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西在成都219
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征文活动,在百万青少年和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热情支持下,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届。现决定开展第十三届(2011年——2012年)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征文活动。本次征文活动融思想、素质教育与学习写作为一体,在宣传以援助贫困女童为宗旨的“春蕾计划”和“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同时,也用征文形式进一步促进、发扬青少年健康向上、友爱互助、关心他人的精神。参与本次写作实践活动,既有助于青少年切磋、提高自身写作水平,也丰富了他/她们课外活动的内容。在主办单位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关怀和领导下,在所有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的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本次征文活动必将得到更加广泛、深入的开展。参加本次征文活动的青少年,既用手中之笔描绘了自身的生活和思考,又参与帮扶了贫困地区的女童,弘扬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此,“春蕾杯”征文活动鲜明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道精神、我国传统的“扶贫济困”精神和青少年可贵的团结友爱精神,主题鲜明,意义丰富。欢迎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本次征文活动继续委托首都师范大学《作文导报》承办。一、 征文总主题:放飞心灵 (主题阐释见附件) 二、征文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充实健康,文字活泼有趣。字数要求见征文题目。2.征文务必从指定题目中选作,并用下发的统一题纸书写清楚,注明姓名、省(市)、区县、学校、班级、邮编(有指导教师也请注明)。3.征文严禁抄袭。凡抄袭者,一经发现即取消参加资格。三、参加办法:1. 凡对本次征文有兴趣的中小学生及职高生、中专生均可自愿参加,也欢迎集体参加。2. 凡参加本届征文者,每人交援助贫困女童款及文章评审费共计5元。 3.报名日期为2011年9月10日至11月**。4.为体现公平竞争原则,征文分为七个组别:小学一、二年级组,小学三、四年级组,小学五、六年级组;初中一、二年级组,初中三年级组;高中(含职高、中专)一、二年级组,高中三年级组;参加者按组别报名。5.为了不增加参加征文同学的学业负担,本次征文截稿日期为2011年11月30日(以邮戳为准)。参加征文的同学可以把本次征文作为期末考试前的一次练习,将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练笔结合。四、评奖办法:1.征文将分年级设定具体题目;设一、二、三、优秀等四种奖别,并对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及其指导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对优秀奖获奖学生颁发获奖证书;集体参加的单位,工作优秀、成绩显著的将获得“优秀组织奖”。2.征文将由评审小组严格评选,获奖文章经精选、点评后结集出版。新世纪的春蕾正在绽放!人道主义旗帜高高飘扬!欢迎海内外广大青少年参加“春蕾杯”征文活动。
北京青年123
一、二等奖获奖名单 编号 姓名 年级组 奖项 编号 姓名 年级组 奖项 1 钱嘉羽 五、六年级组 一等奖 18 徐艺萌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2 何艾宇 五、六年级组 一等奖 19 张思薇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3 武伊澜 五、六年级组 一等奖 20 刘惠迪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4 王颖齐 五、六年级组 一等奖 21 索梦雯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5 张可天 五、六年级组 一等奖 22 王坤宇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6 白若非 五、六年级组 一等奖 23 张婉筠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7 田雨时 五、六年级组 一等奖 24 范阅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8 蔡雨辰 五、六年级组 一等奖 25 李瑶琛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9 郑忆霏 三、四年级组 一等奖 26 卢任重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10 赵雨非 三、四年级组 一等奖 27 张冉沂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11 朱张煜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28 丁伊 三、四年级组 二等奖 12 张书源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29 刘旻轩 三、四年级组 二等奖 13 黄铭雨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30 王思祺 三、四年级组 二等奖 14 刘诗垚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31 李星洲 三、四年级组 二等奖 15 任天媛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32 侍真 三、四年级组 二等奖 16 孔维嘉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33 张鹿溦 三、四年级组 二等奖 17 聂雨曦 五、六年级组 二等奖 三等奖获奖名单 编号 姓名 年级组 奖项 编号 姓名 年级组 奖项 1 郑佳雯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18 叶文充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2 张惠南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19 孙雨葆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3 唐泓锦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20 马宁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4 彭君湜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21 董诗媛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5 陈禹汐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22 帅元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6 黄俊铭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23 李佳陆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7 张凡一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24 黎书嘉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8 段诗棋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25 汪昕雨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9 石玉聪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26 芮意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10 李景泽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27 孙莹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11 孟美汐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28 谢芷盈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12 陈熙源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29 杨云帆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13 许文韬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30 王天铎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14 焦怡泽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31 赵云飞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15 刘晨歌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32 张久林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16 连正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33 张雪琛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17 郭昊舒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34 张穆函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编号 姓名 年级组 奖项 编号 姓名 年级组 奖项 35 胡杨林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52 司尚嘉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36 潘思羽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53 张云箫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37 焦怡洁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54 张亦雨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38 