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emai0505
顾客表达不清楚,情绪太激动,只说有利于自己的话,提出过分要求,言语充满暴力和色情。咨询师如果遇到极端的顾客应该拒绝服务,遇到一般的顾客应该循循善诱,多问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慢慢吐出真相,然后再共情,最后再提出建议。
伯妮新娘
遇到的空间就是有些来访者是比较喜欢讨价还价的手,现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卖新的和他们进行讨论,不要随意的对对方的话进行任何的批判;含有的空气就是我们对来访者的询问,并不知道如何回答,在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就应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自己更加的优秀。
吃鱼的猫g
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到底做什么?你最有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做心理咨询。与社会中其他咨询师相比,高校心理咨询师面对的来访者群体以及需要处理的问题相对比较集中。来访者大多是大学生,他们需要获得帮助的问题主要是:恋爱问题、人际交往、自我成长、情绪管理、学业压力、就业择业等方面(樊富珉 & 王建中,2014)。典型的例子有:因为恋爱不顺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宿舍内不断的小摩擦累积引发较大的冲突;“不到ddl不动手,快到ddl就焦虑”的拖延和时间管理问题;因自己还没找到高薪、离家近、有户口的好工作而万分焦虑沮丧等等。另外,高校心理咨询师还承担着教师、科研、行政等很多责任,所以也需要完成相应的工作。也就是说,除了做心理咨询,高校咨询师可能还需要做:1.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为在校学生讲授心理健康相关课程、进行讲座、开展有关活动(如,心理健康周)、指导学生组织(如心理社团)举办学生活动等等。其实,高校心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并不一定是心理咨询,而很有可能是这一部分。2. 日常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新生心理健康评估(scl-90, 人格问卷等)、团体咨询、危机干预等任务也需要高校心理咨询师们来完成。3. 为高校其他人员提供心理服务当单位里的其他同事,如各院系教师、辅导员、行政工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需要心理健康服务时,咨询师们作为专业人员需要挺身而出。4. 思想政治教育考虑到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特色,高校咨询师的工作或多或少会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等。(以上四方面的工作量可能依次递减)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了解了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各项工作职责,就来看看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我们整理信息后,把困难主要总结在:咨询中的伦理问题和客观外部条件两个方面。1. 咨询中的伦理问题。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咨询师不可能完全脱离学校的要求而进行心理咨询,他们一方面要承担为学校监管学生的责任,另一方面要面对专业伦理规范的要求,咨询中出现伦理两难的境况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最多遇到的是保密问题。心理咨询师的保密责任被称之为“神圣的责任”(毕玉芳,2014),可见保护来访者的隐私在心理咨询中是最最重要的原则。而出于监管义务,学校确实对于学生拥有知情权和监管权。可以想象,当来访者的问题既适用保密原则,又属于学校的知情范围时,咨询师将很难把握保密的分寸:“该不该说?”“说多少?”“怎么说?”尤其是,如果来访者危机情况不太确定(例如,未婚先孕、遭受性侵犯、谈论自杀等),咨询师将非常难以平衡咨询师对来访者、自己和学校的责任孰轻孰重(杨珍芝,2013)。双重关系问题也常常出现。日常教学活动中,高校心理咨询师是教师的角色,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很多学生。当他们教过的学生成为来访者时,就会遭遇双重关系的问题(毕玉芳,2014)。咨询设置可能被打破。一个真实的案例:危机干预中,学生以自身需要为由索要咨询师的私人电话。学生被救下了,但是由于其边缘性人格特质,总是在半夜给咨询师打电话倾诉(杨珍芝,2013)。其他伦理困境还包括:咨询师的专业胜任能力问题、知情同意方面的问题等等。2. 客观外部条件上的问题除了咨询工作中的可能遇到的专业性问题,一些现实因素也很让人头疼。例如,部分高校的心理相关工作可能比较表面化。真实情况可能是,具体的心理咨询服务并没有真正开展,咨询师也无法从事真正的心理咨询工作(安芹 & 贾晓明,2006)。咨询师在高校属于相对边缘化的职位,晋升时的考核标准和晋升路径会比较模糊。较为普遍的情况是,咨询师身在高校这样的科研机构,晋升考核不可避免地与科研成果挂钩,寻求职位的晋升必须占用精力做科研、发表学术论文。此外,我们不得不承认,还有很多人不够了解心理咨询,不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性,因此部分高校并不重视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在督导、培训、基本设施上给咨询师提供的资源不足,咨询师也缺乏同行的支持(安芹 & 贾晓明,2006)。