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4

华蓥山5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拜年的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花大本事

已采纳

亲人离世后,会觉得生活没意义,经历过的人能理解这种绝望的心情。如果不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接受事实,面对现实,真的会得抑郁症的。特别是失子之殇。我妈妈堂哥的儿子,也就是我表哥,名牌大学毕业,一毕业工资就很高,他从小无论是学习还是后来工作,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可以说是我们家族的骄傲。表哥为人也很好,赚了钱会跟我外公外婆买些东西,也会请我们吃饭。记得那年过年,所有亲戚还去舅伯家吃年饭,很是热闹,那时候表哥还精神奕奕,神采飞扬。但3个多月后,就听说表哥生病了,具体什么病舅伯也没说,我们也不好问,只知道最后需要换血,换一次血能维持七天生命,换了几次后,家里没钱继续换了,然后表哥要求把房子卖掉,还说以后好了会赚很多钱,把卖掉的房子再买回来。可能最后听了医生的建议,舅伯没有卖掉房子继续给孩子换血,然后表哥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离开时才26岁。 最后没有满足孩子的愿望可能也是一大心病吧,几年过去了,舅伯一直没有走出来,再也没参加家族聚会,过年过节也不走动,也不希望亲戚去他们家拜年。 去年初,我也经历了父亲绝症,是我看父亲消瘦了,强烈要求他体检查出来的。发现癌症后,也找了我们当地最好的医院、最知名的教授治疗,带他各处去找中医,蜂疗、靶向药、食疗,都用上了,我爸这个人一直笃信“生死有命”,是个相对很乐观的人,最后7个月里他跟我聊了很多,从他小时候,聊到他工作,聊到他一生,他说他一生都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还说我比医院病人里的其他孩子做得好太多,还特意嘱咐,让我不要太伤心,他可以跟他父母、姐姐在天上团聚了。 “会好的,有好多人疾病都自愈了,万一不好,来世我们再做一家人”我跟我爸说道。 听到这些话,我爸好开心,都笑成一朵花。 他笑着回复我,“那以后不还要跟你妈打结啊”。 后来的日子我爸在医院都很平静,虽然他求生欲也很强,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最后几天我爸昏迷了,走得很安详。医生说我爸绕过了痛感神经,所以没有感觉到痛。 有时候想着,我爸要是能活着多享几年福再走,该有多好啊!但人生哪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啊,必须得接受现实。 现在我是这么面对亲人离世的: 1、接受现实,面对现实。亲人已经离世了,除了坚强面对,没有其他办法。 2、在亲人活着时用心对待,尽心照顾,温暖陪伴,最后阶段做得好,遗憾会少很多。 3、每当我想到我爸离世,很难受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我爸还活着,他会跟我说什么,他肯定希望他的女儿能高高兴兴的生活,那样,他在天上看到,也会开心的。 4、让时间来解决,时间的力量是让人震撼的。在亲人刚离世时,要多找事做,让自己忙起来,消极情绪就会少很多。 5、想象着亲人已经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已经提前一步登上了极乐世界。 6、已经这样了,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你好,亲人离世真的可能会得抑郁症的,这一点在临床工作中是得到证实的,而且在我们的诊断标准上也有相应的规定。作为精神科医生,这就是我的工作范畴,我来帮你解释一下。 丧痛带来的影响和抑郁症的区别 所谓丧痛就是至亲离世给我们打来的巨大悲痛,这种感受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感受过,在非常重要的至亲离世的最初一段时间我们会食之无味,夜不能寐,了然无趣,索然无味,兴趣缺缺,不想外出,只想一个人待着。甚至有一些人在亲人离世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非常悲伤,以至于没有办法坚持工作的程度,甚至还有人因为亲人离世不吃不喝甚至出现随亲人离去的悲观、绝望的想法。其实这样的情况就已经达到抑郁症的标准了,不是吗?如果不及时干预是真的可能出现因为亲人离世而消极悲观自杀的。 目前最新的国际诊断标准中是这样规定丧痛的: 所以你说的长久的丧痛,一般是持续6个月以上确实可能达到抑郁症的严重程度。 遭遇过长的丧痛怎么办? 