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拖拉机飚车
详解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的区别 作者:瞿洋一、概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心理学应用领域,尽管它们有着一些重合的工作范围。心理咨询师,顾名思义,做的是心理咨询。理想地讲,心理咨询师应具有咨询心理学专业背景。而心理治疗师主要面对的是心理障碍的治疗,具备临床心理学背景是比较理想的。我将从两者的工作范围来区分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并且在最后部分简单谈一谈我国当前的认证状况。 二、心理咨询师 严格地讲,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范围是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婚恋、家庭纠纷、夫妻关系、升学就业、职场人际、个人发展以及教育等等问题。心理咨询师是不需要具备临床心理学以及神经医学专业背景的。但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学习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心理咨询中包含了一些心理治疗方法,但它主要应该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心理咨询师与临床心理医生相重合的一个工作领域应该是一般情绪问题,比如压力感、烦闷、焦虑等等不良情绪。 然而,一旦某种异常情绪达到“症”的程度,即达到临床诊断标准,它也将超越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范围。例如,一个人持续抑郁两周以上了并且从症状上已达到临床心理对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那么咨询师不应再介入此案例。应交由临床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处理。(我个人非常赞同郭念峰教授所编著的《心理咨询师》系列教材中提到的观点:心理咨询师可以处理“可疑似神经症”,但神经症已超越心理咨询师工作范畴。尽管不少心理讲师和心理科医生反对这个观点,但真正有临床心理学背景就该明白是为什么了)。 三、心理治疗师 心理治疗(英文psychotherapy)主要指的是对心理障碍的治疗。系统的心理治疗比一般心理咨询的次数要多。针对一些复杂问题,有时治疗周期可达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然而,心理治疗往往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经常与临床心理学交织在一起,成为临床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要治疗一种心理障碍,首先要彻底地了解它。这就涉及到精神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上述两者工作领域中重合的部分,上升到“症”的程度将被纳入临床心理学的工作范畴,将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当然,面对一些轻微情绪问题心理咨询与治疗是高度融合的。概括地说,心理治疗师面对的是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像不同种类的焦虑症、心境障碍、饮食障碍、性变态、发展障碍等等,这些都属于精神病理学领域;而心理咨询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以两者工作范围有着明显的差别。 必须要强调的是心理治疗不是万能的。在很多时候需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有时甚至配以物理疗法来治疗一种心理障碍。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少有单纯的心理治疗师,而往往取而代之的是临床心理专家。大致地说,这个群体的人融合了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的角色,具备坚实的精神病理学、临床神经病学、心理治疗、甚至药理学等背景,能够全方位地考察并治疗心理障碍。 四、现状 目前,在我国心理服务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甚至还没有被很好地分开。当前,劳动部所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三级与二级”(截止当前,一级考核尚未开设)资格证书恐怕是唯一官方认可的心理服务执业资格。这是一个社会的进步。然而,单从咨询师学习及考核内容来看,更多涉及的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些皮毛而非咨询心理学范畴。 而心理治疗也似乎还没有从临床医学中脱离开来。作为真正意义的心理医生是一定要有医学背景的,但仅限于神经医学与精神病学,而非广义的医学背景。从多个发达国家对临床心理医生的培养皆是如此。其他科室的医生是无法替代心理医生的,这就好比心理医生也无法看其他的病。 面对中国心理服务事业的发展,或许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官方的扶持。将心理咨询师撒向社会,任其在市场大潮中自生自灭绝非上策。这里有着太多超越专业技术的因素。咨询师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从事于市场拓展,而广大的求助者也在五彩斑斓的“广告”中迷失了自我。 其实,西方在这方面的一些管理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比如,交由具有心理学最高水准的机构——国家心理学会统一认证管理。免去了大众的苦苦搜索与判别。不得不钦佩美国与英国心理学会确实做了很多实事儿。其中一项就是发展了强大的认证搜索引擎,任何大众可以通过心理学会网站在10秒内发现当地所有认证的临床/咨询心理专家。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专家认证要求(没有一个临床/咨询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含实践);7,8年的心理学专业造诣是休想注册的)。为大众寻求心理援助提供了最大的专业保障。
那个啥来着呢
心理分析师和心理咨询师一样吗
心理分析师和心理咨询师一样吗,心理分析学又称精神分析学,是以精神病的治疗为背景,除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产生重要影响外,研究人的深层心理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那么心理分析师和心理咨询师一样吗?
