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bianlaidian
1896年4月6日至15日“奥运知识”一、问答题:1、 2000年悉尼奥运会有三个吉祥物,它们都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分别是米莉、奥雷和希德。2、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希腊首都雅典隆重举行。顾拜旦开创奥运新纪元。3、世界名城巴黎,是法国首都,第二届奥运会于1900年5月20日至10月28日在这里举行。4、 美国洛杉矶承办1984年的第23届奥运会。5、 第23届奥运会会标是"运行之星"。6、 在第23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中,中国选手李宁在自由体操、鞍马、吊环中独得3枚金牌。7、在第23届奥运会射击比赛中,中国射手许海峰成为中国自1932年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一个奥运会金牌得主。8、在第23届奥运会中国队按金牌数排第四位,计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9枚。9、第24届奥运会于1988年9月17日在韩国的汉城举行。10、1961年,中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大赛——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1、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荣获第3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实现了我国三大球中第一个夺取世界桂冠的夙愿。五星红旗在日本大阪体育馆冉冉升起。12、1982年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举行的第6届世界杯体操赛上,李宁一人独得个人全能、自由体操、跳马、吊环、鞍马、单杠6项冠军,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新纪录。13、连夺第26届奥运会女子跳台、跳板跳水两枚金牌的伏明霞,继高敏之后荣获"跳水女皇"美誉。4年前14岁的伏明霞曾获第25届奥运会女子跳台跳水金牌,成为最年轻的奥运冠军。14、刘国梁、孔令辉合作取得第26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冠军。15、王军霞在第26届奥运会女子5000米赛场,奋勇夺标。16、 在第26届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会男子体操个人全能金牌的李小双。17、 张山在第25届奥运会双向飞碟射击比赛中,战胜同场竞技的男子汉们,独占鳌头。18、1990年9月22日,第11届亚运会在能容纳8万人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开幕。19、1993年,由教练马俊仁率领的女子中长跑队在第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连夺1500米、3000米、10000米三项冠军,轰动世界体坛。20、北京申奥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二、简答题:1. 北京为什么要申办奥运会?奥运会是世界范围内的体育盛会,在维护和平、增进友谊、促进文明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应该为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举办奥运会则是这种贡献的最为集中的体现。崇尚奥林匹克精神,参与奥林匹克事务,举办奥运会,也是包括北京市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追求与理想。2、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3、北京申办奥运会有哪些优势?第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二,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第三,北京申办奥运会得到了中国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第四, 中国从未举办过奥运会。4、北京准备建设的奥林匹克公园在哪里?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城市中轴线北端,南侧为市中心,西侧为著名的科研文教区和历史风景名胜区。5、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奥林匹克精神是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6、奥林匹克格言和口号是什么?奥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7、奥林匹克会旗是什么样?奥林匹克会旗,为白底无边,中央有五个相互套连的圆环,即我们所说的奥林匹克环,环的颜色自左至右为蓝、黄、黑、绿、红。8、奥运圣火象征着什么?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三、连线题:1、射击:许海峰、举重:唐灵生、体操:李宁、排球:张蓉芳、跳水:周继红、游泳:林莉、乒乓球:孔令辉、田径:王军霞、击剑:栾菊杰。2、这次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城市共有10个。除北京外,其它9个城市分别是:法国首都巴黎、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埃及首都开罗、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塞维利亚、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泰国首都曼谷、古巴首都哈瓦那。