丧痛是我们正常的主管 情感 体验,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缓解,但如果长时间存在不能及时缓解,我觉得我们应该考虑是否增加一些社交活动,改变一下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更积极的去面对生活,也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重要的生活领域,让自己忙起来。或是工作、或是生活、或是孩子的教育等等,只要对你重要的生活领域都可以帮助你走出哀伤。另外,如果真的超过了6个月的时间,而且涉及多个生活领域,不单单局限于与去世的亲人有关的生活领域,可能真的需要去精神专科医院,或者三甲医院的心理门诊求助,通过心理治疗或者小剂量的药物帮助改善睡眠和情绪问题。 这是一个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处理好丧痛会帮助我们缅怀亲人,面对新的挑战,过好当下的生活,让去世的亲人放心。 亲人离世,这种意外真的让活着的亲人伤痛。犹如刀割剜心,好痛,追随死去的亲人去死,很多人没有这个权利啊!想想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兄弟姐妹,想去死都割舍不了,这就是责任!于是,活着的亲人就这样活生生的痛着,就好像肉被一点点割下来,就好像被火炙烤,安逸的生活使人失去了抵抗痛苦的能力,昏昏噩噩的悲痛着,欲生不能,欲死不得。亲爱的朋友们,还记得日本侵略中国的屠戮吗?那个时候死了很多人,那个时候,活着的人不是痛的想死,而是要把悲痛化作生活下去的勇气,要把悲痛化作力量,因为父母不愿孩子再被杀戮,纷纷参加了战斗!而如今,因为意外或疾病离世,活着的亲人悲痛的不想活了,觉得生活没有了意义,这是消极的人生态度。我们应该化悲痛为生活下去的勇气,换个角度想,你若是打压我,我越要坚强!我要笑!笑给那些以为我会倒下的人看!珍惜每一天,因为离世以后不能再回来,人生就这么短暂!不必太悲伤了,因为离世走了以后的世界,每个人都要去!所有人都在通往那个世界的车上,随时会有人下车,车没到站,就不要着急,好好的珍惜,好好的生活,希望我的回答能使失去亲人的朋友依然快乐的生活下去!活出精彩! 亲人离世后,尤其是在一起,共同恩爱生活了几十年的夫妻,一方去世后,给另一方在精神和身体上的打击,是刻骨铭心让人难忘的。 怎么办呢?只有采取措施,改变心态,迅速摆脱悲痛情绪对自己的影响,才能远离抑郁症,重新走向快乐幸福生活的明天。 心态要好。 要坦然面对现实,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死不能复生,任何人也不能幸免,要想得开放得下,要看到未来生活之路还很漫长,还大有作为,充满阳光希望,不能因为过分悲痛,就感觉美好的生活也变得毫无意义了,而是要化悲痛为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信心。 同时你还要看到众多的老亲少友,还在关心鼓励你,希望你能继续坚强的生活下去。 所以只有自己心态好,生活中的美景才会展现在你面前,才能消除抑郁症阴影对你的影响。 身体要好。 身体要好,身体要 健康 ,这是一个人晚年生活是否幸福的基础,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锻炼身体,参加各种活动。让自己 健康 长寿,比如散步做保健操,运用健身器材,扭秧歌,跳广场舞。还有一些你认为有兴趣参加的锻炼方式,勤运动多锻炼,让身体与 健康 同行。这样用不了多久,你整个人都会变得乐观开朗,生机勃勃,悲痛的情绪就会逐渐消失。 培养爱好。 爱好是抵制不良情绪的良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乐趣,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爱好追求,我们可以在家里看书唱歌,听音乐,种植花草,消除孤独寂寞情绪,还可以到左邻右舍中去聊天说笑,交朋会友,寻找乐趣,培养爱好,自得其乐,使自己的日常生活过得充实而愉快。心里整天充满阳光,幸福生活的感觉就会溢于言表。 而那些真正毫无意义的不良情绪就会一扫而光。 笑看生活。 生活之路还很漫长,我们要经常憧憬那美好的未来,让快乐和希望在心间装的满满的,看盛世如花的好年代,看优雅的美景,看美好的生活,生活中那么多美好向我们招手,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强的生活下去,让我们开怀大笑迎接新生活吧。 不会得抑郁症。 在这开心相伴,快乐相随,生活中到处都充满阳光的美好日子里,哪里还会有抑郁症的立足之地。 开开心心的愉快生活吧,幸福永远是属于你的。 亲人离世后,我们之所以觉得生活没有了意义,是因为这个亲人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对他有很深的感情。