邹安迪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55 王健右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39 刘思远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56 马天翔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40 许旷励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57 吴卓然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41 高雨楠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58 沈欣然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42 刘众兴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59 柏艾辰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43 鲁丹阳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60 李智豪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44 杨子涵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61 邱宇萌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45 张依北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62 包若水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46 李澍鹏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63 赵振扬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47 高祖煜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64 谢周遥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48 杜博识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65 赵青炘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49 张睿格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66 余清扬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50 杨海铭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67 张文佳 三、四年级组 三等奖 51 李兆通 五、六年级组 三等奖 优秀奖获奖名单 编号 姓名 年级组 奖项 编号 姓名 年级组 奖项 1 徐霁晗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6 周润迪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 蒙乔兮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7 王靖瑜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 侯柯宇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8 赵云帆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4 贾日升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9 满元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 邹运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0 王芷瑶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6 杨凯悦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1 曹梓群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7 石佳琦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2 徐晞蒻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8 张楚昂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3 王曼晨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9 肖若涵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4 杨朝旭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0 李思垚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5 李知衡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1 武舟彤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6 邢凯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2 汪博卿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7 肖瑶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3 陈百威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8 张靖玉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4 明雨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9 董晓宇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5 马靖雯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0 高刘闻达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编号 姓名 年级组 奖项 编号 姓名 年级组 奖项 31 刘玥涵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46 李彦恺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2 刘佳欣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47 崔子辰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3 王井欣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48 邢宇辰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4 王晨逸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49 张睿林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5 王然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0 司翔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6 徐睿韬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1 姚天舟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7 王雪瑶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2 胡芸薇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8 杨军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3 高羽扬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9 唐文京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54 何慧文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40 仇润泽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55 贺斯泉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41 王修悦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6 张雅琪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42 李雨琪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7 蔚佳杉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43 骆雨蒙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8 于岱远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44 谢佳莲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9 倪慧泽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45 周浩鹏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60 刘雨佳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jessica8918
