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食24
假如有一天,你失去了双手和双脚,该怎样继续生活?对很多人来说,答案或许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我将如何吃饭、穿衣?如何自由地行走、奔跑? 然而,27岁的澳大利亚青年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却将这无法想象的困境,变成了一个令全球无数人惊讶的感叹号。从出生起,他就没有四肢。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只有一个“小鸡腿”(左脚掌及相连的两个小脚趾)。为什么这个漂亮的小男孩,会遭遇这样的命运?医生也无法给出解释。这样一个曾经让父母担忧的“怪胎”,如今,取得的成绩令大多数健全人都望尘莫及。他取得了会计和金融企划的双学士学位,创立了一家公益组织并担任总裁,被评为2005年“杰出澳洲青年”。他是一名出色的演讲家,走遍了20余个国家,与上百万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日前,尼克带着他的勇气和梦想来到复旦大学,讲述“我和世界不一样”的心路历程。这也是团市委“今天我们怎样成长”系列活动之一。尼克告诉同龄人:“如果别人没有给你奇迹,你就去成为奇迹。”用“小鸡腿”开个玩笑 现场直击 工作人员刚把尼克抱上讲台,他就不安分地用“小鸡腿”在讲台上跳来跳去,向大家展示自己有多灵活。他一边嘟囔着,一边跳着退到桌子边缘。“往后退一点,再往后一点,嗯,再来一点!”就当大家担心他会摔下去时,他“站”直了身子,狡黠一笑:“哈,开个玩笑!”“我最喜欢开玩笑了!”尼克说,自己可喜欢恶作剧了——仗着自己身材“迷你”,他曾让朋友把自己塞进飞机行李舱,去吓唬别的乘客。因为没有腿,他可以在汽车座椅上原地转圈,结果,邻车的司机透过车窗玻璃,只能看到他头部在360度旋转,惊得目瞪口呆。 他用他仅有两个脚趾的脚掌,灵巧地敲击着一个有着16个按键的敲鼓机,一段节奏感强烈的打击乐震撼了全场。“That's cool!(这真酷!)”他吹着口哨,神采飞扬,就像其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一样。“我喜欢我的小脚掌!”一边说,尼克一边调皮地用脚趾比划出“V”的姿势。 他自豪地放映了一段短片。短片中,他踢足球,打高尔夫,钓鱼,滑板,游泳,骑马,驾着快艇乘风破浪,几乎无所不能。他从跳板上一跃而下,然后故意潜到游泳池底,当周围人都在为他担心的时候,他从水里冒出头来,哈哈大笑。 在尼克看来,“这个世界总是爱用老套而世俗的观点来给人下定义,可事实往往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请记住,如果这个世界认为你不够好,别相信,就当它是一个谎言。”令尼克自豪的是,当他学会了用幽默和自信面对世界时,他发现,“人们的确忘掉了我没有双臂和双腿的事实,而将我当成了另一个普通人看待。”不放弃才会有希望现场直击 没有双臂和双腿支撑,一个人同样也能站起来!为了证明这一点,尼克把自己重重地摔在桌上。他用头顶着桌面,在全场的掌声中,一点点艰难地拱起身体。终于,他成功了!他骄傲地环视着四周,感叹“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有希望!”“曾经我以为,有了手有了脚,生活才会有希望,后来我发现,健全人同样在寻找希望,”尼克从生活经历中领悟到,不放弃才是一切希望的源泉。 他以为他不会写字,结果,妈妈专门制作了一个塑料模型,套在脚趾上,用这个模型夹住笔来写字画画。现在,他每分钟能在电脑上打43个字母。他将牙刷夹在脖子和肩膀之间的肌肉里,然后来回移动嘴巴,创造了独特的刷牙法。 中国学生都熟悉爱迪生失败9999次,最终发明了灯泡的故事。尼克说,他也经常用爱迪生的故事鼓励自己,鼓励他人。他曾在美国一所中学,遇到一个沮丧的男孩,当着他的面大哭起来。原来,男孩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成为一名飞行员。他觉得,自己的梦想破碎了,前路茫茫。尼克请他先别那么早下结论,“你可以放弃你这个梦想,但,转角处或许还藏着别的希望!”一年后,当尼克再见到男孩时,男孩又哭了起来,但这回,却是喜悦的眼泪——他告诉尼克,放弃飞行员的梦想,让他很伤心。无意间,他拿起吉他排解情绪,却一下爱上了音乐。如今,他组建了乐队,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快乐和满足。“Give up(放弃)还是Get up(站起来),这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选择。”说这话的时候,尼克收起了顽皮的笑容,表情真诚严肃。我要做一个演讲家现场直击 “现在,我要请你们做一道选择题,”演讲进行到一半,尼克向全场的同龄人,抛出了问题。给你两个选择,选择一,和你喜欢的乐队去一个小岛上度过三天,完全免费;选择二,这三天里,你和往常一样生活,但是,在过马路的时候,你见到一个小孩差点被车撞上。你救了他。全场异口同声选择了第二个。“对,不要低估了自己,你可能比你想象的更有价值!”尼克高声告诉大家。尼克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环游世界。他的演讲“No Arms, No legs, No worries”(没有手臂,没有腿,没有烦恼),每到一处就激起一阵心灵震撼,并被制作成视频,风靡网络世界。 但起初,他的世界并不是这样。 这个开朗的小伙子,也曾有过沮丧的时刻。从小,他就受到来自周围人的嘲笑。尤其是当他长大,还需要父母抱着进洗手间的时候,那种尴尬和羞愧,几乎让人难以忍受。