回就是两个月。马先生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恨不能立马插上翅膀,回到妻子身边。

他已经习惯了妻子的陪伴,每天回家望着空空荡荡的家里,马先生只感觉无比的寂寞和难过。这些情绪,一直持续到妻子回家才得以缓解,马先生知道这一切情绪的大起大落,都是因为他深爱着妻子,已经到了最高境界。

小钟表示,他爱一个女人到最高境界,就是习惯她的声音。小钟和女朋友是异地恋,长久不能见面的两人,自然随时都处在思念对方的情绪中。

每晚,女朋友都会和小钟打电话,渐渐地小钟就习惯了每晚一定要听到女朋友的声音。

可是,前些天女朋友因为手机没电,忘记给小钟打电话了,导致他一个人胡思乱想了好半天,甚至已经买好车票来找女朋友了。

小钟说不要觉得他夸张,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了,他习惯了女朋友的声音,一时没有听到就难受得快要发疯!

刘先生也说,他爱一个女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习惯,他习惯了女人的关心和照顾,一旦失去了,刘先生就会开始患得患失,变得根本不像自己!

事实上,他并非希望女人来做他的保姆,而是因为爱到深处了,把女人的体贴已经当作了习惯。

感情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想要得到最完美的爱,然而爱情总是真真假假,容易让人犯迷糊。所以,女人一定要搞清楚,男人爱你的最高境界,就这两个字:习惯。

他会习惯你的存在和陪伴,失去你的存在会让他变得相当难受

对于不爱的人,我们只会想尽办法,把他赶出我们的世界,坚决不会让他过多停留。男人爱一个女人到了最高境界,生活中会无处不在她的影子,不管发生什么,都想要女人陪在身边。

此时,对男人而言,女人的存在更像是一种精神力量,无形地鼓励着男人。久而久之,男人就会习惯她的存在,一刻也不愿意和她分离。

他会习惯你的声音,一旦没有听到你说话,他就会开始胡思乱想

爱一个人,细致到毛孔都会让我们在意,男人表面总是给人一种坚强无所谓的模样,但若是把女人放在了心尖上,爱到最高境界,他也会变得非常小心翼翼。

女人的声音和容貌,都会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习惯,就像喝水吃饭一样不可丢掉。所以,如果你的男人,因为没有听到你的声音,或者是没有见到你而和你闹脾气。

那么,女人一定要谅解,因为他这是爱你到最高境界的表现。要知道,爱本身就是一种习惯,男人只有对女人付出了真感情,爱到了最高境界,才会有这样的习惯。

他会习惯你的照顾,你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缺你不可

在感情里,女人关心男人的生活,被看作是理所当然,但其实在男人的心中感觉却完全不同。他之所以享受女人的照顾,完全是因为爱,不爱的男人是坚决不会让女人管自己的私事的。

女人要明白,男人之所以习惯你的照顾,不是把你当作保姆,而是因为爱。此时,你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习惯你的照顾,其实就是习惯你这个人的存在。

他会习惯你的脾气,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你,对你不离不弃

感情最难的就是包容,没有人愿意成天面对一个脾气不好的女人,男人更是如此。但是,当他已经习惯了你的任性和臭脾气的时候,恰巧就证明了他爱你,已经到了最高境界。

男人爱一个女人是无声的,他不会拿着喇叭去向全世界宣布爱你,因为在他的眼中,有些行为比言语更重要。

他会给你最大限度的包容,会对你不离不弃,就算你有些无理取闹,他也不会因此而离开你。我们常说,爱一个人就是要包容和接纳,而男人爱一个女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习惯女人的脾气,不离不弃。

女人要懂得,男人爱你的最高境界,其实就“习惯”二字。不爱你的人巴不得你赶快离开,看到你就烦,怎么可能会习惯你的存在呢?而深爱你的男人不同,他不仅习惯你的“好”,也能去习惯你的“坏”。

心理咨询师刘先生

81 评论(13)

君君仅仅

有一天,女孩子问男孩子说:亲爱的,你说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男人想了想说:“我想应该是生死吧!因为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去死,可以舍去生命,那对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切,应该是爱的境界最高点了。”

她看见过很多的爱情,最壮烈的时候总是会和生死联系在一起的。可是,更多的世人爱情却只是平常的爱与恨,只是平常的悲伤与快乐。分分合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留下的也许就是最终的居留,而走的就是过客。如果经历过生死的爱就是真爱的最高点了,那接下来的平淡生活又该如何去面对呢?可是经历生死的爱,面对接下来平淡的生活与岁月洗礼的时候,又能坚持多久呢?也许大多数人无法理解,无法体会的。都经历过生死了,难道说还经不起岁月的洗礼吗?

