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4

小小千寻小尼玛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哈哈镜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宅基腐闹不住

已采纳

这里的“识”,是指人的 认知。 认知,又称认识,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认知是个体认识 客观世界 的信息加工活动。 好多心理问题,源于认知差异和局限。所以,要解决心理问题,就要对认知及其局限性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本篇主要从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来看人可能产生的认知局限乃至认知障碍。 我们都知道,认知包括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等心理现象。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包括饿、渴、胀、恶心、窒息、憋、疼痛等感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等的制约。 比如,一提到电脑,我们脑中一下子就会展现出电脑的影像。无论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还是一体机,我们一看就知道它们都是电脑。但如果我们从来没见过平板电脑或一体机,可能就不知道它们也是电脑。 又如,我们一闻到榴莲的味道,无论眼前的榴莲是一盒一盒的、一方一方冷冻的、还是一整个,我们都知道那是榴莲,而且我们知道它味道虽然难闻,但吃起来很甜。如果我们没尝过榴莲,可能不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吃它。如果我们对这味道深恶痛绝,很可能连尝一口的愿望都没有。这两个例子,显示的都是知觉作用的结果。我们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人的知识经验是怎样对知觉造成影响。 知觉又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等。这里主要从时间知觉、空知知觉、以及可能产生的错觉等方面来探讨人的认知差异。 空间知觉 ,是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关于大小知觉,同一物体,我们都知道远小近大的原理。所以觉得自己胖的人,照相都愿意往后躲,觉得站在后面还可以显得瘦小一点;从万里高空看我们的高楼大厦,就如同一方方小积木。其实在判断物体大小的时候,观察者是把视网膜像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结合起来判断的,只是我们不见得意识到这一过程罢了。 视网膜提供了视觉信息,视线沿物体边界的扫描运动提供了动觉信息,手的触摸提供了触觉信息,这些信息的结合就形成形状知觉。比如,画室里供素描用的石膏体,有圆形、圆柱形、三角锥形、正方体、长方体等形状,我们一眼就看得出。如果让你闭上眼睛触摸,相信我们也辨别得出。不过,在不同的视角,我们视网膜提供的信息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不清楚这一点,在素描时可能就会直接把圆柱体的面画成圆形而不是椭圆。小孩子就经常如此,因为他们还没有获得视觉和动觉有机结合的经验。 方位知觉,则常因参照物的不同,产生认知差异。比如过去没有导航系统,你到青岛问路,当地人一般不会给你指东西南北,而会告诉你往前往后往左往右,都是让你的行进方向为参照物。因为青岛城市道路几乎没有正南正北的,不能以方向为参照物。 距离知觉,是判断距离远近的知觉,又叫深度知觉、立体知觉。而人的视力、观察对象重叠、线条的透视作用、空气的透视作用等,都会影响人的距离视觉。 时间知觉 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时间知觉的产生可以借助的线索包括:计时器提供的信息;自然界昼夜交替;四季周期性变化;人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周期性变化等。 如果没有这些可借助的线索,人们凭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来估计时间,不同的人、不同心情、不同感受力、不同情境,都会影响对时间的知觉。 比如,学生上课,同样一节课45分钟,对于喜欢的老师、喜欢的课程,觉得一节课简直太快了。而对于不喜欢的课程,不喜欢的老师,觉得一节课那么漫长,会不停地看表。 俗话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意思是听到的不见得是真的,只有你亲眼见了才能判断真假。 可是,很多时候,眼见也不见得为“实”。那天听小姑子讲她小时候就近视但家人不知道的事。她说后来坐在最前排看不清黑板了才引起爸妈重视,带她去配眼镜,一下子就400多度。结果戴上眼镜,她才知道操场上的沙子原来是一粒一粒的,还挺粗,而且有些沙子还闪闪发亮。原来她一直以为操场上的沙子很细。这是因视力不济产生的错觉。 又如书中这些图形。同样长的线段,同样大的圆圈,可能会由于种种干扰,造成错觉。 物体体积也会影响重量的判断。同样一公斤的物体,一块一公斤的铁和一袋子棉花也是一公斤,由于棉花从体积上看上去很大,我们可能产生错觉,棉花比铁块要沉。探月者在失重的环境下,又如何判断上和下? 认知障碍是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感知障碍是症状之一。感知障碍又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和感知综合障碍。其中时空知觉问题造成的障碍就有错觉、幻觉、视物变形症(包括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窥镜症、非真实感等。 作为 病理性错觉 ,与前面我们所提的错觉现象不同。前面我们提到的错觉是一种知觉现象,由于干扰造成的错觉,是一般人都难以辨别的知觉错误。如由于线的方向干扰,两条同样长的线段,我们以为一短一长。作为症状的错觉,是不存在的虚妄,不能接受现实校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错觉常带有恐怖性质。 比如杯弓蛇影的故事的主人公,当时产生错觉,回家后就大病不起。有的病人声称有人跟踪他,但可能只是树随风摇动的影子。有的病人说她家里有鬼,但其实那鬼,是阳台上晾的衣服。她由于害怕自己一个人在家,产生了错觉。而且这种错觉是持久的。 幻觉, 特点是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并且对此坚信不疑。幻觉其实是一种时空知觉错乱的表现。如幻听、幻视等。幻听,有的是声音本不存在,而幻者却“听”到了;有的是声音真实存在,但幻者听到的不是声音的本意。幻视,有的是一种错觉,有的则是闭上眼睛也能“看”见物体存在,而且真切触发情绪。 至于 感知综合障碍 ,如有的幻者感知客观事物的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或视物显大,或视物显小;有的产生非真实感,觉得周围视物像布景、油画,不真实,没有生机;有的认为自己的面容或体型像哈哈镜里的样貌,而且他们认为自己就变成了那样的模样,所以频繁照镜子,精神几近崩溃。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时间和空间,其实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时间和空间只是人的一种知觉罢了。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知觉,受人认知和经验的影响,有时也会产生错觉。所以,即便是对于正常人,眼见也不一定为实,耳听说不定是虚。当我们所认为的“实”和“虚”对我们造成一定心理影响,特别是触发不良情绪甚至想采取非常行动时,一定要冷静三分钟,辨明虚实,再理性地采取措施。 而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则应学会利用所学,明察秋毫,正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以便及时提出转诊精神科医生的意见建议。避免把幻者的精神障碍当做一般心理问题来处理。因为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人的心理不健康的各类状态。如果有需要,也只能力所能及地发挥一定的辅助诊疗作用。到位而不越位,作为心理咨询师们要谨记。

