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弓木小火
有这样一类绘本,我家孩子特别喜欢,那就是情绪类绘本, 它们通常用共情的方式演绎孩子当下的情绪问题,孩子读到后,就像照镜子一样,直观的感受到自己的内心。
这类绘本通常适合2+以上开始阅读,因为这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有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方式做事,并且喜欢对成人说“不”,常常会为了某一件不顺心的事情,执拗地哭上很久。 他还没有学会等待、取舍、分享、分离或者面对恐惧不安,所以情绪类绘本,也适合家长阅读,了解到孩子真正的内心,耐心陪伴,等待他们慢慢成长。
10本情绪类绘本,按适读年龄排序:
菲菲生气了
我的情绪小怪兽
我大喊大叫的一天
赖马情绪管理绘本
罗伯生气了
野兽国
踢踢托托了不起的情绪力
儿童情绪管理启蒙绘本系列
请不要生气
妈妈,我真的很生气!
菲菲生气了
适读年龄2-5岁
所有情绪绘本里,翻阅频率最高的一本,从2岁看到现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小火山,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小女孩菲菲,因为姐姐抢了她的玩具,所以非常生气,情绪随时会飙到最高点。
她跑进森林,爬上树,看着眼前的流水和这广袤的世界,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于是,她慢慢走回家,迎接她的是家人温暖的笑容和关切的询问。
The Color Monster
我的情绪小怪兽
适读年龄:2-6岁
作者Anna Ellenas,不仅是位绘本插画师,同时也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她用简单的颜色来让孩子了解情绪,正视自己的情绪,立体3D的制作方式,每一次打开都是一种惊喜。
文字不算太简单,适合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小朋友阅读,但一开始可以作为颜色和情绪启蒙。情绪教育一直是 育儿 路上的必修课,这本《The Color Monster》也许可以给到你不一样的启发。
我大喊大叫的一天
适读年龄:3-6岁
作者真实再现小孩子故意“找茬”、发脾气的场景,相信能引起不少家长的共鸣。
故事以“我”的口吻娓娓道来,很容易带入读者走进小女孩贝拉那单纯敏感的内心世界,进而用孩子的视角观察、感受周围的人与事,体会那些“小事”带给孩子的冲击,倾听孩子对爱与理解的渴望。
这本书给了成年人一个走进孩子内心的机会。
赖马情绪绘本套装
适读年龄:3-6岁
有单本和套装选择,根据喜好入。
这系列一共三本,侧重亲子沟通和情绪力管理,颜色鲜艳,细节颇多,无论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可以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生气王子》:
道出了父母和孩子相处之道。小象艾迪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小事情生气,而大象爸爸却硬碰硬,他的言语便是权威,久而久之,小象和大象的父子俩经常剑拔弩张。
之后老鼠爷爷给了他俩建议,慢慢地,象父子俩学会了相处之道,家长的“权威式”管教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因此尊重孩子的选择,以及给孩子多一些选择空间,是看完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
《我变成了一只喷火龙》:
古怪国的阿古力很爱生气,当它被一直会传播“喷火病”的蚊子,咬了一口后,这脾气愈加火爆。
它的坏脾气不仅影响到别人,也影响了自己,最后只有通过哭泣的方式,舒缓了自己的脾气。
《爱哭公主》:
三本里面故事相对较弱的一本,爱哭公主集公主病、受挫力差以及情绪控制力弱为一身,经常让周围人无所适从。
她的父母并没有责怪她,王后教她念一首不哭咒语,慢慢的当公主情绪要爆发时,默念不哭咒语,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罗伯生气了
适读年龄:3-6岁
父母的情绪会不知不觉间影响孩子,面对爸爸妈妈的指责和批评,他们会如何排解自己的情绪呢?从情绪发展的观点而言,孩子需要先认识情绪,才能学习调节情绪。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亲子关系中的问题和答案。
罗伯的爸爸总是不耐心地对待罗伯,所以父子俩经常恶语相向。
罗伯越想越气,身体里的“红色愤怒怪物”呼啸而出,在罗伯的房间到处破坏东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伯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失控,他慢慢地整理好了房间……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野兽国
适读年龄:3-6岁
迈克斯因为遭受妈妈惩罚,于是他开始用幻想来进行反抗和发泄。
他坐船去了野兽国,成为了野兽国的统治者,但疯闹过后,他开始想念“亲人”,于是,他又坐船回了家。
迈克斯的怒气已散,等着他的是桌上热腾腾的晚餐,有家人的地方便有“爱”。
踢踢托托了不起的情绪力
适读年龄:3-6岁
3-6岁年龄段的孩子已经个性分明,有了自己的小脾气,而且情绪多变。比如我家经常玩桌游的时候,输不起会发小脾气,在外人面前表演会害羞等等,所以这个阶段,可以试着用绘本来引导。
这套书不是单纯的故事,每个故事中,都有问答tips,帮助孩子理解情绪,并且在故事的背后,都有互动 游戏 板块,让孩子在动手动脑中,认识它们。
在《没有什么好嫉妒》里,踢踢和托托是一对好朋友,它们正在兔阿姨家过圣诞。踢踢表现得落落大方,一直被兔阿姨表演,被冷落的托托在角落里生着闷气,于是,他想进方式打岔踢踢的表演。
兔阿姨并没有生气,而是用共情的方式给托托讲述了一个故事。
不需要嫉妒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托托也勇敢发挥自己的长处,和踢踢一起给大家表演了圣诞节目。
