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赖赖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人格特征。这就如同选拔运动员和电影演员一样, 重要的不是看他是否受到过专业训练, 而是看他具有何种内部资源和潜力, 看他是否具有创造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一项助人的事业, 其价值取决于它对人赋予多少人性, 人性的具体内容是心理治疗与咨询的主题, 其生命力取决于它对人性的态度和对人性的理解程度。因此心理治疗师应首先是一个善良、坚强的人, 具有爱心的人。爱心是产生人格魅力的根本动力, 而人格魅力又恰恰是影响病人所最需要的内在源泉。心理治疗师应该具备创造性, 具备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形象和逻辑的一种巧妙结合的思维。而这种创造力正是来源于治疗师灵魂深处的特质。创造力的要素不同于模仿, 在治疗过程中是治疗师与病人在其互动关系中自然而然地创造出来的真实。治疗师还应具有渊博的知识, 应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 敢于并善于严格地解剖自己, 这是治疗师最为可贵的品质之一。俗话说: “正人先正己”, 一个不善于作自我分析的人又如何去给病人进行精神分析呢?治疗师无疑应是一个学者, 但更应该是一个语言大师。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语言, 一个不善于运用语言符号的人, 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治疗师。例如在催眠治疗中, 治疗师要在丰富的想象中铸造出符合规定情景的语言, 又用语言来描绘传达这种想象。这包含着即兴创造的力量。治疗师在治疗中不能一成不变地使用一种指导语, 要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症状随机灵活运用。当然, 一个理想的心理治疗师, 严格地说应具有临床心理和医学临床的专业培训, 同时又具有广泛的人文学科的知识。而最重要的还是具有艺术创造的能力%把一切有关知识和经验融会贯通为一体并能运用自如的能力。因为从本质上说, 心理治疗与咨询是一门伟大的综合性艺术。治疗师与病人接触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一种崭新的创造, 治疗师应该是创造这种瞬间的名符其实的艺术家。 我个人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乃至心理治疗学家的一个先决条件, 要看这个人是否具有某种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混合而成的人格气质。事实上, 我们能够在我们的周围发现, 有一些人, 他们没有任何心理学的知识, 更没有什么专业方面的训练, 但是他们具有着吸引人的魅力、乐于倾听、能设身处地的替他人考虑, 替他人着想, 能提出中肯而妥贴的建议与意见。故他们有着众多的倾诉者, 愿意向他们倾诉自己情感生活中的苦恼, 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与纠纷等等难言之隐。这些人可以被称为“天生的心理咨询师”, 是成为专业的从业者的好坯子。在经过精心雕琢与反复锻造后,有可能成为这一行业中的姣姣者。成为一名咨询师与治疗家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需要一定的学历或者说大学本科的学历。除此之外还要有对一般文化知识的掌握。根据我自己的心理分析临床实践, 来接受分析与治疗的人, 其所诉说的问题的内容基本可归纳到童年期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和性、爱情与婚姻这样二个主题中。这两个问题也是各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的两大基本成因。更一般地说这两大问题实际上又是个人的生理与心理成长和文化内在化这两个过程相互作用而导致的错位与不匹配的表达。为了充分理解他们的叙说、问题及症状, 尤其是隐藏在叙说、问题与症状背后, 并且支配着它们的被压抑的愿望与动机, 治疗师需要经过适当的哲学训练以便具有良好的分析推理能力, 能够从纷繁的现象中迅速、准确地把握问题的真正症结。同时咨询师与治疗家还需要具备一般的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方面的知识, 以及语言学与修辞学的知识。缺乏这些知识将影响咨询或治疗师对来访者问题的正确判断, 并会影响咨询或治疗的进程及结果。成为一个合格的咨询师与治疗师的最后一项, 也许是最为关键的一项条件, 当然是接受该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培训并接受系统的咨询、治疗或分析的训练。 所谓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方面包括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本身的理论与技术; 另一方面还应包括精神病学的理论与诊断技术。
水中央1985
进入三月份,很多人已经复工了,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对于朋友子君来说,未必是。周末朋友子君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由于防疫隔离,公司的客户出现锐减的情况,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开始裁员。她在电话里很失落地告诉我说:“我失业了,该怎么办呢?”其实,不仅是朋友子君,职场上部分人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因受疫情影响,大部分的公司都存在运营情况不佳的情况,如果客户和业务受到影响,与此相关联的公司也会多多少少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次的疫情,加上2019年的寒冬,就是振动翅膀的蝴蝶,引起了一连串的不良反应。所以,有的公司为了求生存,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挽救目前的经济危机,譬如,减福利、降薪酬、裁员工...还有的公司虽然没有裁员,但也对员工进行了降薪处理,如减掉员工30%-50%的薪资,抑或是按上班时间发放薪酬等等。这个时候,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来说,都不容易!那么,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失业了,怎么办呢?一、调整心态,不要总站在“阴影”里面对2020年初始就失业的情况,或许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有一些小小失落。但是, 无论多么风光或多么糟糕的事情,一天之后,便会成为过去。每个人一生中会遇到无数的困难,而工作中遇到困难仅是你一生中的千万分之一。所以,失业了,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调整个人心态,可以让自己悲伤一两天,不能让自己悲伤一两个月,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眼前的困境。如果一直站在失业的“阴影”中,那你永远不可能享受到阳光的沐浴。2020年,不仅仅对于你来时候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都是不平凡的一年。而一般被裁的感觉非常不好,觉得是自己能力不足,没有被公司或领导肯定和认可,这个时候的心理状态是灰暗的,建议你保持理性、冷静的思维,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状态。