过了一段时间,女孩和男孩吵架了。因为女孩子最近经常无理取闹,又经常无故伤心哭泣。她在无理取闹之后又问男孩子说:“真爱的境界到底是什么?”

男孩子很诧异,没有直接回答她,却反问她:“你怎么了,难道我们经历了这么多,还不能说明什么吗?”女孩子默默无语!

女孩子睡了两天,睡醒之后她想明白了一个问题。

也许爱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习惯。当你习惯了一个人生活中的习惯,你就真的爱上了他。爱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习惯的认同,爱到最高境界就是认同了他的习惯。这就是所谓的包容吧。

就像妈妈习惯了爸爸的鼾声,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没有他的鼾声就睡不着觉,这就是一种习惯,这就是爱!一个男人习惯了一个女人的任性、撒娇,甚至她无理取闹、无事生非。虽然有的时候还是会不理解,但是他能谦让,能去适应,去感受她无理取闹﹑无事生非的原因。而这种包容与理解,慢慢地也成了一种习惯。而女孩从经常的任性、无理取闹、无事生非的习惯中,感受到了他的理解与包容,懂得了以前是一个人的生活,现在变成了两个人的生活;以前是一个人的思想,现在变成了两个人的思想。能够真正地去体会两个人的世界,应该怎样去思考,应该怎样去面对新生活的时候。就会去体会他当时的心情,并能时刻感受他的爱。随着对这份爱一天天的理解,任性、无理取闹也越来越少,女孩的这种理解,慢慢的也变成了一种习惯。

一个人会为了另一个人去改变,去迁就,这就是爱。爱情的哲学有时候就这么简单,其实就在生活的点滴里。你如果始终不能适应一个人,适应他的所有习惯,那只能说明你没有用心的去爱他。或者说你还未到爱的境界,因为爱就在这些细节里。

当你已经习惯了你的爱人所有的一切习惯,比如他衣服的烟草味道,比如他早晨洗澡,比如他不爱吃辣椒,比如他的一切你没有的习惯,或是你根本就不喜欢的习惯。当你认为统统都成了自己习惯的时候,你又真正的想没想过,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自己又改变了多少习惯,他又改变了多少习惯。在你真正(并不是百分之百)地想清楚了,那么不要再问爱是什么,因为这是个非常愚蠢的话题!

爱就像白开水一样的简单,伸手可触,喝了的时候,让我们觉得凉爽舒畅。

当经历过生死之后,平淡中的个人习惯,真的很难改变。两个人的个性与习惯,慢慢地体现出来。这个时候该宽容对方的习惯,还是坚持自己的习惯不去妥协?说宽容、理解、支持别人习惯,说的容易,做的难。

不去妥协的时候,两个人会发生争执,往往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争执也好,危机也罢,毕竟会过去,毕竟会归于平静。但争执过后,一定要好好地思考,思考事情的对与错,谁的习惯是正确的,谁的习惯是错误的。正确的要坚持,错误的要改正。有些要和对方沟通,有些要自己消化。不过,也许你现在坚持的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也许你改正的并不是错误的。

其中的标准没有人能说得清,因为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习惯在等着两个人去磨合、去感受、去争执、去宽容……这也许就是生活的全部,这也许就是爱的历程,其中的道理说是说不清的。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习惯另一个人的习惯,但是还是一起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有些人会用一辈子去追赶对方的习惯;还有的人很早就明白了,怎样去面对爱人的习惯……

女孩现在认为,真爱是白开水,容易而简单。却有很多人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她也一样,女人也一样,男人也一样。

273 评论(15)

最爱银杏飘

【导读】: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手中宝,平时都舍不得吃动一个手指头,但是当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打架的时候,或是受到欺负的时候,作为家长该袖手旁观,还是给他“撑腰”呢?重庆连个3岁小娃娃打架却引发双方家长的大战...

