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靥的梦魇
1 爸妈是否在陪孩子的过程中,做到全身心投入
2 孩子是否度过了一段开心的时间
3 亲子双方是否愉悦和平
人民日报给出了8条高质量陪伴孩子的建议,各位父母可以试一试。
1 阅读。和孩子共读一本书。能够促进孩子阅读的好习惯的养成;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增进亲子间的交流;从书中学习到人物的闪光点。
2 沟通。和孩子彼此交换一个秘密。跟孩子说自己工作上的事,听孩子说学校发生的事。多聊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3运动。和孩子一块进行一项运动。户外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参加同一项体育项目,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4 旅行。抽个假期,和孩子进行一次家庭旅行。让孩子的眼界从书本移到外部世界;让孩子开阔眼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认知力,增进孩子的幸福感;让孩子参与制定旅行攻略,培养孩子的管理能力。
5 自立。和孩子一起做一道菜。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收拾房间等家务,也让孩子参与进来。
6 家规。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家规。有了家规,家里就会变得民主,孩子也会更加自觉。
7 尽孝。带孩子去看望老人长辈。想要孩子有孝心,自己必须以身作则;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并且模仿;父母对老人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不小的影响。
8 未来。和孩子一起做全年规划。告诉孩子时间过得很快,应当珍惜时间。与孩子共同制定年度规划、学习规划、成长规划。每年开始确立一个年度目标,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每个方法都很实用,各位家长可以试试哟!
以上就是关于高质量陪伴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非非1227
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 等都提出了关注心理健康与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当前 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 ,焦虑障碍病达 。 据人民日报报道,全球预计有 亿人患抑郁症。
当“心理健康”话题被广泛关注,“心理咨询师”的市场也就到来。据统计目前心理咨询市场人才缺口130万+,今年新增心理咨询相关企业数超万家。
        新雨初晴水星
我只能说从我09年上学之前,心理咨询师就是朝阳产业。它的前景远大,前途光明。但是如果想做一个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的话,希望珍爱生命,不要把生命当儿戏。因为心理咨询师的来访者,都是受过心灵创伤的,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导致来访者生命的结束。我国的心理咨询师门槛比较低,现在市场上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良莠不齐,但至少要明确,做这个行业不要为了钱去做,要为了救人去做。以上是作为应用心理学本科的我的一己之见,由于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已落后于现在时代的潮流(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老师说的),因此不敢盲目从事此行业。我只能告诉你,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并不是治病,而是引导来访者学会自己解开心门。个人意见,仅供参考,用词不当,还望海涵。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
        今天天很蓝
一、“东城区未成年人牵手关爱基地”产生背景: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心理、行为矫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的大问题。帮助未成年犯罪人认罪悔罪,重新做人,防止其再犯,为他们回归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做好准备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北京市东城区司法局联合建立“东城区未成年人牵手关爱基地”,它的人员组成:由东城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的法官、东城区司法局所辖社区司法助理员、双方单位的法制校长及东城区司法局阳光心理矫正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专家共同组成。工作载体是一个网站,即“未成年人牵手关爱基地网站”,(),“两线”即未成年人法律维权热线(84023192)、阳光矫正服务热线(84228058),“四支队伍”即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法官、阳光心理矫正服务中心咨询专家、社区司法助理员和法制校长对缓刑少年犯进行社区矫正、帮教和心理辅导,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宣传教育。社区矫正对象是被宣告缓刑的住所地在东城区的缓刑少年犯及经常居住地在东城区的外来人口中的缓刑少年犯。二、“东城区未成年人牵手关爱基地”工作程序:未成年犯在被宣告缓刑后,应与其法定代理人共同签署保证书,保证参加社区矫正,接受社区和法官的监管和帮教;未成年犯被宣告缓刑后,法官应在判决确定三日内将刑事判决书、犯罪结案表、执行通知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交付司法局,由司法局转交缓刑少年犯所在社区进行社区矫正;司法助理员按照社区矫正相关规定,对接受社区矫正的缓刑少年犯进行监管和帮教,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的承办案件法官每月定期电话、书信、发电子邮件或走访缓刑少年犯,了解其表现,并结合社区司法助理员的评定,将考察情况记入未审庭缓刑犯跟踪帮教档案;司法助理员随时与承办法官沟通并将缓刑少年犯表现情况通报承办法官,对于缓刑期间表现不好的少年犯,社区矫正人员有权提出变更执行方式的建议;缓刑期满后,由承办法官向缓刑少年犯及社区宣布其缓刑期满。