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涛~家居建材
区别一:性质不同。两者学的不一样,心理医生是学医学出身的,学医学还分学一般医学和精神病学,他们专门设置病房治疗重性的精神病人,而学精神病学的医生中还有一部分又学习了心理学,于是这一部分人被称做心理医生;而后者是学心理学的,从事该行业的人属于社会服务类人员。区别二:对象不同。心理医生主要治疗轻度的精神病人和非精神病人但有心理障碍的人。后者主要是解决健康人群的心理问题。区别三:不是都有处方权。心理医生有处方权,可以给病人用药,而心理咨询师不可用药。
狼人发生地
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绝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病前有一定的诱因(如挫折、遭受不幸等),同时在出现情绪抑郁、低落过程中产生悲观、失望和孤独、无助感。一般来说,这些情况可以用心理治疗--即所谓的“心药”来处理。因为根据国外近20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的抑郁症患者经过心理治疗或多种治疗方法(合并药物)的处理或帮助后可以治愈或者得到缓解。如美国曾做过一项大样本的随访研究,发现人际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门诊患者的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味酸)相似,有效率为60%~80%。
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来说是比较合适的,首先,因为它不会产生像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所致的生理副反应,因此对那些药物副反应明显或害怕电休克治疗的患者来说比较适用。其次,临床上约有10%~30%的难治性患者,即使用药物后没有疗效的抑郁症可以合并心理治疗以取得效果。最后,药物可以治疗抑郁症状,但停药后相当一部分患者仍会复发或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又会出现抑郁,而心理治疗可以教会患者如何去面对和适应挫折,调节自己的心理,即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最终,提高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技能。另外,临床上药物和电休克的治疗效果在4~6周内便出现,而心理治疗的效果则是在6~8周后出现,即它的疗效出现时间较慢,但疗效较稳定。所以,不要因为2~4周未见疗效而放弃心理治疗。
根据不同的抑郁表现和临床医生的擅长,可以选用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这就像溃疡病的治疗,可以用西药,也可以用中药或外科手术治疗一样。如果患者一直郁郁寡欢、悲悲切切,像《红楼梦》中所述的林黛玉式的抑郁性性格的话,可以采用支持、安慰或心理动力学的方法治疗,着重消除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如果患者表现为不善交际。与领导和同事关系不好,孤僻、退缩和与社会隔离,可以采用社交技巧训练、人际关系指导,帮助其学会如何与人交谈和交往,同时使其认识到人是社会性的,不可能孤立于社会而生活,每日要与人打交道,从而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性和交往能力。如果患者是因为婚姻矛盾、家庭破裂等出现的抑郁、悲观和绝望,可以考虑采取夫妻指导、家庭关系咨询协调以及性心理等方面的心理治疗,解决处理婚姻和家庭问题,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以上就是关于抑郁症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爱米利的米粒
你知道心理治疗的过程当中,咨询师治疗师是通过怎样专业的方式来救治抑郁症来访者的吗?
常用的心理治疗疗法有——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等等。
1、认知行为疗法
这种疗法对于抑郁症来访者主要通过改变其不良认知和歪曲认知,进而进行认知重建以达到改善抑郁症症状的效果。
它能在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可有效减轻抑郁症状,在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中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复燃与复发。
2、精神分析疗法
这种疗法的原理是,发掘来访者潜意识内的矛盾冲突或致病的情结,把它们带到意识层面,使来访者对其有所领悟。
在现实原则的指导下得到纠正或消除,并建立正确与健康的心理结构,从而使病情获得痊愈。
3、人际关系疗法
这种疗法主要着眼于患者的人际关系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对抑郁心境、自罪感、自杀观念、兴趣降低和工作效率下降更为有效。
它通过识别出诱发抑郁的人际因素,鼓励患者释放哀伤、学习必要的社交技能以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和获得必要的社会支持,从而改善抑郁。
.
