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35

海派小小甜心
首页 > 税务师 > 税务师考试财务会计做不完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楞大个肚兜

已采纳

1.内容繁杂

财务管理与会计的知识融合,2017年考试大纲列出共248个知识点,“会计”占比73%,“财务管理”占比27%。其中要求“掌握”程度的知识点111个,占比45%;要求“熟悉”程度知识点75个,占比30%;要求“了解”程度的知识点62个,占比25%。

2.记忆+理解+计算

该科目属于多特点融合,无论财务管理或是会计,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需要定期回顾反遗忘,或者做总结加强巩固。同时,两类知识均涉及到深刻理解并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计算,因此还需要勤动手,多练习,防止栽“一看就懂,一做就错”的跟头。

3.考试覆盖面广

由于大纲公布的考核点庞杂,加之机考模式下会有多套试题供选择,因此,考题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对考生要求也随之提高。

二、如何复习?

1.合理分配时间

(1)重点章节(比如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收入、财务报告等),花多点时间复习;

(2)难点章节(比如所得税),讲究方法复习,先从宏观把握所得税的计算原则(先将企业净利润调整成应纳税所得额,再根据资产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最后前两者共同影响所得税费用),再微观研究各资产和负债的暂时性差异如何确定。

(3)非重点章节,快速高效复习。比如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论”,内容比较简单,考试分值较少,第一遍学习之后,留一些笔记,强化阶段时结合真题,集中训练,利用较少时间巩固即可。

2.多做题,会做题

(1)多做题,并不是要用“题海战术”,而是要把原来做错的、不会做的题目回顾,把知识的短板补起来;同时,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避免考试时出现“会做却做不完”、“感觉做对了,答案却是错误”的现象。

(2)会做题,是指“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通过做题挖掘题目背后的知识点,达到“看到题目就可以锁定要考哪个章节或哪些章节的知识点”的效果,而不是出现“题目中换个问法,或是换个数据就不会做”的囧况。最终考试时,万变不离其宗,题目千变万化,但是考点不会超出考试大纲。如果平时训练“会做题”,掌握了的不是题目,而是知识点,那么通过考试也就是必然了。

3、学会归纳总结

教材“先读厚”,就是基础阶段用“微观的视角”把知识点一点点放大,逐步消化的过程;“再读薄”就是强化阶段用“宏观的视角”将知识点融合在一个框架中,达到“看着教材的目录,可以想到每个章节中的所考知识点”的效果。

4、树立自信,坚持到底

实践证明,怀疑自己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所以,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态度,这样,受益的不仅仅是能通过税务师考试,而是以后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坚持是一种品质,考试是一次很好得对毅力和恒心的考验,笑到最后的就是拥有这些品质的人。

税务师考试财务会计做不完

327 评论(11)

枫小High

税务师考试《财务与会计》怎么学?科目特点是什么?在备考前,大家一定要先了解报考科目的特点,《财务与会计》这一科目在税务师考试中,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试题量也大,计算性也比较强,每年都会有一大部分考生失利,那么《财务与会计》怎么学呢?有什么特点呢?更多关于税务师考试的内容请点击:

税务师考试《财务与会计》怎么学?

其考查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综合题。

《财务与会计》中会计部分的占比较高,大家在备考学习中应该尤为注意对公式的应用熟练度,备考学习时可以结合习题,加强自己对公式应用的敏感度和熟练度。

备考《财务与会计》需要进行全面的复习,掌握重点内容,各章节的内容要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学习和理解,即了解、熟悉、掌握,在重点章节上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进行章节的学习时,可以通过做一些习题进行检验,了解自己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找准方向,认真且努力。计算能力弱的小伙伴,一定要多做题,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更多详情请点击:

税务师考试《财务与会计》科目特点是什么?

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科目主要分为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两部分,试题量大,计算性也比较强,对有会计基础或计算能力较强的考生来说,学习起来更为容易。其中会计部分是考试的重点,难度相对较大,考查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在《财务与会计》的考查中,也会涉及到新政策和新文件的考查。关于税务师考试内容请点击:

308 评论(9)

相关问答