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的豆豆
一个人的样子与外貌并不是被人看成不成熟的关键,最关键的,应该是这个人的人生阅历以及这个人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她的智慧与内涵。说白了,就是这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看上去还很幼稚。如果有人与你说话,他们会通过你说话时内容来证明你是否已经成熟。所以,如果你要成熟,那么第一点应该是年龄上的原因,如果二十几岁想表现得很世故很成熟如果没有经历大的人生事故是很难做到的,就是说年龄的增长会帮你成熟起来的。但是,如果你想超越你的年龄提前成熟起来,你必须:一、阅读大量的书籍了解大量的新闻以及国际间的事务,一个成熟者的首要是要懂得大量的知识,如果这些知识短时间内无法通过社会上获得,那么她只能通过书籍与电脑上了解并学到。二、超越你的年龄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考虑问题的时候并不会总是站在自己的利益去衡量事物,而且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时总是站在对方的中间立场去公平解决。而且有智慧的人所思考的问题都非常全面,不会丢三落四。三、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短时间内做到很困难,但是,不妨在自己说一句话的时候控制一下自己的迅速,并且每一句话说出来之前最好通过大脑稍稍考虑一下再说出。这就是为什么领导发表说话时都是说得慢吞吞得,这就是因为他们每说一句话都是通过大脑考虑后再说出的,他们说出来的不能收回所以不允许出错,而我们也要学他们这样做,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其中的好处。四、不要装着自己很成熟,这是装不来的,即使装了别人也很容易看出来,所以你必须慢慢来,不要急,你可以给自己两年的时间去慢慢改变。看一看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你要认真看,你会从中学到好处的。祝福你!
肥航哒哒哒
捧一盘细沙,推开你的心门 -----田宝伟老师沙游治疗课堂纪实 回首自己在心理学的的海洋里业已浸泡三年有余,各大流派,各个技术,也是耳熟能详时有接触。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的心理咨询技术,总觉少了些什么,对,是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直到真正邂逅了田宝伟老师的沙盘游戏治疗(以下简称沙游),一种心理学学习道路上的迷茫,不安,焦虑和怀疑竟不攻自破,换之而来的是内心的豁然,安心,敬畏和笃定。沙游治疗解除了我对常规心理咨询的诸多怀疑,解开了我对心理咨询效果的的很多谜团,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解锁了一项实用,艺术,神奇的心理咨询新技能!是真的吗?当然。要不然就跟着我一起来重温一下北京交通大学田宝伟教授三天的沙游治疗工作坊的魔力吧!何谓沙游治疗? 在沙游治疗中,治疗师提供沙盘、水、许多物件和材料,来访者在沙盘所限定区域里,运用这些道具发挥自主想象创造一些场景。沙游可以有效地运用在对儿童、成人、夫妻、家庭以及团体的治疗上。(摘自博伊科、古德温《沙游治疗—心理治疗师实践手册》) D1在田老师带领的三天沙游工作坊的第一天,让我们每个人进行了简单的冥想,放下杂念,沉下心来,然后在场内的上千件沙具中挑选一件能够代表自己的沙具来。一众未来的心灵治疗师们开始徜徉在沙海之中,有人确认过眼神,一眼便锁定那个有自己烙印的沙具,有人徘徊驻足,举棋不定,有人若有所思,满怀心事,有人瞻前顾后,犹豫纠结。而我,并没有找到心中预想的那个形象的沙具,但是走到了唐僧面前,仿佛感觉到他在向我招手说“选我吧!选我吧!”几经挑选,我还是回过头来拿起了那枚头戴毗卢帽,手持九环锡杖,身披锦斓袈裟的唐僧。虽然在挑选沙具之前我对我要选择的沙具是有预设的,但我却没有找到想象中一模一样的。陈列的沙具上千件,而我唯独选择了唐僧作为替代,这难道不是冥(qian)冥(yi)之(shi)中(li)的安(xuan)排(ze)么?将唐僧拿在手中仔细把玩观摩了一下,原来他能吸引我自有他和我相通的部分,他身上的沉稳,善良,简单,慈悲,不正是自己也所有的吗,还有那份胆小,懦弱,害怕冲突不也是自己的印刻吗?