8岁时,他曾经想自杀,10岁时,他尝试自杀了3次,结果,都没有成功。他渐渐成长,他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和世界不一样,他开始思考,“我存在的价值在哪儿?” 父母的支持和鼓励,让他发现了自己。“不要去抱怨自己所没有的,要学会感谢自己所拥有的。”他说,第一次开始尝试玩足球时,他也曾以为自己只能用头去顶,但当足球向他疾速飞来的那一刻,他第一反应就是用“小鸡腿”去接球。虽然,他一个星期都只能跷着脚,用大腿根部走路。但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发现自己没什么不可以。 “在别人看来,我什么都没有,但至少我还有大脑。”尼克朝大家挤着眼睛,“而且我还很帅,不是吗?” 在学校里,他和别的孩子一起学习、运动、竞赛,还成了学校学生会主席。19岁时的一次公开演讲,让尼克明白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台下,很多女孩听了他的故事开始抽泣,一个女孩哽咽着拥抱了他,在他的耳边说谢谢。那一刻,尼克忽然觉得,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希望,这不正是自己的价值所在?回家后,他大声向父母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我要做一个演讲家!” 不料,父母却给他泼了“冷水”。妈妈问他:“你讲给谁听?”“不知道……” “你讲什么?”“不知道……” “谁为你支付路费?”“不知道……” 但是,带着一连串的“不知道”,尼克坚定地踏出了第一步。 他相信,畏惧比没有手脚更可怕。几年后,当一个和自己有同样残疾的小男孩来到讲台上,告诉尼克,自己也像他那样学会了游泳时,尼克兴奋极了。残疾也能创造奇迹说起自己的残疾时,尼克说:“生命中有些东西是我们不能控制和改变的,你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别人对你的判断。” 如何接受自己身体残疾的事实?尼克认为:“你可以跌倒,但你不可以成为一个失败者。与其抱怨没有人和你做朋友,不如去找朋友;与其抱怨没有奇迹发生在你身上,不如去创造奇迹。当你相信没有希望的时候,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希望。但不因为你看不见,希望就不存在。” 一个女孩也希望可以像尼克一样创办一个公益网站,但是担心开始的路会很艰难,甚至毫无方向。尼克鼓励她:“当你发现你的困难暂时没有人帮你解决时,在寻求经验帮助的同时,不妨回头看看6个月之前的事情,你就会发现你和原来已经不一样了。”环游世界传递爱现场直击 “我不能和别人握手,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尼克喜欢前倾着身子,表达他对朋友和世界的热情。 听众中,站起一个女孩,流着泪告诉尼克,自己要把从他的演讲中获得的力量,带给妈妈,帮助妈妈战胜病痛。尼克请她上台,将一个特殊的拥抱,送给了女孩。 有台下学生问尼克,什么是支撑他最大的力量。尼克毫不犹豫地说,“家庭”。“如果你有一个家庭,不停在撒下爱的种子,你怎么可能愿意离开你的家人,把痛苦留给那些爱你的人?”尼克感叹。在尼克眼中,父母最让他感动之处在于,他们始终是他最好的听众,听他诉说一切烦恼和快乐,从不厌烦。 从他6岁起,爸爸教他如何用脚趾往电脑里输入文字,教他游泳,并鼓励他学习踢足球、玩滑板。妈妈告诉他,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微笑,告诉他,“别人再盯着你看,你可以主动去和别人搭话,以友好的姿态来面对这个世界,那样世界也会对你友好”。“我爱我的父母,比爱我自己更多。我不愿意把痛苦留给他们。”尼克说,这份对爱的回馈和感恩,让他不轻言放弃。 尼克透露,他的第一本书即将出版,第一部电影“Butterfly Circus”也即将上映。他建立了一个非营利组织。中国之行,他特意去了四川,给经历过地震灾难的孩子们演讲。他们中有的人,在灾难中失去了手脚,尼克希望用自己的故事给他们前行的力量。 他创办了网站“没有四肢的生活”()他号召全球各地受到他鼓励的年轻人行动起来,汇集大家的力量帮助全球更贫穷的孩子们。做一个爱的传递者,是尼克的梦想。
风吹散了心
李智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人,中共党员。意外的火灾中,李智华永远失去了双臂。2009年,中国残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下发文件树李智华为青少年学习典范。李智华,女,中共党员,1984年1月出生,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人,青少年励志讲师,华表奖电影《隐形的翅膀》原型之一。2009年,中国残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下发文件树李智华为青少年学习典范。李智华,家庭贫寒的李智华,又偏偏失去了双手。 对于她个人而言,是顺从命运的安排还是与命运抗争,她选择了后者,她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奋斗做到和常人一样。哥哥姐姐上学去,李智华总是悄悄地跟在后面,校园里的欢声笑语,让她感到一切是那么新奇。她渐渐地学会了用脚趾夹着铅笔写字,刚开始时铅笔头怎么也夹不紧,她就用绳子把铅笔和脚趾捆在一起,绳子松了,就使劲勒。为了能写好一个简单的“0”,她竟整整练了1天,脚被磨得又红又肿。内蒙古的冬天特别冷,由于不能穿袜子,智华的双脚长满了冻疮,但她却从不哼一声。