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313

浮云秋叶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戴耳机好吗图片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廖小可可

已采纳

目前被当作许多随身听使用标准的内耳式耳塞会增加人们听力损伤的风险,一旦超过最大音量的80%,听音乐的时间就应缩短在90分钟以内。研究还表明,对听者而言,内耳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比耳垫式耳机的音量高分贝。对于年轻人来说,现代社会意味着更多的诱惑和更多的噪声。然而,目前尚没有一项长期研究对现代社会人们的听力习惯和听觉疾病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因此,在没有找到更好解决办法之前,正确地选择和使用MP3就是降低其负面影响的最好办法。保护耳朵小方法1、掌握60-60原则:经常戴MP3听音乐的人应掌握60-60原则,这也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2、尽量在安静环境下听音乐:一旦外界环境变得嘈杂,耳机的输出效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而在安静环境下,几种耳机的输出音效相差无几。3、购买高质量的耳机:购买耳机时不妨挑能阻绝外在噪声的耳机,以减少因环境噪声而加大随身听音量的机会。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它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因为耳塞式耳机直接塞在外耳道里,声音没有出处,都向着鼓膜发过去,声音全部被鼓膜接收,对听力的损伤更大。一般来说,听到同等音量的音乐,用耳塞式耳机比头戴式耳机的音量高7-9分贝。4、减少听音乐的时间:听音乐的时间一般每天不要超过一小时,听一段时间后把耳机取下,轻轻揉一揉,放松一下耳朵。而且,不要戴着耳机入睡,否则耳朵在人入睡之后还不断接受刺激,不知不觉中绒毛细胞又损坏了不少。听MP3时,别两个耳朵一起听,应该左右轮换,而且不要塞得太紧。

心理咨询师戴耳机好吗图片

153 评论(13)

愛戀寶寶

长期的佩戴耳机,并且每次都很喜欢把声音调得很大的话,我认为肯定是会损害听力的。因为过大的声音会影响耳膜。

182 评论(14)

钉子生锈了

人们的内耳中有耳蜗器官,学者认为由于长期过量的刺激,细胞组织代谢紊乱,供血、供氧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损害,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 提醒大家一下,在您有高音调耳鸣出现(如蝉鸣、汽笛声、金属声等),需要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诊治,对防止耳聋非常重要。 建议使用耳塞型耳机不要长时间、高音量,以防止发生噪声性听力下降 近年来,在一些戴耳机听音乐的青年人中听力减退的情况已越来越多。这是因为人戴上耳机后,外耳道口即被耳机紧紧堵塞住。高音量的音频声压会直接进入耳内而损伤听力,造成不可恢复的听力损害。� 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听觉就会出现疲劳、损伤,引起听力减退,人体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异常心理障碍等情况,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害。� 声音传进耳朵首先引起耳膜震动。中耳内连接着耳膜的三块骨头(三根听小骨)把震动传给内耳的耳蜗。 耳蜗充满液体,与感受声音频率的发(毛)细胞相连,发细胞把震动转化为电子信号,传给大脑。感受高频信号的细胞在外耳蜗,感受低频的紧随其后。 大多数人每天都接触达到危险水平的噪音,但一般时间都不长,不会造成听力损害。听力损害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如果长期接触噪音,尽管每次时间很短,也会造成听力下降。 乐器和电钻一样,同样可能伤害听力,演奏者和听众都得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研究表明,令人愉悦的音乐造成的听力损害较轻,但长期接触高分贝的声音,不管是音乐还是噪音,都会造成听力损伤。噪音能引发的感觉神经听力损伤发生在内耳,当高能量声波震荡耳蜗内的液体时,会过度刺激并引起发细胞死亡。 对此,专家形象地打了个比方,当我们听音量高达110分贝的摇滚乐时,如果我们能给发细胞拍照,那场景就像用大□子在麦田里滚压,发细胞就是那些可怜的麦子。当负责接听某一频段声音的发细胞受损后,该频段的声音就听不见了。

116 评论(12)

dongdong88z

戴耳机时间过长对听力是有影响的, 一般每天戴耳机的时长不要超过三个小时。

141 评论(14)

