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生威2015
建立咨询关系 咨询关系在咨询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 二,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 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 首先,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咨询态度、个性特征等对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合作的态度、期望程度、悟性水平、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心理咨询师的反应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咨询关系及咨询效果。 第一单元 尊重 一,尊重意味着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的接纳 1.尊重的心理学核心和本质含义是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接纳,①既接纳求助者积极、光明、正确的一面,也要接纳其消极、灰暗、错误的一面;②既接纳和咨询师自己相同的一面,也要接纳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一面;③既接纳咨询师喜欢、赞同的一面,也要接纳咨询师厌恶、反对的一面;④既接纳求助者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也要见到其认知、行为、情绪、个性等。总之尊重就是接纳求助者的一切,无条件的接纳求助者的全部。 2.从态度上讲,接纳是中性的,所谓接纳,不是咨询师欣赏或喜欢求助者的某些内容,也不是咨询师讨厌或仇恨求助者的某些内容,而是中性的接纳,即咨询师知道了求助者的某些内容。 3.在咨询理念上,心理咨询师务必理解接纳求助者,这是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心理咨询职业活动的基本条件。 二,尊重意味着平等 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尊重也表明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是平等的。平等,体现在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的平等。 三,尊重意味着礼貌。礼貌有助于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建立起平等信任的关系。咨询师对求助者礼貌热情,必然会使求助者感到尊重。 四,尊重意味着信任。信任是尊重的基础与前提,咨询师只有对求助者信任,才能尊重求助者,才能全身心的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 五,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六,尊重意味着真诚。 体现在应该怀着真诚的心,真诚的情感,真诚的态度对待求助者。 注意事项: 1.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应接纳求助者,尤其接纳求助者与咨询师自己不同的方面2.心理咨询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是平等的3.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礼仪,礼貌待人,4.心理咨询师应该信任求助者.5.心理咨询师不主动探问求助者的秘密、隐私,对求助者主动诉说的秘密及隐私应该进行保护,不随意传播,6.心理咨询师应该对求助者真诚,7,当心理咨询师难以接纳求助者时,可以转介,这本身也是对求助者的一种尊重。 第二单元 热情 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既要表现出接纳求助者平等交流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理性部分,也应该表现出热情助人的浓厚的感情色彩。热情应该体现在咨询的整个过程,心理咨询师热情、耐心、周到、细致的态度,能使求助者感受到咨询师的关心、温暖、感到自己得到最友好的接待。 对求助者表达热情应着重理解和掌握:1.在初诊接待阶段打好热情的基础, 2.通过倾听和非言语行为表达热情, 3.咨询中认真、耐心、不厌其烦,是热情的最好表达, 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到温暖。 注意事项: 1.心理咨询师在咨询的始终都应对求助者充满热情耐心,不厌其烦的帮助求助者,而不是对求助者漠不关心 2.心理咨询师应该认真热情的帮助求助者表达 3.心理咨询师在求助者叙述时应该做好倾听,耐心、细致的循循善诱,不因求助者表达的内容而批评指责求助者 4.当遇到阻碍咨询的因素时,更应对求助者表现出热情和耐心,心理咨询师在求助者出现反复时应耐心,不急躁,应不厌其烦,热情的帮助求助者。 第3单元 真诚 一,咨询师的真诚具有如下重要的意义: 1.真诚可以为咨询营造安全自由的氛围,使求助者感到可以向咨询师敞开心扉,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坦诚自己的心理问题所在,包括软弱,失败,过错隐私等。而无需顾虑,同时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被信任、被爱护的。 2.咨询师的真诚为求助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榜样,通过榜样学习,求助者学会真实的与咨询师交流,坦然的表露或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并可能发现和认识真正的自我,在咨询师的帮助下,促进自我探索和改变,而这种改变会减少会谈过程的模糊不清和误解,使双方的沟通清晰和准确。 二,把握真诚应该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 1.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 咨询师的真诚不等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实话实说,那些可能伤害求助者或破坏咨询关系的话,虽不能实话实说,但应该以真诚表达。 2.真诚应该实事求是 3.真诚不是自我发泄. 