两个3岁小女孩在玩耍中起了争执,相互推搡了几下,竟然引起双方家长大打出手,结果一方张婆婆的两根肋骨被打折了;另一方刘爷爷也头破血流,头上还缝了几针。就在上周日的下午,这出闹剧在沙坪坝区联芳街道某小区上演。

当天下午3点多,张婆婆和刘爷爷分别带着自己的孙女和外孙女一起在小区内玩耍,两个只有3岁的小家伙不知为了什么发生争执,相互推搡起来,结果张婆婆的孙女被推倒在地。见此突发状况,张婆婆和刘爷爷两个大人也为此发生争吵并抓扯起来。

随后,张婆婆打电话叫来了丈夫,儿子小李也紧接着赶到现场,三个人和刘爷爷打成一团。一旁的小区保安见势不妙,只得赶紧报警。

待联芳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双方这才住手,但仍各执一词,情绪激动。在民警的劝解下,双方去医院验伤。结果张婆婆两根肋骨骨折,住进了医院,而刘爷爷的头部受伤缝了4针,小李的手指也被咬伤。

昨天下午,民警王晓颖对当事双方进行了回访调解,双方对当时的不理智行为都表示出悔意。

刘爷爷坚持认为是张婆婆先动手推倒他外孙女才引起自己的不满。“两个小娃娃在打闹,对方大人出来帮忙,把娃儿推倒了,我看到肯定很冒火噻。”刘先生说,“不过现在冷静下来了,也觉得当时不应该那么冲动。”

“说白了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哪个当家长的见得自己的娃儿遭欺负嘛。”张婆婆的儿子小李说,事情过了之后想起来也心生后悔,现在他一边担心着母亲的伤势,一边担心这事会不会给女儿心理留下不好的影响。

孩子打架, 家长该如何去“撑腰”

看到自家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了,当家长的是果断“出手”相助,还是带着孩子“躲开”?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做法。

主动退避三舍

张女士儿子今年4岁多,在石桥铺一家幼儿园上学。在放暑假之前的一天,天下着雨,张女士去接儿子放学。在出学校大门的时候,由于人比较多,儿子手里的伞不小心戳到了旁边一个小孩的脑袋。

对方的奶奶非常生气,张女士见状连忙道歉,但是对方就是不依不饶。幼儿园老师过来之后依然无法调解。张女士表态说到医院检查,如果有什么问题一定会负责,医药费全包。

“我有钱,不想去医院,你小孩戳了我孙子一下,让我孙子戳回来就行了。”面对这样的无理要求,张女士无可奈何,在连声道歉之后,在老师的护送下离开了现场。

忍无可忍动手

姚女士前几天带女儿到游乐场玩耍,女儿在坐滑梯时跟前面的男孩发生争吵,下来的时候顺势踢了对方一脚。

见女儿不对,姚女士准备等她下来再批评她。没想到那个男孩的妈妈直接冲上去就打了她女儿一巴掌,当时就把孩子打哭了。不仅如此,对方一直强调“你姑娘踢我儿子了,我就得打她”,还一直骂姚女士“泼妇”。

姚女士忍无可忍和对方抓扯起来,直到被周围的人拉开。事后,姚女士承认自己很冲动,很疯狂,没有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但是,她认为教育孩子不光要告诉他正直善良有担当,还要让他知道,在自己受到攻击的时候要去反抗。

小孩打架自己处理

从事多年幼儿教育的郭艳老师说,小孩之间打架目的很单纯,可能就是为了一个玩具、一袋零食,甚至一个小板凳,不带有任何功利性和政治性,没有大人想的那么复杂。而且,小孩之间打架不会记仇,事情过了很快就和好如初。

郭艳说:“在工作中见过很多大人为了小孩打架争得脸红脖子粗甚至打得头破血流,这边还在闹,那边两个小孩已经又在一起嘻嘻哈哈地玩耍了。反倒让大人觉得很尴尬。”

所以,遇到这种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小孩自己去处理,大人在一旁负责引导就行了。绝不能任何事情都帮小孩强出头。俗话说“吃亏是福”,但现在的家长都不想自己的小孩吃一点点亏,受一点点罪。

