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小的土拨鼠
三天紧锣密鼓的“双向养育首批导师认证”培训,在我们意犹未尽的讨论声中结束了。 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真诚地分享彼此的经历、感受、困惑,在他人的建议中吸收能量,帮助自己成长。双向养育的理念传输非常透彻,大家的感悟也非常深刻。当然,后续的深入研讨和学习才刚刚开始。 在上课的前一天,我在朋友圈贴出了双向养育的照片,有朋友问我双向养育、正面管教和积极教养有什么不同? 因为还有很多学习任务,我并没有展开和她细说。在学习了双向养育的课程之后,我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于是,这篇文算是答疑吧。 不论是双向养育,正面管教,积极教养,还是其他各种教养理念,本质都有相似的模样。心理学的理念基础是它们的核心根基。 如果从道法术的角度来理解,心理学理论基础是道,那双向养育、正面管教、积极教养等教养的理念便是法,而各个教养理念下的养育方法便是术。 只不过各个教养理念的心理学理念基础的不同,便决定了它们的差异。 正面管教的 理论基础来自于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它倡导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正面管教主要就是教家长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 积极教养 的理论基础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重新解读复杂的心理现象,通过激发个体身上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增进人类的幸福感。它在自我效能感、积极情绪、积极关系、心理弹性、沉浸体验、自我决定论(动机理论)等方面。 积极教养便是积极心理学的大量实证研究成果在教养中的应用,帮助家长理清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从而进行“积极”教养。 双向养育 融合了心理咨询、家庭治疗、孩童养育、人类学和哲学,核心在于突破传统的权威性和娇纵型养育方式,倡导建立在爱、尊重和规则之上的养育理念。它的目的在于增强养育的“能力”,而非仅仅传播养育的“知识”和“方法”。它将养育看成是 “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责任” ,不只是教给父母养育孩子的方法,更多的是传输一种理念—— 养育孩子,父母要先成长 。 将父母向外指向管教孩子的单向箭头转变为父母 优先向内指向自己成长,其次向外指向孩子养育 的双向箭头。这是双向养育最吸引我的所在,也是我最认同的地方。 就像人类目前的知识结论只是揭示了宇宙规律的沧海一粟一样,没有哪一个教养理念是完美的。 任何一个教养理念都独放异彩,也都有自身存在的不足。重要的是你认同哪一个理念。先重点研究,后博众家之长,将各理念流派的精华吸收,去践行,去思考,去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向内看的人,醒着; 向外看的人,睡着。 双向养育的理论根基深厚,系统全面,发人深省,引导人向内探究,这深深的吸引着我去学习双向养育,去践行双向养育。去成为更好的自己,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未来,我们一起成长。 PS:喜欢就分享,支持就点赞。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快来鼓励我吧! 山东妹子在北京,北师大教育学硕士毕业, 一直走在儿童早期教育和心灵成长的路上, 现在是双向养育践行导师、心理咨询师、 沙盘游戏咨询师、禅绕画分享者、儿童情商指导师 愿意和你分享养育、成长和禅绕的点滴
Lookiamycm
“良耳,为什么我在画禅绕的时候,老是思绪乱飞,静不下来。" "脑子里有想法冒出来是正常的。" “但是我静不下来,心很躁,很讨厌这样的状态。” “嗯,试着接纳它。” “不懂。” “开放式冥想,就是接纳所有发生的一切,画禅绕时当我们大脑有想法在飞,我们可以跳出来以第三者的角度看自己,去观察‘哦~,我脑子里有想法钻进来了’,不去评判,接受它。当你接受了自己思绪在飞,把注意力再放到眼前的画面上,慢慢就会静下来了。” “那我试一下。” 这是昨天晚上学禅绕画的朋友和我交流时的对话,这样的对话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在思考“不评判”到底是指什么呢? 在我看来, 不评判便是接纳,接纳便是尊重。 一个姐姐给我打电话,她说自己各个方面都不好,人际交往能力不行,身体不行,家庭关系不行,好像生活的所有都特别糟糕。 我说:“ 每个人都是催眠大师,我们会自我催眠,使我们相信自己想的,说的就是‘真’的。要打破催眠的魔咒,首先要不评判。 ” 她说:“不评判?什么意思呀?” 我说:“假如我胃疼了,我会描述当下的感觉即我胃不舒服,我是在描述一个事实,这是不评判。假如我胃疼了,我说我胃真不好,这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了评价,便是评判了。”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你刚才说经常失眠,很烦躁。