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某些问题或情感,可能与咨询师的相同或相似求助者的话,可能对咨询师有所触发,咨询师可能有感而发,这种有感而发属于自我发现,是真诚的禁忌,在咨询中应该尽量避免。 4.表达真诚应该适度 过度的热情或真诚,可能让求助者怀疑咨询师的动机,会损害咨询关系。 5.真诚还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 关注的目光;前倾、谦和的姿势;倾听时平和的表情;无条件的接纳求助者表述的任何内容,点头就是真诚。平和的声音,热情助人的真情流露就是真诚。 6.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 咨询早期,良好的咨询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真诚的表达体现在不虚伪上。随时间的延长,良好的咨询关系已经建立,咨询师可以真诚的表达求助者自身的不足或缺点,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评价,但以不损害自身关系为原则。 7.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1.心理咨询师必须理解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说实话不完全是真诚. 2.真诚不能脱离事实,应该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 3.心理咨询师不能有感而发,忘情发泄自己的内心世界。 4.表达真诚应适可而止,过多的真诚反而适得其反. 5.表达真诚还体现在非言语上,身体姿势,目光,声音,语调等都可以表达真诚. 6.表达真诚,应根据咨询的进程而有所变化. 第4单元 共情 一,共情的含义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具体含义包括: 1.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与思维(感受到对方) 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深刻理解求助者的心理和具体问题的实质.(融入到他的内在并体验其内在) 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表达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所面临问题的理解,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体验了再出来,向来访者表达清楚) 二,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 1.咨询师通过共情能够舍身处地准确理解求助者,把握求助者的内心世界。 2.咨询师通过共情,使求助者感到自己是被理解、接纳的,从而促进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 3.咨询师的共情,鼓励并促进了求助者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促进了了自我表达,促成了求助者深入、全面、准确的认识自我,也促进了咨询双方彼此的理解和更深入的交流。 4.咨询中某些求助者迫切需要理解、关怀,迫切需要情感倾诉,咨询师的共情可以直接起到明显的助人效果。 三,缺乏共情的表现和后果: 1.求助者可能感到失望,停止自我表达减少或丧失继续咨询的信心。 2.求助者可能觉得受伤害。因为缺乏共情,对求助者进行批评指责,使求助者受到伤害。 3.因为缺乏共情,忽视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不对其自我探索进行鼓励,影响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和对自身的深刻了解。 4.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缺乏共情,咨询师不可能真正体验求助者的内心,因而做出的反应可能偏离了求助者的问题或缺乏针对性。 四,对求助者表达共情需要理解和掌握以下几点 1.咨询师视角需要转变,务必要从求助者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共情的基础不是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是要设身处地的理解求助者及其问题 3,表达共情不能一视同仁,而是因人因事而异,视情而定 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该适度才能恰到好处 5表达共情,要善于实现咨询师~求助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6.表达共情还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注重姿势,目光,声音,语调等, 星我多我的一|一厂的丶一厂一一 8.咨询师应不断验证是否共情,得到反馈后要及时修正。 第5单元 积极关注 一,咨询师首先必须抱有一种信念即求助者,尽管表现出各种问题和症状,但其自身仍会有这样那样的长处和优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求助者是可以改变的,可以生活的比现在更美好。 所有有效的咨询都被认为可以使求助者发生积极正向的改变。 二,积极关注的含义及其意义 所谓积极关注,就是咨询师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通俗的说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的看待求助者,积极关注不仅有棒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促进沟通,而且本身就具有咨询效果。 三,对求助者积极关注时的注意事项:1.心理咨询师必须辩证、客观的看待求助者,既要看到求助者的消极、灰暗、负性的失败,缺点与不足,还应看到其长处,优点等积极光明正性的一面。 2.积极关注不仅仅是咨询师继续关注,还应帮助求助者积极关注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等,自己发掘自己内在的潜能与资源。 3.积极关注时应该避免盲目乐观 4.积极关注时尤其应该避免消极. 5.积极关注也应该尊重现实,实事求是 6.积极关注的目的是促进求助者自我发现与潜能开发,达到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咨询的最高目标。
玖兰卅麻
