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0

lucherking18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离石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雨点Mei

已采纳

山西师范大学学院代码是10118。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院介绍

山西师范大学(Sh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山西师大”,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山西省重点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山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院校、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西省1331工程。

截至2021年12月,有全日制本科生17146人,全日制研究生3588人,非全日制研究生316人。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27个学院,开设55个本科专业。

文化传统

山西师范大学校徽中央的两个“S”分别是“山西”和“师范”两个词组汉语拼音的字头。大“S”是两本书叠加的图形,寓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S”是燃烧的蜡烛,寓意“人民教师似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标志中的“1958”字样,代表山西师范大学1958年建校。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晋南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调整改建为山西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1999年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独立建制)并入,2021年,山西师范大学迁建太原。

教学建设

山西师范大学从2005年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立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省11个地市的45个县建立教育创新实验区,与地方合作创立了荀子学院。

截至2021年12月,山西师范大学有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3个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省级优势专业、10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共享课程),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2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2个省级重点学科,2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4个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术科研

2019年12月,山西青年智库正式成立并在山西师范大学校设立研究中心。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4个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022年4月,数计学院玉强副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获AIE的“Key-Scientific-Article”贡献奖。

2021年11月,金小民教授油画作品《黎明》入选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3月,获文化和旅游部表彰奖励;同月,张均锋教授成果获2019年度山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月2日,学校共有5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青年成果奖2项;1月,学校参赛作品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其中,《送我一支玫瑰花》荣获器乐类甲组一等奖,《云端上的云岗》荣获绘画类乙组一等奖等奖,两个项目成功入围国赛。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863人,其中专任教师1284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山西省“三晋学者”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2人,省级教学名师24人,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6人,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34人,特聘教授3人,柔性引进特聘教授34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1人。

合作交流

2019年1月27日,与离石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月9日,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合作协议;9月19日,与临汾市签署人才战略合作协议

学术资源

据2015年9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拥有古今中外各类文献224万余册(含电子图书60万册刊),古籍10万余册,山西地方志及四库全书系列,古籍善本635种,9429册,其中宋刻《魏书》残卷、唐人写经卷及多种名人稿本、精抄本、批校本;该馆每年订购纸质中文图书10万余册,中文期刊2800余种、外文原版期刊120余种。

此外,该校图书馆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Elsevier公司的Science-Direct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美国化学学会期刊数据库》、《World-SciNet电子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字化期刊、科技与商务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库》、《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中国法律数据库》、《清华同方英语模拟练习系统》等近30个数字化文献资源。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化学教育、物理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

山西省品牌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化学、生物科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历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思想政治教育

山西省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生物技术、学前教育、体育教育

山西省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无机化学

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应用数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文艺学、材料物理与化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课程教学论

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专门史

离石心理咨询师

285 评论(14)

特别爱吃大蒜

1、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2、阏与之战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赵将赵奢率军救赵,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括地志》以为在铜鞮县。涅县、铜鞮县均为沁县古称。3、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4、鄢陵之战鄢陵之战,是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晋国和楚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鄢陵地区(今河南省鄢陵县)发生的战争。在战争中,晋国军队善察战机,巧妙指挥,击败同自己长期争霸中原的楚国及其联盟郑国的两国联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晋国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郑将唐苟为保护郑成公败逃而战死。 鄢陵之战是春秋战国经典战役之一,这场战争后,晋、楚两国都逐渐失去以武力争霸中原的强大势头,中原战场开始沉寂下来。5、城濮之战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 。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记得关注我!

332 评论(13)