“未成年人牵手关爱基地”心理咨询工作程序: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受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后,承办案件的法官如果认为未成年犯存在心理障碍,应在庭前提讯前三日通知司法局阳光心理矫正服务中心,由其委派心理咨询师参加未审庭的庭前提讯,对未成年犯进行心理辅导,以便了解其犯罪的真实动机,并参与对其的心理矫正;待其宣告缓刑后,配合社区司法助理员对未成年缓刑犯进行行为矫正。为涉及民事案件的未成年当事人提供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辅导。“未成年人牵手关爱基地”法制宣传对象是全区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教师。其工作程序:以设立在东城区人民法院的“牵手关爱基地”网站为平台,通过法院的未成年人法律维权热线、两家单位的法制校长的法制宣传工作,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提高自我保护方面的法制教育。三、基本成效:1、自1999年7月我院未审庭开设“青少年法律维权咨询热线”以来,常年接受来自未成年人、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法律咨询,目前已接听电话600余人次,我们建立维权热线接听记录档案,并对热线内容进行了一一登记,做到了件件有记载,事事有回音。既通过维权热线解答了法律问题,还通过热线为未成年人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如在2006年初,我们通过接听热线为丰台区王佐学校初一学生张某解决了复学问题;通过北京市未委会、朝阳区未委会、东城区未委会帮助网瘾综合症少年王某解决戒网瘾问题;帮助27中学父母因贩毒服刑的孙某解决监护人监护权确认问题等等。 2、“牵手关爱基地”网站作为“牵手关爱基地”实体的依托,于2005年4月14日运行,网址为:。网站设置“法制园地”、“他们为什么犯罪”、“手牵手”、“维权热线”、“法律知识小测试”等栏目。“法制园地”:登载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息息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法规等。“他们为什么犯罪”:以真实的小故事告诉读者一失足成千古恨。“手牵手”:法官与父母交流、法官与少年犯谈心、父母与孩子的对话。“维权热线”:刊登最新的热线内容,答疑解惑。“法律知识小测试”:考考你的法律知识量。目前,网站已更新内容四期,并将设立邮箱,定期解答未成年人提出问题。但因系挂在区政府外网,无独立管理系统,故无法查出网站的浏览人数。3、2006年11月15日,未审庭在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庭前提讯过程中首次引入心理咨询师。引入心理咨询师参加对未成年被告人庭前提讯是我院与区司法局成立“东城区未成年人牵手关爱基地”的一项工作内容。由心理咨询师提前介入对失足少年进行心理诊断和跟踪治疗,对他们早日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未审庭本次引入心理咨询师介入庭前人提讯,同时受到未成年被告人家长的欢迎。他们愿意配合法院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共同挽救孩子。四、社会反响《北京法官》、《中华少年》、《婚姻与家庭》、《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家庭教育报》、《新京报》、《竟报》等报刊多次对我庭此项工作进行了报道。网站内容也引起未成年人、教师、家长的关注,一些报刊还直接从网站中选择文章转载,维权热线成为未成年人的“知心热线”,并通过多年来的锲而不舍的努力,为未成年人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圣莱德厨房电器
张德芬毕业于台湾大学企管系,曾担任台湾电视公司新闻记者/主播多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了企管硕士(MBA)的学位。2002年开始,她受到启发与指引,辞去高薪的工作,致力于自我成长及写作。2008年开始,与自身成长和内在探索同步前行,她陆续发表了系列作品:《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重遇未知的自己》、《爱到极致是放手》。十年间,6部系列作品,迄今销量已经超过一千万册, 亦被泰国、韩国、越南等国翻译成该国文字热销中。引进并翻译了德国心理导师艾克哈特·托尔的作品《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和加拿大知见心理学领袖克里斯多福·孟的《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等。联合风潮音乐等机构,推出《小时空•修心课》、《张德芬内在成长课》以及《镜子练习训练营》、《幸福大脑课》等系列课程,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将系统的成长经验与体悟,凝结为更加简单易行的迷你课程。监制并主演华语世界首部心理戏剧《遇见•小食空Tiffany’s Wonderland》,突破戏剧表演形式,以戏为媒,开展治愈温暖的心理疏导,带领读者体验个人成长新方式。张德芬女士作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分享自我负责的理念,倡导女性心理情感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读者产生积极的转变,聘为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师生进行“个人成长指导”。 同事也受邀出席电视节目的特邀嘉宾: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 《Culture Express》谈两岸文化交流、厦门电视台《玲听两岸》、人民日报主管环球时报社主办《生命时报》谈毕业季的学生情绪健康管理。为助力国家相关政策,创立“张德芬空间”心理成长媒体平台,并成为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共建单位,心理服务基层试点单位,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脑科学与心理健康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截至2019年1月,全网用户达600余万人,女性用户占80%以上。张德芬空间微信公众号的2018年共创作了408篇原创文章;文章超过7664万人次阅读;传播力超过的公众号,是中国微信公众号500强,也是中国内容创业企业100强,中国心理健康品牌公众号影响力前三强。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