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乐乐88
不考虑薪水尊严与面子,小时候我最想从事的工作就是当小学语文老师。
记得2-5年级我们班都是由同一个语文老师带的。老师的上课方式就是读课文、认生字、写生字、做作业(小学时有配套练习作业本)。通常老师掌握的节奏是课堂上讲完课马上布置作业,学生能够当堂写完。
我在小学算是学霸,基本上都能第一个完成,然后老师就会批改。大多数情况下,我的作业都是满分,过后老师经常会让我帮忙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而我只需要将自己作业当成范本,照着批改即可。这样的难度于我来说几乎没有,因此自己特别享受批改作业的感觉,同学们不懂不会的都会请教我,我也会耐心地为他们讲解,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小老师。
现在想来最有成就感的还在于考试,特别是看图说话。我从小就非常会描述一些客观事实(观察仔细,能够把图画中的信息要素全面掌握,着力刻画一些人物的心理描写,令画面感十足。因此老师经常将我的文字当成范文在班级里阅读,分析写作特点,以及特别值得同学学习的地方。
那时候自己对这样的“待遇”早已习以为常,哪天老师不读自己的文字了,反倒会有些难过。
期末复习来临前,正常的上课安排就会变成半天语文课半天数学课,每个同学手上都会有一本总复习练习册。通常我都会是第一个完成整本练习册习题的,就等着老师上课讲解。讲解完,老师还会要求我们把修改过的总复习册交到组长手中,最后由班长交到她手上,或者会由我来做最后把关,查看同学们是否都进行过认真的修改。
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起书包就不轻,回想起我们的小学时光,每天可以在课堂上当堂完成作业,我还需要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回家后最多复习预习下功课,其余时间就是玩玩玩,多么美好而又充实的小学时光。
michelleyi
如果真的不用考虑薪水、面子和尊严,我想我最想从事的是心理咨询师。
如果真的不需要考虑社会中的其他因素,我最想的,是去帮助别人去。本来自己对心理学这个东西只是浅层次的知道和了解,一直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过,总是感觉,挺好玩的。但是还是那句话,明白了很多道理,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可是真正的从事了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之后(虽然不是我的主业),这种帮助人的感觉真是太美好了。这种帮助,不像给别人金钱物质一样,你给的那个人依然还是那个人,他都没有变,那些穷人依然是穷人的思维。可是心理却真的很不一样,它能把一个人从悲痛的深渊中拉出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处在心理问题中的人,自己基本上很难摆脱命运的折腾,他的思维都是死循环,靠自然的解决往往需要很多的时间和代价。心理咨询师它就是那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而且能够让这些道理马上可以变为行动的那个人。
不考虑薪水,面子和尊严,我想从事一个去帮助别人的事业。能够真正的把人从心理上进行救助,让一个人获得真正的改变。
shirleyxtt00
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理性消费是不存在的,人们的各种消费行为肯定会受到一些“非理性”的影响。其实花钱的行为本身是主观的,客观理性的评价花钱并没有什么意义,而且人们花钱会考虑很多因素,有人即便有钱也舍不得花,甚至为花钱而难受,那么花钱难受是心理疾病吗,花钱就心疼是什么心理?如果有人花钱之后心理非常难受考虑是一种病态的感受,可能是心理患上了疾病。穷人思维有这样一个特性就是穷人掏钱时会很痛心,殊不知产生这种念头不利于投资理财,对其心理健康也会有不好影响。 有心理学家认为花钱就心疼会影响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因为为花钱心痛会压制欲望,但是换一种角度去想,如果不花钱怎么有动力去赚钱,买更多自己喜欢或是想要买的东西呢?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压制欲望是违背社会学价值体系,对个体自我实现非常不利。 花钱就心疼从一个人心理来看,可能是这个人对生活充满不安全感,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上也觉得贫穷与匮乏,时间久了可能真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穷人。不舍得花钱节约是好事,但是也不能将钱看得太重,该花的钱还是应该花。
猪猪的面团
你的情况考虑是有心理的问题的,应该找心理咨询师好的聊,解开心结,心病还须心药医。花钱就心疼,那是你对钱的一种看法,有的人视金钱如粪土,那是一种境界。你可以试着改变一下自已的态度,让自已对钱没有那么大的欲望,试着看淡一点,知足一点,那样你就不会再为钱而痛苦了。祝你好运。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