刺xin的刺刺儿

我们经常见到晨练的人们戴着耳塞型耳机在听广播,在校园内也可见到学生边走或边骑车戴着耳机在听音乐。在公共汽车上见到年轻人听着摇滚乐声音很大,甚至连邻座都能听到声音。这样长期地使用耳塞型耳机能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 我国科技人员经过研究,对平均年龄在二十三岁左右的受试者,每天使用耳塞型耳机1小时、1-小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听阈差异。他提示使用耳塞型耳机可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特别是在高频区4000赫兹以上明显大于低频区。而使用耳塞型耳机时间越长,听力损害越严重。也有学者报道,常在噪音环境中可引起4000赫兹听力首先下降。 在人们的内耳中有耳蜗器官,学者认为由于长期过量的刺激,细胞组织代谢紊乱,供血、供氧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损害,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 提醒大家一下,在您有高音调耳鸣出现(如蝉鸣、汽笛声、金属声等),需要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诊治,对防止耳聋非常重要。 建议使用耳塞型耳机不要长时间、高音量,以防止发生噪声性听力下降 近年来,在一些戴耳机听音乐的青年人中听力减退的情况已越来越多。这是因为人戴上耳机后,外耳道口即被耳机紧紧堵塞住。高音量的音频声压会直接进入耳内而损伤听力,造成不可恢复的听力损害。� 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听觉就会出现疲劳、损伤,引起听力减退,人体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异常心理障碍等情况,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害。� 为此,用耳机音乐应注意减小音量,以柔和不刺耳为宜,而且不要长时间连续收听。有关专家建议:成人每天用耳机不超过3~4小时,青少年因听觉器官还未发育成熟,每天不宜超过1~2小时,以间歇收听为宜

99 评论(9)

宝妈妈爱吃醋

天天戴耳机,时间久了对听力也是会有影响的;每天戴耳机的时长控制在3~4个小时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195 评论(15)

可怜的tina

长期佩戴耳机的危害

1. 耳道感染

长时间戴耳机,耳内会处于一个有汗液、分泌物、真菌微生物等的环境里,易产生痒的感觉,这时很多人会去掏耳朵,造成耳道屏障的损伤,长此以往,会增加耳道感染的风险。

2. 听力下降

我们耳朵听声音是由内耳毛细胞来感知的,这些毛细胞类似精密仪器,需要细心保护。如果音乐声音特别大,很有可能一晚上就能导致听力下降。

3. 头部不适

我们的听觉神经和处理声音信息的大脑皮层持续处于兴奋状态,就像让它们跑了一场马拉松,导致脑部的能量消耗过大,大脑就产生了类似长时间加班的疲惫感,造成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

避免要用耳机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挂耳式耳机。像市面上现在就有一种叫骨传导的耳机,它的性质就是通过骨头传声,无需塞入耳道里,跟传统的入耳式耳机不同,大大减少了对我们耳部的损害,是可以完全做到健康听音的。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款市面上比较火爆的骨传导耳机~

1、NANK南卡Runner Pro3骨传导耳机

南卡骨传导耳机是我最早开始接触的品牌,当时是在丁香医生的商城看到的,看到很多的耳科医生都在推荐所以就入手了,这款Runner Pro3是经过了多次迭代整体功能也是最完善的。

同时南卡runner Pro3在音质表现方面也非常出色,采用了AF全震指向性振子,相比传统骨传导耳机可以有效提高35%的振动面积,降低了骨传导声音传递时的损耗,让声音更加震撼强劲。南卡Runner Pro整体机身采用记忆钛金属材质,可以自我调整接触面积,随时处于一个可以保证耳机有一个很好的佩戴体验,兼顾更多的适用人群。在信号传输方面南卡Runner Pro3采用了目前最新的蓝牙解码协议,配合AF全震指向性振子,提高声音的传递效率,所以在续航上得到了巨大的升级单次充电可以做到10小时的续航。是目前骨传导耳机中续航时间最长的一款骨传导耳机。

2、韶音AS800骨传导耳机

韶音Aeropex AS800骨传导耳机,作为全机身钛合金的设计,机身轻巧,全钛合金机身柔软度高,使用寿命高,有柔韧性极佳的特点。一体化设计,配上磁吸充电,还采用IP67防水防汗,不怕汗水,不怕雨淋。

3、FMJB2骨传导耳机

这款FMJB2骨传导耳机,自带8G/16G大内存,可用作独立的MP3去使用,解放带不手机直接听歌,运动不受限。轻量化机身设计,配合硅胶耳挂,人工智能小赛的加持,实现更加智能化。想要尝鲜的可以,尝试入这款。