家长别做坏榜样

重庆市协和心理咨询所所长、首席心理咨询师谭刚强说,三四岁的孩子形象和场景意识很强,会对大人打架斗殴这种恐怖场景(对小孩而言)产生恐惧感,表现出来就是紧张,哭泣。小孩对这种画面记忆很深刻,在其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类似场景时,其恐惧感会加深加重。

小孩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一个满口脏话的家长,很难教出有礼貌的孩子;一个不尊重长辈的家长,他的孩子也很难尊重他。对于教育小孩来说,行为感染比口头说教管用得多。中国有句老话叫言传身教,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在小孩面前的形象和行为。所以,像这种看似为了保护小孩而打架斗殴的行为,最好还是不要出现。

128 评论(11)

老王弃治疗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但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前段时间,央视一个法制节目一度冲上热搜。

视频取自微博

23岁的窦女士和男朋友吵架,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去网吧见了网友,彻夜未归。

可没想到,这场出轨,让她染上了梅毒,肚子里的孩子也没能躲过一劫。

出生几天的婴儿,被扔在河边一个草丛里,身体通红、脸发青,早已没了呼吸。

我很想骂她一句“渣女”,但知道真相以后,我却骂不出来。

01

悲剧的背后,是一个让人唏嘘的家庭。

女孩从小几乎就没有得到过家里的重视,有什么事都只能藏在心里。

母亲懒得听,总是以“没空”作为推脱的借口;

父亲对她忽冷忽热,心情好的时候就对她好,心情不好就暴打一顿。

15岁那年,父亲出轨,每天家里吵个不停,曾经最亲密的人如今恶言相对,多难听的话都骂得出来。

最后父母离婚,女孩跟着父亲和继母生活。

“每天6点起床做饭,每天就是洗衣做饭,洗衣做饭。”

说起在父亲家的日子,她一边不停地戳手指,一边提高音量,仿佛在给自己打气,把多年来压抑在心里的痛都说出来。

每次被父亲打,她都不敢流下一滴眼泪,因为这只会激起父亲的怒火。

十五六岁,正是一个需要得到爱、得到关注的年纪。

同龄人都被父母捧在手心里,而她得到的只有漠视与伤害。

每次伤心难过之时,也都只能趁父亲不在,才可以跑出去放声大哭一场。

其实,女孩需要的真不多,只是想有个人听她说说话、关心她。

正好在这个时候,刘先生出现了。

尽管他已经40岁,离过婚、负债累累,还有一个12岁的儿子在老家。

但女孩一点都不介意,甚至卑微到尘埃里。

因为这是唯一一个对她好,会对她嘘寒问暖的人。

她抓住的不是这个人,而是对方给自己难得的好。

同时,她对于身边的亲密关系总是抱有极大的不安全感。

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怀疑对方,然后轻易分手、出轨。

毕竟在父母的关系当中,感情也不过如此。

原生家庭的不堪,只能让她负重前行。

02

多少人只骂渣女恋情不断,却不知她们在拿爱弥补内心那个大窟窿。

日剧《失恋巧克力职人》里的主角纱绘子,可以说是渣得明明白白。

出众的外表,迷倒万千男人。

日剧《失恋巧克力职人》视频片段

同时她也“来者不拒”,任何对她有意思的男生她都抱着“说不定可以发展”的心思,留做备胎,热情相待。

她还有一套对待男人的理论:

去联谊的时候,天气冷要穿少一点,晚上对男生发嗲说“好冷呀”,男生就会把外套借给你;

外出约会要挑选恰到好处的鞋跟高度,提高接吻成功率;

故意落些小东西制造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日剧《失恋巧克力职人》剧照

既要霸道总裁式爱情,又要邻家男孩那样的贴心陪伴,也要有神秘男孩的纠缠。

对于纱绘子来说,感情重在体验,希望尝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关系。

为了生活安稳,最后她嫁给自己不喜欢的老公,但她无法忍受不被爱、忍受空窗期,所以她频频出轨。

评论里有人说她是“渣女”,有人说她恋爱成瘾、有病。

在我看来,她的确有病,但这都是童年落下的病根。

剧里面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结婚以后,纱绘子和丈夫的生活矛盾重重,丈夫还会家暴她。

一次被家暴后,她想离婚,但她妈妈怎么也不同意。

妈妈一脸嫌弃地劝她,嫁给家暴男挺好了,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但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又怎么舍得自己女儿受这么大委屈?