如果用不评判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那就可以转变成描述事实‘我入睡有点困难’,接受它‘好吧,睡不着就睡不着吧,一会就睡着了’,而不是去评判‘我怎么又失眠了,好烦呐’。当你不去评判自己,接纳发生的事情,反而很快便能平静下来。对待自己和身边的人,如果也能做到不评判,去接纳,你会更尊重自己,也会更尊重他人,内心便会平静很多。” 她说还需要时间消化,我们便挂断了电话。后来,她反馈,关于失眠有了切身的体会,现在慢慢对这件事不再纠结了。 我非常喜欢《非暴力沟通》里的一句话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 。这句话可以算是对不评判的准确描述了。不带评论的观察,始终以第三方的视角看自己、看周围的人、事、物,不评判,去接纳,会让我们很释然,让我们生发出很多智慧。我碰到过一对母子,她们迎面朝我走来。我听见妈妈对儿子说:“宝贝,你觉得刚才的表演怎么样?” 小男孩儿特别兴奋,特别高兴的说:“我觉得特别好,我特别开心,我对我的表现很满意”。 妈妈一转语气,严肃地对儿子说:“我觉得你在表演第二个动作的时候并不好。” 小男孩儿原本情绪高涨,突然之间就像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蔫了下来。 距离逐渐拉开了,我已经听不清楚她们在说什么。但是,小男孩无精打采的脸却一直呈现在我眼前。 很多父母都认为,我指出孩子的问题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呀。但是亲爱的,你要知道, 评判孩子等于杀死孩子的自尊 。 你给孩子贴的任何一个负面“标签”都有可能变为现实 。 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希望他成长为自尊、自信、健康快乐的人。如果我们不能理解“不带评论的观察是最高的智慧”,一味的评判孩子,不接纳,那就等于否定孩子,不尊重孩子。 不评判,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可以让孩子更自信,而总是指出孩子的缺点,给孩子贴各种“标签”,则会让孩子认为自己能力不行,让孩子变得畏首畏尾,自信何从谈起?自尊何从谈起?我在前天写了一篇文《没有觉察,改变无从谈起》,发到了心灵交流群里,刘虹老师说:“ 人是有身体的灵魂,不是有灵魂的身体。 ”我一直在思考这句话的意蕴。我想,不评判的人生态度,便是将我们的灵魂抽离身体去观察自己吧,看这幅躯体是怎样的独一无二,是怎样的独放异彩,接纳它并尊重它,让自己的身心灵更加的和谐相通。 心理学家纳撒尼尔·布兰登在其著作《自尊心理学》里对自尊的定义是 “感觉自己有能力应对生活的基本挑战以及自己值得拥有快乐”的心理状态 。 要拥有这样的心理状态,便要有 不评判 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对待孩子、对待其他人、事、物,“不做评论的观察”,接纳不好的一面,赞赏好的一面,这便是对自己、对孩子的最大尊重,获得的尊重越多,自己和对方便会更自尊。 也许我们从小便被评判,有很多地方不被接纳,现在为人父母,我们也会去评判孩子,不能接纳孩子不好的地方,从今天起,体会不评判,去接纳,去更深入的尊重吧。你会发现,自己、孩子、身边的人原来都是那么的可爱且值得爱。 生活寄语 每个人都是催眠大师,我们会自我催眠,使我们相信自己想的,说的就是‘真’的。要打破催眠的魔咒,首先要不评判。 “不做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 “人是有身体的灵魂,不是有灵魂的身体。” 不评判便是接纳,接纳便是尊重。 PS:喜欢就分享,支持就点赞。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快来鼓励我吧! 山东妹子在北京,北师大教育学硕士毕业, 一直走在儿童早期教育和心灵成长的路上, 现在是双向养育践行导师、心理咨询师、 沙盘游戏咨询师、禅绕画分享者、儿童情商指导师 愿意和你分享养育、成长和禅绕的点滴
轻清净静的美好
嗨你来了 成长路上与你相伴,是我最大的幸运 >>>> 提升读书质量——精读的全技能 精读的根本在于 朗读 ,请放声读书。要真正理解书中内容,在哪里停顿,怎么把握声调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字词的意思是在读的过程中显现的。 极致的精读是 翻译 ,请朗读原著的华章。作者在这里提到了日本自古以来存在着“言灵”的概念,语言的生命存在于脱口而出的词汇中,只有它变成声音,才能传达的出意义。 选取经典书籍, 背诵 精华部分,培养把握文章脉络的能力。 把书籍当作笔记本,利用三色圆珠笔的方式进行 备注 , 红色表示客观上很重要的部分,蓝色表示客观上比较重要的部分,绿色表示主观上你认为重要的部分。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颜色或者标记。 选择三段想要引用的内容,将这些内容进行排序,消化吸收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在以后的生活中 有意识地去引用 。 掌握带有 临场感 的读书法。在读书时,抱有极大的热情,抱定“这本书一定让获益匪浅”的信念,以跃跃欲试的心态读书。 和朗读一样, 抄书 也能让书中的精华完全成为自己的东西。 >>>> 拓展读书范围——选书全技能 用 滚雪球的方式 拓展读书范围。有喜欢的角色就全部读完,有喜欢的作者就全部读完,这种让人欲罢不能的读书方式就是 滚雪球法 。 