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小白菜@@
1.有效的心理咨询师有很好的同一性。他们知道他们是谁,他们能够成为什么样子,他们的生活中想要什么和什么是最基本的。
2.他们尊敬和欣赏自己。他们在自己的自我价值感的强度之外,能够提供帮助和爱。
3.他们能够认识和接受他们自己的能力。他们和其他人相比感到有胜任感,也允许他人觉得他们是有能力的。
4.他们是欢迎改变的。他们对“不满意”显示出主动性和勇气。他们做出希望怎样改变的决定,并朝着他们喜欢变成的样子去努力。
5.他们出作塑造他们生活的选择。他们懂得所作的有关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最初决定。他们不是这些最初决定的牺牲品,如果必要他们会修正这些决定。
6.他们感觉是活着的,他们的选择是生活导向的,生活得充实而不只是存在。
7.他们是可信的、真诚的和诚实的。他们不隐藏在面具、防御、贫弱的角色和假象后面。
8.他们有幽默的感觉。他们能够观察到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他们没有忘记如何笑,特别是关于他们的弱点和矛盾之处。
9.他们有错误,并乐意承认它们。他们不忽略错误,也不想详述悲惨的事情。
10.他们通常生活在当前。他们不沉溺于过去,也不固着于未来。他们能够体验“现在”并能陈述给其他人听。
11.他们欣赏文化的影响。他们懂得自己的文化影响他们的途径,他们尊重其他文化造成的价值观的多样性。他们对社会阶层、种族、性倾向和性别所造成的独特性、差异性非常敏感。
12.他们对其他人的幸福有诚挚的兴趣。这主要是基于尊重、关怀、信任和对其他人真正的重视。
13.他们对他们的工作有深层次的投入,并从中得到意义。他们能够接受工作带来的报酬,他们不是工作的奴隶。
14.他们能够维持健康的界限。尽管他们努力地为来访者考虑,但是他们不会把来访者的问题带到他们自己的时间里面。
劲草黑锅
处在第一种境界的心理咨询师,和他相处时,你会感觉他十分自信,性情比较张扬,很有锐气。他会非常乐意谈及他所获得的成就:职称,发表的文章或出版的书,以及经典的个案,在谈论中面有得色,同时尖锐地发表对不同观点的批评,和出现失误的同行的轻视。他的社会角色意识非常强,你能感到他确实以成为一个咨询师为荣,同时这个角色,也捆绑了他,使他对自己的着装、在公众场合的表现,别人对他的看法或批评,都表现出特别在意。这个阶段的咨询师还有一个明显的外在行为特点,就是老是忍不住要去指出别人的心理和个性问题所在,涉及的范围包括亲人、朋友、或同行。他们的意见大多时候是有见地的,你能感觉到他确实点到了问题所在,但不知为何,就是让人心里不舒服。也许,你直觉地了解到,他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帮你,只是为了证明他自己的能力和优越感而已。常常地,此类行为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这种类型的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采用的常常是探究型和控制型的咨询方式,乐于使用各种“立竿见影”的简快方法,出现“野蛮分析”的时候比较多。心理咨询师在这一行里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个人境界也常常在不断提高。这正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每一个全情投入于这一领域的人,最终自身也会获益良多。 到了第二种境界,心理咨询师拥有了更多的心理能量,自身的情结也解决了不少,他们成为了比一般人更健康的人,或者叫自我实现型人。他们肚子里面装了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变得沉静下来。当你靠近他时,你可以感觉到他内在很自信,但这种自信已经不再给他人以压力。他不会主动谈及自己的成就,表现出低调和稳健。他神情内敛,对人和气,接近他就想靠近春天的太阳般的温暖和舒适。他明白自己的职业角色和本人真实自我的界限,也了解自身的局限。他从来没有想要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他可以坦然地谈及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白自身的弱点,已不能让他感觉到是一种威胁。他断不会陡然指出别人的所谓的心理问题,尽管他能清楚地感觉到周围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在某个适当的时候,也许,他会通过某些委婉的方式让你明白你可能还存在着需要解决的心理情结。然而他的方式是如此隐晦和温和,以至于你不可能受到任何伤害,更不会让你在很多人面前难堪。你会感激地发现,他所说所做,基本上不是为了证明他自己,而是出于对他人真诚的关怀和爱。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常常会得到很多人的爱戴和崇拜,即使是同行,也要禁不住要对他表示尊敬和欣赏。他们的人际关系就要比处于第一种境界的人好多了。在咨询中,他采用的无论是哪种流派的方法,人本主义的精神都会贯穿始终。他的咨询过程表现出踏实和沉稳,追求咨询的质量胜过追求咨询的速度。到了这一步,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常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然而我惊诧地发现,居然还有第三种境界。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叫我怎么来形容这样的咨询师呢?只能用我有限的文字来尝试描绘这无限的体会吧……就象小小的山丘,也羡慕着高山的风采啊! 第三种心理咨询师,他已经没有了角色的概念,整个人都和谐统一了,因而他并不会特意地装扮自己。当他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也许会觉得这是个特别朴实平凡的人。这时候的他,经过修炼和顿悟,已无所谓自信不自信,自卑不自卑,当你靠近他时,不能感觉到任何外显之气,只能感觉他的内心,就象大海般的深湛和平静。无论是直接的或委婉地,你都不会听到他对别人所下的结论或评判,他也断乎不会指出任何人的任何问题。哪怕他只是心神合一,静默少言地呆在那里,你也能感觉到从他身上发散的那种对全人类的悲悯之情。这博大的,完全没有偏见的,淡淡的无形之爱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令罪人在他面前也不觉羞惭。就象孩子绝不会因为在慈爱的父母面前露出生殖器而羞愧一样,你也绝不会因为在他面前自然地表现出弱点而羞愧。尽管他从来没有对你说过关于你的弱点和问题,但他是如此这般的深湛和平静,当你靠近他时,自然就会照出自己的影子,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还有那些丑陋。到了这样的高度,他的存在就是一种治疗!一切的流派一切的技术都隐退了,只有这化育万物的精神存在……。 身不能至,心羡之!