每个故事的后面附有“一起玩吧”,帮助孩子梳理每一种情绪,引导他们如何去化解这些负面情绪。
儿童情绪管理启蒙绘本
适读年龄:3-6岁
有单本和套装入,根据喜好入。
和传统的系列绘本不同,这四本分别由国外知名畅销书作家联合创作,绘画风格不一,各有特色。通过四个非说教型的故事,循序渐进地教会孩子如何学着去告别坏情绪。
这四个情绪故事不会直白地告诉你,“不能怎么做,你改怎么做”,而是用了正面积极的有趣故事,引导孩子到结局去寻找答案。
我自己特别喜欢这本《并不坏的坏情绪》:和孩子一起认识坏情绪。
故事是从一根小枝丫和一朵坏情绪云展开。一开始,坏情绪和一个撅着嘴巴的小女孩卷卷在一起,因为她没有吃到冰激凌,整整两个小时都不开心。当她看到这根小枝丫后,便用它戳了一下弟弟,这件事让她开心不已,于是坏情绪飘到了生气的妈妈那里。
就这样,这朵小彩云一路跟着有着坏情绪的人:掉泥坑里的卢先生、干洗店的达达小姐、生气的小黑猫那里,直到那根小枝丫被冰激凌老板捡起来,作了装饰品,而终究坏情绪都会变成好情绪。
坏情绪会传染,但它不一定是坏的,你也可以做那个终止坏情绪,把它变成好情绪的人,当然如果遇到坏情绪,也可能触发意想不到的美妙事情。
那这朵坏情绪云,是不是也会飘到你头上呢?
因为每一本的绘画特点不同,其他三本内页供参考。
《有一个朋友叫悲伤》接纳坏情绪,和悲伤说再见;
《再见啦,不开心》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想想那些让你开心的小事吧;
《不再找借口的小鸭子》不找借口,努力去尝试。
请不要生气
适读年龄:岁
这是一本表达孩子心声的绘本,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帮助父母平静看待孩子的各种小问题。
小男孩经常挨批评,惹大人生气,但是这些事情在他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
他希望大家不要总是批评他,也不要经常生气,于是,他在纸条上写上了自己的愿望“请不要生气”。
当看完这本书后,我也会反思,孩子做这些事情真的是故意的吗?还是我们只是对他们不够耐心和宽容?
妈妈,我真的很生气
适读年龄:岁
这本是帮助父母如何借助方法,让生气的孩子恢复平静,实战性强。
故事里的孩子生气时会扔玩具、破坏玩具,甚至打他的弟弟。
但是妈妈通过一张笑脸图,让他学会了表达情绪和控制情绪的方式。这本书给到了实践性意见,方便父母做参考。
情绪类绘本非良药,但是它反映了孩子的内心真实 情感 ,帮助父母了解他们的情绪,给与适时的疏通和引导。
洒脱的家伙
1、普通心理学是基础,一定要先学。 推荐 :彭耽龄的《普通心理学》 孟昭兰的《普通心理学》 2、《梦的解析-弗洛伊德》被誉为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第一名著。这些都是最经典的教材,打好基础,然后再看自己对哪一方面感兴趣,再分开看。 3、可以在课外暂且关注一些《心理卫生》《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若要掌握科学心理学,建议先学好中学文化课,积累基础知识(语数外等),然后再接受系统的心理学训练 先看一下总纲,例如《大学心理学》,然后看自己的兴趣,心理学很多分类-行为心理学,认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等等。 4、要广泛涉略,因为心理学总是跟社会息息相关,还应该多了解社会,观察社会,用心理学去研究这些问题。 平时我也爱看心理学的书籍,获益良多,但是觉得各方面的知识不够,所以要多看书。如果你想做心理辅导,以上方法是无法掌握这门技术的,还须实践吧。 5、其实任何学习都是一个过程,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要你花出了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去体会、去感受,那在不知不觉中你就已经进入状态 心理咨询师考试 心理咨询师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人。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健康人群会面对许多家庭、择业、求学、社会适应等问题,他们会期待做出理想的选择,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求得自身能力的最大发挥和寻求生活的良好质量。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提供中肯的发展咨询,给出相应的帮助。 在我国,劳动部于2001年4月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将心理咨询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2002年7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项目正式启动,全国统一鉴定考试每年举办两次,分别是5月和11月。 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培训鉴定工作的统一要求,已经或准备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的人员,都应该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获得全国统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心理咨询活动。我国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从2002年9月开始进行试点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员参加到心理咨询师培训中。
睡神熊猫
关于儿童成长心理书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的认知能力一天天在增强,其内心世界的活动是越来越丰富,那么孩子适合阅读的心理成长书籍有哪些呢?