心理咨询师哈哈镜

309 评论(13)

永丰YF窗帘窗饰

冷笑话 和 黑色幽默是不一样的.简单点来说,他们区别就是:黑色幽默是一些很“深”的讽刺意味浓重的笑话。而冷笑话是根本不可笑的笑话,但是讲冷笑话的行为是可笑的

342 评论(9)

sevenweish

当你走到哈哈镜陈列室,你就看到,人们对着镜子,哈哈大笑。你如果挤过去,站在镜子跟前,看到自己的模样时那样滑稽,你也会笑个不停。 哈哈镜为什么能把人找成那副模样?不妨你先凑近光亮的纽扣、电镀的小少、灯泡、表蒙子、罐头盒等等。你的鼻子可能被照得很大,也可能照得很小,这就要看上述物体表面是凹还是凸的了。哈哈镜的表面凹凸不平,这是哈哈镜的奥秘,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成的是虚象 如果你在肥皂水中加些甘油或糖,吹起一个大的肥皂泡,调整你和肥皂泡的距离,你会从前部的凸面上,看到自己正立的像,真是奇观。

259 评论(8)

MidnightAngel

你还记得站在游乐园的哈哈镜前面,时不时变化姿势,手舞足蹈,开怀大笑的样子吗?那时的我们是觉得多么的神奇,仿似一面魔镜,轻而易举的便带给人们最简单的快乐。

试着照下哈哈镜,当你面对一个上部是凹镜的哈哈镜时,你会发现你的头被放大了,尤其显眼的是脸上的大鼻子,这是因为鼻子在脸部比较突出,离镜面更近,因此鼻子的成像被放大的倍数比脸上其他任何部分都大。透过整个镜子,你会看到你的身材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凸镜子把人照得瘦瘦细细的,凹镜照出的却是胖胖圆圆的,整个人体形象都被恶搞了。正是因为哈哈镜的凹凸不同,才形成了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影像。

我们知道凹面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而凸面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所以凹面镜呈现出放大的效果,凸面镜呈现出缩小的效果,这两种镜面都是以镜的中心点为曲面的。哈哈镜,即是由多种不同曲率半径的凹面镜和凸面镜构成的。

如果你对着一个上部是凸柱面镜的哈哈镜,因镜子在竖直方向上并没有弯曲,所以在竖直方向上像与物长度相同,但水平方向上由于是凸镜,因此成像是缩小的,那么镜中就看到细长的成像。同样道理,如果用凹柱面镜照,你会看到一个扩宽的成像。如果把镜面做成上凸下凹的,成像就是上小下大;镜面做成上凹下凸的,成像就是上大下小;要是将镜面做成各部分凹凸不平的,成像就歪七扭八的了。此外,再加上距离镜子的角度、远近不同等因素,哈哈镜便成了神奇的随变魔镜。

哈哈镜是一个叫查尔斯·里奇的人发明的,据说他的发明大多集中在航空领域,哈哈镜最初被用来做什么已经很难考证了。大型哈哈镜目前主要用在幼儿园,酒店装饰,心理咨询室等,小型哈哈镜主要用于整人,家庭装饰搞笑。

其实,哈哈镜的原理在生活中也很容易发现,比如,拿一个光亮的不锈钢汤勺看看,凹进的一面和凸出的一面可以照出不同风格的另一个你。如果你在肥皂水中加些甘油或糖,吹起一个大的肥皂泡,调整你和肥皂泡的距离,你会从前部的凸面上,看到自己正立的像。

11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