因为公司出现裁员的时候或许并不是因为你能力不行,而是市场经济运作的结果,一般公司裁员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公司架构调整,需要重新配置资源,调整业务结构、用人结构或成本结构,合并或重组某些业务部门或生产线条。第二个是宏观经济影响,受到市场经济整体大环境的影响,公司经济压力负担过重,就要想办法减少、压缩成本,比如减少福利、收缩招聘、裁减员工等等。而现在大部分公司裁员可能都属于第二种情况,经营状况不佳,最大程度上去减少成本,节省开支。无论是那一种情况,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被裁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件好事,它是你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整装出发的助推器。最重要的是及时调整个人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把它当做一个学习、成长、历练的机会。二、投递简历,为面试工作做好准备2020年虽然对于很多公司来说都是不容易的,但是也有很多公司也依然发展得很好,还出现人才紧缺的现象。所以,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失业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简历,找准适合个人职业发展的职位,投递简历,并为面试工作做好准备。这里需要提醒一点的是,很多人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只会做一份简历,这是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着一份简历走天下的心态。然而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HR,对简历的喜好是不一样的。无论你多么擅长写简历和投简历,有些HR会喜欢,而有些HR并不喜欢。所以,别指望一份简历走天涯,而是根据职位和公司的不同喜好,撰写不同的简历。但是残酷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样的简历是HR喜欢的,什么样的简历是他们感兴趣的。我们在发出简历后,一般都会祈祷HR会看见我们的简历。鉴于此,很多人在制作完简历后,就会将简历发布到各大招聘网站上去,试着投一下简历,幻想着至少让企业公司能够先看见他们。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你铺天盖地网投简历的时候,却是会被HR默默地屏蔽掉或放到垃圾回收箱的。有调查表明,有经验的HR,用8秒钟就能扫视一份简历,所以招聘的HR在面对一堆的简历,平均每份简历就看8秒钟。然后简历被分作两堆,一堆是我们称之为“忘了吧”,一堆叫“进一步研究”。所以,是什么决定了简历的不同命运?核心因素就是:简历的质量。所谓简历的质量是指简历里的内容,一定要简短精悍,而不是长篇大论,要区分简历是让自己high还是让别人high。准备好简历后,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简历投递,投递那些符合个人职业发展并且有发展前景的公司,换句话说,一家公司是否适合你,主要看你的个人职业价值观是什么。投递简历后,我们需要为面试做好准备。因为现在疫情还没有过去,所以除了准备线下面试工作以外,还需要掌握线上面试的技巧。面试过程中,HR会问许多问题,但你只需要重视5个基本问题:1、“你为什么来这里?”——你为什么来我们公司,而不是其他的公司?2、“你能为我们做什么?”——如果录用你,你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吗?你具备什么技能?你对这个领域了解多少?3、“你是什么样的人?”——你适合吗?你的个性容易相处吗?你和这里的人有同样的价值观吗?4、“是什么将你和其他人区分开来?”——你有什么优势?5、“我们请得起你吗?”——你的薪资要求多少?我们能付得起这个数目吗?与此对应的,面试者也同样可以为自己以上这些问题。同时,面试回答问题时,如果想给HR留下好的印象,一次回答尽量不要超过2分钟。实际上,有时一个较好的答案只需要20秒来阐述。如果说话过于累赘、啰嗦,会给HR造成缺乏沟通技巧的不良印象。面试过程中要记住,企业不在乎你的过去,他们了解过去,只是为了预测你将来的行为。通常情况下,是在考察你的胜任力。对企业而言,他们面临的风险会更大,因为他们面试的成本要大于你做准备工作的成本,招聘的成本大于你面试的成本。三、利用好空窗期,保持学习当然,有可能你投递简历以后没有那么快收到面试通知电话,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需要好好利用这段空窗期,保持学习,持续成长。同时,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好好分析一下自己、想想自己想做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避免以后出现更多的职场危机。无论何时,缓解焦虑,抵抗风险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保持学习。只有保持学习,你才能得到提升,才能获得职业发展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不学习,或许你连进入另外一个职业门的机会都没有。在上一份工作中,我们已经学习和掌握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但这些知识和技能能否做到迁移,在下一份工作中帮助到你呢?时代随时在变迁,今天的职场或许和明天职场不一样,今天岗位所需要的人才或许和明天的不一样,但是我们不带更新迭代的职业技能,才是决定我们一直能工作的法宝。所以,我们要洞悉市场需求,并保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譬如可以学习一些和岗位工作相关的知识,辅助工作的提升,让你职场之路走得更快,更稳,也会加速你自信心的增长。可能很多人在这个空窗期会感到焦虑,不知所措。这就要在我们进入空窗期的时候,我们就要为制定好学习目标计划,才不会让焦虑情绪占据我们的生活。也许这个时代会抛弃我们,但是只有我们自己不会抛弃我们自己。因为,只要我们自身具备过硬的学习实力,储备更丰富的营养知识。才能与社会同步,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个时代最不缺的是学习,但是最缺的也是学习。我们都知道著名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即是一个人只要持续专注某一项技能一万小时,那么他就会成为这一方面的天才。一万小时只是是一个数字概念,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也就是说当我们确定目标以后,朝着目标走,不改变方向,保持学习的动力,并不断持续进行练习。即使中途面临重重困难,也要坚持走下去,终会抵达终点。无论是2019年,还是2020年,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注定都是不平凡的一年。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作者:王丹艳,意得首席咨询顾问、CCDM中国职业规划师、BSC高级职业规划师、美国舒伯学派职业规划师、9年以上企业项目管理、5年以上企业培训讲师、多平台职场领域人气作者、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CIPC)。专注职场领域,实现个人成长。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