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201

刀刀吹雪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洪灾后心理咨询师疏导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ostinyoudaidai

已采纳

不停地刷着河南暴雨的新闻,难过得吃不下,睡不着怎么办?今天全国人民都在牵挂着河南千年一遇的大暴雨,看着视频里地铁被淹,公交车被吞没,人被冲走实在太揪心了,不过希望大家在关注事件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心理情绪,如果你有了以下几个症状,可能出现了灾害性事件的替代性创伤,

一,看到灾民受难,觉得自己什么都帮不上,开始焦虑抑郁,

二,没胃口吃什么都不香,

三,时刻刷着各种灾情信息完全停不下来,

四,看到别人朋友圈还在晒吃喝玩乐,会感到生气,认为不合时宜物看到灾情中做得不好的现象,会愤怒,甚至回复一些帖子时,气得发抖。

你放心,这不是什么性格缺陷,同理,心强,共情力强的人会更容易出现替代性创伤,我们可以尝试用以下五个方法,照顾好自己的内心:

一、减少信息输入,少看各种微信群,朋友圈传播的味精。证实的谣言和负面新闻,尽量从官方渠道获得灾情信息;

二、觉察理解并接纳情绪,不用压抑你的负面情绪,允许有适当的焦虑恐惧,反而有助于我们提高对灾情的警惕;

三,放下手机正常作息,多关注当下的生活,照顾好自己,我们才有能力去帮助更多人;

四、减少自责娱乐不可耻,适度的娱乐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恐慌和焦虑;

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可以找你的朋友家人聊聊,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照顾好自己,我们持续关注河南报,与全国人民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共渡难关,河南一定会平安。

首先要帮助患者尽快脱离创伤情景,如在灾害发生后,为灾民安排较为安全的住处,借此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进一步的创伤和丧失,给予精神支持疗法、松弛疗法等,以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降低心理应激的反应水平,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一般应在急性反应得到控制以后,针对性进行设心理治疗,而采用集体晤谈的方式应该是在应激发生后,24到48小时实施。减压较为理想,六周以后效果就不是那么理想,总的治疗方式包括公开讨论内心的感受、支持和安慰,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认知上和情感上淡化创伤体验,讨论创伤事件的经过,所见所闻所想到的以及所做过的事情,这样互动讨论能够减少对自身感受的消极评价,有些人会因为自己在事件中的无能为力而感到内疚,自责,认为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这类消极的评价是创伤事件最常见的反应,

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面临紧急意外时,不可能完全做得十分满意,十全十美治疗者应当把创伤事件的常见反应和如何应对方法教给患者,鼓励他们接受创伤事件。多与家人和朋友倾诉与交流,告诉他们急性应激反应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多数在数日后可以恢复正常,创伤事件的发生后,社会支持至关重要,治疗者应确定患者的支持系统现状,尽可能的动员更多的人提供支持,如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员朋友,谢谢大家。

洪灾后心理咨询师疏导

146 评论(13)

内务府大总管

我孩子五年级时一个同班同学跳楼身亡了,一个挺乖的女孩,父母也很和善,事发无端。班里的学生都基本是一个小区的,所以我们这些家长不止是五年来一个班的孩子家长还是一个小区的邻居,彼此对孩子对家长都非常非常熟悉。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最最难以接受和难过的是我们这些家长,可以用“炸锅”来形容! 我们能见面的不能见面的用各种方式诉说着这件事的不可思议和震惊,或许这是我们缓解自己恐慌情绪的不自觉行为!当时孩子还在学校上课,我们担心孩子放学回家会是什么状态?或者该怎么跟孩子说这件事!担心他们年龄小心理承受不了,学校也说请心理医生给孩子进行一下心理干预!结果小孩子倒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有些孩子也有难过痛苦,有些反应不大,好像这件事很快在他们那就这么过去了!久久过不去的竟然是我们这些大人们!至少我心塞了很久很久,过去两年了到现在提起我还心有余悸! 是不是对我们这些越大越脆弱的成年人来说,生活给予我们的痛苦和磨难有些多,给予我们的压力和责任有些多,以至于泪点越来越低,越来越情绪化!很难有很快乐的事情,让我们这些努力为了生活的成人从一段悲伤情绪很快走出来!毕竟我们不是天真烂漫的孩子!对于遭受河南暴雨的人来说,灾后必须的心理干预后,更实在的是让他们有更好生活下去的方法,这才是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353 评论(13)

sophialili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可是对于这场地震中发生的很多感人的事迹,很多可爱的人,至今都令我难以忘记。