第一,如果病情特别严重,可以先去医院精神科做一个诊断,评估一下症状的程度,如果医生认为可以做心理咨询,然后在找咨询师;如果不是很严重,可以直接找心理咨询师;第二、咨询师寻找方式,可以通过熟人介绍,也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本地的机构或工作室,主动预约,一般第一次见面都是首次评估,你可以看看自己的首次会谈中的感受,如果觉得咨询师不合适你,你的感受很不舒适等,都可以更换,或者另外找。你和咨询师是双向评估的,咨询师也需要评估你的症状,是不是在他能胜任力范围以内。第三、做心理咨询,不需要准备什么,真实的呈现和表达就好。
叶子青了
心理咨询师考试工作常见八大技巧
总之,探讨的艺术在于启发当事人独立思考。其中心理咨询员不求说教他人,但这不意味着心理咨询员在探讨当中要采取被动、消极姿势,完全认同当事人所讲的每一句话。与此相反,心理咨询员要学会以提问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以讨论来加深当事人对面临困难与自我成长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终而启发当事人开阔视野,加强自信,发展自我。
六、质问
质问(confrontation)指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推动当事人重新审视其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克服其认知方式中的某些片面性与主观性,以进一步认识自我,开发自我。伊根认为:质问已日益成为心理咨询的核心部分,它促使当事人发现其言行中的种种自我挫败表现,并努力加以克服。
在实践中,心理咨询员常通过提问、反问与深入的讨论来质问当事人思维方法中那些自我偏向、自我夸张与自我挫败的倾向。由此,质问的意义不在于否定对方、贬低对方;而在于开启对方、激励对方。在这当中,人们应该注意到:质问要以尊重为前提,以同感为基础,它力图给人以态度诚恳、言之由衷的感觉,而不是态度生硬,强词夺理的感觉。所以,质问的艺术在于使当事人超越心理咨询员的提问,自发地认识到其认知与思维方法中的偏差,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质问是心理咨询的重要手段,它旨在推动当事人重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并要力戒主观武断、强加于人的倾向。美国心理学家克特勒提出:心理咨询员在提出质问性的问题时,应该首先问自己你这样做是出于关心对方或是出于想惩罚或压制对方。因此,质问力求问而不审、制而不压,以推动当事人的自我审视与自我悦纳。
七、行为操纵
行为操纵(behavioralmodification)指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向善的努力与否所予以的奖励与惩罚措施。其目的在于帮助当事人消除其成长中的不良意向与不妥行为,学习与模仿有助于个人成长的行为,藉以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具体地说,心理咨询员要善于发现当事人在认识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挫折当中所表现出的自我发展与自强自立的意向与努力,并予以适时的鼓励与支持,以帮助当事人不断成长。由此,行为操纵的意义在于强化当事人自我向善的努力。
虽然行为操纵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但较之行为矫正法,它更强调正强化在个人良好行为的模仿与塑造中的作用,而不鼓励负强化的运用,也可以避免在心理咨询中明确地表达个人的观念,犯主观武断,强加于人之嫌。换言之,在心理咨询条件下的行为操纵,以正面鼓励与正强化为基础,对当事人的自我探索、自我接纳与自我发展的努力予以及时的肯定,以增强当事人的自信心。
例如,当一个心理咨询员帮助当事人认识与克除其行为中的自我挫折意向时,他应及时注意与肯定当事人力图突破自我束缚,认同自强人物的种种意念与努力,使当事人挣脱自卑自怜的控制,重拾自信心。由此,心理咨询员在有意无意中成为当事人自我发展与自我成长的最好的理解者与支持者。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员的正面鼓励他人会强化当事人对自己的尊重与信任。
八、自我披露
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指心理咨询员通过与当事人分享其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来推动当事人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努力。伊根认为,心理咨询员在当事人面前有效地披露其个人生活的有关经历、行为与情感已成为心理咨询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咨询员在运用贯注、倾听、沉默、探讨等技巧中所表达的言语、眼神、面部表情、体态等都是自我披露的间接表示。在这层意义上,自我披露可传达心理咨询员的关切,缩短心理咨询员与当事人在情感上的距离,增强两者的情合。
此外,伊根还认为,自我披露一般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模仿功能,一是挑战功能。其前者的意义在于通过与当事人分享个人成长中的奋斗与成功经历来激励当事人积极地面对人生中的挑战,更好地成长;其后者的意义在于推动当事人更具体地探讨其生活中所遇困惑与挫折的特性,更切实地寻求其自救良方并挖掘个人的潜力。由此,自我披露也是接纳与真诚一致的表现形式。
但自我披露不宜过分使用,那样不但会混淆心理咨询的核心与目标,也会使当事人对心理咨询员产生不必要的错觉与误会。事实上,自我披露是心理咨询界最富争议的一项技巧,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心理咨询员自我披露到底会在当事人心目中树立什么形象。有一派意见认为这样做会缩短心理咨询员与当事人的心理距离,树立可亲近的形象;另一派意见则认为这样做会使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的成长产生偏见,使当事人对心理咨询员的作用产生疑惑。总之,心理咨询界目前对自我披露尚缺乏共识,因此心理咨询员在其运用中要格外小心,注意不要过分宣扬自我,忽视当事人当前困惑与挫折的特殊性,并避免将心理咨询员的自我成长当作心理咨询的中心议题。
总之,上述八个技巧是心理咨询员与当事人沟通并帮助后者自我成长的常用手段。它们是心理咨询区别于一般社交谈话与生活咨询的指标。它们使心理咨询员得以成为可亲可近、可信可敬的化身。最后应当指出,由于心理咨询领域内流派很多,且争议纷纭,所以上述八个技巧并不代表心理咨询中的所有技巧,它们只是一般心理咨询中所常用的技巧。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