4、NANK南卡Runner CC2骨传导耳机

这款Runner CC2耳机属于南卡这个品牌的亲民型耳机,IPX6级的防水级别不用担心雨水流汗等问题。挂耳朵支撑稳固和贴合恰到好处,不塞入耳道,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出现不适现象,还能有效保护听力。在音质方面,升级的防漏音系统非常有效的去除了骨传导耳机的传统缺点,向好音质有力迈进。佩戴舒适而不伤耳,还能享受高品质音乐,一款入门级性价比超高的骨传导耳机。

5、索爱G1骨传导耳机

这款索爱G1骨传导耳机,机身是硅胶与记忆钛合金骨架融合材质,前卫的双耳开放设计,听歌的同时也能听到外界的声音,安全度大大提高。流线型下沉式设计,贴合耳形,可运动,也可商务,采用低功耗蓝牙芯片,内置麦克风,让音乐听的持久性。

275 评论(11)

小豆他妈妈

每天长时间听耳机对听力有影响吗?

1.长时间戴耳机可能会造成听力损伤。

2.耳机是生活中常用的设备,但是如果把耳机的音量调大,耳机的声能就被限制在耳道内,不能有效地传播到外界。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内耳功能受损,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以及耳鸣症状。人们应该控制耳机的使用时间,降低音量,尽量减少对听力的影响。

每天听多久耳机才会痛?

要搞清楚这一点,首先要搞清楚耳机的音量。一般单声道耳机最大音量在65分贝以上,立体声在75分贝以上,高频立体声在130分贝以上。这些力量的音量会导致听力损失。

另外,使用耳机保持耳道处于密封状态。如果长时间(每天4小时以上)使用耳机,听觉神经会受到长时间刺激,保持兴奋状态。对于听觉器官尚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可能会出现听觉疲劳等不适,如头晕、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耳聋。可以看出,使用耳机时,音量要适中,每天不超过1小时。当出现不适或听力下降时,请停止使用。

每天戴耳机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使用耳机听音乐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到4个小时,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他们的不成熟,每天使用耳机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个小时。当人戴上耳机后,外耳道被耳机紧紧堵住,响亮的声波直接进入内耳,使内耳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新陈代谢就会紊乱,导致听力下降甚至无法恢复。长期使用后,耳机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对人体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首先会引起听觉器官不适,听力下降,耳痛,头晕,烦躁等心理反应。

307 评论(15)

艳的笑窝

长期地使用耳塞型耳机会导致听力下降。

我国科技人员经过对平均年龄在二十三岁左右的受试者的研究,每天使用耳塞型耳机1小时、1-小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听阈差异。

科技人员提示使用耳塞型耳机可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特别是在高频区4000赫兹以上明显大于低频区,而使用耳塞型耳机时间越长,听力损害越严重。

在人们的内耳中有耳蜗器官,由于长期过量的刺激,细胞组织代谢紊乱,供血、供氧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损害,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

建议使用耳塞型耳机不要长时间、高音量,以防止发生噪声性听力下降 近年来,在一些戴耳机听音乐的青年人中听力减退的情况已越来越多。

这是因为人戴上耳机后,外耳道口即被耳机紧紧堵塞住,高音量的音频声压会直接进入耳内而损伤听力,造成不可恢复的听力损害。

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听觉就会出现疲劳、损伤,引起听力减退,人体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异常心理障碍等情况,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害。

扩展资料:

耳病频发与经常带耳机有关

医生提醒,经常使用耳机听音乐、玩游戏或是经常出入迪厅、歌厅等场所,很容易造成噪声性耳聋。

医生建议爱听歌的年轻人,在用手机听音乐或戴着耳机玩游戏时,音量最好控制在听歌时还能听到别人说话为宜,且听20到30分钟左右,就休息一会儿,同时不宜常到音量非常大的歌厅或迪厅等地。 此外,医生还提醒市民,平时要注意用耳卫生,不可经常抠耳朵,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头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签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 据了解,除了上述因素有可能会伤害人们的听力外,一些从事锅炉工、经常戴着耳机的电话员和无线电工作者也可能会发生噪声性耳聋,因此最好做好个人防护,佩带防护用品。

参考资料:健康报网-长时间带耳机听歌易患噪声性耳聋

29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