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4

sunnyredzqqq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反移情表现6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努力中的女人

已采纳

周一晚上的读书会,我们讨论了曾奇峰的精神分析第七章视频:移情和反移情。 曾奇峰举了几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什么是“移情和反移情”。 有一个例子是两位学心理咨询的学生,一位扮演来访者,一位扮演咨询师。在来访者和咨询师进行沟通时,随着咨询的深入,来访者讲述了自己早年被抛弃的事情,结果咨询师听到这里后,岔开了话题,没有让来访者继续讲述被抛弃的事情,事后回看录像,问扮演咨询师的学生,为什么他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很明显的转弯和话题的转移呢?“咨询师”说是因为来访者的讲述让他回忆起了自己早年的经历,勾起了自己的痛苦回忆,因此他也不自知的就转离了这个话题,不愿继续就此谈论下去。 这个就是“咨询师的移情”:你的行为或事情让我想起了自己的过往的经历。 如果是这种情况,咨询师自己移情了,那么咨询师也许需要寻找督导对自己进行心理辅导,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和困惑。 第二个例子是有一次一个来访者在和咨询师进行咨询时,来访者的话语或者行为越来越让咨询师对来访者产生“瞧不起”的想法,就是特别的看不上这个来访者,很想赶他走,不想听他说下去的感受。这个就是“咨询师的反移情”, 这种被来访者勾起的情绪就是“反移情”。 来访者的这种特质或者以往的经历让他显得特别的卑微和让人瞧不起,而以往当他表现出这样的情形时,与他沟通的人通常会鄙视、言语侮辱或者行为攻击他。而他也习惯了那种模式。如果咨询师采用了类似模式(让他停止说话,赶走他等)就正好中了他的”圈套“,然后他就继续陷入惯有模式而不自知。如果咨询师看到了这一点,知道自己被对方”反移情",能够跳脱出来,采用不同于其他人对待来访者的行为(例如:把自己感知到的感受反馈给来访者、冷静地尊重地姿态继续听来访者叙说等),就有可能帮助来访者找到问题,看到解决之道。 当天我们深入讨论分析了这些问题后,我对“移情和反移情”有了更接地气的理解,但也仅限头脑有印象而已,第二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让我更结合生活实际例子,有了具体的体会。 期末阶段,老师和学生都是最忙碌焦虑的个体。每天的复习、做练习,试卷讲评和过关是师生的主旋律。这不,今天我刚讲评了一套试卷,每道题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讲解,然后让学生订正好了后,到我地方过关。 轮到一位胖胖的男学生上来过关了,还没开始说话,他已经摆出一副苦瓜脸的样子,然后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或者说的都是错误的,虽然这些题刚讲过。看他这样子,气得我很想骂他一顿,马上赶他走,省得他浪费其它同学的时间。 还有一位女学生,一贯吊儿郎当的样子,当那位男学生在过关的时候,她就在旁边不停打岔:“ 老师,这道题是什么意思,怎么订正?老师,那个单词是不是这样写啊?”对她提的问题,我很想怼回去:“ 刚讲的时候,你在干嘛,不是都讲过吗,你还问什么,你在听课吗?” 或者干脆不理她。 当我有这样一些反应并且差点要那么做时,我的脑海里闪过“反移情”的画面,我暂停了一下,我突然意识到:这两位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让我产生的感受,是我的反移情,是他们在“勾引”我讨厌他们,骂一顿或者怼回去,就达到了对方的目的,却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而且也许平时他们的父母就是这么对待他们的错误或者所谓问题的,如果我用他们父母一样的方式对待他们,那我真的就被“勾引”到了,而他们却还是老样子。 想到这里,我一下子平静下来,心也定了很多。面对那位苦瓜脸男生,我耐心告诉他怎么订正,让他当着我的面认真订正好,并且顺便讲解一下方法。当他单词不会背时,我让他用手指着一个一个读出来,不会读的地方教他读一下,最后发现慢慢的,对方也能听进去一些。面对那位吊儿郎当,似乎在没事找事的女生,我认真的回答她的提问,告诉她做哪里,做得对不对。她发现自讨没趣,后面就不问,自顾自的去做事了。 总归一句话:遇到事情时,看到自己的情绪是如何升起的,观察它,感受它,让自己能定住,不被他人的气息带跑。

