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0

冰可乐28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学院派医院派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麦麦咔咔

已采纳

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有什么区别 心理师:侧重诊为主,疗为辅,这疗主要是心理的行为、认知等疗法,是排药物之外的。 心理治疗师:侧重疗为主,特别是药物的治疗,这个比心理咨询师的要求高,因为是要求精神病医师有相关执业经验和药剂执业资格才可以担任的职业。 心理医生:包含了精神病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概括定义。 一、工作场所不同: 心理治疗师也称心理医生,顾名思义当然医院进行工作;而心理咨询师则大多都在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但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现在也已经有医院开始聘请心理咨询师了。 二、衣着形象不同: 既然是心理医生,又是在医院工作,当然工作时间就得穿着医生的白大褂;而心理咨询师,则可以穿着自己日常的得体衣服即可。 三、教育背景和处方权不同: 心理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一般来讲侧重药物,比如医院里的精神科大夫大都没有耐心和你谈,他们喜欢直接开药; 而心理咨询是不会用精神类药物的,完全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疏通心理的障碍。 四、考证持证不同: 报考心理咨询师的最低要求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报考心理治疗师要求:医师本科毕业的工作满4年,硕士毕业的满2年; 心理医生的资格证都是由卫生部颁发的心理治疗师资格证,而心理咨询师是由劳动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但从2017年11月之后,劳动部将不再颁发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今后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可能会改由行业协会来颁发。 五、定位方向不同: 心理治疗适合则是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的人;而心理咨询侧重于亚健康的正常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心理咨询是通过咨询师与咨询对象在心理层面上的交流,使来访者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了解自己的心理现状,解决其在生活、学习、工作、情感、人际交往、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帮助来访者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念,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 2:心理治疗是对于有心理障碍的来访者,心理治疗师运用专业的心理学治疗方法,帮助来访者解开一个个固着的对心理健康有害的心结。找到困扰来访者的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的根源,和不恰当行为的根源。与来访者一起面对,协助来访者处理这些事件和事件所带来的情绪。带领来访者从这些不良情绪中走出来,感受各种正常的情绪,能自然的对各种情绪做出恰当的行为表现。因此,心理治疗就是对来访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 3:心理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一般来讲侧重药物,比如医院里的精神科大夫大都没有耐心和你谈,他们喜欢直接开药;而心理咨询是不会用精神类药物的,完全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疏通心理的障碍。 4:心理咨询侧重于亚健康的正常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心理治疗适合则是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的人。

心理咨询师学院派医院派

133 评论(15)

风火轮妹妹123

参加川渝第三届精神分析与心理咨询研讨会。感觉很受益。会议报告很接地气,也很技术。我不觉得大咖神秘,也不觉得他们技术遥远。而是觉得很亲切,很佩服。大咖们很放松地呈现着自己的观点。大会中讲到咨询师的派分为江湖派,医疗派,学院派。 向程老师说:无论哪个派,看的都是同样的大部头书籍,跟学的都是相同导师的技术,咨询师的技术不是派出来的,而是学与实践出来的,是你悟出来的,体验出来的。 李晋伟老师:凡是二元对立的都是阻碍发展,值得各自反思的。 覃浪峰老师:江湖更显咨询师的事业心,医疗,学院则更有咨询师职业状态,他们有平台,有保障,无后顾之忧。江湖拼的是热情,热爱,奉献。还有个老师:职业,学业,本身无域无界,西方的可流入东方,东方的西方亦学,象英语,全世界都在学,象《道德经》全世界的也在传播。中国的瓷器,在外国很吃香。心理学的起源在德国,现在全世界的心理发展是遍地开花。 陈老师:我真的佩服人民智慧,用“江湖”“学院”“医疗”来区别各自从业前身。非常形态感生动无比。我觉得“英雄不问出身”“英雄所见略同”,很好的可以说明职业发展是不问前身的。学化学的,可不可以搞律师?当然可以,只要你通过了职业律师资格证。我个人是觉得有些遗憾,国家取消了职业资格统考,我觉得不是取消,而是要设置难度系数。现在“专业资质”市场化了,有忧有喜。实际上,第一步,是通过国考职业资格;第二步,是获取“专业资质”技能认证;第三步,是国家引领社会创建很多职业就业平台;第四步,是获得前二的人在平台实践。如此才能良性,有序人才循环,职业化才能依循发展。如果把职业准入放在职业前身上,本身就暴露了这个观点的攻击性,试想,其他行业跨专业换专业的人才精英可是多如牛毛。“星光大道”“最强大脑”栏目里的人才不正说明楼外有楼吗?你能说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拉得不好吗?前身不同,不是就不行,而是会形成咨询治疗技术不同,例如学院派,可能更侧重测评,认知疗法;医院派,更侧重生物反馈,心身系统疗法;江湖派,更擅长情绪情感,游戏疗法,其他各种实践创新疗法。就象天下餐饮不是只有一家一个菜谱。前身的传承,恰好演绎出治疗体系化,形成了治疗格局,各自创新发展了治疗技术,形成各自领域特色。 有医疗,学院的,入江湖,办个咨询机构,兼职督导;也有江湖的,入学院,医疗,当个客座教授,扮演心理医生。 我为各派点赞!群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更有利百姓心理健康的多样化贴适性咨询发展。 我欣赏学院的理论与测评;欣赏医疗的生理监察与治疗;欣赏江湖的以情动人,技术创新。 这是一个江湖之外的江湖。