一般来说,亲人离世后,我们要走出内心的痛苦,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不愿意接纳亲人离世的事实 这个时候,我们每天都像做梦一样。亲人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他怎么就离开了呢,我们心里认为这不是真的。亲人的离世,造成了我们内心严重的丧失感和巨大的空虚感。这种感觉让我们很痛苦。我们想要摆脱这种感觉。于是我们启动内在的防御机制,就是逃避事实。在我妈刚去世那一年里,有时我好像听到家里座机的电话玲声响起,就像是妈妈打来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常常梦到跟妈妈在一起做一些事,像往常一样。醒来后常常泪流满面,因为事实上妈妈已经离开了。接纳身体已经离开的事实,但自己没能从与亲人的 情感 链接中脱离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我们开始接受亲人已经离开我们、天人两隔、再也无法相见的残酷事实。但我们与亲人曾经深深链接的 情感 ,却还无法抽离,就像一句话说的:“过得去的事,过不去的情。”因为 情感 是深入我们的血液,记忆在我们的细胞里的喜怒哀乐。很多人会沉浸在 情感 里无法自拔。不仅是亲人离世,有些失恋的人也一样。我们曾经投注在对象身上的爱,无处安放。生活变得没有快乐、没有意思。如果离世的亲人曾经是我们的精神寄托。我们的人生在他离去后更像是失去了方向和依靠的浮萍。 我的伯父就是这样。伯父母生前感情很好。在伯母去世三年后,伯父也走了。因为不快乐、因为思念、更因为没有了精神寄托。家人朋友对我们的关心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找点有意义的事情来做,坚强地活下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 的 生命意义。 你好,对你遭遇的不幸深感同情,并期望看到我的回答后,能有所领悟,能有所帮助,让你能尽快从哀伤中走出来,重新振作,愉快生活。 长期心情不佳,虽不一定得患抑郁症,但对人的免疫力、消化力、内分泌等都有影响,久而久之,会积劳成疾。 所以尽快让心灵创伤愈合,势在必行。1、认清当下自己的使命 生活中这种不幸的事件发生,大多数人都会遇到,因为 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规律 。我父亲5年前患脑溢血突然去逝,我用了较长时间,才从哀伤走了出来。人心灵经历重大创伤时,大凡要经过否认事实、拒绝她人帮助阶段,告别过去阶段和重新融入生活阶段。在前两个阶段,都需要自我去调整、去认识。该上班就去上班、该照顾孩子就去照顾孩子,一日三餐,该怎么吃还得去买、去煮。因为人不单是为自己活着,或许上有老、下有小,还需自己去用经济和精力去支撑当下生活,如果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就会让整个生活停摆。 化悲痛为力量,自己的振作、自己的 健康 、自己的成绩,才是对逝者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 2、解决的办法 目前, 倾述出去仍是内心痛苦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倾述也并不一定都在人际之间发生,倾述过程就是一种自愈过程。倾述方法很多,可找自己最值得信赖、关系最亲近的人摆谈;也可写在纸上、记在笔记本上;也可通过QQ电话交谈等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可几种方法联合用。3、小结 : 如果看后我们的建议和运用了这些方法,能够从哀伤中走出来更好。若还没走出来,就去找一位心理咨询师,和她面对面交流,抚慰你内心的伤痕,也许这样比看字理解更好。 4、给你支招: 你每天抽二十分钟左右时间去观日出 或看种子发芽生长过程 或去慢跑拓粉寄语 : 逝者已升天国 生者当节哀保重 祝你早日康复! 是会抑郁的!亲身经历姐姐跳楼的自杀,整天泪流满面不能自拨。看淡人生感到活着无任何乐趣,有悲观人生感!经过一年多的自我调整分散精力和药物治疗好多了,但不能提姐姐离世之事,感觉这种痛苦真的很难过!正在努力摆脱抑郁感! 我姐弟六人。父母也已过世。但我们的情份还在(大家也天各一方),不时电信构通,有时相互走动。谁那有什么大事时也相聚一时。对父母思念是免不了的。他(她)们也不时的会在我的梦想中出现。。。这不十月一(北方人的祭祖节,相当南方人重阳节一样)到了。过几天又要回老家去祭奠一番了。随着岁月的消失,祭祖之行也可能不会每节都去了。但是做人千万不要忘了根本在那里!千万不要忘记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情份!在人世间?可问每个人的父母情份?高致天!深似海!兄弟姐妹都一般同(因为来到这个世界上?