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maggie
倾听到底有多重要? 有人花钱找心理咨询师,不是为了解决难题,只是为了找个人聊聊,而心理咨询师能做到积极倾听、高质量的回应。 现实中最常见的悲伤,你有一肚子的话想说,要么找不到合适的人说,要么找到的人不理解,不想听,听不懂,怎样也回应不到点子了,你觉得索然无味嘎然而止。 人人都有倾诉欲望,倾听这么重要,倾听又这么难,有哪些技巧可以提升倾听能力呢? 一、积极地倾听: 1、集中精力; 排除干扰; 再三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采取开放式姿态,控制偏见和情绪; 3、积极预期,但不自以为是; 4、鼓励: 您说的太好了! 您讲的非常有价值! 请继续! 5、恰当的身体语言: 身体前倾; 稍微侧身面对对方; 眼睛集中在对方身上,适当进行眼神接触; 不东张西望; 不双手抱胸; 工作中,可拿出笔记本,适当做记录。 二、排除“情绪”: 1、做好准备倾听不同的意见; 2、抱着友善的和体谅人的心情进行倾诉; 3、肯定对方,表示理解。 三、积极地回应: 1、同情: 哎呀,是这样吗?真是太糟糕了! 2、关切: 真是太糟糕了。我能为你们做点什么吗? 四、理解真义: 1、听清全部信息,勿匆忙下结论; 2、整理关键点和细节,加以回顾; 3、听出对方的感情色彩; 4、可能因一些因素不便直说: 持有不同观点; 有不满情绪; 因个性或面子; 特定环境。 5、克服惯性思维。 五、设身处地: 行政部经理:简化费用报销手续根本不可行,这样无法监督费用使用情况,很多人会借此乱花公家的钱。 销售经理: 行政部经理讲的也有一定道理。 而且他负责行政费用的使用,如果行政报销也像销售部这样的话,钻空子的事就真不好管了...... 六、学会发问; 1、开放式发问: 从哪里开始的? 为什么会发生呢? 还有其他原因吗? 2、清单式发问: 员工士气低落,您认为是什么造成的?市场环境恶劣?工作压力太大?待遇不理想? 3、假设式发问: 假设你们事先考虑了这个问题,结果会怎么样? 4、重复式发问: 你谈到的想法是? 你刚才说的是? 让我们总结一下,好吗? 5、激励式发问: 您说的......太有意思了,当时您是...... 这太令人激动了......您可不可以就有关...... 6、封闭性发问: 过去是否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今天吃早餐了吗?

食尚峰汇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脆弱时刻往往是我们受伤的时刻,内心翻涌着无力,疲惫,痛苦,孤独等等复杂的情绪。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归属和爱的需求是人类本能需求之一,这种需求的满足可以使我们免于孤独和冷漠的侵扰,获得温暖和宁静。如同缺乏食物会感到饥饿一样,我们的身体进行了这样的生物设定。
下面这些技巧,是心理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时常用的倾听技术。
1.耐心而积极的倾听。 所谓积极倾听,即指有明确的目的定向,不断获得信息作出判断、决定反馈,并且保持有持续的高度注意。直接表达积极倾听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语言和非语言方式。
(1)语言方式:补充说明、提问、提出共同点、简单重述对方谈话的内容、表明自己的见解、尝试性地以完全符合或相似的语言反映对方的陈述内容。
(2)非语言方式:点头、手势、目光接触,身体前倾,伴随非语词性的“嗯”“哦”、“噢”等。
2.情感反映。 它是指咨询师理解并反馈来访者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参与技术。情绪情感以言语或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言语主要是指言语表情,而非言语则主要指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即体语)。言语表情是指通过词语(名词、副词、形容词、动词等)、语气语调等方式表达的情绪情感,如“美好”、“可爱”、“伟大”、“向往”、“战斗”、“伤害”、“厌恶”等。面部表情是指肌肉变化、眼神变化而表达的情绪情感,如高兴时,嘴角上扬;烦恼时,眉头紧锁;吃惊时,眼睛瞪大等。身段表情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们识别情绪的重要方向,如愤怒时,身体僵硬;害怕时,全身颤抖;沮丧时,摇头叹气等。
咨询师反馈来访者表达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增共情和双方感情疏通,有助于来访者对情感的自我理解和对问题的深入探索,有助于咨询师对来访者表达的准确理解。
3.总结和探索。 简短总结谈话要点,引导对方的注意力,保证谈话按一定方向进行,同时也有利于从更深层次、更新角度分析对方所处环境。
4.自我表露。 从对方需要出发,与其分享自己的个人情感、态度、观念、经历,即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开放”或“自我暴露”。“自我开放”(self—disclosure)在心理咨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来访者感到晤谈中双方地位的平等可以使来访者感到咨询师的真诚、坦率,从而增强对咨询师的信任;可以增加来访者的自我开放程度。
5.解释。 它指咨询师运用某种咨询理论或自身的经验,观察、描述、分析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发展过程。运用解释时应注意要适度,解释方式要因人而异。咨询师解释的理论依据应尽量与来访者已有的理论取向吻合,这样有助于来访者对解释的理解和认同。
6.对质。 它是指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感觉、经验与行为深刻了解后所作出的反应。咨询师就来访者言行中的矛盾、歪曲及逃避的部分,通过询问技术,向其提出问题,协助来访者觉察自己的感觉、态度、信念和行为上不一致或欠协调的地方。对质技术强调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咨询师采用对质式询问时,应注意,①对质应在高度共情的基础上进行,②对质应该用投入的态度,③对质应该是试验性的,即要用假设的态度,用和缓且具有弹性的语气来提问,④对质要用渐进的方法,从来访者能接受的层面开始,再缓慢导入更深的层面。
总之,安慰这件看似简单的事也是需要练习的,但基本的原则不外乎尊重、共情、理解和支持。更多时候也是一种人格魅力的自然流露。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