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kuqinglong
三级技能选择题举例一案例一,求助者是一个已离婚且有一个9岁女儿的妇女,她住在沿海某大城市的一座公寓里,以下是她与咨询师的首次会晤时谈话. (咨询师A求助者B)A:您好!今天来这里,有什么问题,请说吧!B:我最近几周来心情不好,很多事让我烦恼,不知您能否帮助我?A,你说很多事让您烦恼,是什么事呢?B,是这样,他们没有很好地照管这幢公寓,住在那里实际上太危险了.我一个人,还带着一个孩子,而且还是一个女孩子,我担心极了…..A因此你觉得事情实在太糟糕,让人整天担扰女儿和你自身的安全是吗?B,是啊.A,那么,什么样的危险最让你烦恼呢?B,是这样….有许多事,….但我想电梯最使我感到惊慌….A具体说怎么会使你惊慌?B,电梯经常出故障,但这还不是最让人害怕的地方.不住在这里的人也能进去,而且曾有妇女被强奸过.我担心孩子受伤害,这是真正让人害怕的地方.而且是看来没人管这些事.我实话告诉您,这幢公寓在任何人的日程表上都排不到重要的位置.A,是的,我也认为,因为好象没有人管,对于你和你的孩子来说的确存在危险.单选1,心理咨询师在询问中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 )A,间接询问 B,直接逼问 C开放询问 D封闭提问.多选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了( )提问方法.A间接询问 B,直接逼问 C开放询问 D封闭提问.单选3咨询师:”你说很多事让您烦恼,是什么事呢?这种提问是咨询中的( )A封闭式提问B具体式提问C开放式提问D修饰性反问.单选4求助者的求医行为主要表现为( )A主动求医 B被动求医 C家人强迫 D医生特介.单选5求助者最有可能的心理问题是( )A情感淡漠 B意向倒错 C不良行为 D认知偏差.三级技能选择题举例二某男,45岁,外企工作,因焦虑不安求助求助者在外企某办事处为负责人,已十多年,薪水较高.妻子是中学教师,女儿读高中,学习优异.近一年来,生意难做,自己虽努力工作,美国老板似有不满之意.为此忧心忡忡.开始担心货运的船会不会沉没,有时担心老板会不会突发疾病不治身亡.有时会想现在虽然夫妻恩爱,等到老的时候会不会离婚;又想女儿考上大学后还要面临择业和谈婚论嫁等诸多困难自己该如何应付.经常出现头痛,失眠,心慌胸闷,烦燥,坐立不安,吸烟量明显增多.一个月前,服用安定有些效果,但又怕长期服用会成依赖.单,该求助者的核心问题是( )A情绪问题 B性格问题 C失眠问题 D工作问题单,该项求助者的主要精神症状是( )A,抑郁情绪 B焦虑情绪 C强迫行为 D强迫观念.多,该项求助者的主要生理症状是A,头痛失眠 B坐立不安 C心慌胸闷 D烦燥吸烟.多,该项求助者的问题的表现主要是( )A担心害怕 B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C运动性不安, D强迫行为.多,该求助者的行为结果是( )A吸烟过多B,坐立不安C服用安定D头痛失眠单,该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可能的主要原因是( )A工作压力B婚姻问题C个性问题D女儿升学问题.多,该求助者的焦虑的情绪体验其基本内容是A对未来的担心和害怕 B,与事实不符C走来走去 D,漂浮式焦虑.单,该求助者症状的持续时间是( )A十余年 B近一年 C一个月 D半年单咨询师应该对求助者首选的人格测验是( )A,MMPI B,MMPI—2 C,16PF D,EPQ多,EPQ可以判断被试( )A,内外向性 B精神质性 C情绪稳定性 D气质类型单,根据求助的情况可预测其( )量表分得分会比较高.A, L B,K C,N D,E多,EPQ的N高分表明求助者( )A,焦虑 B担忧 C郁郁不乐 D忧心忡忡.单,其初步诊断为( )A,一般 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可疑神经症 D神经症单该求助者的确切诊断是( )A,焦虑性神经症 B,严重心理问题焦虑情绪C强迫症 D一般心理问题焦虑情绪一般情况:某男,28. 研究生学历, 汉族,某公司部门经理, 未婚 经济收入中等.主诉:从小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生活在很传统的家庭中,父母均为中学教师.感情融洽但对他管教很严厉.从小就要求他做一个懂规矩的孩子,做任何事都要做得最好.养成做事按步就班,追求完美的习惯.遇到做不好的事,直到做好为止.兴趣爱好较少,很少与同伴玩.只一心学习.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矛,偶尔一次不好,便非常难过,担心对不起父母. 在别人眼里他几近完美. 大三开始,开始出现反复洗手,有时甚至洗十几遍.考试总反复检查有无漏写名字,甚至交卷后还要再次找老师核对姓名.自己明知无必要,却控制不住,只有做了才感到轻松.自己有一对哑铃,看到时总想拿起来砸别人,总是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而焦虑.为此将哑铃扔到河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今,不但无减轻,反而越来越重.耽误了许多时间,工作学习受很大影响.性格变得孤僻,做事优柔寡断,不愿与人交往.没有好朋友.内心非常痛苦,因此到心理门诊迫切希望得到帮助..心理咨询师了解的情况从小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少年时有一次没洗手拿筷子吃饭,被母亲严厉训斥并告诫他,手上有成百上千的病茵,不洗手就会得病,并在其监督下洗干净手才许吃饭.