你没有条件去条捡)。千万不要忘记他(她)们致高无尚的恩情?是你一辈子在别人身上是无法得到的!你永远都找不到替代。 亲人离逝,悲痛欲绝。记得二十七岁那年,最疼我的奶奶离开了,哭得撕心裂肺。感觉世界塌陷一般,支撑我 情感 支柱的奶奶,时时鼓励我乐观积极面对一切的奶奶,说没就没了。 安葬完奶奶,整整消沉了一个月。满脑子都是奶奶的身影,奶奶的音容笑貌,奶奶的千叮万嘱。奶奶对刚生孩子的我,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放心,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让我回家,万分宠溺着我。 想一想,奶奶是最希望我幸福的人,怎么舍得我如此消沉,落魄,颓废。于是,带孩子间隙里,让自己充实,忙碌起来,试着写日记,记录奶奶曾经对我一切的好。 这样,从思念的深处走出来,允许自己想念,允许自己哭泣,允许生活所发生的一切,然后用奶奶教给我的智慧,应对一切。 奶奶融入我的生命,与我共同迎接生活。奶奶的生命消失了,灵魂却属于我,陪伴我度过每一寸光阴。亲人离世,对一个人造成的打击很大,许多人都会深陷在对亲人的思念和悲伤中走不出来。露易丝·海和大卫·凯思乐在《心的重建》这本书中曾说:“ 让我们痛苦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面对痛苦的思想和回应方式 ”,如果我们能转换我们的思维方式,亲人的离去并不代表着爱的消亡,伤痛恰好是爱的证明,只要我们心里有爱,亲人就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书中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赖安和他的妻子金姆在大学期间相遇,赖安很喜欢在图书馆里看书,而金姆恰巧是图书馆的管理员。赖安时常沉迷读书而忘记时间,每当读书馆闭馆的时候金姆就会走过来,轻声地对他说:“该走了。”后来有一天,金姆照例走过来对赖安说“该走了”的时候,赖安抬起头,笑着对她说:“咱们该去喝杯咖啡了。”于是,两个人便开始在大学里恋爱了。毕业后他们结了婚,并且有了孩子,婚后生活非常幸福美满。但后来,在金姆五十多岁的时候,突然被查出乳腺癌,他们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却无济于事,金姆的病情一天天的恶化。金姆深爱着赖安,也很怕赖安面对自己的离世走不出来。于是有一天她对赖安说:“希望那天到来时,你要放我走,我不希望你太痛苦。”赖安答应了,他说:“我会特别珍惜我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但是我不会自私到要永远把你留在身边,你可以放心地走,你相信我,我一定能够照顾好孩子们,我能够好好地活下去。”终于那一天还是到来了,在金姆弥留之际,赖安在她耳边轻轻地说了一句“该走了”,就好像当年在图书馆里,金姆跟他说的话一样。然后金姆离世了。赖安看起似乎很正常,整个过程他表现得很理智。然而,在金姆离开的一两个星期以后,赖安开始奔溃了。极度的思念,难过和痛苦似乎一下子将他淹没了,他无法接受金姆的离开,他希望妻子能够永远陪在自己身边。赖安每天都沉浸在痛苦当中,并且这个痛苦让赖安非常内疚和自责,因为他没有履行“放金姆走”的承诺,并且认定金姆会对自己很失望。“我承诺过她我会好好的,但是我为什么做不到?于是,为了逃避这种伤痛,他开始酗酒沉沦。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加入了一个丧亲互助小组,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在这个互助小组里,其他人都跟赖安一样,有着失去亲人的相似经历,他们相互诉说和倾听彼此的故事,相互取暖和慰藉。心理治疗师教他每日对自己说这样一些话:我没能放金姆走,是因为我深爱着她,虽然她已经走了,但是这份爱还是会继续,无论她在哪里!现在我用我所有的爱,放她走!于是赖安渐渐从这份伤痛中走来怀着对金姆的爱走了出来。面对亲人离世,我们无论怎样伤痛,都无法改变这种事实,但是 我们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用爱来代替悲伤,用爱来延续对亲人的思念,怀着对亲人的爱一路前行 。张德芬老师曾经说过:“ 真正的成长,不是学会逃避痛苦,而是学会如何与痛苦相处 ”。人的一生不仅要追寻快乐,还要面对各种失去的痛苦。如果我们只想要快乐,不接受和逃避痛苦,那么痛苦就会一直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深处,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伤害。不如直面这种痛苦,学会与痛苦和谐相处, 将对亲人思念的痛苦转化为爱的力量,让爱来给予我们更多的 生活 勇气,我们就能更加坚强的面对生活 。