优秀奖获奖名单 编号 姓名 年级组 奖项 编号 姓名 年级组 奖项 1 徐霁晗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6 周润迪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 蒙乔兮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7 王靖瑜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 侯柯宇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8 赵云帆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4 贾日升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9 满元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 邹运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0 王芷瑶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6 杨凯悦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1 曹梓群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7 石佳琦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2 徐晞蒻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8 张楚昂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3 王曼晨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9 肖若涵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4 杨朝旭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0 李思垚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5 李知衡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1 武舟彤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6 邢凯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2 汪博卿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7 肖瑶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3 陈百威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8 张靖玉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4 明雨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29 董晓宇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15 马靖雯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0 高刘闻达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编号 姓名 年级组 奖项 编号 姓名 年级组 奖项 31 刘玥涵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46 李彦恺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2 刘佳欣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47 崔子辰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3 王井欣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48 邢宇辰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4 王晨逸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49 张睿林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5 王然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0 司翔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6 徐睿韬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1 姚天舟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7 王雪瑶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2 胡芸薇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8 杨军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3 高羽扬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39 唐文京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54 何慧文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40 仇润泽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55 贺斯泉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41 王修悦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6 张雅琪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42 李雨琪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7 蔚佳杉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43 骆雨蒙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8 于岱远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44 谢佳莲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59 倪慧泽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45 周浩鹏 五、六年级组 优秀奖 60 刘雨佳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61谢佳丽 三、四年级组 优秀奖
wongjackson
一、初等教育系简介:初等教育系成立于2002年。前身是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现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9名,有硕士生导师5名。下设教育、中文、数学、英语、科学六个教研室,小学教育研究所、小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3家科研机构,还设有具有专业特色的“小学教育临床实验室” 和符合理科方向专业实验教学需要的“综合理科实验室”,以及适应专业教学与研究需要的“中小学和教师教育教材中心”,发展了上海市中心城区相对办学优秀的二十四所小学作为师范生见、实习基地学校。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全国率先开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设有文科、理科两个培养方向。二、专业建设本系设有小学教育专业。该专业为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的在全国率先开办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主要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宽广、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新型小学师资。在专业建设方面,我们构建了大学通识教育、学科综合教育、小学教师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和具有不同功能的课程平台,形成了小学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群和见习、实习、研习三阶段的教育实践方案,组织编写了供本科生使用的专业课程教材近20本。在探索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为上海市培养了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小学教师。2007年本系小学教育专业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主要课程:初等教育心理学、初等教育学、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比较初等教育、小学班队管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汉语通论、写作、文学概论、儿童文学、大学数学、概率统计、人类与社会、人类与自然、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等。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够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也能够在其他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近两年的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三、学科建设2002年以来,系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教育部课题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3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课题3项。自2002年以来,本系教师共发表论文160多篇,独立和参与编写著作50部。四、教师名单:系主任: 吴忠豪 副主任: 沈嘉祺惠 中、杨庆余、俞耀明、程 明、钟文芳、张晓春、马长征、洪婉屏、钱 虹、王 融、董 玲、王青松、夏明烨、徐 梅、袁 红、叶 勤、陈 慧、俞喆之、杨 振、邢长征、余平燕、张卫华、丁 炜、姜 辉、朱子锐 一、管理学系简介管理学系(原教育管理系)成立于1983年,现有教师17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6名,具有博士学位4名。下设教育管理、管理学、高等教育、信息管理4个教研室。有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个,教育经济与管理和高等教育学2个硕士点。现任系主任为高耀明教授。二、专业建设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校专业目录首次确定的。该专业在沿袭以往“教育管理”专业的基础上,扩大了专业的覆盖范围,由原先主要面向基础教育,拓宽为既面向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整个国民教育系统,也包括正在迅速发展的社区教育、企业培训以及社会力量办学等机构与组织对管理人员的需求。