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8

april841002
首页 > 税务师 > 税务师中级撞档怎么办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生活算个球

已采纳

税务师和中级职称可以同时备考吗可以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和税务师考试时间不同,2017年中级考试是9月9-10号,税务师是11月份。只要符合条件,同时报考没有问题。

税务师中级撞档怎么办

82 评论(13)

Aimy'ssmile

如考生对分数提出疑义,各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可向其提供相关科目的明细分值。很多行业都是以35岁为一个档,像公务员考试,只需是过了35岁就不能再考了,最高年龄限制是在35岁,所以学问很多人也把会计行业的规则混淆于公务员考试,以为35岁之后就不能考会计了。

345 评论(11)

曹婕倩风恬

若考生对会计中级考试分数持有异议,可向全国各地测试监督机构意见反馈,查看有关学科的清单分数。一般来说,中级会计成绩复核申请也是有时间限制,一般是在公布成绩后所规定的工作中日内明确提出复核申请,一旦错过时间,将不能审理。

会计中级考试在全国各地会计资格评价报名。全国各地学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系统系统软件,按照规定填好本人报名登记表,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考试费用交纳。未能要求时间中进行报名确认及进行缴费的报考人员,将视为放弃考试网上报名,届时不可以报考。

各行各业都以35岁为一个档,像公务员报考,只要是你过去了35岁就不会再考得,最大年龄要求是在35岁,因此导致也有很多人把财务行业的相关规定混同于公务员报考,觉得35岁以后就不可以考会计了。其实并非如此,35岁以后是能够学习会计的,而且是可以考会计从业证书的。

另外就是一部分人说财务会计控制在35岁,是由于人们在35岁以后各个方面能力很有可能都有所降低,难以转行适应一份新工作,也难以再度的融入财务工作中,由于35岁以后都是有一定一个家庭的,再度转行适应一份新工作,要付出更多。

1.考一张和专业能力相符的资格证书,CPA、CMA、注册税务师这些;

2.找到一个适合的岗位,不论是去公司、还是其它地区,先凭着自己的能力或是人脉关系找到一个跟会计有关的工作岗位,逐渐自已的磨练;

3.加快学习培训,在工作上或是教学过程中找到更多的可能性逼自己加快学习培训,等待时机弯道超越。

尽管,大家也不排除说有些人就是掌握较快,或是学习培训能力极强,在转行后也能够得到一定成功的,但总归人一但到中年,转行还是得三思而后行。自然,如果你已经选好了总体目标,下定决心要走这条路,那么就要坚定不移的一直走下去。将来路还很长,坚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最终都可以成为自己曾经向往的模样。

269 评论(12)

datang1201

同时备考两大项目,时间少,压力大,有焦虑的感觉,说明对生活是有追求的 ,这是人在压力面前的正常反应,题主现在需要的是放松心情,同时要思考备考时间是否允许。考虑是不是要抓大放小,我觉得中级是重点,税务师可以往后放,具体原因如下:1、中级考试在前面,中级考试的顺利通过能为接下来的税务师的备考打下基础;如果中级考砸了,税务师备考心里也不顺;2、现阶段的重点充分要认识到,职称考试是重点,税务师是锦上添花;3、会计的考试备考每一科都需要先过知识点,再去做题,在重复记忆,在去做题,在这样的循环中提升考试成功率,这就需要每一科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如果在大学、研究生阶段还好,有整块的时间去备考;在就业阶段,生活上、工作上,每天抽出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所以要突出重点。以上,供参考。

109 评论(15)

黄小琼琼

财会行业对从业者的专业知识是有一定要求的,这也意味着财会人常年面临着各种考证的烦恼,从初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到注册会计师证,还有税务师考试等等,都是可以去考的,那比如我现在要考税务师证了,如何实现一备多考、省时省力呢?答案即将揭晓:一、财务与会计财务与会计,顾名思义,包括两个部分:财务管理与会计。因此当我们去备考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科目时,可以与初级的初级会计实务、中级的中级会计实务与中级财务管理,以及注册会计师当中的财务成本管理与会计一起去备考,当然,财务与会计与刚才提到的其他考试的相近科目内容并非完全相同,但是也有一大部分内容是重合的,可以实现一备多考。二、税法一、税法二税务师当中的税法一和税法二两门科目主要讲解税的内容。对应初级会计中的经济法基础税收部分、中级经济法的税收部分,以及注册会计师中的税法可么,都可以联合实现一备二考。税务师的税法内容会更加细致,但是考试难度一般没有注册会计师税法的大,所以用来作为实现一备多考的不错选择。三、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这门科目听名字大家可能感觉比较陌生,但其实有一部分内容跟初级经济法基础、中级经济法和注会经济法的内容有相似之处,主要体现为票据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等等内容有所重合,同样可以起到一备多考的作用。对于众多繁杂的会计考试而言,大家可以观察其中的重合之处,利用一备多考来实现效率最大化,预祝各位考生都能梦想成真!

279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