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2

cafa晓晓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傅雷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unjinghong

已采纳

您好!非专业的也是可以报考心理咨询师的!只要符合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即可!

想要报考心理咨询师证书报考条件如下:

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

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

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

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理论部分:

心理咨询师报考流程

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

1、普通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异常心理学

5、健康心理学

6、心理测量学

7、咨询心理学技能操作部分

傅雷心理咨询师

308 评论(13)

酸奶娃儿

《傅雷家书》被列为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这本书的价值到底有多大?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首先选择给大家分享的是书中有关傅雷给大儿子傅聪和小儿子傅敏进行恋爱指导的部分。之所以先讲这部分,是因为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和同学,都在经受爱情的考验,或正处于感情迷茫期。 即便是看文的您没有这方面的困扰,我想看看听听也不是件坏事,因为书中言语对孩子早恋、恋爱以及寻找终身伴侣都有极好的指导意义,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或者将会有孩子,我们的孩子也早晚会面临恋爱问题,那么我们也迟早会面临有关孩子的感情教育问题。所以,列为首讲。 1954年,傅聪二十岁,应波兰政府邀请留波学习,留波前离开家在北京期间,被感情问题折磨得痛苦迷茫、不知所以,于是傅雷在3月24日的信中这样说到: 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我不再和你说教条式的话,去年那三封长信把我所想的话都说尽了;你也已经长大成人,用不着我一再叮嘱。但若你缺少勇气的时候,尽管来信告诉我,我可以替你打气。倘若你心绪不好,也老老实实和我谈谈,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代你解决一些或大或小的烦恼。关于××的事,你早已跟我表明态度,相信你一定会实际做到。你年事尚少,出国在即;眼光、嗜好、趣味,都还要经过许多变化;即使一切条件都极美满,也不能担保你最近三四年中,双方的观点不会改变,从而也没法保证双方的感情不变。最好能让时间来考验。我二十岁出国,出国前后和你妈妈已经订婚,但出国四年中间,对她的看法三番四次的改变,动摇得很厉害。这个实在的例子很可以作你的参考,使你做事可以比我谨慎,少些痛苦——尤其为了你的学习,你的艺术前途! 信中提到的XX指的是与傅聪青梅竹马的初恋,我想从傅雷让人跌破眼镜的恋爱史来看(傅雷的恋爱史我已在不久之前的文章《傅雷家书:因为有缺陷,所以才更值得读》中讲述过,想了解的朋友可以从公众号历史文章中查找),傅雷在恋爱上应该是极其遵从内心的,所以也不见得会封建守旧到去阻挠傅聪的个人感情,但在这里之所以会不辞劝戒,大概是因为深知千山万水这种实际距离对于感情的摧残程度之大,所以料定了该段感情绝对不会有好结果,而又唯恐傅聪前途因之受阻,才有此劝告。 担心儿子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傅雷不仅用自己的亲身经验作为实例,还把自己以往有关爱情与事业的深思和实际行动告诉了儿子,给迷途中的傅聪以理性和方向。傅雷说: 另外一点我可以告诉你:就是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这简简单单两句话,在我看来,实在是大有用处。虽然它并非真理,但在一定时间段内是绝对大有裨益的。