从此,养成爱干净的习惯.认为若不卫生就会被传染病,但此事对其生活没有大影响.大学三年级时,同宿舍的一位同学被查出患了肝炎联想到母亲当年训斥,感到紧张,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自此开始反复洗手,有时洗十几遍,自己也觉得没有必要,但是控制不了,为此耽误了很多时间.学习受到一定影响,既便如此,学习成绩依然不错.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期间洗手次数较前频繁.勉强完成学业.毕业后到某公司任职胜任工作.两年被提拔为部门经理.至今一年.近一年来,除上述症状加重外,不出现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担心事情没有做好反复检查.因怕别人知道尽量减少与人接触.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睡眠很差,做梦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急躁爱发脾气,工作经常出差错.领导和同事很有意见,为此感到焦虑不安,内心非常痛苦三级案例回答题举例(100分)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20分)二,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30分)三,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30分)四,依据本案例,你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20分)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20分)1,认知方面:强迫意向(想拿哑铃砸人)2,行为方面:强迫行为(反复洗手,检查试卷姓名,反复关门窗)3,情绪方面:焦虑.4,社会功能方面:不愿与人交往,工作常出差错,领导和同志都很有意见.二,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30分)1,首先使用三原则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1 )主客观是否统一,(主客观不统一,表现是反复检查试卷,看见哑铃想砸人及反复洗手自己不能克服)(2),求助者的知情意内在一致性如何(表现为因担心做不好事而回避与他人交往,并为此感到焦虑出现睡眠困难是一至的.)(3),求助者的人格如何(从小到大追求完美刻板特点不变,符合人格相对稳定的原则.2,区分神经症和重性精神病(1 )自知力:内心痛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超出正常范围,属自知力完整. (2)是否主动求医有主动求医动机迫切希望得到帮助,重新恢复正常以上两点说明求助者不属于重性精神病.3,求助者的症状是否符合强迫性神经症的诊断(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以强迫意向强迫行为为主导.(3)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二者间的冲突使求助者感到焦虑痛苦.(4)求助者的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的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区别于被控制及强制性思维)(5)求助者意识到强迫症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6)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7),符合症状标准到少已3个月.三,引发求助问题的原因是什么?(30分)1,生理原因;无明显生理原因.2,心理原因:A性格内向,B追求完美的个性特点.3,社会原因(A童年时期的经历和负性情绪体验 B,同寝室同学查出肝炎)四,依据本案例,你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20分)1,SCL—90 以了解求助者对自身症状的评估和程度.2,SAS以评估求助者在焦虑方面的状况及程度3,MMPI用来了解求助者病理人格特征及做精神病的鉴别诊断参考.
非人勿扰的2016
汪瑞在南疆军区某野战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一名患急性高原疾病的战士从喀喇昆仑山上被送了下来。经医护人员急救,这名战士脱离了生命危险,可他又割腕自杀。经专家会诊,他患有严重抑郁症。这名战士的举动深深刺痛了汪瑞。她知道,心理疾病就像个“隐形杀手”,能控制人的思维,甚至把人引上绝路。于是,汪瑞把关注的目光从临床护理学转向心理学,转向征服危害官兵心理健康的“隐形杀手”。1999年6月,她向组织提出上喀喇昆仑山和官兵一起守防,探索研究高原心理疾病防治。当时,汪瑞的儿子才5岁,丈夫刚调动工作。随着她的调离,一家三口不得不分居三地。初上高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为掌握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汪瑞制作好心理调查测试问卷,奔赴每个边防连队亲手发给官兵。每人完成的几百道题目都要先统计再计算,然后分门别类进行处理,由于当时没有配套软件,数百万组的数据全靠她一个人手工完成,她的手指都磨出老茧。