小精灵926
想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除了必须掌握的专业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必须能孰练应用的心理咨询师技能技巧,还需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一、思维方式和态度1.要有“中立性性的态度”,作为一名咨询师要从内心真正有保持中立的态度,否则你可能连跟咨询者的沟通都不能完成。2.唯物主义观点,如果是唯心主义,不光是做不了咨询师。3.普遍联系的观点,就是说你能从一个问题联系到相关的各个方面,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因素等,能从整体去看问题分析问题。4.限制性观点,职责限制;就是对自己的能力及职责要清醒认识,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做,对咨询者的什么事都想去处理,那怕你是出于好意也不行,最后肯定会什么都做不好,作为心理咨询师,不要把自己的职能无限放大。时间限制;这个不用讲,时间是有限的。感情限制;举个例子说明,就好有咨询者家里有亲属去世了,作为咨询师要真心能体会到这种亲人离去的心情,要共情,但你要做的是理解对方的心情,而不是变自己就变成那种心情。当然更不能与咨询者发生恋情。咨询目标限制;不能答应求助者不能完成的目标或是不属于心理范围的目标。5.要有历史-逻辑-现实相铳一的观点。二、心理素质1.良好的品格,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2.要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即能与求助者共情,也能出得来,能进得去也出的来。3.善于容纳他人的人。4.有强烈的责任心,庸医杀人不用刀。5.要“自知之明”。
长杠豆0725
他这么回答你是因为在治疗期间,你们只能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这个确实也是心理医生的职业道德。(一)总则 1、心理医生在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时,应遵纪守法、遵守心理医生道德准则,在其工作中建立并执行严格的道德标准。 2、心理医生应注意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3、心理医生应不断学习本专业的有关知识,通过不断改善自身的工作实践、教学和科研水平,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4、心理医生应明确了解自己的能力界限和专业职能的界限,不作超越自己能力和职能范围的事情。 (二)对来访者的责任 心理医生的工作目的是对来访者负责,使他们获得适当的服务并由此获益。 1、心理医生不得因来访者的性别、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来访者。 2、心理医生在治疗关系建立之前,应使来访者明确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性质、工作特点、收费标准和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来访者的权利和义务。 3、心理医生在对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来访者对工作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进行实地冲击疗法)应与来访者达成书面协议。 4、心理医生应明确其工作的目的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自强自立,而并非使来访者在其未来的生活中对心理医生产生依赖。 (三)与来访者的关系 心理医生应尊重来访者,按照本专业的道德规范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1、心理医生应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对来访者的潜在影响有清楚地认识,不得利用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谋取私利。 2、心理医生应努力保持和来访者之间客观的治疗关系,为此应避免在治疗中出现双重关系(即应避免与熟人、亲友、同事等建立治疗关系);一旦业已建立的治疗关系超越了客观的界限(例如发展了异性之间的亲密关系),应采取适当措施终止这一治疗关系。 3、当心理医生认为自己不适合于对某个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对来访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专业人员。 (四)保密 心理医生应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权,无论是在个体治疗或是在集体治疗中都有责任采取适当的措施为来访者保守秘密。 1、心理医生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在应用时的限度;在集体治疗时应首先在治疗集体中确立保密原则。 2、当心理医生在工作中发现来访者有危害其自身或危及他人安全的情况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的上级主管部门)。 3、心理医生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它资料,均属于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不得列入医院或单位的病历和其它资料之中。 4、心理医生只有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治疗或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在得到来访者的书面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例外)。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