乐儿公主888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她包括夏奥会,冬奥会,残奥会和特奥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776年),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6年开始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过三次,分别是在公元1916、1940和1944年),会期不超过16天。由于1924年开始设立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历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届次 举行地点 年 份1 雅典�希腊 18962 巴黎�法国 19003 圣路易斯�美国 19044 伦敦�英国 19085 斯德哥尔摩�瑞典 19126 柏林�德国 1916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未办)7 安特卫普�比利时 19208 巴黎�法国 19249 阿姆斯特丹�荷兰 192810 洛杉矶�美国 193211 柏林�德国 193612 赫尔辛基�芬兰 1940(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办)13 伦敦�英国 1944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办)14 伦敦�英国 194815 赫尔辛基�芬兰 195216 墨尔本�澳大利亚 195617 罗马�意大利 196018 东京�日本 196419 墨西哥城�墨西哥 196820 慕尼黑�原西德 197221 蒙特利尔�加拿大 197622 莫斯科�原苏联 198023 洛杉矶�美国 198424 汉城(现首尔)�韩国 198825 巴塞罗那�西班牙 199226 亚特兰大�美国 199627 悉尼�澳大利亚 200028 雅典�希腊 200429 北京 中国 200830 伦敦 英国 2012
杰克贝老师
我觉得埃蒙斯是个最典型的 例子 你自己再找些资料失意也英雄———埃蒙斯 先是错愕,继而目瞪口呆———这是8月17日射击馆里所有观众在埃蒙斯最后一枪射出后的表情。两届奥运,在最后一枪之前,埃蒙斯依然遥遥领先,只要正常发挥,也许闭上眼睛也会夺冠,但是,上次是脱靶,这次是环,命运两次和埃蒙斯开了悲壮的玩笑。他趴在妻子身上像个孩子一样哭了。 这一刻,全世界的人都陪着埃蒙斯伤悲。哭过之后,他抬起头,主动走向前去,优雅地向冠军邱健拥抱祝贺。赛后,有人追问他的心情,埃蒙斯回答说:“这只是一次比 赛,这就是体育。”继续追问埃蒙斯是否感到遗憾,这位射击天才笑了,然后否认:“我们全家已经得了3块奖牌……” 竞技场上,远有比金牌更宝贵的东西。
maggielj520
埃蒙斯 让人惋惜啊“他应该是太想成功了”、“雅典奥运会的阴影没有摆脱掉”……到今天为止,离美国名将埃蒙斯在男子50米步枪3×40决赛最后一枪打出环,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成绩已经过了将近十天。但心理专家们却在这届奥运会上找到了这个可以长期讨论下去的话题。从埃蒙斯再次将金牌拱手相让起,心理学家们就开始通过博客、评论等形式,纷纷表达自己的分析观点。在北京奥运会圆满落幕后,对“埃蒙斯魔咒”的讨论依然是热点话题。针对埃蒙斯两次在奥运会决赛的最后关头失手,心理学专家们给出的“会诊”结论是:成就动机过大造成的反效应。实际上,很多普通人也存在这一心理现象,对于成功的渴望和焦虑,是让多数人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主要原因。病源剖析“魔咒”源于太想成功雅典奥运会梦游般地脱靶、北京奥运会上离奇的环。看着天才射手埃蒙斯和他美丽的妻子卡特琳娜瞬间被雷傻了的表情,现场的解说员们也只能后知后觉地不断重复:“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时间,网友们幻化出一个“魔咒”,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埃蒙斯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让他总是在奥运会的最后一枪被什么“附体”。各方教练、运动员也在第一时间表达着惋惜、遗憾之意。而在通过自己的博客、接受采访、撰写研究报告等形式“会诊”之后,心理专家们得出的统一结论则是:“他太想要这块金牌了”、“正因为太想得到了,埃蒙斯的心理才会出现如此巨大的波动”、“‘心魔’,自己过不去奥运会金牌这道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专家贾丁鑫,曾为羽毛球名将鲍春来做过专门心理辅导,他表示,心理学上称为———成就动机过大。而专家同时提醒,这种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心态并不是运动员的专有病症。“比如科学家即将完成一项研究了很多年的实验,却在最后一步的时候因为一个极小的错误,功亏一篑。”专家表示,这样的失败,都是因为人们对成功的过分渴望,反而给自己带来了难以逾越的心理压力。并不是罕见的心理问题任何事情都有个前因后果。在贾丁鑫看来,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当踌躇满志的埃蒙斯在最后一枪脱靶时,这个“魔咒”就开始埋下了伏笔。所有人都看到了,当时的埃蒙斯甚至把枪栓打开,那是因为他完全不清楚最后一发子弹是怎么就出去了。但谁也没想到,4年前的疑惑会在4年后仍然成为最大的问号。“埃蒙斯因为4年前的一幕,形成心理创伤,这个创伤只是在4年后再次爆发。”贾丁鑫认为,同样是奥运会、同样是男子50米步枪3×40决赛、同样是关键的最后一枪,相同的环境和气氛,使得雅典阴影瞬间充斥埃蒙斯。“这样的错误,上次的卷子都已经出现过了。”几乎我们每个人在上学的时候,都被老师这样批评过。在专家看来,“埃蒙斯魔咒”并不是很罕见的心理问题。“他太想成功、太想战胜同样的环境来证明自己。”贾丁鑫表示,埃蒙斯再次重演4年前的错误,只能说明他无法摆脱当年脱靶带来的心理阴影。而往往在学生考试的时候,面对以前错过的题目,往往也是越想做对,而结果是继续犯同样的错误。太想成功造成过度紧张埃蒙斯被公认是当今男子步枪射击界少见的天才,今年才27岁就已经在国际赛事中获得无数世界冠军头衔。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教授张力为表示,太想成功形成的过度紧张,导致了埃蒙斯的技术变形。“运动员在长时间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中枢神经的工作就会受到干扰,这势必会影响运动员的体能。