浩予妈妈

时间 地点 战争各方(主帅) 结果 阶段I 473BC 吴 越(勾践)vs 吴(夫差) 吴亡 472BC 犁丘 晋(知瑶)vs 齐(高无丕) 齐败 471BC 晋 鲁 vs 齐 齐败, 鲁取廪丘 469BC 卫 鲁,越,宋 vs 卫 越不克而还 468BC 郑 晋(荀瑶) vs 郑 齐(陈成子) 晋攻郑, 齐救, 晋军退 464BC 郑 晋(荀瑶) vs 郑 晋攻郑 461BC 大荔 秦 vs 大荔 大荔亡 458BC 卫 晋(知瑶)vs 卫 晋至境而返 455BC 晋阳 智 韩 魏 赵 三家攻赵,次年韩魏赵分智 445BC 杞 楚vs 杞 杞亡 445BC 泗上 楚 vs ? 楚得淮北,复兴 431BC 莒 楚 vs 莒 莒亡 419BC 少梁 秦 vs 魏 秦次年得少梁 阶段II 408BC 河西 秦 vs 魏 魏取河西地;魏大兴 405BC 廪丘 魏 赵 韩 vs 齐 齐师大败 404BC 齐长城 魏 赵 韩 vs 齐 齐败,魏纹候献齐俘于天子 391BC 河南 魏 赵 韩 vs 楚 楚连败于大梁 榆关 381BC 赵 魏 魏卫 vs 楚赵 魏卫攻赵,楚救赵,赵反攻胜利 375BC 郑 榆关 魏 vs 楚,韩 vs 郑 魏攻楚,战于榆关。韩乘机灭郑 369BC 浊泽 赵 韩 vs 魏 魏军大破。围魏,遂解。魏反攻 364BC 石门 秦 vs 魏 秦胜,斩首6万 362BC 浍水 魏 vs 韩 赵 魏大胜(1) 362BC 少梁 秦 vs 魏 秦大胜,擒公孙痤 354BC 赵卫魏秦韩 赵攻卫,魏救卫,秦败魏于元里,并伐韩,筑城。 353BC 桂陵 齐 vs 魏 围魏救赵,魏师大败。楚亦救赵 352BC 安邑 秦 vs 魏 安邑降秦 352BC 襄陵 魏 韩 vs 齐 宋 卫 魏胜 342BC 马陵 梁赫 魏 vs 齐 韩 魏败韩于梁赫。齐败魏军十万于马陵,虏太子申,杀庞涓 (2) 阶段III 340BC 魏 vs 秦 秦胜,虏公子昂,魏献部分河西地 333BC 徐州 齐 vs 楚 楚胜 331BC 秦 vs 魏 秦胜,斩首8万,虏龙贾,次年魏割河西地 328BC 河西 秦 vs 赵 秦胜,杀赵疵,取蔺,离石 325BC 平邑 齐 vs 赵 韩 齐胜 323BC 襄陵 楚 vs 魏 楚胜,取8邑 320BC 勺梁 赵 vs 燕 燕围浊鹿,赵救,胜 318BC 函谷关 魏赵韩燕楚vs秦 秦胜 318BC 李伯 义渠 vs 秦 义渠胜 317BC 修鱼 秦 vs 赵魏韩 秦胜,斩首8万 316BC 巴蜀 秦 vs 巴蜀 巴,蜀亡 314BC 曲沃 秦 vs 魏 秦胜,取曲沃,焦 314BC 岸门 秦 vs 韩 秦胜,斩首万人 314BC 燕 齐 vs 燕 燕乱,齐破之 312BC 丹阳 韩秦 vs 楚 秦大胜,斩首8万,虏屈丐,取汉中 312BC 蓝田 秦 vs 楚 秦胜,楚割两城 312BC 邓 韩魏 vs 楚 308BC 宜阳 秦 vs 韩 次年拔宜阳,斩首6万,取武遂 307BC 中山 赵 vs 中山 赵略中山地,胡服骑射,次年略林胡 301BC 垂沙 齐韩魏 vs 楚 楚大败,韩魏取宛叶以北 301BC 楚 vs 庄硚起义 300BC 襄城 秦 vs 楚 秦胜,斩首3万,杀景缺 298BC 析 秦 vs 楚 上年秦取8城,持怀王。今年出武关,斩首5万 296BC 灵寿 赵 vs 中山 中山亡 294BC 武始 新城 秦 vs 韩 秦胜(3) 293BC 伊阙 秦 vs 韩魏 秦胜,斩首24万 291BC 秦 vs 韩魏 秦取轵,垣城,邓,宛 287BC 荥阳 秦 vs 赵齐楚韩魏 秦归还温,轵,高平,王公,符逾 286BC 秦 vs 魏 秦得安邑,河内 286BC 宋 齐燕 vs 宋 宋亡,齐割楚之淮北 285BC 秦 vs 齐 秦夺九城 284BC 齐 燕秦韩魏赵楚 vs 齐 齐败于济西。国分 阶段IV 从此山东之国唯赵强 282BC 秦 vs 赵 秦取蔺,祁 280BC 黔中 秦 vs 楚 秦取黔中,旋失。楚割上庸 279BC 即墨 齐 vs 燕 齐胜,复国 279BC 鄢 秦 vs 楚 秦取鄢,邓,西陵,灌鄢,死数十万 278BC 郢 秦 vs 楚 秦取郢,攻至夷陵(宜昌), 竟陵(潜江), 置南郡. 