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85

唯一201314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第一个心理咨询师是谁说的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心在翠微

已采纳

不可信。大家好,我是小点,壹点灵的点。豆瓣“心理咨询”小组中,有一个姑娘发帖吐槽:聊了3年的心理咨询师,竟然是个骗子。这位咨询师,是父亲的追求者。父亲将咨询师介绍给姑娘,原本只想陪着聊聊,谁知咨询师一来就提出强制要求:必须一周咨询一次,不然对我的声誉有影响。姑娘不情不愿地同意了,与咨询师做了60多次咨询,没有解决问题,还因此被咨询师训斥:我关爱给得这么足,你还这么不争气,太不上进了!或许是出于失望,咨询师强行提出分离,并且用保密原则威胁她:不准把我们的咨询内容说出去,不然违法的!姑娘很长一段时间感到孤立无援,抑郁症状不减反增,后来跟朋友聊天,才发现:自己遇到了不靠谱的咨询师,被“骗了”!心理咨询行业鱼龙混杂,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坑,遇到姑娘这样的骗局,徒劳投入3年咨询,损失了时间、钱财,还恶化了心理健康。我们如何选择心理咨询师?如何避免被骗?骗子心理咨询师有哪些特征?借着姑娘这个骗局,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心理咨询行业最常见的坑。前两天,有一位伙伴提问:要如何才能考到心理咨询师证?小点觉得奇怪:这位伙伴完全没有心理学背景,怎么突然想考咨询师?一问之下才知道:她看了抖音上“心理咨询来钱快”的广告,想做咨询师挣外快,改善一下生活质量。小点回复她:“考心理咨询师跟考大学一样,苦学三年、交数万学费才能毕业,毕业后还要自掏腰包实习,没那么容易挣到钱的。”她大感失望:我还以为听人聊聊天,就能挣钱呢。还好她没进入这个行业,否则一定会大呼“被骗”,因为她没有心理学受训资历,很难成为专业咨询师。什么是受训资历?就是学习心理咨询的履历,比如:考取心理学研究生,师从某某老师,在精神卫生中心实习,参加365天长程心理咨询培训……对考证只是敲门砖,如果没有这个证,或许进医院实习的机会都没有;即使有了这个证,咨询师也得完成实习、受训、督导等一系列功课。很多来访者不知道履历有多重要,有人以为:拿个证就能做咨询师了。结果咨询一年,毫无效果,大呼“心理咨询都是骗子”。其实,骗子咨询师分为两类:一类有自知,知道自己不具备咨询条件,故意钻空子撒谎,挣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的钱;另一类无自知,对心理咨询行业缺乏了解,领了证就去做咨询,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来访者举报。有自知的人,我们称为“骗子”;无自知的人,称为“小白”。两类人充斥着心理咨询市场,一则数据显示: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多达上百万,但实际受训资历合格的人,只有数万。也就是说,一百个“心理咨询师”里,可能只有几个是真正的心理咨询师,其余都是受训资历不合格、滥竽充数的骗子和小白。回到开头那位受骗姑娘的故事,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发现:她的心理咨询师,违背了设置。什么是设置?就是指:每个心理咨询师的底线,包括不能和来访者有咨访关系之外的关系,亲属、同事、朋友、熟人都不行。姑娘的心理咨询师,是她父亲的追求者。也就是说,除了咨访关系,他们还是“熟人”,根本不具备展开咨询关系的条件,后期当然也不会有好效果。遵守底线对咨询师来说非常重要,除了伦理底线,还有时间、金钱、空间的底线。比如一位新手心理咨询,收费保持200元/50分钟不变,咨询只在咨询室,不能去咖啡厅、餐厅等其他地方,咨询之外的时间也不交流。为什么要这样严格呢?因为触犯底线的问题太大了!有一位咨询师朋友,来访者有抑郁症,咨询结束后,她鼓励来访者去户外走走,还带她参加公益活动。某次活动中,来访者抑郁症发作,当场自残,虽被及时阻止,但对咨访关系造成了恶劣影响,咨询告终,咨询师的内心也有了一层阴影。严格遵守底线,对咨询师和来访者都是一种保护。心理咨询师之间曾开玩笑说:如果咨询师是来访者的“慈母”,那设置就是“严父”。无规矩不成方圆,“严父”的存在,捍卫了关系的完整性,它能帮助来访者更好的成长,也能帮助咨询师更好地工作。所以,每个咨询师都有自己的底线。尽管有些麻烦,一旦小看它,觉得它不重要,就容易遭了骗子咨询师的“道”。除了咨询师的履历和底线,判断咨询师是不是骗子,咨询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接受咨询时,你是越来越主动了,还是越来越被动?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一名心理咨询师,接受了三年训练,严格守护底线,她是否就是合格的专业咨询师呢?答案是:no!因为她没有接到来访者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总是可以吸引到来访者,因为她像太阳一样照耀他人,这种能量让来访者如沐春风,也让咨询产生好效果。如何判断咨询效果好不好?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来访者主动性、自主性增强。比如,一名青少年来访者,因为厌学问题来咨询。半年后,他主动提出要回学校,因为当初让他恐惧、排斥学校的心理动机,已经通过咨询淡化,没有必要再继续休学。这就说明咨询是有效果的,尽管这半年中,来访者都没有动力复学,但是咨询师看到了他积极的一面,这种“看到”,使他有力量去克服消极的一面,主动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骗子咨询师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会威逼利诱,要求来访者复学;或者甜言蜜语,哄来访者回到学校。复学不是来访者心甘情愿选择的,而是被动选择。可以说,这种咨询没什么效果,即使孩子短暂复学,不久也会再次爆发问题。第二个判断标准是: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有没有越来越懂你、理解你?如果咨询师越来越能读出来访者的心里话,那么咨询过程中,她一定有所成长。这份成长,来自来访者的不懈努力,也来自咨询师的提升,咨访关系非常安全、温暖。骗子咨询师做不到这点,他们或许会有一些表面上的手段亲近来访者,但咨访关系不够深刻,看不到深层次的问题,来访者不觉得越来越了解自己,这说明咨询师并没有理解到位。咨询的真正好效果,是咨询师越来越理解来访者,从而带动来访者越来越理解自己,自我探索越来越深入。如果你咨询一年,依然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那就需要换个咨询师了。心理咨询行业中,有人遇到过考个证就谎称自己能做咨询、没有受训资历的人;有人遇到过跟来访者一起吃饭、不重视设置的人;也有人遇到过自己已经不想继续,还要被“强迫”咨询的人。这三个坑,实在太常见了。所以判断一名咨询师是不是骗子,需要多维度考量。挑选咨询师时,看看他的受训经验有多丰富;接触咨询师时,观察她的底线是否严格;进入咨询关系后,考察咨询有没有效果。三者结合起来,如果你判断得出:自己的咨询师符合这三点。恭喜你,你遇到了专业的咨询师,相信你们的咨询会为你产生很大帮助。如果暂时没有感到特别大的效果,也不用着急。心理咨询师有一句老话:一次咨询看十年。今天的咨询,如同种下种子,即使现在没有发芽,未来某一天,咨询效果也会破土而出,为你的人生添色增香。

