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0

静心观海一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求尊重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35号小祁

已采纳

尊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zūn zhòng,意思是尊敬、重视,古语是指将对方视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须重视的心态及其言行,现在已逐渐引伸为平等相待的心态及其言行。出自《汉书·萧望之传》、《新语·资质》等。

扩展资料

尊重意味着无条件接纳

咨询师既接纳求助者积极、光明和正确的一面,也要接纳消极、灰暗和错误的一面。既接纳咨询师喜欢的,和求助者相同的,也要接纳和咨询师不同的,不赞同的的一面,还要接受求助者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认知、行为、情绪和个性。总之尊重就是接纳求助者的一切,无条件的接纳求助者的全部。咨询师对求助者没有喜欢、厌恶等情感内容,没有欣赏、仇恨等态度差别。

尊重意味着平等

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尊重也表明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是平等的。平等体现在心理咨询与求助者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的平等,咨询师要主动忽视双方在价值观、信仰、民族、职业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对所有的求助者一视同仁。

尊重意味着礼貌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因此双方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而礼貌有助于建立这种关系,咨询师对求助者热情、礼貌必然会使求助者感受到尊重。对求助者的礼貌应该体现在不批评指责、不歧视嘲笑、不冷漠无情等方面。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求尊重

184 评论(9)

BeiJing我的爱

咨询师要做到以下五点: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 尊重: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热情: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咨询结束时,是求助者感受到温暖。 真诚: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不是自我发泄;真诚应实事求是;真诚应适度。 共情: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积极关注:避免盲目乐观;反对过分消极;立足实事求是。 就是这些了!

345 评论(14)

奔跑的窝妞妞

你好!这位妈不用太担心,这位咨询师的做法是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我们国家的心理咨询师都是有专业的培训和考试的!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到当地的心理咨询师协会去咨询一下!

335 评论(13)

梦溪shuer

楼上的回答,是书本给出的答案。但需要注意,这是对于咨询师的告诫。建立良好咨询关系,需要求助与咨询师之间共同构建,才能达成。所以,本鲨认为,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抱持与共情,是两大核心。更要以区分求助的状态作为前提。一、求助的心理问题存在于自我意识层面。此时求助的问题多形成时间不久,治疗欲望很强烈,也比较明确和单纯。甚至部分对于咨询师抱有相当的期待。这时,按照书本答案寻求关系构建,是没有问题的;二、求助的心理问题已经有来自潜意识心理能量的渗透。这类问题,一般都有较长和复杂的形成历史。求助的心态比较矛盾和敏感,存在类似趋避性依赖。心理咨询师在初期必然是较为被动的。本鲨以为,对于这类求助,应该根据他的气质与人格特点,灵活掌握。比如对于胆汁质和部分粘液质,应该以认真地聆听为主,充分地宣泄,对于高度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往往是必要的。但对于抑郁质的求助,可能效果相反;而且,对于部分粘液质的求助,则可以对于求助非常明显的认知错误的具体问题,用解释技术,让求助自己领悟到他的荒谬之处——总之,这类问题,与本人的人格气质特点,呈现高度相关性。必须要灵活对待,找到合适的方法。

30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