用 书单 激发读书热情,提升输出能力。这种书单既是自己的 读书记录 ,也是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向外输出时的主要资料,进而它还能激发你阅读各种图书的热情。 在建立书单时,请尽可能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言,并对喜欢的章节加以引用。 在学生时代读书,抓住开拓心灵的绝佳时机 。学生没有工作,没有进入社会,觉得读书没有运用到工作中的实感。但是,要记住, 没有任何目的的读书更重要 。 走上社会后,注重在现实社会中立足的读书。 有效的活用珍贵的时间,有意识的增强读书密度,能激发起想要不断提高自己读书能力的欲望。 阅读经典是性价比极高的学习。 古典名著中蕴含着让人产生力量的精神,当我们学习拥有普世价值的真理时,先哲们的教诲便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极好教材。 善于利用通俗易懂的翻译版和解读版是走向领会名著精髓的最短途径。 比如读《论语》《道德经》或《精神分析入门》等这些经典书籍时。解读本可以让人茅塞顿开,极大提升阅读效率。 图书馆是邂逅好书的极佳去处 ,请在图书馆寻觅应该购买的书。 自己想要读的书,错过了入手机会后, 旧书店 就成了与之再会的好去处。 分别使用电子书与纸质书,已经成为时代趋势。电子书存储大,方便携带,但是读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较淡薄,这种读书法很流于表面。只适合于读取信息而不利于吸收知识修养。 纸质书仍然不可或缺。 >>>> 让读书成为武器——输出的全技能 读书有两种目的,一种是为了享受地读书,另一种是以知识为利器, 以输出为目标的读书 。将收获的知识广泛应用于自己的人生,应该掌握以输出为目的的读书。 输出能力几乎与交际能力如出一辙,将它们联系起来的方法之一,就是养成 将读书带入话题 的习惯,使交际的格调上一个台阶。 读书能让文章结构进入大脑, 提高发言的建构能力 。随着知识修养的增加,就能自如操控丰富的言辞,提升发言能力。 在读书和学习中做笔记,养成判断力, 提升发问能力 。发问包括探索话题的发问和用于深化话题的发问。 发问有着深化谈话内容的力量。 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将它为我所用,知识结构越全面, 越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输入能力得以加强,与此同时 自我塑造能力 也会得到飞跃性的提升。 通过读书掌握关键词,用一分钟抓住对方的心 。清晰流畅的发言,关键在于如何突出重点优先,说明最重要的部分,你能否在一分钟内抓住对方的心,决定了之后的交谈,能否顺利进行下去,读书便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 语言能力是人进行思考时的基本能力 。左右每个人思维深度的,可以说就是每个人各自拥有的语言能力。拥有出色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人,输出能力和输入能力也必然强大。 依靠读书吸收和活用各种新“概念”,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概念与单纯的知识不同,可以使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如果能 将新“概念”变成自己的东西加以活用 就能产生从未有过的创意。 读书提高利用书面体思考,用书面体说话的能力,文章输出能力更强, 工作效率更高 。 制作设计卡,学会 完善文件格式 。 这种设计卡相当便利,无论是会议,写文稿,还是准备讲座都能用它整理思绪。 这种文件格式应该包括七个方面: ①抬头——对象是谁 ②标题——主题是什么 ③目标——要达到什么目的 ④素材——材料是什么 ⑤关键词——重点概念是什么 ⑥步骤——具体怎么实施期 ⑦策划准备——如何进行准备 读书可以使经验与语言能力完美结合 ,提升引领团队的能力。将经验与语言能力结合才能使自己成长,进而磨练现场应用能力,从而获得高水平的经验值,并使之成为与人沟通时的有力武器。 昨天和今天的两篇文,便是《超级阅读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最后借用作者的一段话来结尾: 读书,是孤独的作业。可是你是用这一孤独的时间来接触伟大作者的思想,从而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磨炼坚韧的精神品质,将从书中吸收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让经验与语言结合在一起,可以深化自己的精神境界,最终你所拥有的经验值将得到飞跃性的提升。 读书,是孤独的作业。 从现在起,不再孤独,让我们一起在读书路上作伴吧! 如果你是读书达人,有好的读书技巧也欢迎分享哦! PS:喜欢就分享,支持就点赞。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快来鼓励我吧! 欢迎关注良耳说 山东妹子在北京,北师大教育学硕士毕业, 一直走在儿童早期教育和心灵成长的路上, 现在是双向养育践行导师、心理咨询师、 沙盘咨询师、禅绕画分享者、儿童情商指导师 愿意和你分享养育、成长和禅绕的点滴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