拜年的心理咨询师

295 评论(10)

集庭装饰02

如果长辈也在玩的话,就让那些小孩子去说长辈啊,如果他问你也在玩的话,就反驳说是你带的头啊

322 评论(15)

闪电小白猫

1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了解你自己,包括你自己在内。虽然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清楚这个事实,但我们还是要费劲毕生心力去寻找一个知音。一旦有天发现有那么一个像是知音的人,我们会立刻把他请进心房。最后我们却发现,请来了个偷心的贼。

李寻欢说过:敌人嘛,多多益善,而朋友只需要一个就够,但恰恰是这个朋友,比所有敌人加起来还可怕!

于是,合群还是独立,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最大的难题。

我们躲在聚会的角落里,抱着一个几乎不会来消息的手机,看着身旁聊的热火朝天的朋友,突然有一种茫然若失的感觉。我们不断地回忆学生时代的小伙伴们,回忆那段青葱岁月,殊不知只有现在过得不好的人才会缅怀过去。

在见惯了男神女神对你的不屑一顾;领导对其他同事的赏识;父母对别人家孩子的欣赏。已经一无所有的你,是否愿意改变这个绝望的处境?

如果你愿意,那就跟我一起学习冷读术吧!

市面上讲沟通技巧的书如黄河之沙,不少爆款文也在强调交流技术。然而我想说,这样的书和文章不具备改变你人生的冲击力,它们有三个缺点:

(1)我们不缺理念,我们缺技术。大部分文章都有一个响亮的标题,读完除了几个人生故事并没有太多有实质性的东西。

(2)大部分文章都在强调如何与对手进行流畅的交流。而我要强调的是, 输出感情远比输出内容重要 。一旦一个人喜欢你,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会做善意的解读。一个人如果讨厌你,无论你是出于多么好心的提醒,都会被当成驴肝肺。这点上,我相信大家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3)最重要的一点是, 比起被动地迎合别人,你更需要主动的呈现自己 。冷读术不仅是一种沟通技术,更是一种对你人格的塑造,让你远离自卑。

2

冷读术,至今是一门未有完全公开的技术。因为,很多人使用了这样的技术获取别人的信任后,往往用于行骗。我打算公布这个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如果我们学习了冷读术,我们同样可以帮助别人和自己不再被骗。卧虎藏龙里说,剑无善恶,人有正邪。

冷读术,就是在简单了解的基础上,用主动的语言或行为,表达对他人的理解。

比如,新年开始,几乎所有好友都给我发来的拜年信息。无非是猴年吉祥,祝你身体安康之类,稍微用心点的信息会加上周老师三个字。然而,我却一定要把我最大的好感给LV老师。她发给我的消息只有五个字:祝早日归来。

我现在终于理解LV老师为什么在学校很受欢迎了,我和LV老师交情不深。她只是知道我在一个贫困乡支教,可这五个字深深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那一刻我对她好感倍增。

这短短的五个字无疑使用了冷读术。也许,她就是天生就懂得说话让周围人感到舒服的那种人。

纵观 历史 ,和珅、明珠、高力士等,无不是冷读术的高手。

如果我们能懂一点冷读术,也许我们的生活就没有今天那么艰难了 ,过去如此,现在如是,将来也还是这样。

好友情圣用冷读术欺骗了不少女生,他往往见到女生后第一句话就是:“在别人看来你是个活波可爱的少女,可我隐隐觉得,你有一种不为人知的忧伤,可以跟我说说吗?”