唐长老对真佛的执着和信念,永远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是我自身一直所要进步的的地方。在追求真经的路上,他总能遇到贵人,反观自己,这一路走来也是如此幸运的遇到了很多生命中的贵人。静下心来,愈看愈觉得我面前的不是一个小小的沙具模型,而是自己,是我的人格,我的品质,我的内在,我的人生。对,我是怎样的,我活成怎样的,我的人生怎样,选择怎样,都是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经过小组讨论和自我觉察,我想在沙游世界里真的是一切遇见皆是缘,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接下来的小组活动中,田老师引导我们8-10人一组,在面前的沙盘(由白纸代替)上放置自己所选择的那个代表自己的沙具,然后每个人都有机会依次两两配对(将沙盘中沙具按两个两个的数量放置在一起,以下同),三三配对,四四配对来放置和调整沙具(由白纸代替)里的沙具。有人快速主动出击第一个按自己的想法放置了沙具,有人立马按自己的思路进行了调整,有人一直专注于自己的沙具放在哪里,是否被挪动,有人总是在调整和移动别人的沙具,有人总是会执着于某个沙具的位置和方位,有人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最后选择了隐忍和放弃,有人一直在行动,有人则始终在观望,沙具的调整,有人很激动,有人则很无谓,有人很难受,有人则很淡然。不明觉厉,细思极恐,这一盘小小的沙砾,这一个个玩偶似的沙具,一次次的看似毫无意义的摆置和调整竟彰显出了我们的人性和人生。我不免惊叹于这沙盘游戏的神奇和绝妙。看似是在选择沙具,其实就是在选择我们自己,看似是游戏中摆弄沙具,其实就是一个“我在哪里,该去往哪里”的命题呀,看似在小组创造沙盘,其实是我们在人生路上做选择时,人际交往面对冲突时,我们自己实实在在的应对模式和体验重现呀!这个孩童嬉戏般简单幼稚的沙盘游戏俨然就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外显,人格特质的物化,人际关系的体现,面对冲突的表达和人生路上的活法呀!木头沙盘是这个世界,一捧细沙就是人生,我们选择的沙具是我们自己,别人的的沙具是我们生命中遇见的他人,每一次的沙具摆放和调整正是我们每一段或伴侣,或亲人,或朋友,或同事的关系碰撞。沙具的移动和被移动,我们的内心波澜正是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和关系里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我不仅发出啧啧感叹,真乃“一粒沙里一世界,一个沙具一人性,沙具移动是刹那,游戏映射出人生”。对咨询师来说沙游的魅力: 经过田老师简单的沙游体验带领,我已深深领教到了沙游的神奇和魔力。而身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而言,这项技术又如何在专业领域给予我们帮助呢?相对于一般的谈话性心理咨询,沙游治疗又有哪些独特的魅力呢? 1, 能更真实地呈现来访者的内在世界和潜意识 第一, 科学发现,一个具有正常表达能力的人只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40%的内心想法和感受,还有很多潜藏在潜意识的东西是根本无法被自己识别和发现的。常规谈话性心理咨询,来访者所说所表与真实的内在有误差,经过咨询师主观判断和接收则又将对来访者的内心的理解的时效性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咨询的效果和真实性。而沙盘治疗,每一个看似无意识的沙具选择和位置摆放都彰显着自己的潜意识。每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沙游作品和沙具都可以当做咨询师打开来访者真实内心世界的突破口,让咨询效果更直观更有效。 第二, 一般性谈话型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会因为对咨询师的防御和抗拒,或无意或刻意隐瞒和避讳一些自己的故事和想法,而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来访者要面对的是相对于咨询师来说威胁性很小的小小沙盘和沙具,沙游可以有软化来访者的防卫,减少抗拒,使来访者更能放松自己,将注意力投入到沙游创造上,从而无意识间将自己的故事和问题浮现在沙盘世界里。 