心理咨询师反移情表现6

297 评论(14)

香蕉2015

“共情”和“移情”的联系为,都是叙述两者相对在情感上的互相作用,区别为:指代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一、指代不同1、共情:相同的感想或感受。2、移情:改变情趣;转移情感。二、出处不同1、共情:汉·王充 《论衡·顺鼓》:“假令一人击鼓,将耐令社与秦王共情。”(假意让一个人前去击打擂鼓,才能让令社与秦王有相同的感想或感受。)2、移情:《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小弟得会先生,也如成连先生刺船海上,令我移情。” (小人能够会见到先生,就和成连先生在海上撑船,真是让我情志仍未能专一。)三、侧重点不同1、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2、移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对方身上的过程。

197 评论(9)

打怪兽789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一、概述 先八卦三大流派代表人物,华生、弗洛伊德、马斯洛。 二、行为主义 1.行为主义流派代表人物 创始人是华生,有两大条件反射,一个是经典条件反射,例如巴甫洛夫的狗试验,一个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旁白:在不断的尝试错误的过程中,错误就不断的越来越少。在行动这块更多的认同行为主义。 太多人的学习都是理论太多,实践太少,不实践的话你永远是学不会的,必须得下水,必须在错误中成长,我要一鸣惊人,想要做得更好,完美是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2.行为主义的先驱 桑代克和巴甫洛夫。 桑代克的另一个贡献:是教育学的创始人。提出学习定律。 准备率、练习率、效果率,要有心理准备,自己的情绪状态好。练习率,越练习越熟练,好多人问刘老师自己怎么做不到呢?必须有足够的练习,好多人的学习是不断的听课,缺少练习。效果率:桑代克做的试验是让猫走迷宫,出口处放吃的东向,效果更好。 联系到孩子的学习、老公做家务。往往很多老公不愿干活,是因为他干活后那个效果不好。要正向的强化。这个碗不干净,你会干啥,接下来你就不愿意干了。如果孩子,你连个单词都被不会,还能干啥! 巴普洛夫提出:泛化、分化、兴奋、抑制。泛化:一个女孩被男朋友欺骗了,最开始觉得男朋友不是好东西,最后就觉得男的没一个好东西。分化:婴儿开始谁都让人抱,在后来就认识妈妈了,只让妈妈抱。兴奋:比如某一天你老公告诉你中彩票了,中了5000万,当你发现先是真的,你就很幸福,后来告诉你是假的,你马上就不开心了,就像做过山车一样。兴奋和抑制一旦要交替出现,就会让人疯了。 3.经典条件反射 SR:给你个刺激看看有什么反应,人为训练,和生理相关。 华生提出孩子哭闹不要更多的抱孩子 4.操作性条件反射 RS:有一定的反应给他刺激,比如考了100分,给买点好吃的。 斯金纳箱的老鼠:在箱里关只老鼠,他在里面乱跑,无意按到按钮,出来个大肉丸,几次以后他就会主动按按钮。有效继续,无效改变。是摸索以后得到的奖励。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断做那些无效的,比如说唠叨、指责。 强化:为了使行为增加,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做的好的给与奖励,负强化是做的好把惩罚去掉,撤掉他不想要的。 惩罚:做的不好,训你一顿,处理你。在实际教育孩子中,我们能惩罚吗? 消退:几岁的小孩想揪叶子,你就大叫一声:啊,你干嘛!孩子就笑眯眯的看着你揪。还有咬指甲,越说越咬。消退就是你不管他,要让自己忙起来,我们可能就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去管他了。 消退就是对于不想要的行为,不予理睬。 5.新行为主义 班多拉:社会学习论,榜样的作用,教育的极致就是行为的影响。二、精神分析流派 1.心理结构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你想记笔记,就是意识,我们口误、说梦话、做梦都是潜意识。