比如上学的孩子在恋爱与学业间徘徊苦恼之际,又比如刚刚步入工作阶段一切尚不稳定的年轻人遇到爱情与事业的两难境地之时,傅雷的这些话,简直可以被长者搬出来好好套用。 六个月后,正在经受初恋幻灭的傅聪,又一次沉浸在低沉感伤的心境中难以自拔。傅雷即刻写信对傅聪加以安慰和指引,这又是一段可以被失恋者当作自我救赎良方的话语。傅雷说: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创伤或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傅雷说以后再犯病的时候,就拿出这副药再吃一次,还说那一定是免不了会再来的,你看,傅雷对心理的把握是多么精准,简直可以当个心理医生了。关于傅雷心理医生的实例还有很多,以后文章中,我会慢慢讲述给大家。 再后来反右派活动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起来,傅雷一家都深陷其中无暇顾及太多其他,所以谈论感情的内容几乎就没有了。 也大概就是在这期间,傅聪慢慢习惯了异国飘零的生活,对初恋的幻梦也渐渐自我苏醒,所以在家书中,我们又一次可以看到傅雷对傅聪感情生活进行指导的时候,已经是六年后了。 1960年8月,傅聪写信告知父母,自己与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的女儿弥拉坠入爱河并决定成为终身伴侣,傅雷夫妇欢喜振奋,此际,傅雷写长信一篇,讲述自己对于终身伴侣的看法和理念,该理念在我之后的文章中还会被多次提到。 傅雷说事情总有正反两面: 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了又近乎专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实际,能干的管家太太又觉得俗气。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这一类的问题想必你考虑过不止一次。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找伴侣首先要看人品,这话准没错。 傅聪大概在信中向父亲讲述了弥拉对自己的爱是多么全心全意、多么浓烈无比,于是傅雷赶紧给傅聪摆事实讲道理: 对方把你作为她整个的世界固然很危险,但也很宝贵!你既已发觉,一定会慢慢点醒她;最好旁敲侧击而勿正面提出,还要使她感到那是为了维护她的人格独立,扩大她的世界观。 发现不对头儿就建议儿子赶紧找机会改正,还不能“正面提出”,还要“旁敲侧击”,而且还要让别人觉得你是为她好,您看,傅雷是不是可以当个心理老师呢。 只讲道理怕不起作用,傅雷又借助自己翻译过的,也被傅聪熟读过的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人物进行举例: 像雅葛丽纳那样只知道爱,爱,爱!的人只是童话中人物,在现实世界中非但得不到爱,连日子都会过不下去,因为她除了爱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无所爱。这样狭窄的天地哪像一个天地!这样片面的人生观哪会得到幸福!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的有意义。 其实这个观点我个人也是十分赞同的,人要想一辈子都精神愉悦有事可做,就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人是最善变的。 在这封长信里,傅雷还告诉傅聪良好的终身伴侣应该是怎样的: 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话说,“夫妇相敬如宾”。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义是说,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是我们所谓的终身伴侣。未婚之前双方能深切领会到这一点,就为将来打定了最可靠的基础,免除了多少不必要的误会与痛苦。 在我看来,相敬如宾大可不必,也很少有夫妻可以做到,当然傅雷强调的含蓄温和的感情,真的是寻常夫妻想要白头偕老之必须。另外,夫妻双方把对方当作知己这一点,真的是再好不过的相处之道了,我们大家一起共勉。 这次长信之后,傅聪很快与弥拉结婚,感情生活逐渐稳定,事业开始进入正轨。他对自己要求严格,比赛和各种演出间隙,每天坚持练琴。后来的傅聪,为了精进琴艺,甚至对自己苛刻到除了练琴以外几乎什么事都不做的地步。傅雷不辞辛苦从各个方面加以规劝,这其中就有一段关于对傅聪感情生活的劝告,傅雷这样写道: 弥拉年轻,根基未固,你得耐性细致、孜孜不倦的关怀她,在人生琐事方面、读书修养方面、感情方面,处处观察、分析、思索,以诚挚深厚的爱做原动力,以冷静的理智做行动的指针,加以教导、加以诱引,和她一同进步!