一、性质不同
两者学的不一样,是学医学出身的,学医学还分学一般医学和精神病学,他们专门设置病房治疗重性的精神病人,而学精神病学的医生中还有一部分又学习了心理学,于是这一部分人被称做心理医生;而心理咨询师是学心理学的,从事该行业的人属于社会服务类人员。
二、对象不同
心理医生主要治疗轻度的精神病人和非精神病人但有心理障碍的人。后者主要是解决健康人群的心理问题。
三、心理咨询师不是都有处方权
心理医生有处方权,可以给病人用药,而心理咨询师不可用药。
四、职业原则不同
心理咨询师做的心理咨询是一种特殊的助人方式。大多数情况下要触及人的内心隐私,因而保密是心理咨询师都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工作原则。对咨询者不愿讲的隐私,可以不多过问,只教给他们一些肌肉放松、冥思入静的方法来满足他们的要求。
五、工作单位不同
心理医生一般会在医院,神经病院等机构任职,而心理咨询师一般会在工作室,咨询机构任职或兼职。
六、级别认证体系不同
心理医生一般都会由任职的医院评定专业职称,分初级(医士,医师专/住院医师),中级(主治医师),副高级(副主任医师),正高级(主任医师)。心理咨询师一般都会由任职的机构进行评定等级,一般为初级咨询师,中级咨询师,高级咨询师,资深咨询师,首席咨询师。
先说一下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一些区别。
1、心理医生,这类人都是医生,具有处方权,也就是可以开药,通常都在医院或诊所工作,面对的用户群,通常都是比较严重的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控制患者,目的是让患者拥有正常人的行为。
2、心理咨询师,这类人通常并不是医生,只是有职业咨询资质,通常在一些心理机构工作,面对的用户群,通常都是有比较轻的心理障碍的来访者,以对话交流的`方式,陪伴来访者一起成长,目的是让来访者尽可能的稳定情绪、恢复正常人的状态。
3、心理督导,这类人通常是心理咨询师出身,拥有多年丰富的咨询经验、情绪一直比较稳定的心理咨询师,通常年龄也比较大,面对的用户群只要是心理咨询师,通过自己的能力,缓解或消除别人带给咨询师的负能量,目的是让心理咨询师恢复正常的从业能力。
4、心理测量师,这类人有医生,也有不是医生的,通常会使用表格等工具,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测量,通过得出来的数据,为后续工作提供参数,相当于心理工作的一个环节。
5、心理诊断师,这类人有医生,也有不是医生的,通常会根据测量的结果,给来访者提供调整或治疗方式的建议,比如做心理咨询、服药、住院等,也属于心理工作的一个环节。
6、心理分析师,这类人有医生,也有不是医生的,通常会针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一些客观分析,然后给来访者提供调整方式的建议,属于心理咨询的一个环节。
7、心理导师,这类人不一定从事心理行业,但是对于心理的理解和应用,往往有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能够给一部分人提供非常有效的心理指导,属于可遇不可求的导师人才。
在实际工作中,其实不会区分那么细,比如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工作内容通常会包括测量、诊断、分析的部分,并不是只做单一的工作。
再说一下情感咨询师的相关概念。
1、情感分析师,这类人实际的身份,基本就是销售和客服,主要的任务是把潜在用户转化成付费用户,同时协调用户与咨询师之间的问题。
2、情感导师,这类人是擅长处理情感问题的咨询师,主要的任务是让用户得到更好的情感关系,或者修复两人的情感关系,比如脱单、挽回、关系提升等。
3、情感咨询师,这类人一部分是扮演的是情感分析师的角色,另一部分扮演的是情感导师的角色。
心理咨询和情感咨询的区别,简单地说,心理咨询通常是尝试解决个人心理障碍,而情感咨询通常是尝试解决两个人关系的问题,关注点不相同。
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如果每个人都能先解决好自己的心理障碍,那么情感咨询相对会容易得多,效果也要好得多。
因为情感咨询很多时候只能通过一些技巧缓解两人的关系,有效期比较短,而只有真正解决两人的心理障碍,好的情感关系才会持续长久。
所以一些比较负责的、能力很强的情感导师,通常一直在扮演心理咨询师和情感导师两个角色,目前来看,这样的情感导师不是很多见,如果你有幸遇到了,说明你的运气真的不错。
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不是一样的,在具体的工作层面,这两个职业确实有一些不同,具体的区别有这些:
一、工作场所不同。心理医生,顾名思义当然是在医院进行工作;而心理咨询师则大多都在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但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现在也已经有医院开始聘请心理咨询师了;
二、衣着形象不同。既然是心理医生,又是在医院工作,当然工作时间就得穿着医生的白大褂;而心理咨询师,则可以穿着自己日常的得体衣服即可;
