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72

美罗Tutu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须弥芥子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ENGUODIAN13247606080

已采纳

意思就是一粒芥子可以容纳须弥山,这是说所谓的大小、多少其实都是众生的执着,只要我们能够放下执着,那么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可以具有佛陀的神通妙用

心理咨询师须弥芥子

98 评论(10)

王嘉卿WJQ

唐朝江州刺使李渤,有一次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智常禅师听了李渤的话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李渤显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智常禅师顺着话题问李渤。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李渤听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一切的禅理,有时从事上去说明,有时从理上去解释。所以,要知道宇宙世间,事上有理,理中有事;须弥藏芥子是事实,芥子纳须弥是禅理。如果能明白理事本无障碍,那么这就是游刃有余地理解禅理了。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作品看上去短小简单,却含有深刻的思想。

245 评论(13)

一梦三只鸭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刚刚合适。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维摩经不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一词原是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在佛经中也称为“曼陀罗”。 同时这个须弥山在佛教中极具意义,它又称须弥楼、曼陀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名山。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家的宇宙观。而“芥子”是芥菜的种子,有白、黄、黑之品种。芥子,极其微小。“须弥芥子”,言偌大的须弥山纳于芥子之中,暗喻佛法之精妙,无处不在。芥子纳须弥唐朝江州刺使李渤,有一次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智常禅师听了李渤的话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李渤显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智常禅师顺着话题问李渤。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李渤听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一切的禅理,有时从事上去说明,有时从理上去解释。所以,要知道宇宙世间,事上有理,理中有事;须弥藏芥子是事实,芥子纳须弥是禅理。如果能明白理事本无障碍,那么这就是游刃有余地理解禅理了。南朝齐代,婺州义乌县(今浙江金华)出了个很有名的居士,名叫傅翕。他用佛经中“芥子纳须弥”之深义,敷演句偈,说得极为生动、形象: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傅翕多次谈到芥子和须弥的关系,比喻诸相皆非真实,巨细可以相容,以此劝世人不要执着于眼前的名利、地位、荣誉等,事物是会转化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他在行将入灭之际,作《还源诗》以示众弟子——还源去!生死涅盘齐;由心不平等,法性有高低。 还源去!说易运心难;般若无形相,教作若为观。还源去!欲求般若易;但息是非心,自然成大智。还源去!触处可幽栖;涅盘生死是,烦恼即菩提。还源去!依现莫随情;法性无增减,妄说有亏盈。还源去!何须更远寻;欲求真解脱,端正自观心。还源去!心性不思议;志小无为大,芥子纳须弥。还源去!解脱无边际;和光与物同,如空不染世。还源去!何须次第求;法性无前后,一念一时修。还源去!心性不沉浮;安住二三味,万行悉圆收。还源去!生死本纷纶;横计虚为实,六情常自昏。还源去!般若酒澄清;能治烦恼病,自饮劝众生。

349 评论(11)

缘分百合

芥子是非常小的植物种子,须弥是此界最高大的山峰。佛法非常辩证,真空妙有,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象芥子一样大的空间,也能够容下须弥山;不仅仅能够容下须弥山,还能容下三千大千世界。佛法注重实践,这是实证境界,非理论空谈。

唐朝江州刺使李渤,有一次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听了李渤的话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

“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李渤显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度过的万卷书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智常禅师顺着话题问李渤。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 李渤听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一切的禅理,有时从事上去说明,有时从理上去解释。所以,要知道宇宙世间,事上有理,理中有事;须弥藏芥子是事实,芥子纳须弥是禅理。如果能明白理事本无障碍,那么这就是游刃有余地理解禅理了。

扩展资料

须弥芥子

“须弥”一词原是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在佛经中也称为“曼陀罗”。 同时这个须弥山在佛教中极具意义,它又称须弥楼、曼陀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名山。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家的宇宙观。

而“芥子”是芥菜的种子,有白、黄、黑之品种。芥子,极其微小。“须弥芥子”,言偌大的须弥山纳于芥子之中,暗喻佛法之精妙,无处不在。

芥子须弥

芥子须弥是一个佛教用语,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喻诸相皆非真,巨细可以相容。也可以用作形容万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大小关系.有时要从事物表面说,有时要从道理上去领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须弥芥子

百度百科-芥子须弥

182 评论(10)

麻辣de火锅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理解:佛门和世俗社会是相通的,就像芥子和须弥山可以互相包容一样。芥为蔬菜,子如粟粒,佛家以“芥子”比喻极为微小。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用,指帝释天、四大天王等居所,其高八万四千由旬,佛家以“须弥山”比喻极为巨大。 这句话的意义:傅翕此诗,妙理深远,至诚恳切,以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劝人回复到自然本原的境地,从而得到真正的解脱。 这句话只可神会不可言传,她这样表达就是说你有佛缘,如果回复到自然本原的境地,从而得到真正的解脱,大家都是尘世中的一粒,都包含有佛的本心。

25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