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09

屁界的战斗猪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会厌恶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招财KItty.

已采纳

每个人都有生活,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也许你的心理咨询师生活有什么难处,互相理解,没有什么接受不了的。

心理咨询师会厌恶

218 评论(10)

戊己庚辛

这问题挺奇妙的。按说一个人同时做两份工,没有什么不可以。类似地,假如你看到你的老师下班后做装卸工会有什么感觉?看到你的医生下班后做装修工又会是什么感觉?我猜想你可能会觉得:一段真诚、美好,专业的心理咨询关系似乎极大的变了味道。好像自己花了钱的心理咨询,并没有那么高大上,似乎跟你看到的这个工作一样,普通、平常甚至可能还有些低贱。那么,我们可能会有疑问:我的心理问题是怎么好的?我到底有没有心理问题?

或许当你看到你的咨询师在装卸时,你所产生的愤怒、后悔的情绪,使你更接近你自己的内心。因为也许你会发现:你的心理困扰如此的平常,被如此平常的人和方法解决,并没有什么神奇的。这让你更需要直面生活中的其他苦恼,并且为这些苦恼负起自己的责任。话说精神分析师就不会让来访者看到和介入自己的私人生活,因为这样会干扰咨询中的动力,干扰移情和反移情的工作。

你第二次焦虑症状明显减轻,第六次就强迫症明显减轻,焦虑抑郁情绪舒缓,社交恐惧舒缓。咨询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在咨询中,神经症。如此康复快速,让我想到矫正性情感反应,即因咨询师的参与及回应,暂时性的提升了访客的良好感觉。这个时期其实还是处于移情阶段。从题主的描述,很像是“理想化移情”,即对咨询师产生他是好的,我跟他在一起,我也是好的他是很了不起的,我能跟他一起,我也是特别的”等类似体验。

咨询师会有一种感觉“自己需要和访客想象中的样子一致,否则很可能发生理想化挫败。咨询师做了一些常人犯的错误,比如迟到、有某种缺点、不足的地方,都可能引发理想化失败。神经症人格的反应是可以接受和讨论的,自恋型人格则会生发暴怒、失望剧烈的情感情绪反应。这是因为其“自体客体”体验产生了破灭。认识到咨询师是一个凡人,是需要经过理想化、理想化褪色、整合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访客内化了有缺点、有优点、鲜活的“人”的客体,从而也开始允许自己不存在于幻想里,不对他人有过高的期待、过完美的要求,会从根本上变得快乐、轻松。也能表达自己和允许自己的不足。

出现这个情况,建议和你的咨询师去交流。他会给你一个准确的信息,万一你认错了人,这只是一个和他有点像的人呢?我觉得这种情况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即使真的是咨询师本人,你所有的感觉也可以跟他谈。这是咨询深入的时候,这些对你更有价值的情绪体验,也是深度疗愈的开始。咨询师工作时间比较自由,我认识很多咨询师都是有兼职/其他兴趣特长的。咨询师不能脱离社会体系,一味在咨询室中不利于咨询师的整体反身,时间久了会受到视野、人格发展的局限,反而是有一份参与社会的体验会更有利于咨询品质。我想,可能做个人类学者、哲学教授更符合大众的期待。但咨询师其实最重要的是需要健身和运动,因为长期的久坐和精神、心力的消耗很影响身心健康。

那既然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咨询师的私人生活总是让来访者失望和愤怒,只是或大或小而已。你想想看,咨询师也会挖鼻屎,买菜时也会为几块钱斤斤计较。咨询师的小孩也会厌学,咨询师也会离婚。类似的,我们看到自己的老师课后做苦力,看到我们的医生去做装修工,也未必会产生正性的情感,也许也会厌恶、鄙夷。对这些情感的处理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够珍视咨询室内发生的情感,认可自己的努力。也放下咨询室以外咨询师的身份。也许我们会更认可平庸、普通,甚至卑微人性当中的勇敢和光亮。

当然,如果你可以继续跟你的咨询师工作的话,就像其他知友回答的,你的愤怒、后悔对你的深度成长更有帮助。我认识一些兼职的咨询师,其中有个姐姐是卖铝合金门窗的。听起来是不是和“装卸工”差不多,和心理咨询没啥关系,让人不由自主的怀疑其专业性我在想,题主的咨询师是不是和那个姐姐的情况差不多。和有回答里提到的生活困难没什么关系,心理咨询只是兴趣爱好。那个姐姐和很多兼职咨询师一样,各大培训班都有很多这样的家长为了理解和治疗家里的叛逆孩子或者自己的心理问题而走上了这条路。

一开始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就继续往下走。考了证书,取得了资质,开了工作室。但是早就做熟了的主业并没有丢。想一想之前的各种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广告,一点门槛都不要,让多少人心动?现在知乎的提问里面还有很多人问想我不是说题主的咨询师不专业,也不是说认识的姐姐不专业,而是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的现状确实挺魔幻的。当心理咨询师要报什么班?哪个培训证书更权威结合起来想,是不是就容易理解了?我还想起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讨论,就是《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科医生可以做心理治疗,而心理咨询师连诊断的权利都没有。