针对具体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应用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会取得良好成效。
假如你也遇到了问题,可以找我来解决难题哦。
以上就是关于抑郁症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洛洛智久
详解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的区别 作者:瞿洋一、概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心理学应用领域,尽管它们有着一些重合的工作范围。心理咨询师,顾名思义,做的是心理咨询。理想地讲,心理咨询师应具有咨询心理学专业背景。而心理治疗师主要面对的是心理障碍的治疗,具备临床心理学背景是比较理想的。我将从两者的工作范围来区分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并且在最后部分简单谈一谈我国当前的认证状况。 二、心理咨询师 严格地讲,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范围是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婚恋、家庭纠纷、夫妻关系、升学就业、职场人际、个人发展以及教育等等问题。心理咨询师是不需要具备临床心理学以及神经医学专业背景的。但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学习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心理咨询中包含了一些心理治疗方法,但它主要应该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心理咨询师与临床心理医生相重合的一个工作领域应该是一般情绪问题,比如压力感、烦闷、焦虑等等不良情绪。 然而,一旦某种异常情绪达到“症”的程度,即达到临床诊断标准,它也将超越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范围。例如,一个人持续抑郁两周以上了并且从症状上已达到临床心理对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那么咨询师不应再介入此案例。应交由临床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处理。(我个人非常赞同郭念峰教授所编著的《心理咨询师》系列教材中提到的观点:心理咨询师可以处理“可疑似神经症”,但神经症已超越心理咨询师工作范畴。尽管不少心理讲师和心理科医生反对这个观点,但真正有临床心理学背景就该明白是为什么了)。 三、心理治疗师 心理治疗(英文psychotherapy)主要指的是对心理障碍的治疗。系统的心理治疗比一般心理咨询的次数要多。针对一些复杂问题,有时治疗周期可达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然而,心理治疗往往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经常与临床心理学交织在一起,成为临床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要治疗一种心理障碍,首先要彻底地了解它。这就涉及到精神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上述两者工作领域中重合的部分,上升到“症”的程度将被纳入临床心理学的工作范畴,将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当然,面对一些轻微情绪问题心理咨询与治疗是高度融合的。概括地说,心理治疗师面对的是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像不同种类的焦虑症、心境障碍、饮食障碍、性变态、发展障碍等等,这些都属于精神病理学领域;而心理咨询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以两者工作范围有着明显的差别。 必须要强调的是心理治疗不是万能的。在很多时候需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有时甚至配以物理疗法来治疗一种心理障碍。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少有单纯的心理治疗师,而往往取而代之的是临床心理专家。大致地说,这个群体的人融合了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的角色,具备坚实的精神病理学、临床神经病学、心理治疗、甚至药理学等背景,能够全方位地考察并治疗心理障碍。 四、现状 目前,在我国心理服务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甚至还没有被很好地分开。当前,劳动部所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三级与二级”(截止当前,一级考核尚未开设)资格证书恐怕是唯一官方认可的心理服务执业资格。这是一个社会的进步。然而,单从咨询师学习及考核内容来看,更多涉及的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些皮毛而非咨询心理学范畴。 而心理治疗也似乎还没有从临床医学中脱离开来。作为真正意义的心理医生是一定要有医学背景的,但仅限于神经医学与精神病学,而非广义的医学背景。从多个发达国家对临床心理医生的培养皆是如此。其他科室的医生是无法替代心理医生的,这就好比心理医生也无法看其他的病。 面对中国心理服务事业的发展,或许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官方的扶持。将心理咨询师撒向社会,任其在市场大潮中自生自灭绝非上策。这里有着太多超越专业技术的因素。咨询师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从事于市场拓展,而广大的求助者也在五彩斑斓的“广告”中迷失了自我。 其实,西方在这方面的一些管理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比如,交由具有心理学最高水准的机构——国家心理学会统一认证管理。免去了大众的苦苦搜索与判别。不得不钦佩美国与英国心理学会确实做了很多实事儿。其中一项就是发展了强大的认证搜索引擎,任何大众可以通过心理学会网站在10秒内发现当地所有认证的临床/咨询心理专家。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专家认证要求(没有一个临床/咨询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含实践);7,8年的心理学专业造诣是休想注册的)。为大众寻求心理援助提供了最大的专业保障。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