倘或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千万告诉我们,可帮你出主意解决。 傅雷不仅要求傅聪无微不至关爱弥拉,还要求傅聪从各个方面陪伴、引导弥拉一起进步。对于弥拉来说,傅雷亦父亦师,傅聪亦夫亦友,无论最终傅聪和弥拉结果如何,但我想,最起码在当下,有傅雷这样的爸爸为其默默撑腰,真的已经很幸福了。 婚后三年,弥拉生子,家书中有关感情方面呈现最多的就是傅雷夫妇对小孙子的关爱问候了。 虽然在傅雷有生之年,傅聪的感情生活至此已然不需要指导了,但傅雷的小儿子傅敏却也渐渐长大,到了恋爱的年纪,所以家书的后半部分,仅有的,傅雷对于男女感情问题的见解,就是写给傅敏的了。 1962年,正在读大学的傅敏把自己谈恋爱的事情写信告诉父母,看过信以后,傅雷给初谈恋爱的傅敏写了封长信,大多是作为一个过来人对男女感情懵懵懂懂的恋爱初期的傅敏的充满哲思的引导。 我个人认为,这不仅对傅敏,且对所有对爱情捉摸不透深受困扰的年轻人来说,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傅敏在一次采访中,讲到过这封信,还特别建议大家都看看。 傅雷要求傅敏对女友多多观察,不要因处于恋爱期间而莫名美化对方,不要单靠冲动和一时热情做出错误判断,他说: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观察决不可简单化,而要耐心、细致、深入,经过相当的时间,各种不同的事故和场合,处处要把科学的客观精神和大慈大悲的同情心结合起来。对方的优点,要认清是不是真实可靠的,是不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或者是夸大的。对方的缺点,要分出是否与本质有关。与本质有关的缺点,不能因为其他次要的优点而加以忽视。次要的缺点也得辨别是否能改,是否发展下去会影响品性或日常生活。人人都有缺点,谈恋爱的男女双方都是如此。问题不在于找一个全无缺点的对象,而是要找一个双方缺点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此点很重要。有些缺点双方都能容忍;有些则不能容忍,日子一久即造成裂痕)。 傅雷有关一个人优缺点的辩证论述,可以说是相当深入了,相信大家读过之后都会有所收获。我觉得正在恋爱期间或者还没有开始恋爱的朋友,可以时时将这些话在心中过一遍,以便保持清醒,最终能够寻得佳偶,幸福美满。 在这封信中,对于刚开始恋爱的傅敏,傅雷就已经将可能出现的失恋问题写了出来,并提出有关对策,防患于未然。又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却极有道理,傅雷说: 事情主观上固盼望必成,客观方面仍须有万一不成的思想准备。为了避免失恋等等的痛苦,这一点“明智”我觉得一开头就应当充分掌握。最好勿把对方做过于肯定的想法,一切听凭自然演变。 另外傅雷还提及说: 她的家庭情形还得多知道些。家住何处?父亲名字及以前服务机构名称望能详告。 有关恋爱对象家人的问题,我想刚开始谈恋爱的人都觉得稍微了解一下就好了,没必要深挖。而事实上,如果你准备跟对方长远发展谈婚论嫁的话,这方面实在不能再重要了。最近几年有关原生家庭的问题一直都很热门,因为生长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大到可以决定这个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大到会影响到你和ta未来相处的幸福程度,大到,你可能根本想象不到。 信中还说到: 人的雅俗和胸襟气量倒是要非常注意的。雅俗与胸襟往往带先天性的,后天改造很少能把低的往高的水平上提;故交往期间应该注意对方是否有胜于自己的地方,将来可帮助我进步,而不至于反过来使我往后退。 可见,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人类在很多问题上都是有共识的。说起来可笑,我是在看了这本家书之后,才彻底明悟一个道理:古人的许多智慧,对生活在今时的我们,实在是太意义重大了。 分享到这里,从傅雷家书里,有关早恋、初恋、失恋、终身伴侣以及夫妻相处之道的各种详尽论述中,相信您已经收获了不少。最后以上文中没有提到的,傅雷写给傅敏的信中的一句颇有真理性意义的话作为本期的结束: 诗人常说爱情是盲目的,但不盲目的爱毕竟更健全更可靠。 芸芸众生之中,确实有不计其数的人吃了“爱情是盲目的”这句话的亏!希望我们都不被盲目的爱情所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与相爱的人互为知己过一生。 - END -