纱绘子妈妈的不在意,恰恰说明了,纱绘子的童年很缺爱。

父母对她不重视,对她的期待就是长大嫁人,从没有真心在意她、在乎她的感受、将她爱若珍宝。

从没被无条件爱过的纱绘子,从小就要揣摩他人的心思,努力讨人喜欢。

所以她才有一套自创的“吸引男人守则”。

外显的凶狠常常是内心软弱的折射。

从小没有感受过父母的温暖,甚至亲眼看着父母冷言相待,渐渐就会对冷漠习以为常,对维持一段稳定的关系失去信心。

她们不知道什么是爱,但她们知道自己需要被关怀。

享受被追、享受男生对自己好,但却不知道如何回馈;

没有很喜欢这些追求者,只是想看他们对自己好、为自己付出的样子;

但其实,她们只是为了掩盖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痕,用自私的方式开启自我保护机制。

只有渣得彻底,才能心安理得。

03

爱而不得的人,要么对爱失去信心,一遍遍“广集邮”,要么就在爱面前变得卑微,只敢通过跪舔来祈求被爱。

前段时间,我在知乎上看到有心理咨询师分享了W被“渣”的经历。

她谈了4次恋爱,几乎每一任男友都是渣男。

要么对方无故冷暴力、不回消息;要么和前任纠缠不清;要么手机里藏着几个暧昧对象;

后来断断续续谈过几次恋爱,但都没有持续太久。

W有时也很难过,明明只想谈一段平淡走心的恋爱,怎么成了“渣男收割机”了?

《春娇与志明》剧照

在和心理咨询师谈心的时候,W突然提到自己父母在她10岁时就离婚了。

从小,父母忙于工作,没什么时间关心她。

父亲忙于应酬很晚才回家,母亲生性敏感总怀疑他出轨,经常引起激烈的争吵,甚至动手。

但少不更事的W,一度觉得父母吵架、不和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好。

“如果我足够优秀,他们也许就不会吵架,不会离婚了。”

这些经历,在W内心留下了空缺和恐惧,她从中学就开始拍拖,每次都百分百投入:

给对方买几千块的耳机和游戏设备、每天做饭送到对方的公司、对方出差,她还买机票去找他......

只要对方给她一颗糖,她就能把身心全交出来,尽管这颗糖只是一句嘘寒问暖、甜言蜜语。

平时没怎么被呵护过的女孩,对爱是饥渴状态。

她们不愿意分辨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甚至可以自己劝服自己所有对方不合理的行为。

她们坚信,浪子一定会回头。

她们“缺爱”,对安全感和“被看见”有着单亲家庭式的疯狂执念。

在她们眼中,谈恋爱就是拼命对一个人好,这样才配得起对方的喜欢。

没有人告诉过她们正常的两性关系应该怎样,又因为没有得到家庭足够的关爱和重视,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容易缺乏自我认同感,只能在不断付出当中发现并认可自己的价值。

她们渴望爱,渴望遇到一个好人,却不知道好人、好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普通直男做不到的惊喜浪漫和那悬在空中的“安全感”,渣男都能给你,于是你便乖乖缴械,还感动得泪流满面。

于是,好姑娘如你,总是源源不断地吸引渣男。

04

与其说她们是“渣女”或“渣男收割机”,不如说她们更像是在一片陌生黑暗的荒芜里,失去方向和安全感的求救者。

因为心中的执念,她们只能拼命地跑,拼命去寻找心中缺了的东西。

哪怕失去所有、哪怕低到泥土里,也一定要抓住点什么,哪怕不适合、哪怕是份扭曲的爱。

困在过往无法自洽、放不下创伤的经历,最后活成当初自己讨厌的样子。

钢铁的外表,内心却比谁都要柔软。

有人说,我们这一辈子都是在和自己和解、和自己不那么幸福的原生家庭和解。

也许,原生家庭的不堪让你伤痕累累;也许,父母冷漠的样子总会在某个失眠的夜晚不经意就想起;也许,看到别人一家出行,你会有点怅然失落......

