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5

weiweivivianweiwei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疗愈之路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喵呜兔几

已采纳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或多或少都受过伤。也许,曾经为了委曲求全而卑微到尘埃里;也许,遭遇过背叛和抛弃,便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也许,经历了难以承受的丧失和打击,陷入痛苦难以自拔。有些伤被我们忘记了,但有的却如影随形,伴随着我们的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创伤经历会引起许多心理问题。有一些权威的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病,可能和童年时期遭遇的心理创伤有关。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懂得向外寻求帮助,进行心理咨询,以获得创伤的疗愈。可是, 很多人却忘记了倾听自己的内在智慧,因为这种倾听需要绝对的平静,还需要给理智应有的空间 。其实, 每个人都有自我疗愈的能力 ,而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支持这种能力。帕拉塞尔苏斯说过:“治病在人,治愈在天。”受过创伤的我们,如何找回内心强大的自我?心理学经典书 《创伤之前我是谁》 中提到, 培养创伤者对自己的同情心是极为重要的,已经具备自我同情心的人要更频繁地运用这种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让受创者 在内心描绘有助于疗愈的画面 和 运用想象力 两种有效的方式。《创伤之前我是谁》是一本关于创伤疗愈的心理学经典著作,作者是德国的路易丝·雷德曼、苏珊·吕克和科妮丽娅·阿佩尔-拉姆布 ,她们从事心理治疗研究多年,并取得了一些成就。这本著作从建立内心的稳定、学习如何与身体和谐相处、创伤疗愈中的艺术疗愈,以及接纳自己的过去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受创者在遭遇挫折和创伤后,如何重新建立内在的全能感,从深深的自我否定中挣脱出来,摆脱孤独感、自卑感和无力感。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法——“ 三阶段疗法 ”,这对受创者来说,是最有效的方式。第一阶段是自体强大 ,在这一阶段,受创者能够回忆受伤前的心理状态,直面遭遇过的伤痛,讲述自己的创伤经历,从而找回乐观自信的心态。在这一阶段,重中之重是建立内心的稳定,因为 只有先找到内在的平衡力量,才能开始转变和疗愈 。“造就一片大草原需要一株红花草和一只蜜蜂,还有白日梦。如果没有蜜蜂,有白日梦也足够。”不仅要直面不幸、痛苦和无意义的时光,更要探寻快乐、幸福和有意义的时刻。当我们专注当下的时候,才能够不忧过去、不惧未来。“希望并不是乐观主义。不是相信这样总会有好的结局,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有意义的,不管最终结局如何。”感受内心的稳定,以更成熟的心态去面对生命,建立内心的稳定。自体强大的目的,就是让受创者在 第二阶段 有足够的承受力去直面这种创伤,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能够让自己不再纠结和执念于曾经的伤痛,不再对创伤耿耿于怀。在这个阶段,对受创者很重要的是,像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无助感那样,去关注自己的能力和自主感,把控自己的注意力。试着让自己有意识地生活在此刻,才能够发挥潜在的可能性,因为, 没有通往幸福的路,幸福本身就是一条路 。正如书中所说, 如果我们本身在追求幸福,那就不应该绕路,不应该迟疑,幸福本来就在你正在走的路上 。第三阶段就是接纳自己的过去,融入自我阶段 ,这个时候,受创者的内心只有足够稳定,才能创造“内在的安全岛”,建立深度的安全感,不会被负面的情绪所左右。宇宙中的一切都处于流动变化之中,我们每天也都在变化,我们每天都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新个体,身体和精神、心灵层面也是如此。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那样,“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从现在开始,为当下和未来做出新的决定。接纳过去的自己,并不是需要把过去从记忆中抹去,而是给“今天的我”做想做之事的机会。让“过去”属于过去,重新上路,让自己融入未来。要知道,苦难是生活的常态,如果一个人不愿意接受苦难,则只会苦上加苦。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快乐、幸福和满足,但是,人们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清除阻挡自己获得幸福的障碍上,人们应付障碍的时间远远大于享受幸福的时间。人们把精力放在处理不幸上,只会越来越觉得不幸,因为, 我们注意力的安放之处,决定了我们在意什么、拥有什么 。即便我们只有一瞬间或一刹那,可以感受到幸福,哪怕时间短到一炷香、一盏茶,我们也要认真去感受每一个舒适、快乐和幸福的时刻。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更健康地活在当下和未来。如作者所说,关于创伤疗愈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世上却没有一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心理疗愈方法。因为每个受创者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需求,而每种疗愈模式都只是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不过,却总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这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学的研究人员,也适合那些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阶段,才能开始面对创伤经历的人。努力倾听自己的内心智慧,发挥自我疗愈力,尽情释放自己被尘封已久的潜在力量,让自己的内在更加安稳,平静地接纳过往,放下对未来的恐惧,大胆地往前走,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当你学会化解悲伤,发挥自愈力,你会发现,你又找回了年少时那个无所畏惧、充满力量的自己,又找回了乐观强大的自己。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疗愈之路

343 评论(12)

小葡萄蛋蛋123

毕淑敏在做心理咨询师期间,找她的人非常多,经常是春天预约秋天的时间,有鉴于此,她将自己的案例笔记集结成书,目的是让更多的人通过这本书可以有所启发、自我疗愈。有人问她,你都和来访者谈什么啊,她说我会问“你是谁?要去哪里?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心理咨询无非是解决“我”与自我、自然和他人的关系。

13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