第三, 相对于一些儿童或者有表达能力障碍的人来说,沙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表达他们最内在想法和感觉的途径。沙游容许非语言的表达,内心深层的体验可以被象征性地传达给来访者和咨询师。沙游可以说是一个很真实有效的媒介和工具来弥补一般性谈话咨询的不足!2,能通过创造“世界”来澄清和疗愈来访者的问题和创伤我们都知道,心理咨询经历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带给我们新生代咨询师很多流派和技术来加以运用。探究童年经历的精神分析,注重行为表现的行为主义,强调思维认知的认知治疗,以来访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等等,不管是哪个流派,哪个方法,最终都要落实到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去,被咨询师运用,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达到咨询达到效果。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心理咨询师经常面临的有两大重要问题:一,如何呈现和澄清来访者的问题。二,如何使来访者聚焦于此时此地。面对以上问题,很多治疗体系和方法,或只重其一,或无法深入,或耗时太长,总会有很多缺陷和短板。沙游与其他疗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允许来访者运用沙子,水,物件和双手去创造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为来访者的内在感受不赫尔感觉提供了有形的证据,这个“世界”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到,可以改变,能够讨论和被拍照。来访者可以运用这些沙子,沙具,甚至自己的双手将自己的问题和创伤具体化,客观化,真实化。在这个重现过去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一些无意识的解决法案就会被来访者觉察发现,一个将无意识和现实世界进行整合的实体跃然呈现在沙盘上,它会给来访者带来顿悟,觉察,反思和惊喜,甚至是疗愈。从而,问题不攻自破,答案自然而来,创伤不疗而愈,咨询效果迅速,有效,真实,直接。3,能赋予来访者力量,将其主动聚焦于此时此地 沙游让来访者从生活中的受害者转变成沙游世界中主动创造的创造者,他赋予每一个来访者力量来让他们在这场幻想游戏中,能够自己决定如何将咨询进行下去。调动来访者的行动,知觉,感觉尤其是触觉来将自己的内在世界和潜意识展现在沙盘这个现实世界中,将其的过去创伤和当下体验进行整合,让来访者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体会当下,真实地感受此时此地。 D2 第二天田宝伟老师给我们讲授了成人个体自发性沙盘治疗的咨询流程,并用个案展示的方式向我们解释和解答了其中的操作要点和关键点。对每一位来访者而言,其沙游治疗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不可替代的。心理治疗没有单一的方法和固定不变的流程,但是很幸运,我们的前驱们的经验总结下为沙游治疗的开展总结出了六大阶段,其中包含十二个步骤。当我们开始咨询,进行了必要的会谈,良好的咨访关系建立之后,就可以择机进行沙游治疗了。具体顺序可以参考以下: 阶段一:创造沙盘世界 向来访者介绍沙游 建构沙世界 阶段二:体验和重建沙盘世界 体验沙世界 重新配置沙世界 阶段三:现场性干预 游览沙世界 治疗性干预 阶段四:记录沙盘世界 来访者的照片 咨询师的照片 阶段五:连接沙游体验和现实世界 意义生成 将沙游体验同来访者的现实世界连接起来 阶段六:拆除沙游世界 理解沙世界 清理沙世界对展示个案的学员来说,仅仅是被田老师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询问和引导,折磨她许久的看似是现实性的问题已找到其深层原因并直指靶心。再加上田老师和风细雨般娓娓道来的讲授,我们都对这个奇妙的沙游治疗技术充满了敬畏和赞叹。