一次,汪瑞到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边防连追踪调查官兵心理健康的数据和状况,强烈的高原反应使她头痛欲裂,胆汁都吐了出来。十几天后,采集了1万多字的数据资料。长期的高海拔地区超负荷工作,使汪瑞记忆力减退,头发脱落,还使她患上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慢性病。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她知道像她这种情况的病人早已卧病在床,更不要说工作了。 但这些没有挡住汪瑞的脚步。她说:“我无法改变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但会努力让官兵有个好心情。”2006年3月,汪瑞主动申请到阿里军分区工作,担任狮泉河医疗站护士长兼心理咨询师。几年间,汪瑞的足迹踏遍喀喇昆仑山、藏北阿里高原1600余公里的边防线,为官兵建立了完整的心理健康档案,探索总结出《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官兵心理健康状况》《高原守防不同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疏导方法》等成果;撰写的13篇高原边防官兵心理问题的学术文章被权威杂志发表,其中,《对特高海拔区和高海拔区驻军官兵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改变的追踪调查及分析》填补了世界高原心理医学研究的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有困难找组织,有心事找汪瑞”2006年7月,阿里军分区狮泉河医疗站送来一名慢性腹泻的战士,看病吃药不管用,医生仔细检查也无明显异常。于是,有人认为他是为了逃避训练“装病”,也有人认为他是得了一种“怪病”,还有人说可能是不适应高原…… 汪瑞得知情况后,一边仔细检查他的身体,一边和他谈心。原来,他的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在家生病无人照顾,半个月前他与家里通完电话后,就处于焦虑、抑郁状态。汪瑞判断,他是因心理原因导致的“炎症性肠病”。之后,汪瑞让他每天到心理咨询室来谈心,帮助他常与家人打电话联系。果然,通过汪瑞一个多星期的心理疏导,这个战士没吃任何药,腹泻便不治而愈。“有困难找组织,有心事找汪瑞。”这是汪瑞发给边防官兵“连心卡”上的两句话。为满足官兵心理咨询的需要,她开通了守防官兵“心理咨询热线”。如今,每天都有很多战士打来电话,倾诉自己的烦恼,或请她帮助解难释惑。每年高原半年多的封山期,是边防官兵最“难熬”的日子。一到这个时期,不论自己有多累,只要电话一响,汪瑞都会立即拿起电话,送上一句温和的“您好”,耐心地与电话那头的守防官兵亲切交流。2004年,在汪瑞的努力下,“边防卫士心理咨询网站”正式开通。从此,部队内部网络上有了由心理咨询师专人负责的专业心理咨询网站,很多高原官兵向汪瑞发帖倾诉心曲,每天访问人数超过300人次。努力终有回报。汪瑞在驻守喀喇昆仑山的某边防团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后,防区1年内因高原疾病向野战医院下送患者总数仅为往年的十分之一。出生在新疆和田的汪瑞,对雪域高原和边防军人有一份特殊情感。1984年10月,她从和田卫校毕业后,参军来到喀喇昆仑山脚下的南疆军区某野战医院。几年后,她又选择嫁给了高原军人。后来,汪瑞走上了高原。她把孩子送回老家,又与丈夫天各一方,却只能把思念埋在心底。她在日记里写道:“儿子,请原谅妈妈,原谅妈妈无法给你更多的爱……” 因为,汪瑞把更多的爱献给了高原的守防官兵----为活跃连队气氛,汪瑞学会了舞蹈。虽然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跳舞,常常使她心口疼痛,但只要看到战士的笑脸,她就开心得什么都忘了。每到一个边防哨所,汪瑞总要到附近村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在札达县听说一位藏族老阿妈不慎被摔伤后,她不顾几天来奔波于边防一线的疲劳,骑马来到老人的家,为老人已化脓的伤口上药。阿里噶尔县孔繁森小学的9岁藏族女孩尼玛桑姆亲昵地叫汪瑞“妈妈”,是汪瑞与她结为助学帮扶对子,亲手为她编织毛衣,给她买来新书包和学习用品;“五保户”扎西白母老大娘亲切地叫汪瑞“女儿”,是汪瑞为她缓解了风湿病的痛苦;80岁的藏族老大爷达娃桑珠双目失明,他把汪瑞叫做“解放军好同志”,是汪瑞和战友常来家里帮他打扫卫生、收拾房间。 汪瑞开办的心理健康讲座,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战士。她走到哪里,哪里就充满了欢声笑语,战士有心里话都愿意向她倾诉。为此,汪瑞还特地制作了一个《心理咨询卡》,背面写着“心里有烦恼,请找我疏导”,正面是她的照片和联系电话。随着网络落户雪域高原,汪瑞又在部队内部网络上创办了“边防卫士心理咨询网站”,开设了“知心姐姐信箱”、“心理学苑”、“悄悄话”等10多个栏目。几年来,她组织官兵进行集体心理教育380余场次,面对面心理疏导1300多人次,回复各类心理咨询信函350多封,通过网络答复各种心理咨询问题1900多个……9年了,汪瑞还在那片高原上坚守着。她说,那里虽然没有盛开的鲜花,没有绿色的森林,但只要能让阳光洒满每个边防官兵的心灵,那就是她人生最美的歌。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