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93

南京爱华会务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介绍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碎花花11

已采纳

人心包独肚皮,难分友或敌。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介绍

339 评论(12)

茉莉芬芳2008

人是理性动物,你的行为要手事物制约,所以不一致

352 评论(15)

刘聪1988

思想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而行为却要受时空环境和社会规范的制约。也就是说思想可以放纵,而行为却要受到约束

293 评论(12)

肉祖宗想切肉

为什么你的思想和你的行为不能一至

194 评论(13)

柳絮天涯

当然会不一致啦。当你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大脑是充满幻想的空间,但你的身体是没那么大的行动空间的,如果你想杀个人,你会去杀嘛,当然不会了

313 评论(8)

我的宝贝叫小啦

外在世界是内心世界的反映,思想是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主导人行为意识的是思想,而行为又受行为意识的支配。所以说思想间接地控制着行为,行为和思想意识是一致的。当一个人去想什么的时候,他的想法就会转化成思想意识,思想意识又操控着人的行为,所以说,不存在行为和行为意识不一致的现象。如果一个正常的人,他的思想和为不一致,那一定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目的,睁着眼睛说连他自己也不相信的骗人的鬼话,闭着眼睛在干违心的事情和勾当。这种人和事,历史上并不鲜见,就像贪腐的奸佞小人一样,口口声声为了民族大义,家国利益,却干着出卖民族利益,出卖自己的信仰和灵魂的勾当。一个正常的人,想法和做法是一致的,说法的不相一致,是为了用谎言掩盖他自己鄙劣的行径。“指鹿为马”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秦二世的时候,丞相赵高专权弄政,野心勃勃,他设计害死前任丞相李斯后,直接把矛头对准了二世。可朝中那么多的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多少人又反对他,他心中没底,就上演了一出指鹿为马的闹剧。一天早朝,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对秦二世说:“陛下,我今天给你献一匹宝马”。秦二世一看,对赵高说:“这分明是鹿,哪里像马?你怎么指鹿为马呢?”赵高眼视群臣,不慌不忙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宝马良驹”。赵高转过身,用手指着群臣,励声言道:“陛下如果不信这是宝马良驹,请问众位大臣”。一时,众大臣不知所措,一些平时紧跟赵高的奸佞小人立即言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啊!有胆小怕事的大臣,虽然想法不同,但迫于淫威也随声应和。有正直的大臣言说是鹿者,皆遭赵高所迫害。所以说,一个正常的人,思想和行为意识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一方面是迫于淫威,一方面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这个问题是一个人思维习惯的反映。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思想产生,总会通过行为在实现,或者说认证。比如说,我从思想上要去学写作,那么,行动上就会去找学写作的书籍,并且开始动笔。这就是正常思维。而不正常的思维,我思想上要想去学写作,而行动上却去看美术作品,又想学书法去……这主要是你脑子里的定位思维出问题了。当一个人思想上不想有专一的方向时,往往朝三暮四。这是不好的习惯。大凡成功人士,必定在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或兴趣上)上,比较有专一性,恒性……思维定向明确,并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飘忽不定,犹豫不决,思维混乱的人,将容易一事无成。

22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