很多人都不服气啊,很多精神科医生根本没有接受过心理治疗的培训,凭什么就能直接做心理治疗?很多的非医学出身的大咖都在反对这件事。应该没有哪个国家有这个规定吧。这个就是中国的现状,那些大咖,很多人经验丰富,当然有做诊断的能力。但是,半道出身的兼职咨询师太多了,经常在听案例汇报的时候发现那个来访者有比较严重的精神病。而不少“用爱发电的咨询师”竟然亳无察觉。精神科医生的好处就是通常不会漏掉这些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196 评论(10)

ERICA漠漠

距离提问已经好久了,不知道楼主现在怎么样了呢?接触过心理学的我来给你分析一下吧,这是一种典型的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就是当别人对自己有好感时会回避,会觉得恶心,会觉得他怎么会喜欢我这种人,同时对方的缺点也会被无限放大。成因主要是童年时期母爱父爱缺失或缺少关爱等等很多种情况产生的,慢慢就形成了这种人格,不知道楼主小时候经历了什么呢。但是也不要太害怕,现在还是不少人都有这种人格的,这也不是不能改的,联系去看看心理咨询师,多交流交流,会改善的。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用,请采纳哦。

105 评论(14)

坚强一点Aaron

介绍你一个方法,是认知行为理论的相信对你有帮助,但具体能有多少帮助就看你的悟性了.方法就是不断给"我现在非常厌恶自己"加定语,很简单也很实用.比如"我现在非常厌恶自己""我现在非常厌恶xx样的自己""我现在非常厌恶自己在做xx事的时候的xx样的自己。"“我在不做xx事不表现出xx样的时候,我是不是不太讨厌自己呢。”“在我不太讨厌自己的时候是怎样表现的。”。。。。。。。。。。。。。“我是不是还能在这些东西里面找出一些让我高兴的事。”自己找“原来我不是厌恶自己而是厌恶自己的一些行为。”好,结束,自己去改掉让自己厌恶的东西。完成记住,每一步都要扪心自问,要真实,要认真,要自己能说服自己,就好了。 另外,就心理咨询的收费问题,心理咨询收费并不是以赚钱为唯一目的,通过这个过程会增进双方的相互尊重,增强来访者的内部动力,从效果上看,收费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免费.

131 评论(15)

小猴子@219

这可能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吧,一下子还不能接受各种生活中的变化。喜欢一个人是很正常的事,也有好多时候是一种欣赏的心态,觉得那是自己心里的一个梦,觉得他是遥远的甜蜜。但是一旦他告诉你他喜欢你或者怎样,你一下子又没办法接受这现实,就想逃避。其实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要勇敢的去面对。你只是一下子没办法适应一些变化而已,不要想那么多,也不要刻意的给自己压力。不要自卑什么的,完全没必要,真的。你应该试着去多多和别人交流沟通,主动去交一些聊的来的朋友,待人处事什么的是要向生活学习的,多和朋友一起,真诚的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好好对待你。从别人的身上学学你缺少的东西。你说你觉得自己双重性格,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多面体,不同的时间表现不同的状况,这也很正常的,我和你说的情况就有点像,难道我也是双重性格?我可还真没想过。呵呵。所以呢,我就希望你没事不要胡思乱想,顺其自然的去看待生活,没事多和朋友在一起,多接触点人和事,对自己成长也是有好处的。没事听听歌,放松放松,看看笑话,开心开心。生活还是很美好的。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和我说说,不介意的话也可以把我当个朋友。其实我们年龄差不多大的,呵呵。希望你能加油,好好的,快乐地生活~

212 评论(9)

sailwithjada

o()^))o 唉可怜滴我,我是原先在自己喜欢对方时又喜欢上了另一个,当第一个开始靠近我时,我也感觉好恶心啊,可前面明明是喜欢的啊...纠结ing大学应该有心理医生吧呵呵,没别的意思 听着哦~~只有把你遇到的问题告诉她们,她们就会告诉你,为你指点迷津,关键是要说实话哦,不然就不会有用的哦再不行,没关系,还有我,我这个人见人厌,花见花谢超级无敌的“美少女”嘛~~~~~呵呵,不过有没有解决都记得来找我哦~~因为我是人见人厌,花见花谢超级无敌的“美少女”某雪:人见人厌,花见花谢超级无敌的“美少女”,跟我抢名,你去死~~~~~~某女:我:人见人厌,花见花谢超级无敌的“美少女”一定会回来的``````呵呵,加油,雪瞳相信你

333 评论(11)

清砖淡瓦

你好这位朋友; 是的,你说的很对。在你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是缺少了什么,或者受到了什么刺激。这可能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情了,早的你自己根本都不记得了。但是,那个时候痛苦的经历却留在你的潜意识里。 所以,建议你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让心理咨询师帮助你查找原因。并让你面对自己过去的痛苦。这样,你的问题才可以彻底解决。 你可以考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不是受到什么人的身体、性方面的侵犯了?自己找不到的话,要详细的问问自己的父母。 祝福你,相信自己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的!

17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