个体沙游治疗,教科书式的流程,固定的话术,咨询师的沉默和陪伴,看似人人都可以掌握和get到的咨询技能,其实不然,它对咨询师的人格魅力,专业知识,咨询功底,熟练程度和咨询态度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沙游治疗中,要想提高咨询效果,沙游咨询师需要具备以下几点态度:① 去静默见证来访者的态度 ② 相信普遍无意识心象的态度 ③ 共感理解来访者的态度 ④ 真正赏识而非赞扬来访者的态度 ⑤ 母性包容抱持的态度咨询师也可以通过自己做沙游,来探索自己的“灵魂花园”,让自己不断趋于完美赫尔个性化,更加深入觉察自己隐藏的无意识,减少在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者的投射,在来访者面前做一台不评价不说教的摄像机,做一面能镜射来访者,引起来访者反思的镜子。D3 沙游治疗不仅可以运用于成人个体,更适合于儿童。还可以被操作到夫妻,家庭和团体。第三天,田宝伟老师依然通过学员参与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团体沙游治疗的流程,步骤,注意事项,细节内容和解析要点。团体之间摆沙游,就像现实人生,个体在团体中的变现模式和态度就彰显了在现实世界里你在人际关系中面对冲突,面对问题,面对关系的反应和模式。最后,参与案例展示的学员都反思觉察了自己的感受,分享了自己的心态变化。参与就有收获,分享既是成长。对于团体沙盘的解析,田老师给出了两个方向: 纵向观察沙盘:从第一轮到最后一轮,按照拍照记录的沙盘作品团体成员依次进行分享和解析 横向观察沙盘:对最后拍照的团体沙盘作品,团体成员依次进行解读和分享最后,田老师向我们教授了沙盘作品的分析原则以及沙具中的象征意义等细节要点。沙游的 世界无限奥妙,沙具的意义非同凡响。三天的时间漫长而短暂,漫长在我们仿佛都将自己沉浸在沙游的世界里不愿回来,没有了现实的纷扰,只有沙盘和沙具的陪伴,“一刹那便是永恒”,短暂在我们刚刚品尝到沙游世界的甘甜还没来得及细细回味,却不得不结束了三天的学习。沙游的世界是无穷的,学习的道路也是无尽的。如果你想更深入了了解真实的自己,如果您想知道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如果你想解决你的家庭关系问题,如果 你想自己去创造一个世界,活出真实自我,来选择沙游吧。它,一定会给你惊喜!
妞妞宝贝814
情绪abc理论的生活例子有:
一、有一个年轻人,自我感觉很有才华,但在生活上遇到很多波折,于是便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有一天他决定跳海,但他刚跳下去就被一个老渔民用渔网捞了起来。
他很生气,冲着老渔民嚷道:“你什么意思,把我捞起来干什么?”
老渔民说道:“年轻人,为什么跳海呀,你这么年轻多可惜呀!”
于是年轻人就对老人诉说了他怀才不遇的苦衷。
老渔民听完,说道:“哎呀,你今天遇到我,运气来了。我正好是治怀才不遇的老师,我帮你治治吧。”
年轻人很诧异,急忙问老渔民医治之法。
老渔民说:“我有秘诀,如果你想知道,就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老渔民说着,顺手从沙滩上拣起一粒沙子,往旁边一扔,说:“年轻人,帮我去把我刚才扔掉的那粒沙子拣过来,然后我就告诉你。”
年轻人听了很生气,说道:“你想耍我呀?这么多沙子,我怎么知道哪粒是你扔掉的呀?”
老人听了,笑着说:“别生气,我这还有个条件,如果你满足了我这个条件,我也告诉你。我这里有一颗珍珠,我把它扔到沙滩上,你去给我找回来。”
很显然,年轻人轻而易举地把珍珠拣了过来,交给了老渔民,并很虔诚地说:“老人家,我把珍珠拣过来了,可以告诉我秘诀了吧?”
老渔民一脸安详,说道:“年轻人,秘诀我已经讲完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之所以有怀才不遇的感觉,是因为自己是无数沙子中的一粒,跟旁边的沙子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如果自己是一颗珍珠,那么伯乐就会更容易地发现我们。所以说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伯乐,而是因为自己不是一匹真正的在万马丛中能够让别人一眼就能辨认出来的千里马。
二、一个大学生因为生病错过了期末的项目答辩,导致他失去了一笔不菲的奖学金,一时间他心灰意冷,万念俱灰,在父母的建议下,他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当他将自己的困惑告诉心理咨询师后,心理咨询师只是笑了笑,对他说:“你为什么会难过呢?”