潜意识无法被意识到的,一旦被意识到就不是潜意识了,就变成意识了。 梦是通往潜意识的康庄大道。来访者坐在躺椅上,咨询师站在躺椅后面。 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快乐):就是本来的我,本我是非常强大的,因为有强大的本我才能活下来。本我追寻的是快乐原则,吃喝拉撒睡性。一切为了快乐。弗洛伊德提出“力比多”。 超我(道德):人不是动物啊,不能随心所欲,超我总想管着本我。例如:天太热了,本我想啥衣服都不穿,超我说不行,你是成年人,咋能不穿衣服呢?这个时候人就开始纠结,实在不行,我就穿个裤衩出去,超我说,不行,你不能穿成这样。 自我(现实):自我在中间调节,要是本我比较强,他就会和超我说,现在没人,再说他是大老爷们,出去也没事。夹在中间,很难做人,如果自我调节不好,人就得神经症了,人没有办法符合现实情况了,人自我调节比较好的话,就会根据现实情况定。比如:天太热,外面也没人,上面再穿个背心。 再举个例子:男人喜欢美女。是哪个我? 本我。男人喜欢美女正常不正常?假如你问老公,老公你喜欢美女吗?他说喜欢啥美女不美女的。装的。这是超我管着他,他不能喜欢别的人。当你和老公走在街上,你和老公说,老公,你看美女!本我很想看,超我不敢看,自我就是看老婆态度,趁着老婆不注意瞄一眼。 3.性心理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力比多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出现问题。 口欲期:满足吃,如果没有满足,后来就会抽烟酗酒,或者过多的唠叨 肛欲期:肛欲期很大的快乐是能够控制自己大小便,有掌控感,当孩子做到的时候给予表扬。大人要管,但要温和 生殖器期3-5、6岁:女孩夹腿,男孩摸生殖器,孩子会问我是从哪来的?会喜欢异性。过激反应才是伤害。 潜伏期5、6-12岁:和同性玩,欺负女同学。刘老师小时候越欺负谁说明看谁更顺眼,以欺负的形式表达关注,潜伏期指的是对性这块潜伏了。 生殖期12岁以后: 4.治疗原则 中立、节制、匿名 不是弗洛伊德提的。节制是不谈自己,不把自己更多的想法表达出来,不太多的进行自我暴露的。匿名,把自己完全藏起来的,是指像一块白板或镜子,避免投射和移情。。在精神分析里面,咨询师几乎不说话。 5.治疗目标 通过自由联想、解释等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人格。 所以精神分析的时间很长的,有的需要几年,将潜意识意识化。举例:一个经常洗右手的女孩。 6.常见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也是保护,自动开启的,如果你想帮助他,就要突破他的防御机制。精神分析认为:移情才是真正的咨询开始。 1、压抑:老板吵你一顿,你不敢吭声,压抑着。 2、合理化:身体不舒服不想让座,会想,我也不舒服,对方年纪也不太大,这样想心理就比较舒服了。 3、情感隔离:比如孩子死了,她不愿意承认,没有反应,对自己的保护。 4、认同:权威、专家、明星效应 5、反向作用:明明很小气,却装的很大方,缺啥掩饰啥。 6、移情:这个咨询师这么像我妈,像我前男友。或者说这么帅,有才华,有正移情和负移情。反移情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移情了。 7、投射:一男一女互相对着看,女的问男的,你在想什么?男的说和你想一样,女的马上打一巴掌,流氓。她自己这么想的,也认为别人也这样想。我以为的你以为的和我一样。 8、退行:成年人撒泼打滚,打人。 9、升华:喜欢行侠仗义,帮助别人。把不好的行为变成对社会有利的行为。 10、置换:比如你老板吵你一顿,你不敢和你老板吵吧,但是你回去和你老婆孩子吵,踢猫效应。这就是置换。 …… 三、人文主义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罗杰斯(来访者中心疗法)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治疗的三个条件: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同感理解。

30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