心里的那个伤口,只要稍微碰到就疼。

但你要知道,伤口最终还是得靠自愈呀。

有些空洞,只能靠自己填满,抓住一根适合自己的救命稻草是很讲运气的事。

其实,自我治愈也没那么难,可能是工作上的一点小成就、可能是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

从自己身上获得快乐,肯定自己的价值,不要让过去的伤痕定义今天的你。

你值得被如珠如宝地珍视,也值得被平等地尊重。

/

写在最后:

我是秦桑。

我有个朋友,隔三差五跟我吐槽说男朋友这不好那不够体贴,有时甚至会动手打她,无数次说要分手不再回头,转眼间又和男友和好。

一开始我挺不理解的,如果拍拖那么辛苦,为什么不能自己一个人好好呆着,等待下一段适合自己的爱情。

但后来我明白,因为从小学开始父母就忙于工作把她丢到寄宿学校里,周六日回家了父母也不怎么跟她说话,她很怕孤独、很怕一个人。

对于她来说,一个人,比两个人的纠缠更难受。

和渣男的纠缠,是她在治愈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填满原生家庭缺失的爱。

现在每当她来找我倾诉,我依然会听她说,但不会再给她建议。

因为有些伤口,只能靠自己积极治疗,努力愈合。作为朋友,倾听是我无声的支持。

希望每个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女孩,都可以找到自己最舒适的方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极物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132 评论(12)

哆啦瞄瞄

假期过得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还债型。小周两口子都是外企员工,平时忙得脚不点地,孩子不得不放在年迈的父母那里照看。到了周末和假期,他们才能腾出工夫共享天伦之乐。周六,一个人陪母亲去看病,一个帮忙料理家务、购买日用品;周日,他们再带孩子去外面玩。两天下来,俩人累得腿都酸了,周一还得打起精神去上班。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心理咨询师刘宝锋说,这种情况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人群中非常多见,他们对父母和孩子负有长期的责任,应该保持持续关注和随时沟通,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处理人情问题,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式的,突击式地给予,未必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工作焦虑型。刘先生刚刚晋升,为了更好地证明自己,工作非常努力。到了节假日,他不但24小时开机,还把大量工作带回家做。有时因为放心不下,还得到单位加班,弄得自己疲惫不堪。刘宝锋认为,这种休闲病类型缘于过分焦虑,“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把工作生活混为一谈,再把工作中的情绪带进生活,造成家庭矛盾,就得不偿失了。”突击健身型。很多白领喜欢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去打球,放长假了则背上行囊走进深山去玩“穿越”。初衷是好的,可平时没时间锻炼,猛地一下练过头了,也会出现问题。运动需要本着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个体化的原则,如果平时不运动,放假了攒到一块运动,一是效果不好,二来容易发生扭伤、拉伤等意外。健身最好一周3—4次,集中锻炼的方法不可取。疯狂娱乐型。耿同超告诉记者,一到节假日,各大医院的急诊科大夫都非常紧张,因为这个时候来的都是重病号。这样的病例很多,放假一玩起来就没节制,不顾身体是否能够承受。有的老人不顾年纪,非要和年轻人较劲,外出游玩时不注意,轻的伤筋动骨,重的引发心梗、脑梗。睡眠颠倒型。大多数国人的休闲时间都是在看电视和上网中度过的,用一位网友的话说,就是“晚上不睡,天亮躺倒,起床就上网,一上一整天”。有的年轻人喜欢“夜生活”,大晚上拉帮结伙去唱卡拉OK、泡酒吧、逛夜店,天亮才回家。等上班了,再趴在办公桌上“倒时差”,一天昏昏沉沉。不要把休闲当作另一种必须完成的工作,休闲娱乐不能盲目跟风、随大流,要结合个人喜好,找到真心喜爱、得心应手的方式,那才是最健康的。计划不周型。还有一类人就像勤劳的“小蜜蜂”,白天工作做不完,晚上接着干,有时还得通宵达旦,其实很多工作都是无用功,“穷忙”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计划好时间。

31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