楚都陈 275BC 大梁 秦 vs 韩魏 秦围大梁, 败韩于开封, 败魏于北宅. 后解去. 274BC 秦 vs 魏 秦取四城,斩首4万 273BC 华阳 秦 韩 vs 赵 魏 赵 魏 攻韩华阳, 秦救, 斩首15万于魏, 沉赵卒2万于河,围大梁 270BC 刚寿 秦 vs 齐 秦取刚寿 269BC 瘀与 秦 vs 赵 赵大胜 265BC 秦 vs 韩, 秦vs 赵 秦取韩少阳,高平. 齐救赵, 秦师退. 264BC 陉城 秦 vs 韩 秦拔9城, 斩首5万 262BC 上党 秦 vs 韩 上党降赵 262BC 长平 秦 vs 赵 至260BC赵败 死45万 阶段V 从此秦鱼肉山东矣 259BC 邯郸 秦 vs 赵(魏,楚) 257BC 秦军大败, 郑安平与二万人降赵 256BC 阳城等 秦 vs 韩 赵 秦取阳城,负黍,斩首4万,取赵20余县, 斩首9万(4) 256BC 洛阳 秦 vs 周 西周亡 254BC 陶,卫 魏 vs 秦, 魏 vs 卫 魏取秦陶郡, 灭卫 251BC 赵 赵(廉颇, 乐乘) vs 燕(栗腹) 燕攻赵, 大败, 赵围燕 249BC 巩 等 秦(蒙骜) vs 周 韩 东周亡.取成皋. 秦置三川郡. 249BC 曲阜 楚 vs 鲁 鲁亡 (非战争) 247BC 太原 秦 vs 赵 韩 魏 秦取赵榆次,狼盂等37城,置太原郡. 魏军大败秦师 245BC 繁阳,卷 秦 赵(廉颇) vs 魏 秦攻魏 卷, 斩首3万; 赵取魏繁阳, 245BC前 雁门 赵(李牧) vs 匈奴 大破匈奴 244BC 秦(蒙骜) vs 魏 韩 秦取魏 的[田+殇右下],有诡, 取韩13城 243BC 赵(李牧) vs 燕 赵取武遂, 方城 242BC 秦(蒙骜) vs 魏 秦取酸枣等20城, 建东郡 242BC 赵(庞暖) vs 燕(剧辛) 赵取燕军二万 241BC 蕞 赵(庞暖)楚魏韩燕 vs 秦 秦胜, 楚迁都寿春 241BC 齐 赵 vs 齐 赵取饶安 241BC 朝歌 秦 vs 魏 秦取朝歌 239BC 上党 秦(成桥) vs 赵 秦攻上党, 成桥降赵 238BC 魏 秦(杨端和) vs 魏 秦取垣, 蒲阳, 衍氏, 逼大梁 236BC 赵 燕 秦 vs 赵(庞暖) 秦救燕, 取阏与邺, 安阳等9城. 赵取燕狸, 阳城 235BC 魏 秦 vs 楚 秦助魏攻楚 234BC 平阳 秦(桓齮) vs 赵 秦斩首10万 233BC 肥 秦(桓齮) vs 赵(李牧) 秦败 232BC 邺, 太原等 秦 vs 赵(李牧) 秦败 230BC 新郑 秦(内史滕) vs 韩 韩亡, 秦置颖川郡 228BC 邯郸 秦(王翦)vs 赵(赵葱) 赵亡, 秦置邯郸郡 227BC 易水 秦(王翦) vs 燕 代 秦胜 226BC 蓟 秦(王翦) vs 燕 燕走辽东, 后秦置右北平, 辽西, 广阳, 渔阳郡 225BC 大梁 秦(王贲) vs 魏 魏亡, 秦置砀郡, 次年置泗水郡 225BC 城父 秦(李信) vs 楚 秦大败, 被杀7都尉 224BC 蕲 秦(王翦) vs 楚(项燕) 秦胜 223BC 寿春 秦 vs 楚 楚亡, 秦置楚郡, 九江郡, 长沙郡 222BC 辽东 秦 vs 燕 燕亡, 秦置上谷郡, 辽东郡 222BC 代 秦(王贲) vs 代 代亡, 秦置代郡 222BC 江南 秦(王翦) vs 百越 秦置会稽郡 221BC 临淄 秦(王贲) vs 齐 齐亡 注 1) 361BC 魏迁都大梁,最强 2) 从此魏衰,秦兴;山东之国,首推齐,次而赵兴 3) 我怀疑秦无败绩始秦史讳言 4) 此记载可疑, 此时秦攻赵方大败 * 253BC 楚都巨阳(太和) 六国的决定性失败 魏 342BC 马陵之战 ; 293BC 伊阙之战 楚 312BC 丹阳,蓝田之战 ; 301BC 垂沙之战 韩 308BC 宜阳之战 ; 293BC 伊阙之战 齐 284BC 济西,秦周之战 赵 260BC 长平之战 燕 314BC 子之之乱 东周强国兴起次序: 郑齐宋晋(秦)楚吴越 魏齐赵 秦

23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