“因为我生病而错过了项目答辩。”心理咨询师接着问道:“错过了项目答辩,后果是什么呢?”“后果是失去了3000块钱的奖学金。”
“那么,如果你参加了项目答辩,就一定能够获得奖学金吗?”他定了定神,想了想,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不过应该还有机会。”
“也就是说,项目答辩和奖学金只是存在一种可能的因果关系,是吗?”“是的。”“那么,假设项目答辩没有奖金,你还会参加吗?”
“不想参加,不过我也必须参加,因为这是学校的规定。”“也就是说,你并不想参加项目答辩,只是因为想获得奖学金,是吗?”
“是的。”心理咨询师听到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其实,在情绪abc理论中,生病就是激发情绪的事件A,而他引发的失落情绪B以及没有参与项目答辩以及得到奖学金的后果C。
实际上,你关注的焦点并不在于有没有参加项目答辩,而是因为没有得到奖学金。
但是,假设你参加了项目答辩,也不一定会获得奖学金。而且你说过,没有奖金的项目答辩你是不愿意参加的。
所以,如果你参加了项目答辩,又没有获得奖学金,是不是会更加沮丧呢?大学生听到后觉得有点道理,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其实生病和我是否获得奖学金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生病让我逃离了项目答辩,也可能是对我的一种宽恕。”
从上面这个例子来看,人们对待同样一件事的不同看法,便能引起人们的不同情绪。实际上,同样是一件事,假设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许就能把它看开。
就像塞翁失马的故事一样,本来丢了一匹马,对塞翁来说是一件大悲之事。但是,他的儿子却因为这件事幸存了下来,又变成了一件好事。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同一件事情,好的和坏的往往是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哪怕是一件大悲之事,也可能存在着它的好的一面。
同样,极好之事也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危险。而作为我们普通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用一颗平和,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任何的事情,倘若我们只能看到事情的某一面,就可能会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
总的来说,情绪abc理论在我们现实中很常见,我们理解它的核心和精髓就是看待同一件事的不同角度。
Lily20131010
我觉得想变成熟有很多的办法,其中最实用的就是找到不成熟的人的特征,然后对照着改变自己。
我们大多数人喜欢在生活中与一些成熟的人相处,并十分期待自己也变得成熟。我们的现实感受中,那些成熟的人不仅可以面对生活中复杂的问题,并可以很好的做到心态平衡。一个人是否成熟的因素有很多,但从心态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是否懂得接纳?
当一些人和事被我们真正的承认不喜欢时,我们才有可能冷静思考如何去解决和应对。相反,我们会因为不接纳而产生许多强烈的排斥心理,这时候的我们就会变得不安,焦虑甚至十分暴躁,并把自己困在各种负面的情绪中。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不难发现,那些不成熟的人都会有以下特征:
不接纳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事情,无论是人还是事,只要是差异一定意味着冲突。如果我们在面对与我们想法不太一致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反应:怎么可以这样?也就是是说消除它是我们的本能反应,而并不是去了解它。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能接受差异的很重原因是,我们把自己的评价和事情的评价紧紧的联系到一起。当我们认为对这件事情产生质疑的时候,就会本能觉得在对自己质疑,就会形成对抗和防卫的心理。
而那些成熟的人,就可以与自己不同意见的人坦然相处,并接纳别人意见,最大的原因是把评价人和评价事相区分,一件事的对错并不代表一个人的高与低,好与坏。
不接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遭遇,当一些非常不幸的,突发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不可能,这一定不是真的,并对眼前的事情进行否定。
因此,心理咨询师在面对一下来访者哀伤问题时,让来访者接受自己的遭遇是做的第一件事,并让来访者把这种压抑的情绪抒发出来。
对于成熟的人,他们会清楚的了解到任何事情都有其本身的逻辑,并认识到世界的复杂,了解有的我们可以理解,有的我们不能理解。无论如何,只要事情发生,就去思考如何调整问题,而不是一味纠结它该不该发生,而是调整为:面对这件已经发生的事,我怎样去应对。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