就业去向主要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务、学生、人事、总务、行政管理的职员以及相应的教学科研人员;也还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中的社区、社会团体及其业务职能部门中的职业培训、行政事务、劳动人事、公共关系等部门的职员以及相应的教学科研人员。进入21世纪以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三、教师名单主 任:高耀明 副主任:朱 炜杨德广、张民选、吴 钢 顾荣炎、阮来民、项亚光、沈逸、戴胜利、陈 勇、翟静丽、李莉 一、教育系简介教育系成立于2000年。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下设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教育史和职业教育教研室。现有教育学本科专业1个,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育史、职业教育硕士点5个,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点1个。现任系主任为陈建华教授。二、专业建设:本系有教育学本科专业(师范)一个。教育学专业是上海师范大学的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较强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较强实际教育工作能力,适应现代社会教育发展需要的人才。本专业主要包括两个专业方向:社会教育方向和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向。教育学本科专业负责人为施永达副教授。本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教育原理、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德育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会心理学、家庭教育、教育评价等。本专业毕业生除在基础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之外,同样适合进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企业培训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由于教育学系学术力量雄厚,拥有一个博士点和五个硕士点,尤其希望毕业生报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本系教师曾获得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学校教学成果奖多项。三、学科发展2003年,获得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点,博士点带头人现为谢利民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张民选教授、夏惠贤教授、王荣生教授和蔡宝来教授。2005年,在整合全校教育类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优势的基础上,由教育系牵头申报一级硕士点,获国家学位办批准。教育学系拥有一级硕士点下的五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它们是: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育史和职业教育,教育学原理专业带头人为钱扑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带头人为谢利民教授、夏惠贤教授,比较教育学专业带头人为张民选教授,教育史专业带头人为陈建华教授,职业教育硕士点专业带头人为李进教授。2001年以来,教育学系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部级课题6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4项。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7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课题11项。自2002年以来,本系教师公开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在英国的“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美国的“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和《比较教育研究》等教育类核心杂志发表论文50多篇,独立和参与编写著作近40部。2007年10月,比较教育学获得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带头人为张民选教授。四、教师名单主 任:陈建华 副主任:施永达谢利民、夏惠贤、钱 扑、王荣生、蔡宝来、段 鸿、吴维屏、陈焕章、王维臣、胡国勇、刘次林、刘家春、丁念金、方明生、夏正江、邵兴江、孔令帅 一、艺术与学前教育系简介艺术与学前教育系成立于2002年。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具有博士学位3名。下设幼儿心理与教育教研室、音乐教育教研室、美术教研室。现有学前教育本科专业1个,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发展与教育方向)硕士点1个。二、专业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师范)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使毕业学生能将所学幼儿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到幼儿教育实践密之中。培养学生的主要取向是能从事幼儿园教学与管理工作、社区幼儿教育工作,能在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以及园外教育服务机构从事相关工作,有良好的专业功底和艺术修养的人才。主要课程: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幼儿心理研究方法、教育与心理统计,以及音乐基础、美术基础等课程。三、学科建设本系现设有学前教育学硕士点。近3年来,本系教师共发表论文50多篇,独立或参与编写著作与教材62多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课题4项。四、教师简介主 任:胡知凡 副主任:李 燕陈小珩、黎松涛、瞿 慧、朱小平、邓 慧、汪 磊、周弘湘、李雪梅、赵 燕、王海澜、梅珍兰、陈敏燕、高 敬、黄立安、方钧君、白学海、何慧华 一、心理学系简介心理学系成立于1995年。现有应用心理学、卫生与心理保健本科专业2个;应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点2个;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点1个。系下设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咨询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5个教研室。教师2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二、专业建设应用心理学专业(非师范)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应用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能在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也能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人才选拔、就业与择业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的心理学工作者。主要课程:心理学概论、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统计、心理测量与应用、心理学实验、行为分析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与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等专业必修课。此外,还开设学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概论、临床心理学、心理干预技术、咨询案例分析、人员测评、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人员培训、人员招聘、职业心理指导、经济法规等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就业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除了在教育系统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外,大部分毕业生活跃在诸如爱立信、沃尔玛等国际知名大公司及各大市场调研公司的研发部和各类事业机构,从事心理咨询、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查与策划、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本系专业建设成果显著,自2001年以来,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三、学科发展本系现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点1个。应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点2个。2001年以来,本系教师共发表论文154篇,其中在《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心理科学》、《课程·教材·教法》、《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新进展》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著作20部。系教师承担国家及国务院各部委项目7项,上海市级课题11项,其他科研课题22项,共获科研经费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四、心理学系教师名单主任:李 丹 副主任:刘俊升卢家楣、顾海根、岑国桢、王 沛、高湘萍、樊 琪、竺培梁、吴念阳、卢盛华、沈勇强、贺 雯、刘 伟、孙圣涛、崔丽莹、刘世宏、罗燕萍、祁为中、范为桥、刘俊升、常欣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现代校长研修中心教育技术研究中心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