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9

小北京西城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美国战争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招妹0916

已采纳

【心理战飞机是美军“杀手锏”】

【美军心理战作战部队的构成】

推荐阅读:【美军心理战经典故事】

【参考地址&资料地址】:

人民网:

凤凰网:

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扩展阅读:中华心理教育网:

百度百科:

心理咨询师美国战争

315 评论(15)

杨杨杨远远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 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志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雨果最为法国人津津乐道的浪漫事迹是:他于30岁时邂逅26岁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并堕入爱河,以后不管他们在一起或分开,雨果每天都要给她写一封情书,直到她75岁去世,将近50年来从未间断,写了将近两万封信。 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等身,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等。

317 评论(12)

小蓉~蓉

EC130J飞机是美军心理作战杀手锏,该飞机相当于一个电视台可以利用网络电磁波的干扰,影响对方资讯的收视及资料的接受,形成无形的心理压力。

案例:

美军在伊拉克伤亡惨重。反美武装力量在袭击屡屡得手的同时,开始与美军打心理战。巴格达街头出现了大量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印制的传单。一时间,巴格达市内人人自危。美军亦不敢怠慢,他们开动大量心理战设备争取民心。相比之下,美军的心理战装备堪称世界一流。

美军认为,“心理战作为树立良好形象、争取人心和瓦解敌人的手段,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一部分。当心理战与军事、政治行动紧密结合时,就会成为一种催化剂,甚至成为影响整个行动成败的关键因素”。

因此,近年来,美军一方面注重“硬打击”武器装备的研发;另一方面精心打造“软杀伤”装备,增强心理战的力度和效果。在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中,传单、广播电视设备、航空宣传炸弹和心理战特种飞机成为美军的攻心利器。

传单策反如同蚂蚁搬家

现代军事意义上的传单最早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近百年的历史变迁中,传单的内容与形式尽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物美价廉、制作简单、形象直观和便于隐藏,它已成为心理作战最直接、有效的物质手段。据有关资料显示,海湾战争中,美军仅在科威特战区就投下涉及33条不同内容的传单2900万张;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美国及其盟军投下了10余种内容的传单2700万张;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用3900万张传单覆盖了这个国家。

俄军著名心理战专家曾将伊战中美军传单的内容归纳为四大类:一是警告、劝告类。如,“你们的弟兄在其他防空阵地遭到的打击,是对他们针对盟军飞机采取敌对行动的回答”。二是攻心类,即通过散布谎言涣散伊军民的斗志,使其丧失抵抗意志和继续战斗的决心。三是求助类,即通过物质利诱,请求伊方军民为美英部队提供各类帮助。如美英联军为搜救失踪飞行员和被俘人员,专门制作了一种传单,内容为:“您遇到盟军失踪的士兵或被击落飞机的飞行员,请尽可能为他提供水和食物,同时给予医疗救助。并请给他指出一条通往安全地点的道路,您就会得到奖赏。”四是信息类,如向伊军民通报美国开设的对伊广播的频率和波段,向被围和被占领城市的居民通报美英联军人道主义和医疗救助站点的地址等信息。此外,美军传单质量较高,不仅结实,而且图文并茂、言简意赅。战后调查表明,战争前后有超过半数的伊军民拾到或看过各类传单,相当一部分人受其影响而发生情感和行为的改变。因此,美军认为用传单策反就像蚂蚁搬家一样,看上去不起眼,但力量惊人。

战地电台、电视台很简单

长期以来,除了传单,美军还把广播电视作为实施心理战的主要武器。往往战事一起,各种由心理战专业部队建立的临时广播电台、电视台就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北约联合之声”、“自由欧洲广播电台”、“自由伊拉克之声”等都是美军心理战部队的“杰作”。目前,美军使用的主要装备为无线电广播器材和视听广播器材。

无线电广播器材中有一类为单兵便携式移动广播站。该设备广播距离为225米,使用录制好的磁带或麦克风。常被突前部队用来向敌军喊话、劝降。此外,美军还将广播设备安装在越野吉普车的底盘上,制成车载广播站。广播距离—公里,电源为汽车用蓄电池或单独的蓄电池组,可连续广播6小时。除了地面站,美军还有直升机搭载设备的空中广播站,通常广播距离为—公里,基本能够满足前线部队的需求。