299 评论(15)

麦兜林涛

在求助者和心理师之间,第三方专业机构认证的合格、资深心理师是可求助的心理助人专业人士。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的才叫做心理师。心理师大体分为三个群体:学院派、医院派和开业派。学院派“庙大”、名声大,学院派著书立说的多,职称高的多。除了少数常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的健康中心老师,大多数未必有临床心理干预能力。医院虽有心理科、精神科,但是极少有真正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的医师。医院派重药物治疗,基本是鼓励吃药,须知药物治标不治本,遇到庸医连标也治不了;开业派--独立或者合伙开办心理咨询中心,不像前两类“吃皇粮”而刻苦精进,注重全人多因素干预治疗,心理咨询师人数多,部分经验丰富,也难免鱼龙混杂,大部分还在学习发展。第三方按照标准做实际能力认证才是一个合理的评判方式。咨询心理师、临床心理师的再认证十分有意义,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是两岸三地职业心理师团体和专家发起成立的专业心理师认证机构。注册地为中国香港。成熟的心理师技能技术专业、淡定不浮躁,不因求财讨好来访者,中立、真诚、热情、接纳、关注和共情......具备职业心理师的人格魅力。对那些广告随处可见的心理师、机构或者医院要慎重!不断过度打广告,可能回头客不足,难以维持。如果回头客很少,其服务效果要打大问号了!干预的深度和能力有关,分三个层次:1、支持性心理干预,属于抚慰,陪伴,提示等浅显的心理支持性干预。家人、亲友、智者等非专业人士,公益团体志愿者也能部分给予帮助。电视媒体秀出来的,困扰者被专家巧妙、聪明、点化开窍的多属于此类。更有甚者,有的电视台播出的心理访谈类节目是策划的表演桥段。经过电视台剪辑配音,满足大众窥私好看好玩,缺少深度,但是有较好的科普意义。有些心理困扰化解需要过程,并不能茅塞顿开。2、再教育型心理干预,需要专业心理师进行,价值观澄清重整,文化取向厘清,现实冲突、困扰解决策略构建等咨询性干预。大部分二级心理师经训练合格后,可从事再教育型心理干预。3、重建型心理干预,就是临床变态心理的深度干预或者治疗。成熟或资深心理师可从事此类干预,此类心理师占心理咨询师比例目前不超过3%,具备此种干预能力。促进思维模式合理化,引导来访者自我的“问题”探索发现,人格偏向矫正,情绪障碍治疗等。典型的临床心理障碍一般都需要数月的康复过程。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注册认证的心理师,部分可以从事系统性、结构性和深层次的心理干预。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网络求助有更多选择,不必拘泥于本地。

20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