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5

灵虫糖宝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陈安心理咨询师是谁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南宫火却

已采纳

第一次心理咨询,来访者触碰到了咨询师心里最在意的那个点,他不仅是数学天才,简直是心理学天才,当然这个坚持着的心理咨询师更了不起,挑战这样一位天才来访者是件不容易的事第二次咨询,咨询师先打开自己向来访者表达真实的自己,真实的人、真实的感受、经历,显然触动到了来访者,这对建立双方良好的关系、建立信任有很好的作用;顺便提一下,第一次咨询时这位咨询师请另个的两位出去是很重要的,咨询是保密的,其他的人的在场会影响咨询的进行,会让来当事人无法很好的打开自己,心理咨询一定要在足够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这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对咨询来说非常重要第三次咨询,咨询师看上去什么都没做,其实他已经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对来访者的尊重,信守第二次咨询的承诺“接下来换你来说”,对方不愿意说话他也不说,不强迫对方开口,当然技巧上自己也不能开口说什么,要坚守着等待对方主动拉开自己的心理防线,这种长时间的沉默是很难受的,对双方都是一种考验第四次咨询,来访者主动开口了,咨询师一开始很好的引导他,但是显然事情不会一直这么顺利,这位天才来访者很懂得防备他人并且保护自己第五次咨询,整个咨询过程看上去都是聊的与来访者无关的内容,但其实他之所以如此关注这些显然与他心里的某些需要和疑问有关,咨询师看到了他的担心和需要,很好的与他互动,用他能接纳的方式。这次咨询算是几次以来最和谐的一次了,基本上看不到来访者的言语及行为的抗拒了,咨询正在朝着好的方向进行第六次咨询,咨询师了解到到来访者的行为模式(孤独并害怕被遗弃,总是在担心别人遗弃他之前选择离开对方)于是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很突然的赶他走,打破他已有的模式... 第七次咨询,咨询师重复的对他说“不是你的错”他虽然说“我知道”但从他回答时不能直视的、闪躲的眼神不难看出他心里深处的潜意识的并不那么认为,人人的潜意识都像个三、五岁的孩子,在意识层面上看来很简单的道理,潜意识却需要时间去相信,需要不段加强潜意识正面的想法,咨询师很棒,在咨询过程中捕捉到了他心里的这个点第八次咨询,很棒的结果,其实咨询师和来访都相互都有收获

陈安心理咨询师是谁

289 评论(14)

华鑫绿创

这本书以动物形象展开讲述,非常有意思,但这并不是儿童的读物,而是一本心理学的入门书籍。 不用担心这里面会出现高深莫测的难懂词汇,这是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心理学书籍。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的遭遇和蛤蟆先生极为相似。 如果你也像蛤蟆先生一样面临这样的困境,那我建议你一定要好好读读这本书。 引用《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蛤蟆先生原本在朋友们看来是一个衣衫整齐,风度翩翩的绅士。 可是有一次他的朋友鼹鼠去拜访他时,发现他住的富丽堂皇的庄园,失去了往日的整洁和繁华。蛤蟆先生将自己埋在了脏衣服下面,见到鼹鼠,他很抱歉自己的样子可能惊到了朋友,他边道歉,边呜呜地哭起来。 鼹鼠意识到蛤蟆现在脏兮兮的样子背后,一定是精神和内心经历了重大的变化。 鼹鼠不敢相信,以前那个爱抹高档古龙香水,穿着时髦,看上去神采奕奕,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富二代,竟然成了一个不洗澡,衣服上还沾着食物残渣,甚至浑身有些臭烘烘的loser形象。 好在蛤蟆先生还有几个真心为他着想的好友。尽管他们并不自知,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蛤蟆先生现在这种抑郁状态。 天生具有领导者气质的河鼠建议,带着蛤蟆先生去找心理医生咨询,也就是去找他从报纸上看到的苍鹭心理医生。 虽然他们担心蛤蟆先生不一定会采纳他们的建议,但他们一定要施以援手,不管蛤蟆先生愿不愿意。 路上他们遇到了獾,獾对于蛤蟆先生的境遇并不吃惊,并且说自己早有预料,因为蛤蟆先生身上有太多优秀的品质,可他骨子里却是软弱和不安分的,虽然总有朋友给他良言忠告,告诉他该做什么,可是一旦少了朋友在身边,他便由着自己的性子。 獾是一位能言善辩的主儿,面对固执的蛤蟆(事实上鼹鼠看出来了,蛤蟆不是不想自救,而是没有办法),獾下了最后通牒:你必须接受心理咨询。 尽管这群小伙伴也没有谁真正清楚心理咨询到底是什么,但他们相信那项神秘的活动,能够帮助自己的朋友摆脱现在糟糕的境遇。 令我印象最深的,当属蛤蟆先生第1次来到苍鹭小筑,见到他的心理咨询师。 蛤蟆先生急切地等待苍鹭医生训诫他一顿,再告诉他该怎么做,然而并没有。苍鹭医生只是一直看着他。 蛤蟆先生终于忍不住,于是问到:“难道你不应该告诉我做些什么吗?告诉我怎么做才能让我觉得好受一些?” 苍鹭问:“你感觉不好受?” 蛤蟆先生说:“是的,不好受,他们肯定把我所有的事情都跟你说了吧。” 苍鹭问:“他们是谁?” 蛤蟆先生说你知道的,我那几个朋友,獾,河鼠,鼹鼠,他们几个。”说完,蛤蟆先生哭了。 苍鹭给了蛤蟆一盒纸巾,待他慢慢平息情绪,苍鹭问他:“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来这儿吗?” 蛤蟆说:“我来,这是他们让我来的,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为了我好。” 苍鹭问:“那谁是我的来访者,是你还是他们?” 蛤蟆先生不明白。 苍鹭继续说:“你的朋友想让你来做咨询,以便减轻你的担忧,你似乎得到了帮助,其实是为了让他们高兴,依我看来你的朋友才是我真正的来访者。” 蛤蟆,一头雾水。 不过他也开始意识到要自己为自己的咨询负责,而不是他的朋友,终于蛤蟆渐渐地理解了苍鹭的意思,并和苍鹭约定每周见一次面,具体要见几次,要根据他的情况来定。 事实上他们见了10次面,最后蛤蟆先生终于感受到了快乐。如果初次尴尬见面时,蛤蟆先生给自己的情绪打分是一分二分,那么最后一次,蛤蟆先生给自己打了9分,并且表示其实可以打10分,但是想给自己的未来留一些余地,或许事情能变得更好。 那么具体蛤蟆先生和苍鹭医生这10次见面都谈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合作改变蛤蟆先生的状态的?请小伙伴们自己到书中认真寻找吧。 相信你读完之后,将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不一样的看法!2022年初立志写文,欢迎围观,我们共同成长!

14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