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9

动漫设计师
首页 > 税务师 > 税务师民法内容试题及答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曾在气院呆过

已采纳

一、单选题:

1、 某药店(一般纳税人)2006年6月向患者销售药品(非避孕药品)及医疗器械取得收入36800元,向外地某药店批发药品(非避孕药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0元,向消费者个人销售避孕药品和用具取得收入5800元,药店请专家为顾客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取得咨询收入6800元(单独核算);本月购进药品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为9450元。该药店本月应纳的增值税为( )元。(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标准答案:c

解析:本题考点包括含销销售额的换算、混合销售行为的税务处理、增值税免税规定。

向患者销售药品取得的收入应该为含税销售额,需换算。

销售避孕药品和用具的收入是免税的

药店专家为顾客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属于兼营应缴营业税的行为,单独核算,应缴纳营业税

所以:

应纳增值税额=[36800÷(1+17%)+50000]×17%-9450=(元)

2、 某生产喷雾器的农机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7年3月生产销售喷雾器,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50万元,为农民修理喷雾器取得的修理费收入10万元。当月购入零配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为万元,零配件已入库。发票已经通过认定并在当月申报抵扣,则该厂3月份应纳增值税为()。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标准答案:c

解析:

本题考点是农机产品适用13%的低税率和不含税价款的换算。

修理农机收入不属于13%低税率的范围

应纳税额=50×13%+10÷(1+17%)×17%(万元)

3、 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送货上门方式销售钢材一批,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50000元、税额8500元,另开普通发票收取运输装卸费234元,包装费117元,则该笔业务的计税销售额为()元。

标准答案:b

解析:运输装卸费和包装费为价外费用,要换算为不含税金额

计税销售额=50000+(234+117)/(1+17%)=50300元

4、 某超市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06年1月,该超市取得货物零售收入120000元;向困难群体捐赠部分外购商品,捐赠商品的买价为4200元,售价为5000元;向职工发放部分外购商品作为节日福利,发放商品的买价为3000元,售价为3700元;销售已使用1年的冰柜一台取得收入1400元,该冰柜原购进价2200元。该超市当月应纳增值税()元。

标准答案:b

解析:注意,2006年小规模商业企业的征收率为4%。

应纳增值税=120000÷(1+4%)×4%+5000÷(1+4%)×4%

=(元)

5、 某企业进口服装一批,关税完税价格为150万元,假设进口关税税率为20%,支付国内运输企业的运输费用万元(有货票)。本月售出40%,取得含税销售额270万元。则该企业本月应纳增值税额为( )万元(相关发票已经通过认证)

A

B

C

D

标准答案:c

解析:

进口关税=150×20%=30(万元)

进口环节增值税=(150+30)×17%=(万元)

国内运输费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7%=万元

本月应纳增值税=270/(1+17%)×17%(万元)

6、 某百货公司2007年的销售额是150万元,2008年4月销售给消费者日用品一批,收取全部货款62400元,当月购进货物时,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是30000元,百货公司4月份应交增值税为( )元

A

B 1296

C 3532

D 2400

标准答案:d

解析:

根据2007年增值税的有关规定,商业企业销售额未达到180万元,应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应该按照4%的简易办法计算增值税。

应纳增值税额=62400/(1+4%)×4%=2400元

7、 某超市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05年6月零售粮食、食用植物油、各种蔬菜和水果取得收入50000元,销售其他商品取得收入240000元;为某厂商提供有偿的广告促销业务,取得收入20000元,对上述业务税务处理正确的是()。

A.应纳增值税元,应纳营业税1000元

B.应纳增值税元,不缴纳营业税

C.应纳增值税元,应纳营业税1000元

D.应纳增值税元,不缴纳营业税

标准答案:a

解析:

应纳增值税=(50000+240000)÷×4%=(元)

广告促销业务取得的收入应按照营业税中的"服务业"5%征收营业税=20000×5%=1000(元)

8、 按照电力产品征收增值税的规定,在计算增值税时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是( )

A 电力公司所属不具有一般纳税人核算条件的电厂

B 独立核算的供电企业所属的区县级供电企业

C 独立核算的发电企业

D 供电企业随同电力产品销售取得的各种价外费用

标准答案:c

解析:AB均应按核定的税率预征,不能抵扣进项税;供电企业随同电力产品销售取得的各种价外费用一律在预征环节依照电力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征收增值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9、 按照油气田企业增值税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油气田企业在劳务发生地未设立分子公司但提供生产性劳务的,在劳务发生地按6%的预征率计算缴纳增值税,预缴的税款不能在油气田企业的应纳增值税中抵减