第一个心理咨询师是谁说的

272 评论(12)

可不娇气

这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天空中飘荡着朵朵白云,绿草如茵,一大群身着黑衣的人聚在一起,肃穆的站立着,甚至有人在偷偷的抹眼泪。等等,怎么有些人看起来这么熟悉?那个戴着黑色眼镜的好像是小磊,只是看起来好老;穿着裙子的应该是雨婷,她的忧郁气质看起来更重了,还有那满脸的皱纹,环顾四周,还有远,修,可是他们看起来都是老态龙钟,这是怎么回事?现场还有更多的年轻人是我所不认识的。我茫茫然的伸出手想要拍拍雨婷的肩膀,却怎么也够不着她的身体,我低头看向自己,突然发现我的身体正漂浮在半空。面对拥挤的人群,我毫不费力的穿过,中间的空地上,鲜花之中簇拥着一副水晶棺,一个颈上带着十字架的人站在棺前。我看着躺在棺里的那个人,安静沉静,满足地睡在那里。我轻轻笑了,可随即意识到躺在棺材里那个人就是我。 我死了?…… 醒来的时候,枕头有些湿润。我死了,这个念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是的,我死了,死在我的梦里。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也会死的。 我死的时候,也许会像梦里一样,有很多人来参加我的葬礼,有我的家人,我的同事,我的朋友。在我的葬礼上,谁会第一个上台致辞?他又会说些什么呢?我的一生,在别人眼里有什么意义? 我希望,第一个上台的会是我的合伙人:“她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她的一生,致力于给人以希望,帮助很多人解决了心理和沟通中的各种问题,让他们放下原来那个偏执,烦躁,颓废的我,满怀希望地开启了自己阳光积极努力向上的新生活。” 第二个上台的,应该是我的读者:“她是一个好的作家。她通过写书,劝进了数不清的读者,让他们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看到爱和希望;她的演讲,鼓舞着我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给人以力量,让人们在平凡琐碎中能够勇敢前行。” 接下来会是我的朋友:“她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在生命的尽头,能得到他人如斯评价,我的一生也是了无遗憾。 其实,每个人想要的人生的意义,全都体现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里。死亡冥想最大的作用,其实就是明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人生的终极目标。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常常会陷于纠结之中,本质却是因为搞不明白究竟什么是我想要的,什么是我身边的人想要的,死亡冥想也可以很好的帮我们分辨这一点。 以我自己为例: 因为我是心理咨询师(角色),所以我要帮助人们改变一些不合理的信念,用合理的信念对人对事,获得更好的生活(目标)。 因为我是作家(角色),所以我要通过我写下的文字给人以启迪,带给人成长(目标)。 那么,亲爱的你的人生目标究竟是什么呢?迷茫的时候,不妨试一试死亡冥想,看看在你的葬礼上,你希望身边的人都对你如何评价。无戒365极限挑战营——第6天

27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