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小青争
他们说,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的人,是心里戏特别足的人。
你为什么要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难道你接受自己的时间只有三天吗?
你对陌生人都十条可见,你对我三天可见,你加我干啥呢?
你的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吗?
陌生人尚且可以看十张图片,作为朋友,只让我看三天,朋友还不如陌生人。
朋友圈三天可见,很有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给在乎你的人,想了解你的人造成无形的伤害。
其实很多时候,真正在乎你的人,你不找他,他根本不敢找你,就生怕打扰了你。
自从微信开启可以设置朋友圈展示时间,许多人纷纷把朋友圈设定为仅展示三天或者半年。
一年或全部可见的朋友圈几乎没有,除非是原本就不爱发圈的人。
互联网时代,我们越来越依赖朋友圈去了解一个人,猜测一个人的喜好,查看一个人的近态,揣摩一个人的品味....... 朋友圈已然成为了我们主要社交的阵地。
当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闭朋友圈,朋友圈三天可见,朋友圈分组可见,我不禁在想一个问题:我们还有朋友吗?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朋友圈三天可见!
我爸一向都是比较沉默的一个人,我们也很少说话,就在第二天早上,我要出发的时候,被我爸给叫住了。
闺女,我为什么看不到你朋友圈了?你是不是把爸爸给拉黑了。
说完还拿手机点开我朋友圈给我看,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看不到你的照片了。
你把爸爸加回来好不好,我只是想多了解你,多关注你的生活,你一个人在外面打拼,除了你回家,爸爸也就只能从你朋友圈看看你的照片和动态了。
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短短几个字,在在乎你的人眼里,却仿佛像一把大剪刀,剪断了你们之间的一切。
我们为什么要删朋友圈?
可能是因为这一秒清醒的自己,讨厌上一秒矫情的自己。
可能是因为原本特地发给某人看,后来发现是多此一举。
可能是因为过了那一刻就觉得这种表达特别多余。
有时候想得到关注,想发个朋友圈找个存在感,但发完之后发现根本没有存在感,没有点赞评论,显得庸人自扰很没面子还不如删掉。
说白了,都是源于在意。
你太在乎别人的言论,在乎自己在别人心里的样子,在乎过去的人和事儿,在乎过往那个不够好的自己。
有的人把朋友圈删的干干净净,隐藏自己所有的不完美,留给外界一个美好的形象。而有的人朋友圈堆积成山,丝毫不介意把过去不够成熟的自己展示给大众,然后努力面向未来。
相比之下,难道不是那个活在当下的后者更踏实一点么?
越来越多的人朋友圈只有三天可见,甚至不发朋友圈。
对你重要的人,不可能只通过朋友圈知道你的生活和心情。
不重要的人,也许对方压根就不关心你发不发朋友圈,发什么内容,展示多久。
所以,不管你的朋友圈是展示三天,半年还是全部,真的没那么重要。
如果朋友圈让你感到不适,你大可以把不喜欢的人全部屏蔽,或者从你的朋友圈清除出去,而不是用“朋友圈三天可见”阻挡那些真正关心你的人。
心理分析: 考虑到很多小伙伴有类似的困惑,今天特意整理了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N个理由,希望各位小伙伴友谊的小船坚固如初。
1、三天前的朋友圈配不上今天的我
2、三天可见是因为,想分享自己当下的心情,且不用被挖坟。
3、跟三天有什么关系?关心你的人,你的每条动态他都会默默看。
不在乎你的,你展示三年他都懒得看。
很多人觉得三天可见会疏远和朋友的关系,但真正好的关系并不需要依靠朋友圈。
我们来分析下,那些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隐私型(内在恐惧)
这类人会觉得,如果我设置朋友圈全部可见,像是被人看光光一样,感觉自己在裸奔。
二、焦虑型(需要被关注、刷存在感)
这类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渴望被关注,又害怕被看透。
三、从众型(从众心理)
这类人事看到大家都设置三天可见,也想试试。
刷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发的内容不错,想起很久都没有关注他的动态了,特意点开他的头像一看,只有“三天可见”,见到很多别的朋友也都是这样,然后就想着自己也试试这个功能。
请别再给自己的朋友圈树立无数假想敌,请别在这个冷漠的 社会 又给自己披上一层厚厚的铠甲了,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在乎你的人之外,没人会经常去翻你的朋友圈,所以,我们把我们的世界都打开,好吗?
你设置仅三天可见了吗?
设置的理由是什么?
欢迎文底留言!
作者简介: 小贤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体会爱的老灵魂,人生路的 探索 者。
以有限文字,写无限可能!
倡导以爱为本质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意!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实用心理学
墨迹墨迹小蜗牛
你好,作为一个咨询师,我愿意和你分享我的体会。要做好一个心理咨询师,大概需要这么几个条件:1、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包括:①心理学基础理论,其中对咨询特别有帮助的有,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等。2、广泛的社会视觉和文化视觉。要熟悉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特质和社会特质。这是开展有效心理咨询的重要功底。如果照搬西方的咨询技术,往往很难适合中国人的特点和需要。3、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生活体验对于做好咨询的意义不言而喻。4、要有自我完善的动力和较为完善的人格。咨询师要时刻成长,时刻完善自身。只有幸福的人才能带给别人幸福,只有心中有爱,才能把爱传递,并给他人力量。 祝你成为一个很棒的咨询师,助人自助,幸福开心。
地板中的神话
首先,我们要了解心理咨询是一门具有人性化的科学,是要尊崇人类心理机制的科学,完全不同于做指导思想工作、和说服思想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一方面要了解并解决来访者的认知层面和现实层面的问题;第二方面是进入来访者的心灵深处,帮助来访者解决心里的困惑、负性情绪和情感问题、以及深层次的自卑情结。心理咨询师要有深刻体验来访者的情绪情感的能力、要有捕捉细微信息的能力、要有发现表面现象背后的实质的能力、要有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要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这些能力是心理咨询师自身应该具备的特质(敏感力、洞察力和同感力),和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丰富的经验。仅仅学过理论知识和简单的技能,仅仅是考过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咨询是做不好的,是不专业、不到位的。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是需要学习各个学派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和大量的咨询个案的经验积累,这样的心理咨询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一个出色的心理咨询师除了具备以上条件外,还需要有很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沉着冷静、游刃有余,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所以说心理咨询职业对心理咨询师的自身条件要求是很高的,如果心理咨询师本人不具备这些特质,又不能大量的学习各种技能,那么咨询效果不但达不到要求,同时也会给来访者的心理造成二次创伤。那么,这样的咨询做得越多,受害的来访者就会越多。因此,我建议来访者在选择心理咨询师的时候,一方面要看心理咨询师的介绍,另一方面要感知心理咨询师的这些特质,一般来说,在第一次的心理咨询中就能感受得到。需要多次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来访者,如果在第一次的心理咨询中感觉不太好,可以考虑试试感受一下其他心理咨询师,最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切不可一个不满意就全盘否定。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