难忘之事一:

一位人民教师苟晓超,在5月12日下午的时候,发现整栋楼都在晃动。他出乎本能地叫学生赶快跑。他一边呼喊一边冲上阳台将一些熟睡的学生抱到楼下。到了楼下他来不及喘气又上去抱起学生就往下冲。如此循环,当他再次抱起学生往下冲的时候,楼塌了。被他抱着的学生得救了,但他自己的双腿被压断了,这时候他还叫学校的老师和领导救学生。因伤势严重,这位人民教师最后还是没能得救,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苟晓超与范跑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位人民教师在用自己的生命教育孩子,生命诚可贵,救人价更高。一个人的价值,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有了更高的价值。

难忘之事二:

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件事,就是一位数学老师张米亚,他跪在一片废墟之上,怀里紧紧抱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保护着两个孩子的生命。孩子还活着,可是张米亚已经没有一点气息了。由于抱着孩子的手太紧了,手臂也僵硬多时,救援人员感到的时候只能含泪将他的手臂锯掉,把孩子救出来。

张米亚像一只雄鹰,本该展翅高飞,却宁愿牺牲自己,拯救他人。他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是他的精神永存。

难忘之事三:

抗震小英雄林浩。地震发生的时候我已经十八岁了,可是当时林浩才9岁。所以我对他做的事情,很佩服,假如是我,我不一定做得比他好。

当时地震发生的时候,小林浩和同学被困在废墟之下。作为班长的他,安慰哭泣的同学,同时鼓舞同学不要泄气,会得救的。后来他爬出了废墟,又艰难地背出了两名同学。尽管自己身上头上都布满了伤痕,还是毫不惊慌,坚持救援。

林浩年纪虽小,但他身上的勇气却很强大。是很多大人都值得学习的。

在汶川地震过程中,还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情发生。大灾面前,方显真情与真爱。一幕幕生命中的感动,让人永远难以忘怀。希望世间再无悲痛,大家平安喜乐!

207 评论(15)

yvonnejiang8

应该有专业的心理医生给老百姓进行疏导,国家的安抚政策一定要到位

317 评论(8)

石门小可爱

记得地震当天,我们在电视台的演播大厅里进行彩排。当时正好是休息时间,我们三三两两散坐在大厅里闲聊。

突然,大家都感到一阵眩晕,头顶的大灯在微微颤动。因为当地曾经发生过小地震,有经验的同事很肯定地说:一定是哪里发生地震了。那里是下午两点多钟。

当我们排练结束之后,才有消息传来: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

原定的演出中止了,我们的工作马上调整,有的赶赴灾区采访,有的走上街头参与募捐,还有的为灾区人民献血。

每天都有前线的消息传来,每天都是在感动与心疼中度过。直到现在,还有很多感人的画面留存在记忆里。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其实这句话我并不喜欢,我一直认为因为男人的不作为,女人才在为人母之后越来越坚强。但是在地震中,很多为人母的女性们爆发出来的刚强,时时击垮我泪腺,眼泪时时奔涌而出。

当救援人员移开她身上的重物时,她已经死去:她双膝跪地,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撑在地面上,好象在护着什么。而她身下的孩子还活着,大概3、4个月大,静静地躺在红底黄花的被子里,睡得正香。

当随行医生打开被子检查时,意外发现了一部手机。医生下意识地按亮了屏幕,看到了那条编辑好的短信,短信写道: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是对孩子多深切地爱,才能以柔弱之躯,一边抵挡着下压的房屋砖石,一边艰难地给孩子留下最后的话语。

当时看到这个片断,我没能抑制住自己的眼泪;现在我打下这几行字时,眼里依然噙着泪水。

这是一辈子都无法忘掉的记忆。不知那个孩子现在在哪里?