虽然很多智慧女生已不再中计,可我们总有一种矛盾心理就是: 我们一边提防别人,闭锁心灵,却又一边迫切渴望别人了解自己。 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下,他真的很吃香。他上述那段话,套在我们任何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点相似。

那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冷读术如何运用呢!

(1)同调法

在人事招聘里,考官经常会问这么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选择我们这个岗位/公司?

答案有很多种,其实最好的答案就是和考官同调。在你面试之前,你需要了解这个单位的公司文化。

比如你应聘的是肯德基,麦当劳之类,你回答:因为我想把 欢笑 带给大家。 欢笑 这个词,便是我在肯德基各种广告里总结出的一个精髓。不要小看这个词, 一个同调率高的词能极大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

再比如,一个新来同事P, 他是个热爱爬山和极限运动的人 。有一次,我请他吃饭,常去的店铺都已经人满,我们只能选择一家没去过的餐厅,进门之前,我看到他犹豫。

于是我对他说:“我们来 挑战 一下这家的口味吧!”

当时我就发现他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之后我们进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聚餐。

(2)例行话题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无数的矛盾和心理冲突。 利用好这些心理冲突组织话题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好的交流往往是从双方坦露心扉开始的。下面是几个喵大师总结的例行话题,大家在生活中看情况运用。

“看得出来,你是那种经常为对方着想,但也会让人误解的人!”

“你总是不断努力,坚强的面对问题,但难免也会有勉强自己的时候,是吗?”

“看得出你有更大的潜力,也许目前还不是你最好的状态!”

“我相信你是一个看人很准的人,但是人心隔肚皮,有时翻起脸来也让你吓一跳!”

“对你而言,钱并不是重要的,你生命中肯定有其他更重要的东西,说来听听!”

使用这样的技巧,对于没有什么交流经验的人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它把说话的主动权从你转交给了别人,让别人有一种倾诉的欲望。比起自己说,高手总是能让对方滔滔不绝。有时候心理咨询师治疗的方法就是用例行话题打开对话后,单纯的倾听来访者的诉求,做一些简单回应即可。

人际交流主要是交流心灵而不外在事物,从今天起,忘了那些爸妈好吗?在哪上班?买车买房了吗?之类的话题吧!当然,如果有人对这样的话题咬着不放,如果没有什么利益关系的话,我觉得你 情感 上可以结束这段关系了。

(3)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并不完全是冷读术的技巧,它是心理咨询主要技巧之一。心理咨询师常用到积极关注技术帮助来访者找回人生自信,营造一种来访者被理解的气氛。

下面举一个实例,当来访者说了很长一段关于他生活的困境, 情感 不顺的事情后,咨询师可以这么问来访者。

“在改善你生活的窘境里,我相信你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如果来访者回答:“我做了不少的努力,我和上司据理力争,同妻子沟通,我尽了一切可能挽救我的生活!”

这时咨询师回答:“真棒,你果然是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听完这句话,来访者对产生一种咨询师非常理解他的感觉,他会觉得咨询师很厉害。在往后的治疗中,咨询师就可以利用这种晕轮效应把来访者带向积极的一面。

但是,来访者有其他回答,怎么办呢?比如他说:“我没有做什么改变,我很痛苦,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咨询师回答:“在做出一定改变前,你可能需要一点时间平复心情,这样的决定将更理性!”

假如对方比较淡定,如此回答:“其实我也没做什么,这些事我已经想开了,看淡了!”

那么咨询师回答:“这我就放心了!”

生活中,我们善用积极关注技术,能给同伴一种被理解,被认可和被关注的感觉,当他对自己的生活困难产生一定的改变后,他也会将部分功劳归于你的支持。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预设矛盾,积极关注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对人有很大帮助的例行话题。

但愿通过这些心理学沟通技术的应用,能让我们这个日渐冷漠的生活能多一点温暖和幽默,少一点怀疑和批判。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吧

28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