税务师民法内容试题及答案

359 评论(12)

屠夫糖糖

多选题

1.下列事实中,能引起民法上债的发生有( )。

A.丙因家里临时有事请同事代值夜班

B.乙为泄私愤将同事张某沐浴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中

C.甲收银员因疏忽少收了顾客徐某30元购物卡

D.戊向税务局申报纳税

E.丁商场承诺“假一罚十”

2.朱某对席某的3万元债权已过诉讼时效。按照民法规定,朱某仍享有( )。

A.诉权

B.胜诉权

C.受领权

D.处分权

E.保全权

3.关于有限责任公司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有限责任公司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B.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

C.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否则不仅要向公司足额缴纳,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D.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E.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3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

4.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有权主张( )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A.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B.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

C.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

D.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

E.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5.下列关于公司解散和清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

B.公司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

C.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

D.公司清算程序分为破产清算程序与非破产清算程序

E.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监事或股东组成

【参考答案及解析 】

1.【答案】BCE。本题考核债的发生。“请同事代值夜班”属于好意施惠范畴,不能在当事人之间设定权利义务关系,故不能引起民法上债的发生。所以选项A错误。“将他人沐浴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中”属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故能引起民法上债的发生。所以选项B正确。徐某无合法依据少付30元购物钱,构成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债的发生原因之一。所以选项C正确。“向税务局申报纳税”为行政行为,不会引起民法上债的发生。所以选项D错误。商场作出的“假一赔十”的承诺,属买卖合同条款之一,故能引起民法上债的发生。所以选项E正确。

2.【答案】ACDE。本题考核债的效力。诉讼时效届满的债权的请求力已经减损,很难依诉讼方式强制实现债权,已属于不完全债权。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消灭。虽然这类债权强制执行力被排除,但其受领权、处分权和保全权还存在。

3.【答案】ACD。本题考核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公司法已经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和出资期限的限制,所以选项B、E错误。

4.【答案】ADE。本题考核清算责任。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有权主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5.【答案】ABCD。本题考核公司的解散与清算。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所以选项A正确。公司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所以选项B正确。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所以选项C正确。公司清算程序分为破产清算程序与非破产清算程序,破产清算程序适用《破产法》的规定,非破产清算程序适用《公司法》的规定。所以选项D正确。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所以选项E错误。

102 评论(15)

小猪行天下1212

1.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人员中,属于中国居民纳税人的有( )。

A.外籍个人甲2009年9月1日入境,2010年10月1日离境,其间一次临时离境20天

B.外籍个人乙2009年9月1日入境,2010年10月1日离境,其间两次临时离境各25天

C.外籍个人丙2010年1月1日入境,2011年1月2日离境,其间一次临时离境20天

D.外籍个人丁2010年1月1日入境,2011年1月2日离境,其间两次临时离境各25天

【答案】CD

【解析】(1)选项AB:在1个纳税年度(1月1日~12月31日)内,在中国居住时间不满365日;(2)选项CD:在1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或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日。

2.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中,应当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A.劳动报酬所得

B.稿酬所得

C.保险赔款

D.彩票中奖所得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个人获得的保险赔款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免税项目。

3. 下列所得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纳税的有()。

A. 差旅费津贴

B.个人取得的独生子女补贴

C.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本单位出租车驾驶员采用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

D.城镇事业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超过规定比例的部分

【答案】CD

【解析】B不属于工资薪金所得。

4.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人员中,属于中国居民纳税人的有( )。

A.外籍个人甲2009年9月1日入境,2010年10月1日离境,其间一次临时离境20天

B.外籍个人乙2009年9月1日入境,2010年10月1日离境,其间两次临时离境各25天

C.外籍个人丙2010年1月1日入境,2011年1月2日离境,其间一次临时离境20天

D.外籍个人丁2010年1月1日入境,2011年1月2日离境,其间两次临时离境各25天

【答案】CD

【解析】(1)选项AB:在1个纳税年度(1月1日~12月31日)内,在中国居住时间不满365日;(2)选项CD:在1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或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日。

5.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税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 )。