除了广播电台,美军还在战场上搞了不少小电视台。这种小电视台由3部分组成:信号接收系统;编辑、剪辑综合装置;电视广播综合系统。信号接收系统用于初步记录视听材料、截录国家电视节目和商业性电视节目。编辑、剪辑综合装置用于编排和剪辑搜集到的视听材料,制作电视节目。电视广播综合系统包括转播台和60米组合式天线。转播台功率50千瓦,全方位转播范围40公里,定向转播范围60公里。该综合系统能够用多个电视频道进行转播,一旦敌方电视信号被美军切入,观众们将没有其他选择。

航空宣传炸弹进行心理轰炸

航空宣传炸弹(简称航宣弹)是一种由高空战机发射的用于投撒大量传单等宣传品的特种炸弹。作为对敌方军民实施攻心宣传的主要工具,美军一直对其研制开发格外关注。仅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的十余年时间里,美军就花巨资对所装备的航宣弹进行了数次大的技术改进,并在战争中主要使用了2种型号的航宣弹,取得了良好的作战效果。

M—129E1/E2航宣弹曾被美空军在海湾战争中大量使用。它可由B—52、F—16、F—18、A—6等多种型号的作战飞机挂载投放。该弹装载传单后重量为100千克。可装载普通传单(新闻纸)6万至8万张,装载13×20厘米的金箔压模传单3万张。炸弹由2个纵向部分组成,借助4个插销相互咬合在一起。在将传单放入炸弹前,引信被置于2个纵向部分的衔接处;炸弹被投射后,引信借助计时装置,会在预定时间内引爆雷管,将2个部分分开,推掉尾翼并将炸弹内的传单抛撒出去。该航宣弹的主要缺陷是,由于采用纤维玻璃制造,强度较低,飞机挂载该弹,飞行性能受到限制;而且采用雷管将炸弹的2个部分分开,一些传单尚未落地就已被烧毁,这些使得任务计划者们难以将心理战传单准确投射到任务指定的空域。据了解,目前这种炸弹已经老化,而且储备量也基本耗尽,美军已研制出新型航宣弹取而代之。

PDU—5/B是美军最新型的航宣弹,用于代替M—129E1/E2,已先后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使用。在这次伊战中,美军使用该型炸弹执行了48次投射任务,共投撒传单3600万张,占所投撒传单总数的90%以上。由于使用该型航宣弹,飞行人员能够更好地驾驶飞机作战,心理战人员和地勤人员能够高效准确地开展工作。

心理战飞机是美军“杀手锏”

EC—130E心理战特种飞机是美军心理作战的“杀手锏”,现装备7架,隶属空军国民警卫队第193特种联队。美国从1965年着手研制,1967年装备部队,至今已使用了36年,并在实战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不仅使用该型飞机对伊军民进行24小时空中广播,而且利用新加装的电视插转设备,成功地对伊国家电视台节目进行了切换。从4月8日起,美军还首次利用该飞机上的电视节目制作转播系统,开办了“奔向自由”电视栏目,每天播放美国心理战专家精心制作的电视节目,极大地拓展了该心理战飞机的作战功能。

EC—130E心理战特种飞机由载机和任务系统组成。

载机为C—130E型运输机。任务系统包括广播电视、通信和自卫3个分系统。广播电视分系统是核心,由中波、短波、超短波调频广播和大功率电视广播发射机等设备组成。该特种飞机能够全天候进行电视和无线电广播,可为美国战区指挥官和其他指挥员提供心理作战支援。一架飞机有13名机组人员,主要是正、副驾驶员,领航员,空中通信员,任务指挥员,广播资料加载员,节目编辑人员,5名系统操作员及1名语言专家。必要时,机组人员可扩展至19人。据悉,为改变EC—130E心理战飞机在自我防护和续航时间等方面的不足,美国空军已改装了一架C—130J心理战飞机,下一步计划用波音737或767宽体飞机做更进一步的改进。

相关资料与图片均来自于网络:通过百度搜索

相关参考来源如下:

29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