三、教育背景和处方权不同。心理医生都是医学院毕业,在从事心理治疗工作之前,是作为医生在医院工作的。正是这样的教育背景,使得心理医生在从事心理治疗工作后,是可以有处方权的,也就是说,在有必要时有权为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师则可能是任何一种教育背景,可能是心理学专业,但也可能是其他专业毕业。
心理咨询师只能通过专业的心理技术为来访者提供帮助,无权做药物治疗。根据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心理咨询师也无权对来访者进行症状诊断;
四、持证不同。心理医生的资格证都是由卫生部颁发的心理治疗师资格证,而心理咨询师是由劳动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但从2017年11月之后,劳动部将不再颁发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今后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可能会改由行业协会来颁发(由于是最新变化,目前走向尚不明朗);
PP的猪窝
什么药能治心理病 药物只能短期缓和,其实多数是让人不紧张,让人神经钝化,如果需要这方面的药物是需要处方的。个人不建议药物治疗,首先,现在大多数人的心理问题是臆想的,多数人是哗常的,有点异于别人或传统的地方非常正常;第二,用药会产生赖药性,我认为人是治疗心理问题的最佳良方,把自己放出去,不要将自己锁起来,很多问题都会很简单的解决的;最后,心理问题其实没有病,只有问题而已…… 心理疾病需要吃什么药? 没有什么药可以根治的,最多吃一些能够稳定情绪的药,但是没有治疗作用 是否心理疾病吃什么药 不是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要吃药的。 在国内,没有心理咨询师具有处方权,是不具备开药资格的。心理疾病分为一般心理疾病,严重心理疾病,还有各种神经症,精神病。 只有心理咨询师初步认为来访者属于精神类疾病的话,就应送往相关医院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所以不是所有的心理咨询都是需要吃药的。 心理疾病有没有什么药物治疗方法 你好心理疾病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内心认识,能够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心理疾病。 我想知道心理疾病需要吃药来控制吗?心理治疗分别有什么?能根治吗? 心理疾病的种类很多,有的需要用药物治疗,有的是用心理治疗,这个还要看患者本身的病情。心理疾病主要包括人格障碍,神经症,身心疾病以及重性精神病.比如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强迫症,焦虑症,心身疾病如哮喘,高血压,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在日常生活中,如按照下列的方法去做就可以防治心理疾病. ①遇到不称心的事,要心胸开阔,豁达大度,遇事冷静,从而保持愉快,开朗,平稳的心境. ②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培养多种业余爱好,丰富生活情趣,用各种办法转移注意力,从发怒的人或事上转到高兴的事物上去,松弛紧张的精神,使情绪得到稳定. ③扩大社会交往,结识良师益友,这样可以通过朋友的启发,忠告,劝说和帮助,使情绪变稳,减轻心理冲突.这是积极的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 ④学会自我调整情绪的方法.遇到挫折和精神 *** ,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怒气涌向心头时,要默念“生气是自我惩罚,烦恼是和自己过不去”的警言,或听听音乐,作深呼吸等转移注意力,求得情绪上的缓冲. ⑤正确认识疾病.体弱多病容易焦虑烦躁,忧心忡忡,甚至怀疑病入膏肓.这种心理不仅不利于治病,反而会加速疾病的发展.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意志是中老年人与疾病做斗争的最宝贵的心理状态. (3)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患心理疾病.任何人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等条件下,都可能会有某种程度的失常的表现,可能得心理疾病,只是在某些行为偏差上,有程度不同的分别罢了.况且所谓“失常”,还有健康与不健康的不同.因此,任何人都不必为自己“幸免”心理疾病而庆幸. (4)患有心理疾病并不可耻,不能歧视或鄙视心理疾病患者.心理正常的人,对心理失常的人不应讥笑,讽刺,厌恶,疏远.否则,心理失常的人就会形成自卑,讳疾忌医,怕人家说他有病的心态,不愿向别人倾诉他们心中的积郁,烦恼,苦闷,而且对别人戒备,怀疑,恐惧,这就会使病态加重.每个心理健康的人除了要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发生心理疾病以外,还有义务帮助已经心理失常的人,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