1990年9月,赵家堡村小学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李智华却因为残疾进不了教室,她便拿几块砖头垫在脚下,悄悄地站在窗外听课;没有课本,她牢牢记住黑板上的每一个字。有一次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班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时,却从窗外传来李智华清脆而准确的回答声。在老师的帮助下,李智华终于走进了课堂。1998年考取了旗重点中学的李智华,又遇母亲身染重病。白天,她用脚为妈妈煎药、喂药、做饭。夜里,她才能读书。这一年冬天,母亲的精神病发作,离家出走后逝世。失去妈妈的李智华以坚强的毅力挺了下来,她要更好的活着,以告慰妈妈的在天之灵。2000年9月,她和姐姐到包头市学习。艰苦的环境磨练出了李智华的意志,也赋予了她一颗善良的心。她经常帮助那些更困难的同学,为了帮助面临失学的同学申怀宝,她跟姐姐每月以申怀宝的名义给申怀宝家寄二十元钱。2003年,她用一双脚扣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9月1日她来到西安欧亚学院。学院领导给了她许多的关怀,免了她所有的学杂费,为她特制了专用的桌椅。2003年12月李智华获陕西省大学生艺术节书法比赛第二名;2004年12月获中国青年书法比赛陕西省青年A组一等奖。她的设计作品在院“师生作品展”上,荣获一等奖。李智华在欧亚学院学习的同时还攻读了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的中文专业。2004年12月,她被中国逻大评为“十佳学习之星”,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2005年她与众多明星一同参加全国妇联组织的救助“春蕾女童”活动,为救助女童筹集资金近万元,2006年7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李智华将上班首月工资1000元钱,送给身患白血病的13岁少女马依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李智华用生命的实践诠释着这句话,她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在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宝贵精神和优秀品质正是广大青少年所不可缺少的。2004年12月18日,中国残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向李智华同学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广大青少年向她学习。2006年李智华参加了国家的专升本考试,在几百考生的竞争中,再度考上了本院的本科。李智华在读大学期间一直专注于青少年素质教育,毕业后一直致力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已是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她,同时也是是中科院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治疗专业的研究生,并立志做一名优秀的青年讲师。2009年3月李智华正式来到西安刘瑶心理咨询室工作,负责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近两年来,李智华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彩绘心灵,志愿同行”——西安市第四届智障人士艺术展,李智华不仅在现场为活动组委会送字,还购买了多幅智障孩子的作品。在《成骨不全症患者救助项目》,还好,我们的爱不脆弱2010陕西慈善乐拍会上,李智华和朋友们一起为一名叫成成的7岁男童捐款做手术,后来那个男孩已经康复上学了,智华觉得特别开心!2010李智华正式加盟郑州诗妍鼎洪教育集团组办的“教育·中国演讲团”,李智华现在作为演讲团中最年轻的讲师,她用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顽强精神和博大的感恩情怀,励志很多人,在国内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李智华常说,在她小时候经常会做同样的一个梦,梦里她拥有了一双手,她可以用这双手帮她的妈妈做家务,她可以用这双手帮她的老师擦黑板,她可以用这双手给自己编辫子。她长大了,再也没有做过那样的梦,但是她惊奇的发现,在她的身边有那么多双温暖的手一直关怀和帮助着她,于是,她想到了舞蹈《千手观音》的编剧——张继刚老师的一句话:“一个人,只要你心中有爱,心地善良,一定会有一千双手来帮助你,同时,你也会有一千双手来帮助别人。”
慵懒安静的阳光
作者:常少帅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谈的是同一件事:小时侯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犯人这样写到: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弟弟抢先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狱。 那位著名人士这样写到: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说:“我把门前的饿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