323 评论(14)

玉皇小帝

文 / 李娟  图 / 若嘉妹妹好:有件事我想咨询一下你,关于孩子早恋的事。我自己实在不知道怎么搞定这件事情,所以才来请教妹妹。现在我孩子17岁了,马上高三。也正是青春期的时候,我也不好怎么说她。毕竟孩子也是要尊重的,但是早恋这件事情实在是让我很头痛。至于我怎么知道她早恋的,请别见笑,我用了一些小手段让她朋友告诉我的。因为缺乏母爱,我对她有亏欠。她有她的想法,应该亦师亦友的尊重她。之前因为忙于生意,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现在生意稳定了,孩子也长大了,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错过了孩子很多成长的阶段。她现在不给我时间和我沟通,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其实我的女儿很独立也很懂事,很少向家里要钱,女儿像我年轻时候,喜欢自己拼自己闯,虽然有时候也会犯一些原则上的错误,但是我尽量不给孩子太多的压力,束缚,牵绊和阻扰。因为我经常告诉她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还有一条路可以畅行,那就是回家的路。我该怎么做,非常期待你的建议,感激!你的读者追晨追晨大哥:不知您看过傅雷家书吗?这阵子我正在拜读这本书,受益匪浅。这本书摘录了傅雷先生与儿子傅聪之间的几十封往来书信,全是与儿子在国外留学期间深入交流的细节。作为一个母亲,我看了这些家书,学会了怎样与孩子更好的沟通,以及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尺度。可是说是看别人的经验,长自己的智慧。傅雷先生跟儿子傅聪之间也有心结,早年傅雷先生管教孩子严厉,方法太极端,常常是手边有什么东西,直接就会加诸傅聪身上。有一次,他拿起盘子朝傅聪扔了过去,划破了傅聪的鼻子,给傅聪留下一道永远的伤疤。傅聪曾经对父母的好友杨绛诉说:爸爸打我真痛啊!打个耳光这是普通的。有一次,傅雷竟然把傅聪绑在自己的家门口,让邻居们都看到傅聪不听话,以此警告傅聪。经常打骂让傅聪很叛逆,傅雷也开始反思他的教育方式。尤其傅聪出国后,傅雷先生作了深刻反省,觉得自己望子成龙过于心切,对孩子身体心理导致的伤害很内疚。这种教育方式让他自己也觉得痛苦。担心孩子走远,与自己越来越疏离。就开始写信与傅聪交流。当然这种交流也要有技巧的,不能一味说教,毕竟山高皇帝远,要想孩子能把你的话听进心里去,方式方法相当重要。他在一开始的信中,就说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得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的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达我的悔恨与热爱呢!我想只要是个明事理的孩子,看到来自父亲的、这样真诚的道歉和反思,他都会有所触动的。后来,父子俩更多地靠书信交流。傅雷封建家长式的暴风骤雨不见了,更多的是朋友间的亲切交流。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还是在演奏姿态方面。傅聪都20多岁了,他还在不厌其烦地跟傅聪讲:到了人家家里见到长辈该怎么样,跟长辈讲话时双手要下垂,进屋时,要把围巾、外衣挂在衣帽间,吃西餐时刀和叉不能发出碰撞声......我现在读来都颇为受益。尤其是傅聪谈恋爱方面,傅雷先生更是举了自身的例子现身说法。说你妈妈当年14岁就爱上我,也定了亲,后来我出国留学,到20多岁回来,这中间,我也有过反复。人出去见了世面,看法就会有不同,这是正常的。我不建议你这么早就在这个问题上耗费太多精力。而且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也太不专一,基本每段感情都维持在一年左右。我觉得太过影响你的学习。目前还是建议你以学业为重。我觉得在这方面,你可以像傅雷先生这样,用书信的方式来跟孩子沟通。这也是心理咨询师惯用的方法。一般用于修复夫妻关系上的,我觉得对于容易起冲突、难以沟通的事情,都可以效仿。因为这样彼此不会产生直接冲突,反而更能有效沟通,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有些话用嘴说太简单了,尤其是伤害对方的话,我们会不假思索的就说出去了。当对方反弹回来,我们才知道受不了,太重了。而写下来呢,就要经过思索、下笔,多了一个步骤,往往会更慎重。 就像打羽毛球,一方用力小了,另一方也就不用费太大劲了。对方看到你的态度变得柔和了,她也会软下来。真正有效的沟通,就在于两方面都能心平气和的聊天,用心倾听对方的声音,然后给对方最真诚、最内心的感受。你可以对她坦白你的心情,比如你亏欠了她,现在愧疚,想弥补却不知从何入手,也不善于沟通,希望她给你一个机会。真诚去表达,相信会有好的结果的。像你说的这段话“其实我的女儿很独立也很懂事,很少向家里要钱,女儿像我年轻时候喜欢自己拼自己闯,虽然有时候也会犯一些原则上的错误,但是我尽量不给孩子太多的压力,束缚,牵绊和阻扰。因为我经常告诉她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还有一条路可以畅行,那就是回家的路。”我就觉得说得特别好。既肯定了女儿,也会给她一种安全感。当她感觉累的时候,一想到这段话,心里也会暖暖的,有力量在。第一封信就这样去写,让你们之间的关系缓和一下,拉近一点。然后说你很期待她的回信。如果她回复了,态度也有所转变,你再写信告诉她你的担心。告诉她如果她能处理好那些事情,对学习没有影响,你也尊重她。可以站在父亲的角度关心她,但不要去指责,说教。说教是最让人讨厌的。不过我觉得以你对你女儿的评价来说,她应该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你可能是多虑了。不过我能理解你作为父亲对孩子的担心。当然不妨多一点同理心,在信中回忆一下你年轻的时候,跟她讲讲那时候的你是怎么做的。讲故事,人永远爱听。她会对你年轻时候的事感兴趣的,也会觉得你向她打开心扉说这些,很真诚。总之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你觉得呢?希望你不要嫌这个方法麻烦,我觉得这是你们目前可以选择的最好的沟通方式。不妨一试!静待佳音~PS:最近我家二宝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调皮了,精力有限,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更新。大家有问题还是可以继续咨询,只是整理成文的速度慢了一些而已。- END -李娟:陕西安康人,现居江苏昆山。爱读书爱写字,也擅长做情感咨询。个性签名“左手书香,右手铜臭”。感谢跟你的相遇,希望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

32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