今年TA已经10岁了!

禾田飞歌:混迹于‍‍新老媒体圈的码字工。微信公众号:禾田飞歌(ID:ahetian2017)‍

96 评论(12)

曰月無塵

汶川大地震已过去十年,但这场灾难注定不会被人遗忘,它带给人们太多沉痛的回忆,也让人看到了许多人性的光辉。就我而言,这场地震让我至今难忘的事情与敬礼娃娃小郎铮有关。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3岁的小男孩郎铮被解放军官兵从废墟中搜救出来,他躺在一块小木板做成的临时担架上,脸上身上都是泥土,但他的眼神依然清澈如水。他举起稚嫩的小手,向救了自己的解放军叔叔们敬礼,正在现场的记者用相机拍下了这感人的瞬间。

这张照片公布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人都夸小郎铮的勇敢和懂得感恩。我在办公室里翻看着这张照片和相关的报道,被小郎铮的可爱感动得流泪。而我的一个同事却在旁边笑得直不起腰来,他说:“你怎么那么天真?人家都说了,那是摆拍的,他在学奥特曼,那是炒作的噱头......”

我被他的这番话震惊到了!我无法判断是我太天真、还是他太邪恶,但我相信一个三岁的孩子有着纯洁的心灵,他懂得感恩,他用自己的方式向救了自己生命的解放军叔叔表达着自己的敬意。

敬礼娃娃小郎铮,是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丝暖流,在那段举国悲痛的日子里温暖过许多人的心,但有些人却宁愿污蔑其为炒作,也不愿意接受纯洁的心和美好的事。

汶川地震已过去十年,小郎铮也已经长成了大男孩,但他那清澈的眼神和可爱的敬礼仍然令我难忘。谢谢你,小郎铮,谢谢你带来的美好。

355 评论(9)

卡娃依叻

我们可以为受灾人群做些什么?

1.提供良好的关系支持

受灾害影响后,人们可能会有大量的社会心理需求,和/或在短期、中期或长期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障碍,而有证据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作为防止洪水造成的负面心理和精神影响的保护因素。

大多数人的社会心理需求通过与家人、朋友和社区的密切关系得到满足。但是,如果某些人的症状持续存在或与功能障碍有关,则需要由初级保健服务机构进行评估。较小比例的人可能需要转诊接受专门的精神保健。

我们可以及时帮助受洪灾的人联系家人或朋友,并促进其团圆,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2.倾听,但不要强迫他们谈论经历

如果遭遇灾害伤害的人,想要和你倾诉痛苦遭遇,请耐心倾听,但如果他们不想要谈论相关经历,也不要去谈。

另一方面,你了解相关救援、帮助、具体生活信息,可以帮他们制定接下来的生活计划等。

同时,不要私自曝光受害者经历,以免舆论可能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

3.后续及时提供经济支持

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社会支持的来源,以及他们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这些反应应该灵活多样。从这些方面理解洪水应该有助于并指导服务和社区的响应。

这不仅适用于初始应急响应,还要在恢复期间支持和重建,因为许多人和社区在灾害之后可能会经历持续的社会和经济破坏。

提供相应的经济援助,也能帮助受灾人群,减缓灾后压力。

最后,愿一切都好~

228 评论(12)

weiyiqinww

作为政府要出台相关的帮扶政策。同时还可以聘请相关的心理专家,给受灾的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190 评论(12)

随风来雨

尽可能快的将他们安置,然后提供他们的日常所需,然后给他们打气,然后重建家园,政府会给出什么样的政策,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让他们心里觉得安宁安静

269 评论(9)

寻梦的蒲公英

1及时更新天气信息,使民众做好充分的准备2及时更新最新受灾和救援信息,让民众更了解3社区和乡村工作人员应该做好保障工作4可以在网上和电话设立心理咨询的方式等等

17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