还有必然被关注的薪水问题。高校心理咨询师通常是教师岗或行政岗,领取的薪水与之对应,加上为校内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很有可能是免费的,收入水平将会与社会上的咨询师存在差距。这些困难还能有解决的途径吗?想象一下,如果你正面临这些一二三四五六…的困难,会茫然失措吗?会不会觉得很闹心,似乎是找不到出路了?那么此时此刻高校的咨询师们到底在如何工作呢?我们整理了一些他们关于自己的工作的探讨。首先,他们对于困境的普遍共识是,任何选择都没有绝对的对错,越是复杂的情况,越需要兼顾各方(包括咨询师自己)的利益。以保密难题为例,如果遇到了这类问题,最可能的情况是来访者的问题也许比较严重但又不明确,此时他们需要考量的利益方面包括(但不仅限于)(杨珍芝,2013):来访者的安全,或ta未来的发展;咨询师自身与来访者的咨访关系;与其他同事的合作关系;咨询师自身的处境,包括在事件中的个人感受,个人的实际专业能力,能够承担多大的责任,个人生活受扰的程度等;校方及其他部门(如,院系)的工作开展;如果出现危机,学校可能所面临的风险和损失。在明确各方的利益后,他们会仔细考量如何做才能实现最小伤害,可能着手的方面包括(但不仅限于)(Barnett, 2011;杨珍芝, 2013):与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让来访者了解无论ta经历了多么痛苦、多么羞耻的事,咨询师都能接纳,都会陪ta讨论;持续地评估风险。发现来访者可能存在危机时,除非判断需要立即打破保密去上报,他们会继续与来访者进行多次咨询,并使用一些心理测验,以继续判断危机是否可能解除;查阅相关的伦理规范、法律条文、规章、行业规则等,明确自身行为的界限;必要时寻求资深咨询师、伦理委员会或专业医生的帮助。这既是责任与风险的分担,也能借鉴多方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在不得已需要打破保密时:尽量争取来访者的同意,对外尽量做到最大程度保护来访者隐私,并恰当地表现出对于心理工作专业性的坚持。例如,会告知辅导员:来访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如何,可能需要怎样的帮助,但涉及到隐私的方面,基于专业伦理的原因无法透露更多;根据事件的发展,不断调整处理的策略。面对困境,咨询师还会通过各种渠道在高校中普及心理咨询的知识,争取获得更多同事、领导对于这门专业的合理认识和理解。另外,他们还在坚持学习,保持自我觉察,寻求督导等等,希望拓宽应对难题的思路。总的来说,对于高校心理相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咨询师们首先会尊重既定的工作流程,然后在已有的框架下寻求更好的工作表现和专业进步。他们在努力地摸索石头过河。也许仍在担忧中的你会觉得,这些解决办法与前面提到的所有困难相比,显得有些单薄。确实,高校心理咨询师前进的路上障碍重重。但这些困境,尤其是伦理困境,哪怕在心理咨询的行业发展水平很高的西方国家也始终存在,无法被完美解决。值得庆幸的是,即使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高校心理咨询师仍然坚守着那些年轻的、敏感的灵魂,陪伴在那些脆弱和迷茫的时刻。最后,回答题主的问题,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值得信任吗?我的回答是: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去相信。
茶虫小豆豆
咨询过程很难按照预定方案来实现,甚至出现来访者质疑或挑战咨询师的场面。这时失控感会席卷而来,新手咨询师会产生焦虑以及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怀疑,咨询工作将面临困境。没有一次咨询是可以预期的,就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学习的所有理论、技术、问句、框架,提出的所有假设,都不是为了使我们囿于某种固定的模式或流程,而是帮助我们去理解咨询是怎么回事,理解那些先辈用无数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
来访者要求降低资费,该如何拒绝?
有些来访者就是喜欢讨价还价的,可是心理咨询师付出了心血也不能一味满足来访者的降价要求,这时就会有冲突。如果这位来访者认可咨询师的能力和价值,但是又不断地讨价还价,那么一定要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对方,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优惠的,您享受到的是最优惠的价格了。如果对方不认可咨询师的价值时,觉得花钱不值时建议来访者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调换心理咨询老师。
来访者要求拥抱等肢体接触,怎么办?
有些来访者攻击咨询师,有些来访者喜欢咨询师,甚至爱上心理咨询师,想要拥抱时新手咨询师就会不知所措。资深心理咨询师就会懂得引导,拥抱等肢体接触意味着什么,这个部分可以重点探讨。爱上心理咨询师属于正移情,面对这样的来访者咨询师要评估一下是否有能力坚持自己不被诱惑。
来访者言语富有攻击性,总是批判咨询师,该怎么办?
来访者的诉求千差万别,总会遇到攻击和教训心理咨询师的来访者,这时该怎么办呢?这种攻击在专业角度叫负移情,心理咨询师要理解对方的负移情时就可以更多角度了解来访者,不然这个咨询是很难走下去的。所以对心理咨询师而言个人的心理成长也非常重要,如果心理成长不够时,容易被批评和责骂失去中立客观的立场,对咨询效果是不利的。
很多新手咨询师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并不能像游戏一样,有一套所有的人都适用攻略。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