1、《儿童发展心理学》
小学儿童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是儿童在各方面是打基础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学习对于儿童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在这个阶段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只有遵循这些特点采取有效教育、教学措施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必须研究小学儿童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
2、《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全面系统阐述了塑造儿童良好行为、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原理与策略,并引用大量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及家庭与学校教育中生动实例,来说明正确或错误用法。内容丰富实用,结构新颖严谨,论述深入浅出,语言幽默流畅,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好书。
3、《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由作者卢志丹写的一本书,潜心于家庭教育研究,对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投入了颇多关注和思考。卢志丹,潜心于家庭教育研究,对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投入了颇多关注和思考,已出版多部研究论述,如《让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把孩子的缺点变为优点》、《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做主》、《成功教子的46个关键点》,深受家长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认可,畅销不衰。
4、《不一样的孩子心理学》
推荐理由:本书的作者王佳不仅是一位细心聪慧的职业妈妈,更是一位有着多年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她通过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与孩子亲身相处的点点滴滴,以“轻松说道理、明确讲做法”的独特风格,用真实而细腻的文字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家长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每天懂点教子心理学,每天改变自己一点点,孩子就会每天优秀一点点。本书涉及的品格心理学、习惯心理学、沟通心理学、成长心理学、社交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七大主题框架,将帮助你洞察孩子的心理,有的放矢地给予切实有效的教子指导,全书不仅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可行的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
5、《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
推荐理由:CCTV首席心理专家中国最出色的家庭治疗师李子勋,全新视角幸福生活,带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讲述亲子沟通的实用技巧。本书是按照个案方式写成,为了不误导读者,尽可能采用解释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选择怎么来应对相似的情景,而不把所谓的治疗方式直白地写出来。同时,有些个案后面加上了一些观点,来补偿解释的不足。
《傻笑着读懂亲子心理学》
推荐理由:每位家长都对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好奇不已,却又不知如何探知。本书是韩国心理学畅销书作家李小洛继《傻笑着读完心理学》之后的作品,以儿童心理学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插画和案例,将父母最想知道的孩童心理饶有趣味地展现出来,让父母在开心大笑之余心领神会,轻松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并根据具体情况,找到指引孩子健康成长的好方法。
6、《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12-18岁)》
推荐理由:本书作者边玉芳是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该书全面介绍12至18岁孩子各方面的成长特点、发展规律与相应的教子策略,书中涵盖了家长最关心、渴望了解的问题。例如,如何理解青春期的孩子,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如何做好亲子沟通,如何促进孩子高效学习等。
12本经典的儿童教育心理学书籍
《亲昵》: 幼儿时期的儿童是非常喜欢温馨的亲昵举动的,亲一下妈妈,和小伙伴们拍拍手,抱着自己喜欢的玩具等都是亲昵举动的表现。一起来感受亲昵带来的彼此的亲密和信赖吧。
《宝宝的出生》: 宝宝可能经常会好奇自己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么就用这本书读给他,关于自己降生的那个美丽故事。
《家庭》: 世界上60多亿人,大约存在着十亿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但是有很多复杂的家庭关系我们是不知道的,所以就需要通过书去了解自己家族的族谱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
《伤心》: 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会非常伤心,不想玩,不想笑,会流泪,会破坏。本书和幼儿一起面对生气时的心理活动和状况,指导他们正确疏导伤心的情绪。
《害怕》 :各种各样的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害怕。但是害怕这种感觉总是让人不好受,本书从幼儿害怕的的各种生活方面出发,鼓励他们去勇敢面对和克服害怕。
《生气》: 其实对生气的人来说,充满怒气也是很痛苦的,但生气也有着有助更加理解的正面作用,本书带领幼儿学会正确对待生气和平息怒火。
《羞耻》: 羞耻,一个经常让孩子不理解的.词语,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感受到那种不好的情绪,但并不知道它就是羞耻的感觉,本书讲了羞耻产生的各种状态和感觉并且提供幼儿摆脱那种感觉的指引和方法。
《粗口》: 我们在日常交际中常用到的是礼貌用词,但有时也会碰到粗口这样的话,幼儿面对它们往往产生不同的反应和影响,本书通过平和的口吻举例和分析巧妙地引导幼儿如何采取正确方式对待粗口。
《暴力会伤害人》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暴力行为,虽然通常不是故意的,幼儿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暴力的行为,本书以富有指导性的建议让幼儿学会正确认识暴力。
《说“不”》 :成长过程中,幼儿慢慢长大的同时渐渐会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这时候他们可能就会对大人们说出:“不”!,这是成长中必经的一步,所以爸爸妈妈更需要倾听宝宝的心声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健康成长。
《公平不公平》: 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的事情,每个人对公平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本书教幼儿正确认识公平,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公平。
《死亡》: 所有的生物都会死亡,死亡是一件正常而神秘的事。本书让幼儿了解关于死亡的理念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死亡的心态。
这系列绘本用科学的语言、亲切的口吻,形象生动描述宝宝的日常生活和经历,诠释和解读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状态和情绪特点,阐述了与宝宝心理成长密切相关的主题,引导妈妈了解宝宝,也帮助宝宝建立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被权威机构评价为“幼儿早期良好心理教育的经典”。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