A.不在甲公司任职、受雇,只担任甲公司董事的张某,从甲公司取得的董事费收入1万元

B.在甲公司任职同时兼任监事的王某,从甲公司取得的监事费收入1万元

C.在乙杂志社任职的记者韩某因在本单位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收入1万元

D.受雇于乙杂志社的清洁工李某因在本单位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收入1万元

【答案】BC

【解析】(1)选项AB:个人担任公司董事、监事,但不在公司任职、受雇,取得的董事费、监事费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税;个人在公司任职、受雇,同时兼任董事、监事的,应将取得的董事费、监事费与个人工资收入合并,统一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2)选项CD:任职、受雇于报纸、杂志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员”,因在本单位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属于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应与其当月工资收入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除上述专业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在本单位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应按“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6.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个人所得中,应按“劳务报酬所得”税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 )。

A.某大学教授从甲企业取得的咨询费

B.某公司高管从乙大学取得的讲课费

C.某设计院设计师从丙家装公司取得的设计费

D.某编剧从丁电视剧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

【答案】ABC

【解析】(1)选项ABC: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设计、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演出、技术服务、介绍服务、代办服务等;(2)选项D:编剧从电视剧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不再区分剧本的使用方是否为其任职单位,统一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7.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作者去世后,财产继承人取得的遗作稿酬,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B.出版社的专业作者翻译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费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C.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取得的收入,应按“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D.个人取得特许权的经济赔偿收入,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案】ABC

【解析】(1)选项A:作者去世后,财产继承人取得的遗作稿酬,应征收个人所得税;(2)选项B:出版社的专业作者撰写、编写或翻译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费收入,应按“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3)选项C: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属于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8.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

A.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仅作为分红依据,不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

B.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

C.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转让时取得的收入

D.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企业量化资产参与企业分配而获得的股息、红利

【答案】CD

【解析】(1)选项A:不征收个人所得税;(2)选项B: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3)选项C:就其转让收入额,减除个人取得该股份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支出和合理转让费用后的余额,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4)选项D:应按“利息、股息、红利”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9.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个人发生的下列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中,准予税前全额扣除的有( )。

A.通过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

B.通过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

C.通过非营利社会团体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

D.通过非营利社会团体向贫困地区的捐赠

【答案】ABC

【解析】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事业、农村义务教育、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包括新建)、个人对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的公益性捐赠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10.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纳税人应当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

A.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B.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C.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D.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答案】ABCD

【解析】纳税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4)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11.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定额与比例相结合的方法扣除费用的有( )。

A.劳务报酬所得 B.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C.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D.财产转让所得

【答案】AB

【解析】(1)选项AB: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按照定额与比例相结合的方法扣除费用: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选项C: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以某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减除必要费用是指按月减除2000元;(3)选项D: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2.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按次计征个人所得税的税目有( )。

A.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C.稿酬所得 D.财产租赁所得

【答案】ABCD

【解析】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次征收

13. 个人所得税规定,享受附加减除费用的个人包括()。

A.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B.在我国工作的外籍专家

C.在国外工作的中国公民

D.在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中方人员

【答案】ABC

【解析】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

①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

②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专家。

③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④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参照上述附加减除费用标准执行。

⑤财政部确定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其他人员。

14. 关于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可扣除的财产原值,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拍卖受赠获得的物品,原值为该拍卖品的市场价值

B.拍卖通过拍卖行拍得的物品,原值为拍得该拍卖品实际支付的价款及交纳的相关税费

C.拍卖祖传的藏品,原值为该拍卖品的评估价值

D.拍卖从画廊购买的油画,原值为购买拍卖品时实际支付的价款

【答案】BD

【解析】选项A,通过赠送取得的,为其受赠该拍卖品时发生的相关税费;选项C,通过祖传收藏的,为其收藏该拍卖品而发生的费用。

15. 2009年1月王某出售自有住房,取得转让收入100万元,并以纳税保证金形式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了个人所得税5万元,该住房于2006年购入。2009年12月王某以80万元的价格购买另一处住房。下列处理正确的有()。

A.全部退还纳税保证金

B.退还纳税保证金4万元

C.退还纳税保证金5万元

D.个人出售现住房后1年内未重新购房的,所缴纳税保证金全部作为个人所得税缴入国库

【答案】BD

【解析】个人出售现住房后1年内重新购房的,按照购房金额大小相应退还纳税保证金。退还纳税保证金=80÷100×5=4(万元)。

28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