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888888
是一个影响晚清命运的人。
赫德19岁来到中国,以担任领事馆的一名见习翻译为起点,踏入神秘、诡异的清廷仕途,一步步登上了海关总税务司的高位。从创设京师同文馆、派遣第一个赴欧洲观光使团,到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近代中国的一个个波谲云诡的关隘都亲身经历并深深卷入。
他怀揣大英帝国的野心,却又以“中国政府外籍雇员”自居;他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绅士,却在行将覆灭的清廷官场游刃有余施展幕后外交;他被授予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最高级勋位爵士,却被清政府委以重任并被追封为“太子太保”。他像一个走钢丝艺人施展骑墙术,在两大帝国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一百年来,围绕赫德的评价呈针锋相对的两极:中国人认为他是“最险恶最阴险的敌人”,教科书上给他下了“英国侵华的主要代表人之一”的定义;西方的汉学家们则不乏溢美之词,说他是“中国坚定不渝的朋友”,“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倡导者”,“沟通中国和西方观点的桥梁”。不管用这些概念化的词汇给他打上多少标签,作为一个几乎参与了晚清历史所有重大事件的英国人,赫德绝对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
扩展资料:
中法战争期间,他对于法国的侵略表示强烈愤慨。他写信给金登干, 批评法国人的行为是“ 一连串恶毒的、不必要的、不公正的、毒辣的屠杀”! 他希望“ 老天将给他们报应” , 并义正言辞地说,“ 如果我是一个中国佬,我也是要打的” 。因此,中法战争期间,赫德是一个主战派,他曾对总理衙门的大臣们说:“如果你们有把握能一致决心战斗到底,我劝你们打,因为正义是在你们这边,而法国劳师远征是必会疲惫的。”
中国需要保持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赫德也曾支持中国的领土完整主张。经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侵华事件, 赫德感到重新建立合适的中外关系的重要性。他劝说列强在赔款问题上“接受中国所愿承担的赔偿”、“维护中国的行政管理完整和维护其领土完整”,并在中英谈判中主张等中国整顿和完善了法律体系后“ 英国即允弃其治外法权”。
参考资料:光明网-罗伯特·赫德:影响晚清命运的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罗伯特·赫德
优质税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