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通宝
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半开放式提问,如“除了在孩子管理方面,你们夫妻之间还有什么矛盾?”。为了弄清孩子学习不好与夫妻吵架这两者的关系,可使用这类半开放式提问。有时为了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也可以用封闭式提问。如:为确定是否有家庭暴力,可用封闭式提问“你丈夫打孩子吗?”以我个人经验,开放式询问能打开来访者话匣子,收集的信息量大,但是当来访者无话可说时,可提些封闭式提问推动来访者回答。
tonyxiaozb
不用非得规定10分钟左右什么的。一般对那些进来咨询有怀疑态度,不太自然,感觉比较生疏的来访者说一下,我们是为您绝对保密的,一下的谈话我不会向任何人说起,这是我们的职业要求,而且没有您的同意我们也不会随便记录,不会有任何人知道我们之间的谈话,您可以完全信任我,我也将会尽我的全力来帮助您。如果来访者比较熟悉心理咨询,而且也比较好接触,那就一两句话带出就行了。没有必要非得按照书本上来。说实话,专业的咨询师,哪有完全按照书本上来的时候,都有“犯规”的时候,只要你感觉对来访者有帮助,小小的变动时允许的。
蚊防四宝
不同流派的咨询风格是有差别的。精神分析流派一般第一次以评估为主,如果是50分钟的咨询:1、前35-40分钟。会让病人介绍自己的病情以及生活史,通过这些了解可以大概判断一下病人的精神动力水平(其中会用到一些特殊的评估方法,比如沉默)2、在结束前10-15分钟。咨询师会给病人一些反馈,即,他对病人问题的理解以及咨询时的工作方式,然后会讨论咨询的设置,病人对咨询的看法(正面或负面)等等这就是第一次的咨询。从第二次开始,才会真正进行咨询,用一些咨询技术进行深入交流。
qq496257996
我们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四项基本功: 1.同感力。心理咨询的入门,靠同感力。2.洞察力。心理咨询的进展,靠洞察力。3.觉察力。心理咨询师的成长,靠觉察力。4、沟通力。心理咨询中的对话,靠沟通力。同感力非常重要,心理咨询师在和来防者初始访谈中,第一印象特别重要。咨询师首先必须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维持良好的第一印象,靠的就是同感力的表达,如果没有良好的同感力,来防者会对咨询式产生阻抗,不利于进一步的咨询。所谓同感,就是设身处地,以另一个人的思维和情感去感受、体会周围的人和事物,它以真诚和平等待人为先决条件。同感,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态度: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能力:能充分理解别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来表达。操作角度: 能设身处地的感受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意思,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理解与尊重。阿德勒对于同感的描述:穿上来访者的鞋子(站在来防者的立场上),来观察和感受来防者的体验。岳晓东对于同感的描述:来访者说出上半句话,咨询师能够准确地说出下半句话。同感力的三个意义:1.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让来访者感到自己被理解,接纳和受到尊重。3.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自我了解,使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缺乏同感力的表现:1.来访者感到失望。2.来访者觉得受到伤害。3.影响来访者的自我探索。4.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如果咨询师做到了很好的同感,来访者的负性情绪得到了较好的宣泄,来访者能够感觉到被接纳、被尊重,也开始更多的开放自己和自我探索。同感的是与不是:同感很重要,但如果在运用中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同感的是与不是:1.是平等的,不是同意。不是简单地同意来访者的看法。2.是互动的,不是同情。同情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似的反应;同感是平等的,共鸣似的反应。3.是对来访者的感同身受的理解,不是移情。移情被视为一种投射,往往只是移情者将自己内在的情感或心情转移到了某种对象那里,然后对其产生积极(比如依恋)或消极(比如憎恨)的感情。4.是对来访者感受的由衷体会,不是模仿来访者感情,不是鹦鹉学舌。不能只是机械的重复来防者的话。既然同感力这么重要,那么如何在咨询中运用呢?同感需要五个步骤:1.倾听。全神贯注、不打断对方讲话、不做价值判断、努力体验对方的感受。倾听的过程中,作出适当的反应:点头、眼神示意,或者使用“嗯”,然后说出鼓励性的话语。2.换位思考。转换角度,真正设身处地地使自己“变成”来防者。用他的眼睛、头脑,去感知、去体验、去思维,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内心一样。“他告诉我什么事情?我要是他我会怎么想?会有什么样的感受?”3.信息整理。能够适时地回到自己的世界,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从来访者那感知到的东西,进行整理。4.信息反馈向来访者作出反馈,用言语或非言语行为作出反应,引领来访者做出感受,并作出进一步的思考。5.同感检验。留意来访者的反馈信息,是否感到自己被理解了。 必要时直接询问对方:“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了解了这么多同感力的知识,对比自身,我觉得自身的同感力还是有很大的缺失。同感,不仅可以用在心理咨询中,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同感。记得在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时,第一次把同感应用到女儿身上,说出了女儿此时此刻的心理感受,女儿忘着我的那种惊喜的眼神,我至今还记得。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并没有持续不断地使用这种技能,反而是在肯定赞美孩子方面,形成了习惯性的思维模式。昨天早晨,女儿在跟我抱怨,手机的闹钟太讨厌了,打扰了她的美梦。刚刚学过同感的知识,我试着同感女儿:“手机的闹钟响了,把你吵醒了,让你感觉到很烦恼,是吗?”从女儿的表情中,我看到了,这种同感还是有效果的。同感力,也需要刻意练习,在我的内心,给自己订了刻意练习的目标,争取让自己形成一种习惯性同感的思维模式。同感力,不仅仅用在心理咨询中。同感力, 用于日常生活中,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超级好奇诶
先不要直奔主题,随便聊聊家常,比较有意思的人和事,然后再慢慢往主题上引导,最好跟咨询对象像朋友一样,让他很自然地展现在你的面前,越放松越好。至于要说保密,当然要说到,但也要做到自然,不要一本正经地说,会让咨询对象紧张的。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