体能的下降肯定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专家介绍,在运动心理学上对于运动员关键时刻的“反胜为败”的专门研究,叫“choking现象”。“运动员对自己的动作太熟悉了,但由于过度紧张,也会发生执行动作的衰变。”专家表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关键时刻“掉链子”。而在射击、跳水、体操、击剑等技巧性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在比赛中过于紧张会导致注意范围过小,思维灵活性也会受到影响,会出现大脑的短暂空白。” 张力为表示,这种“掉链子”的现象非常普遍。认输”寻找安全感在对埃蒙斯“魔咒”的心理学分析中,以上两种说法被普遍认同。在北京一直从事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哈佛心理学博士岳晓东教授在自己的博客里,提出了第三种假设思路“情绪表现”。专家举例,一次当埃蒙斯遇到一位对自己有恩的对手(当时并未比赛)时,他脑海里居然升出了主动退让的念头,最终鬼使神差地输给了他。“如果这种假设成立,则需了解埃蒙斯以往的交往经历,看看他是否对某种人有特殊的情感,导致后来的移情出现。失败,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痛苦的。但埃蒙斯雅典的离奇失败,却让他得到捷克美女卡特琳娜的青睐。北京奥运会的失败,埃蒙斯在美国国内的名头甚至超过了菲尔普斯。有心理学家给他的表现冠名为“失败带来的奖赏”。“如果人生可以再次重复,我甚至宁愿第一枪就脱靶。”婚后的埃蒙斯曾高兴地表示,失去一枚奥运金牌,而得到一个中意的妻子。“埃蒙斯的逻辑,他两次在有绝对优势的情形下将冠军拱手相让,让美女有安慰他的机会,也成了‘无冕之王’,人们都相信他才是最厉害的。”心理学家认为,这样的失败甚至会让埃蒙斯感到安全和满足。有心理咨询师介绍,每年高考前,都会有学生来进行心理辅导。“这些孩子考试前压力很大,睡不着,吃不下。多数情况下,考试的成绩也并不理想。”但令咨询师不太理解的是,成绩不理想,反而会让一部分孩子放松下来。“他们会选择复读。”在咨询师看来,这样的孩子考前,往往呈现出潜意识里主动放弃的心态。解读“魔咒”多数人存在“魔咒”一个平时模拟考试没下过600分的高才生,在高考中却得了不到550分;台下准备得滚瓜烂熟的主持词,一上台却忘得一干二净;和客户签一份重要合同,到了会场秘书才发现,除了合同文本什么都带齐了。心理专家表示,“埃蒙斯魔咒”其实在多数人的生活中都存在。“行为是一种养成习惯。”岳晓东教授认为,人们生活中的失败经历,会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条件反射。也就是说,又考试时、又登台时、又要签合同时,这种失败的‘习惯’可能就会出现。”这种状态下,埃蒙斯每当在比赛中,他的焦虑程度会与射击环数的上涨成正比,即越是射击准确,心中的焦虑就越高,以致到最后难以自控,所以出现严重失常的表现。“魔咒”也有人享受岳晓东表示,其实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很享受“埃蒙斯魔咒”。他举例说,自己有一位聪明无比的朋友,中学时从不用努力学习都可以考取班级或年级的第一名,父母和她从此后爱上了这种感觉。“我们家女儿不用努力学习都可以考第一”,这应该比“我们家女儿努力学习才能考第一”的感觉来得更骄傲吧。心理专家认为,对于一部分人而言,第一名的诱惑力远远没有“美女妻子+无冕之王+无数人的喜爱和同情”的诱惑力大。尽量脱离“失败画面”怎样才能有效摆脱掉“埃蒙斯魔咒”呢?在很多人看来,自己从事的动作已经熟到要烂掉的程度了,技术层面很难有飞跃式的提高。而心理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必须脱离“失败画面”。所谓的“失败画面”,就是当初的失败情景。“不要给自己过多的暗示,不要什么都往当初造成自己失败的画面中靠。”专家们认为,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习惯于保护自己。不断重复失败的情景,或刻意寻找与当初失败有哪怕一丝联系的痕迹。“这是在给自己的再次失败打伏笔,也是导致再失败的关键因素。”作为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心理专家组成员,上海体育学院教授李安民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度的紧张和暗示,很可能导致思维失控,进入所谓的“无意识状态”,就是俗称的发呆。进行正面“自我暗示”“在生活中,我们在发呆终止之前,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发呆的,事后也想不起来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发呆的。事实上,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发生了偏差,就可以重新控制思维,并及时纠正错误。”李安民说。他认为,在近似于“埃蒙斯魔咒”的情况下,人们需要做的是回收注意力,是把焦点放在手头的事情上,并多进行正面的自我暗示。
么么哒狂人
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在公元前776年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公元1896年举行。
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运动会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届。后来人们将这一周期称为奥林匹克周期。
1896年雅典奥运会是首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4月6日-15日在希腊雅典举办,这是现代奥运会首次举办。
扩展资料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
其次,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
人人平等,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理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896年雅典奥运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